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高行建得时我觉得他不配,原因是我认为他没什么作品和一定数量的读者,把首个针对中文写作的大奖给了个没几个中国人知道的作者,这多少有些冷幽默。

单从莫、高二位作者在获奖前的知名度和作品的销量而言,莫言绝对领先,获奖后更将如此。
楼上这说法有创意。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2-10-13 09:45 编辑

配不配咱说了算吗?
哈哈,我的对比是同类项,写中国字中诺奖的目前只有高、莫二位。
今后如果瑞典文学院的老爷们改了口味去看武侠小说,那候选人头名该是金庸,我个人则喜欢《武林外传》的作者宁财神。

快请方舟子来,看看莫言是否抄袭高行建(别的获奖者老莫抄不了,他看不了外文原作)。
现在类比莫和高的出版物只能比他们获奖前的,两年后再比获奖后谁销量更高。
高获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翻译(法文)为他的作品增色,这次莫言获奖翻译他作品的文学工作者同样功不可没。

尤其是铁凝,这个正主席不得副主席得,有点不自在了。
菜农 发表于 2012-10-14 13:58
自然科学的诺奖得主大多数不是校长、系主任,文学奖就更没啥尴尬了。
大陆卖疯了,台湾热炒翻,香港上架了,凡是有中文读者的地方书商们绝不会错过莫言获奖这个商机。
体制内的媒体,体制外的评论在一点上似乎心有灵犀----老莫获奖皆大欢喜。
体制终于因体制内的作家获诺奖,总算可以大书特书了。
最早因莫言炒讲话而病诟他的人,如今发现了不少莫言的“嘎调”,越来越认同他是个隐藏的很深的“公知”,从骂改为爆料,越来越认同莫言与他们殊途同归。
现在再论莫言配不配获奖已显得有些过时,配不配老莫都名利双收。ww.Ai再骂就成酸葡萄,标子高坡填土送北京豪宅遭拒弄了个灰头土脸。
热啊!太热!人到了这份上想不烧包都难,我们还是静观后续好戏吧。
楼上歪弟转的这篇东西有看头。
这篇酸味更浓,又酸又涩。
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12-10-18 11:08
呜呜呜,歪弟挖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