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 小品阿凡达

很高兴能够进入燕谈这个论坛。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已退休多年,退休如退隐,与世隔绝,很少参加社会活动,孤陋寡闻。一旦上网,眼界大开。这里贤能济济,信息丰富,妙趣横生,不少真知灼见,使我得益不少。
     现将我在某旅游点有感而作的水彩习作发上来,欢迎评论。
     原名《俘虏》,现在就叫它《小品阿凡达》吧。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7# 水色
4# 远眺云海

回帖
远眺云海

、议赶时髦


我原不喜欢“赶时髦”。但进入网络世界后,就有了变化。如同走出“沉闷封闭”的房间来到百花园中。这里,百花盛开,五彩缤纷,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在燕谈网,大家互通信息以共享资源;座谈学术为追求真理;推荐佳作供品尝美餐;直率批评却充满善意;调侃嬉戏仍不失分寸;偶有出格会理解宽容。梅竹清高,一派雅士风度;牡丹艳丽,尽显富贵荣华;带刺玫瑰,警戒麻木粗心;有毒罂粟,当做医用药品。当下上网很时尚,能赶赶这“时髦”,感觉很好!

记得汕大有位老师在讲述思想交流时对学生们说:“彼此给对方送一个苹果,结果每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若是思想交流,互换结果则是每人都得到两种思想,参与的人越多,交流次数越频繁,则思想越活跃,受益越多”。现在的“燕谈” 就是这样,她使我更深地体验到[学海无涯] [艺无止境]的意义。

我初来乍到,不谙程序和规矩,常常不得其门而入,电脑操作也不熟练,往往费了大半天功夫敲出一帖长篇,一不小心就丢失诒尽,十分懊恼。看来我确实需要费点力气加紧补课了。


看了阿凡达电影,对比俘虏画作,前者场面宏伟,是大手笔,后者选材简单,乃小小品,两者相去甚远。但在[人类以残酷血腥手段摧毁美丽的自然界]方面则颇类似,故借用,无他意。说是“赶时髦”,亦可。

二、创 “小小品”
  1999年初,我曾到被誉为“东方第一奇境”的景点游览。那里,青山逶迤,云雾缭绕,村落隐现,木屋毗连,空气清冽,碧波荡漾,野鸭在湖面上游弋,白鹭在天空中翱翔,诗情画意,景色迷人。晚上,当地居民穿着盛装邀请大家围着篝火唱歌跳舞,演奏节目。这里的民情风俗给我留下十分美好的印象。
次日,我在湖边游荡。这里,姑娘小伙们或划船、或牵马,揽客到处观光。有租赁民族服装照相的,有兜售土特产品:草编昆虫、木制禽鸟的……。小食摊上有锅巴奶茶、烧烤牛羊兔肉。一片繁忙热闹景象。然而,在这里我也看到:曾在湖面上自由飞翔的美丽水禽当了阶下囚,她们孱弱、无奈,一只只被活活地杀戮、烧烤,在这人间天堂里上演着残忍血腥的惨剧,面对这些场景,我内心难以平静。就像是“在漂亮的女孩脸上被划了一刀”。“一首美妙的乐曲中出现刺耳的不和谐音”。近年来,为开发旅游,破坏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和生态平衡、恣意杀戮野生动物,只顾眼前利益,祸及子孙万代的事屡有发生。有感如此,回到汕头后便构思创作并用水彩画了这幅“俘虏”。(我也曾闪现过是否把野鸭改画鸳鸯的想法,这可能在视觉上对比会更强烈些,但在生活中不真实了说服力就打折扣,很快否定了,还是朴实点好。
西瓜
谢谢!我记住了。学会操作就增加了信心。以后准备再发些帖子,贴几张图。
14# 西瓜
本帖最后由 林龙华 于 2010-4-26 14:11 编辑

再贴些图。
脱离生活,加之杂务缠身,我近些年很少有新作,只好先发几张旧作。
1 水彩: [黑人头像]

   
[女童像]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后由 林龙华 于 2010-4-26 14:11 编辑

抱歉!操作出错。现试补上。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后由 林龙华 于 2010-4-26 14:12 编辑

pp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