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仔细想想我这个是不是合理推断,你这个是不是合理推断。
wolfzhang 发表于 2012-4-2 22:11
不需要退一步之言。

由于北京至上海是长途驾驶,前一夜通常会足睡,所以,所谓“清晨”是虚指。当年,京福高速天津段并未打通,从北京驶出后,外地不熟路途的司机往往就蒙进天津城里。而路熟者更畏惧京福公路的拥堵,70公里的道路,也许需要走上3个小时。也就是说,在高峰时段,从北京出发,穿过天津路段,弄不好就需要4个小时。从天津行车到济南,不足四个小时,从济南到临沂,用时也要多于三个小时。再有,若住在北京城里,很多时候,一个小时未必能把车开出城。这样在2003年,从北京到临沂,行车时间的合理区间在10个小时至12个小时。

韩寒从北京行车至临沂,中间至少加油一次,用餐两次,十分钟以上的休息六次。其中用餐,跑高速的人都知道,高速服务区的供餐之恶劣,所以,开小车的人,通常不会在服务区用餐。

这样,无论是近临沂还是过临沂,韩寒在晚八点时,正常状态下,就是在临沂的无线广播区。韩寒的记忆准确,表达如实。
103# 马甲  前面14楼邹峰说“韩寒确实是张的粉丝,所以写的文章是有感情的”。其实韩寒这篇文章最大的问题恰恰是缺乏真情实感。为了造势推销自己的图书,冒充张的歌迷,明明是在消费逝者,却被看成是有感情。只能无 ...
罗汉果 发表于 2012-4-4 20:11
商业社会都是如此吧。即使作者感情真挚,报纸的编辑和报社的经营者的刊发标准,依旧还是要作为赚钱的卖点。

即使那些伟大的逝者,其亲属痛不欲生,涕泪交加的真挚,没有什么报纸刊发这样的照片,摆出来的,哪个不是端庄着一副沉重姿态,显示自己的修养与教化,明明也是消费逝者嘛。

冒充张的歌迷,说明张的价值。当今世界,冒充才是世道宽容的伟大之处。总是惦记着要揪出”混进“或”隐藏“啥的啥,大多得自文革传下的真经,思想革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