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数年前一笔记:

几次出差到北京,路过前门西大街正阳市场的老舍茶馆,也曾上去看看,心中,却总有点恻然,因为,知道老舍是怎么离开这个世界的。
前几天,在猫坛看到一篇贴子,提及文革时老舍遇害往事。
往事如烟,但在那年头过来的人心目中,并未湮灭。
它如利刃刻在所有的良心中,铭铸在华夏民族的编年史里。
茶馆除了让北京人品茶赏戏,还成了招徕四海八方中外宾客的去处,当中,不乏风流人物,如1989年接待过原国家主席杨尚昆,1992年接待了日本前首相中曾根、海部俊树,1993年接待了新加坡总统王鼎昌,1994年相继又接待了美国前总统布什、联合国前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台湾东吴大学校长章孝慈先生等世界知名人士,等等,等等。
好一个体现北京风情民族文化的景点。
老舍先生,以他的笔,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库藏;且,他死而后已,鞠躬尽瘁,为新北京继续贡献。
实在应该在茶馆入门处,设个坛,详尽他老人家的生平,让过来人,时尚者,新新人类们,中外嘉宾,得知其人其事的来龙去脉,记录他和他所属的民族的荣辱及诫喻。是的,该在那儿设盘鲜果香烛,抚慰他老人家在天之灵。
自言自语是个权利,也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