[原创] 我为什么相信韩寒是真的

本帖最后由 阿吕 于 2012-3-1 22:42 编辑

我为什么我相信韩寒是真的
论坛上码了不少字,大部分是方寒之争中有关言论自由边界的问题。那问题和韩寒是真是假没什么关系,因为有个假设的前提——如果韩寒是真的。这会儿一时兴起,来谈谈这个有风险的事实话题。

之所以说有风险,是因为我并不认识韩寒。我所有关于韩寒的认识,只是看过他的一些博文及有限的几次电视访谈。其中他和陈丹青在湖南卫视的《锋言锋语》中的一些话,因为在燕谈也引起过争议,相对印象深些。冒着风险也要说自己也不甚肯定的事实,只是因为自以为有些常识想拿出来接受网友的拷问。

常识一,我以为韩寒的那些博文具有一种个性化的文风,无论文字还是认识水平都属上乘。如果确有另外一个写手,大无必要躲在韩寒名字背后做无名英雄。因为恰恰是这些博文成就了“青年领袖韩寒”,而非韩寒的名字成就了这批文字。如果以前还有人知道韩寒的话,那么以前谁知道李承鹏呢?所以不合情理。

常识二,判断一个人,主要是通过他周围人的评价来做出。韩寒虽然刚刚三十而立,但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社会关系也不少了,没有看到他的同学、老师、同事、朋友站出来附和方舟子的质疑,这种高度一致的现象,是方舟子始料不及的。非但如此,和韩寒有过接触的一些公众人物,如易中天、陈村等却都站在了方舟子的对立面。根据我有限的资讯,韩寒是到厦门大学去做过演讲的,而易中天是主持人,所以他们有过近距离接触。如果韩寒是假的,凭易中天的嗅觉也能闻出个大概,现在还敢为他撑腰!显然易中天凭感觉就知道方舟子荒谬,所以虽然话没说死,但还是敢出来为韩寒背书。

常识三,判断一个人,通过看他的敌人是谁也是一条有效地途径。现在方舟子是韩寒主要的敌人。有人说,事实是如何与方舟子是什么样人没关系。就事实本身而言,这话正确。但就人们做判断而言,尤其是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作一些信或不信的判断时,就不一定了。信用好的人说话可信,信用不好的就不行。从这个角度看,有人揭方舟子的短还真不是毫无必要。因为存在一个值不值得信任的问题。而韩寒没有这些负面的指责则与此形成鲜明对比。

当然,这些所谓的常识都有推敲的余地。信与不信都是私人化的东西,常识有时亦同。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何东的没有,陈丹青那个如果是指湖南卫视的那档节目,是看过的。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呵呵,楼上以为韩寒是雷锋。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对不起,你判断错误。
花间对影 发表于 2012-3-3 13:41
既然不是(我判断错误),那他们就么有可比性。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从一个疑似骗局所维持的时间长度来看,有可比性。
以前,我跟邹峰对话时,举了一个再明白不过的例子,你误读了,现在,你再次误读了。
花间对影 发表于 2012-3-3 13:46
政府造假所能动用的资源和私人可以等量齐观吗?何况还是极权政府。
言论自由对公权力质疑设最大宽容度不就是基于这个原因吗。当然我们这里正好相反。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基本相同的例子还是可以有的,只是你的那个雷锋的例子基本太不相同了。所以你“只能用阿吕来比阿吕”的
归谬不成立。

我不读韩寒小说的理由也说了很多了。现在还可以加上一条:看了方舟子的质疑而去读韩寒的文章,对我而言是一种智力的侮辱。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呵呵,我之前说没能力读出代笔来是对你的尊重。你如果据此认为我不具有判断力,也未尝不可。如果做个比喻的话,那相当于:方舟子在自己家吃了个韩寒下的鸡蛋,接着宣布这个鸡蛋是别人下,冒充韩寒下的,韩寒没能力下出这么出色的鸡蛋。主要理由是有的蛋大,有的但小,有的蛋好吃,有的蛋难吃。你说,吃过蛋的人应该同意方舟子的看法。而我呢,虽然同意你吃鸡蛋的能力比我在行,但我以为,通过吃来判断蛋是哪个鸡下的,是一件很扯的事情。看清楚了吗?这里没什么不统一。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德方大姐楼上两个链接甚好,后者渊博机智,前者娱乐至极,笑得我眼泪都出来,谢谢!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