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幅习作

本帖最后由 ee 于 2010-4-3 06:02 编辑

这两幅习作,是我为自己定下两个月限期得以重操旧业的“整治项目”的初步成果:一幅以新英格兰海岸码头为题材,另一幅以地中海风景为题材。后者,注重练习“外光”与“色彩互补”。两幅结果都只能达到“差强人意”程度。以为可以“一蹴而就”是不设实际的想法……但是无论怎样,我不会放弃!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自言自语是个权利,也是享受……
尝试后院“外光”写生:



不满意,“整体感”“重量感”欠缺。在电脑上拟定修改稿样: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自言自语是个权利,也是享受……
12# 林龙华

大师之评,句句中肯;指出的不足之处,实为极待改善,受益不浅!谢谢!
自言自语是个权利,也是享受……
本帖最后由 ee 于 2010-4-6 22:36 编辑

林龙华大师的书法,行草之间,仙风飘逸,少有的书法精品。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自言自语是个权利,也是享受……
林老师指出我画作不足之处和细部,正是我在画这些画时感到困扰的地方,因为无法做出正确判断和处理效果不佳,以至那些地方的颜色也显得“污浊”,“交待含糊”。形体暗部不“透明”,或者,“不响亮”,不但有素描关系的问题,在色彩画里,也牵涉“调子”问题。

这几天,为了转移一下上述“困扰”的心情,我暂时把注意力放在临摹《伯里曼人体结构》,同时为自己拍了一系列的“写真”,对照练习。没有模特,自己当啦
《伯里曼人体结构》以我看,至今仍是最佳的艺用人体解剖工具书。
自言自语是个权利,也是享受……
22# macintosh

说得极是----我现在还在“自由王国”门前徘徊,看出问题,却扔在挣扎希望早日解除捆绑。
自言自语是个权利,也是享受……
本帖最后由 ee 于 2010-5-5 22:32 编辑

这些日子,除了继续练习,还系统地复习了大学时读过的西方艺术史,印象派发展史,文艺复兴史,贝多芬和莫扎特毕加索等,几百小时的光盘函授资料。这样的复习很有帮助,也让我思考。
记得以前一位老师说过,绘画至今,什么技法,风格,几乎都被前人和历来的大师们发现了,创造了,使用过了。他的话似乎说,你们再画,也画不出新意。这让我疑惑,似乎是事实,却又不想赞同。人类在地球出现后,虽然人无数,但是,尽管他们体质思维等有不少相近甚至相同之处,他们却有各自独特人格个性。绘画,是每一个这样的人在两度空间的媒介上表达他这个具备不可克隆的个性对客观世界的知感,情愫,或者只是他的个性化宣泄。可以是为他人,更应该是为自己的行为。因此,就这而言,世界上每个人的画,都应该隐含新意,只要以自己的心意去画,而不是一味去模仿。
另外,我还觉得,假如,艺术里一种媒介,它所表达的某种意境和程度,可以随便轻易为另一种媒介取代,那么,就不算成功的表达。换句话说,每一种媒介都应该有它的特出之处,只有使用它才表达得最适宜。比如,如果使用绘画技术,企图表达和追求对象形体的“真实”,那么,不如使用摄影。把画画得像“摄影”,这应该是对一位画家的侮辱。一幅画所表达出来的,是摄影舞蹈音乐诗歌等其他媒介不可取代的,正如一首诗歌所表达的,是一幅画无法表达的。画家当然可以表达对象的形似,但是更应该追求“神似”,甚至只是画家宣泄他的自我。
我不打算为标奇立异或哗众取宠而让自己的画“不可取代”。但是,我希望能以心而画,为自己而画,不是为权贵,为金钱,为他人的意识形态。
自言自语是个权利,也是享受……
29# 老程

说得极是,不要追求太具像。似乎时下一片具像风刮得猛烈
自言自语是个权利,也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