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燕苗 于 2012-2-27 00:05 编辑

完全认同主贴的观点,只是在例举韩寒有代笔上稍嫌单薄了点,我把方舟子质疑韩寒的主要内容汇总一下,供各位参考。
     有人问韩寒《三重门》书名的含义,韩父撰文解释是名字来自《礼记.中庸》——"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我们且不计较韩寒是否愿意回答这个问题,但这里“重”就应该读作zhong,《三重门》应该读做“三众门”。然而,韩寒在接受采访时,却把《三重门》读做“三虫门”。如果是别人,不知道《三重门》的用典,想当然地读成“三虫门”无可厚非。但是韩寒声称是知道《三重门》的用典的,为什么也读成“三虫门”?难道他把“重要”读成“虫要”?
      按韩仁均的说法,韩寒是在他上初二时才突然开发出了文学潜能,仅仅是因为看了少儿报刊后觉得别人写得不怎么样,于是自己写起来。但是这次的创作激情只持续了一个月(1997年3月),在这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韩寒一口气写了十多篇小说、散文,投稿即中,发表在江苏《少年文艺》、广东《少男少女》、上海《少年文艺》等刊物上,还被评为优秀少儿习作、好作品奖。这事真够神奇的,一个此前没有表现出文学才能,也没有经过练笔阶段的初中生,在一个月内突然创作出十多篇高质量的文学作品,然后又停了下来。难道在那一个月他得了神助?——点评:是啊2-3天写一篇文章,能不是神吗?

     韩寒曾参加过一期纯粹娱乐节目,叫《非常娱乐》(http:video.sina.com.cnvb15900119-1523561653.html )。在节目中,主持人对韩寒和其他参与者进行了百科知识大比拼,其中涉及到语文常识的三道题,韩寒都答错了:一、“君子之交淡若水”是哪位圣贤说的:庄子、老子、韩非子?韩寒举牌说出自韩非子(其实是庄子)。二、听写“犄角旮旯”四个字,他写成“崎角旮旯”。三、主持人让写“户枢不蠹”中的“蠹”字,韩寒交了白板。总得分倒数第二。主持人当场说:“我终于理解为什么你读书的时候语文老不及格。……作为作家来说,你本来应该是第一名才对。”——点评:这当然无法直接证明有代笔,但也至少说明韩寒的文学水平很差,完全不是《三重门》中那个熟练引用老子、庄子的作者。
     特别是他在2005年2月开博到2006年2月的博文(已从新浪博客删除,但能从镜像点看到),要文采没文采,要文笔没文笔,连通顺都做不到,语无伦次,病句、错别字一堆,是一个作文不好的初中生水平。且看韩寒2006年2月8日发在博客上的《如何调教赛车的悬挂》,此处省略,这里有原文http://www.yantan.cc/bbs/thread-110336-1-1.html
    湖南卫视“新闻当事人”播出的节目,果然有韩寒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大意是:他是在初一时开始看《围城》的,但是看不懂,初二初三时又看了一遍,还是觉得钱钟书“文笔太难”“太学贯中西,有太多的英语”,他更喜欢当时开始读的林语堂、梁实秋。(视频见(第11分开始):http://www.imgo.tv/clip-201202-51-2510-229453-240574.shtml )——点评:《三重门》里有大量模仿《围城》的句子,并且《围城》是通俗的白话文,怎么可能看不懂?原文出处: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068790102dxgt.html
      2005年11月韩寒新书《就这么漂来漂去》出版后不久,韩寒接受网易采访的视频:
同一时间韩寒接受新浪采访宣传这本书时,同样表现得对该书的内容很不熟悉
  奇怪的是,就像他不知道为什么《三重门》要叫那个书名一样,他也说不知道为什么《就这么漂来漂去》要叫这个书名,因为是一个很好的朋友(代笔者?)给取的,而且他也不知道是哪个piao(“漂”“飘”)字,说是打字的时候电脑默认了这个字。

  不过,铁证出现在第16分12秒处,其中对话录下:


  第一条铁证是网友道前子发现的(http:blog.sina.com.cnsblog_9c33db3701012iyk.html), 2005年11月韩寒新书《就这么漂来漂去》出版后不久,韩寒接受网易采访的视频: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r7SHKhe0cT8     不过,铁证出现在第16分12秒处,其中对话录下:   ……   主持人:你的书里面写得很煽情,说,给你排气管的声音,然后你就感到自己……   韩寒:啊,这不是我写的。  主持人:不是你写的?  韩寒:这……我不知道出版社哪加的,放在后面,我自己都觉得很别扭,我看了,很肉麻啊。  主持人:我也觉得很肉麻。  韩寒:因为这完全不是我写的。  主持人:啊。  韩寒:特别不是我的话。  主持人:哦。     出版社编辑认为这段话是全书最精彩的文字,所以不仅把它摘录出来放在封底,还放在扉页的本书介绍中和作为第一章节的摘要,先后出现了四次。然而对该书最出彩的这段话,韩寒却说不是他写的,而且不知道这段话是从哪来的。不正常的是,韩寒不知道这段话是出版社从哪拿来的,而其实这段话是从该书正文第一章最后一段(第5页)摘录下来的。
——————————————————————————
本帖最后由 燕苗 于 2012-2-26 23:47 编辑
网上有这样一句俏皮话:骗子太多,傻瓜已经不够用了。套用一下就是:假货太多,方舟子早就不够用了。
难得出一个,从上到下都在打压。政府发内部通告,媒体选择性报道,公知为face挣扎,水军诋毁谩骂。亏得方舟子还 ...
西凤酒 发表于 2012-2-26 20:38
方舟子的抗压力是超一流的,这点大概是没有争议的。他应该是o型血的人,其他血型的人没有这个心理素质。
爱因斯坦是一个天才思想家,这个无人否定。可你把爱因斯坦拉到讲台上试试?没人听的懂他在唠叨些什么。当年听爱因斯坦讲课前排经常坐满贵夫人们,她们来听课的目的就是下课后上台上抢爱因斯坦用过的粉笔头!可见,思想天才不见得就是表达天才。这个客观事实我想大家不应该否定。有了这个客观事实,赵鼎新教授讲的是什么逻辑呢?你告诉我!
——————————————————————-
明显不通!“爱因斯坦是一个天才思想家”,还无法否认?作者喝高了吧?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太深奥,全世界就没几个人能看懂,这与他的口才无关。举例子总得恰当点,别闹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