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早几年就对"中国公共知识分子"这个词提出质疑,一般来说,公共知识分子存在于民主社会,只有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社会公共性才能体现出来(米沃什主要在北美写作)。,在非民主社会中,如果不是隐微写作,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苏俄时代知识分子(萨哈罗夫女儿判了14年)和炮打xx部的书法家的遭遇证明这一点,我国每年要出现100名公知识大多是山寨货,几十年后可能其中有像昆德拉那样的1952年的历史故事公开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