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越多,就错得越多。我还真没把你当啥“敌人”,因为我心中没有敌我的概念。但我不喜欢弱智的人。
施国英 发表于 2012-3-2 09:29
撂下一句“弱智”做结语,这不是潇洒的方式。
在美国的政治制度框架下,总统是谁不重要,别看竞选时个个说着“梦想”和“改变”等大词,上任能做的也都是局部的事情。

在中国,科学和理性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担心太多的人,就好比一个瘦子没吃什么就在担心太胖了减不下来。中共领导人中理工专业的多,不是坏事。
施mm把人文科学加进来,我是搞不太懂得。
在我看来是这样的,中国与美国的教育体系的区别是根本性的,当然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零碎的谈,中国的文理划分和所接受的训练都是不讲逻辑的。我是理科生,形式逻辑是我 ...
WIND 发表于 2012-3-2 12:15
说句实话,我理工科专业硕士毕业,在校期间,对于科学和理性的思考方式,既没有课程、也没有导师的教导。我所在的国家实验室里还在拼命做关于经络的研究课题。

就我个人而言,是从15年前开始看新语丝,远不止是方舟子本人的文章,而是从他提供的资料和链接展开,才在这方面逐步建立起来。

举个现实的例子:对中医怎么看的问题,就体现怎么去看待传统、科学、循证,怎么把一个大命题拆开来逐个分析的能力。
柴姑娘和方舟子、土摩托之间的交流,对她成为一个理性的新闻工作者大有裨益。

值得称道的是方舟子和土摩托之间的相互指正。土摩托认为国内科普第一人是个敏感词人物(曾是科大校长),那么,我就把方舟子和土摩托列为中国科普界的第二第三。

2009年是达尔文诞辰200周年,土摩托访问了达尔文故居,回来后写了一篇长文,关于达尔文和进化论。方舟子非常直接地指出其中的若干错误,有事实错误、也有观点上的偏颇。土摩托一一应对,的确错的,承认并改正,可以商榷的,提出商榷和补充材料。方舟子就商榷的要点,补充更多的资料,最后达成一个共识。

这种来回非常难得。方舟子对松鼠会一些做法的批评也是不留情面,但不妨碍他和姬十三、土摩托一起讨论科普工作如何去做。

这就是就事论事、不抱团的风格。
这个问题以前没特别去看资料。随手用“国外政治家法律背景”百度了一下,如下答复比较通俗,或许也过于简单化,仅供参考:

从政治学的角度看,可以从政治家理论来解释这一问题。政治学上有一种理论,叫政治家的类型,该理论认为,政治家分为革命家、技术专家型政治家和法律管理型政治家。一个国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头几十年领导人均为革命家,如美国的华盛顿,中国的毛、邓;革命家陆续去世以后,就轮到建设专家上台,即技术专家型政治家,他们的任务主要是搞建设,如中国的胡、江等人都是理工科出身;现代化取得一定成就后,就轮到第三类政治家:即法律管理型政治家,因为当一个国家完成了工业化、现代化以后,经济建设已不再是头等大事,接下来最终的任务是如何实现公平正义的分配,实现社会有序、和谐的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大量的法律型人才。(如制订税收法律以调节分配,制订经济运行相关的法律)

我国也体现了这一路径。在50年代至七八十年代期间,几乎所有的主要领导人都是革命家,即打完江山坐江山;老一代革命家把江山打好了,也巩固了,接下来第二代第三代领导人的主要任务就是全力搞生产和发展。在现代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所以很多技术性的专家会走向政坛,(看看过去十几年就知道了,以胡为代表的大多数领导人都是理工科出身)。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经济建设这块蛋糕做大后就涉及到如何分配的问题,因此目前越来越需要法律管理类背景的政治家,目前这一趋势非常明显,如我们国家现在的国家副主席和国务院副总理(李)因此从长远来看,法律管理型的政治家会越来越多。
我想知道你对这段话的看法。这么混乱的东西还叫别人参考?
WIND 发表于 2012-3-2 17:30
过于简单化。和没说差不多。
不是简单的问题。把毛人渣和华盛顿相提并论,这叫什么道理?
WIND 发表于 2012-3-2 17:35
这我同意。根本没法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