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这世上有多少不明智

本帖最后由 李小苗 于 2012-2-10 01:12 编辑

这世上有多少不明智

题记:
    泽版和邹峰两位大侠激辩“明智不明智”,泽版为拓展辨域,加出三题:“……也许不明智,但是讲卫生”、“……也许不明智,但是有魅力”、“……也许不明智,但是有境界”。俺看得倾倒,不自量力,憋成一文。为了能赖在阅读沙龙,不被搬到茶楼,刻意添加了些书本出处的标注。首先声明,都是搬书现抄的,三分钟后问俺,绝对全忘光了,求质疑代笔——据说,被质疑不仅能搞到四分钱一套的房子,还能红,哼哼!

(一)
       公元前399年,在雅典有个不明智的老头儿,极不明智地对城邦群众热捧的民主、自治观念挑起了毛病,声称要把统治权交给“那个知道的人”,为王制大唱赞歌,结果,惹恼了大众,被控“毒害青少年”。一看风头不对,有明智的朋友劝他:快跑!但这不明智的老头却懒得挪窝。于是,明智的朋友再给他第二个锦囊:你平日一张铁口横扫千军,到了法庭上,就用好你的辩才为自己洗脱吧。可这不明智的老儿到了法庭上更不明智了,对着由500名城邦公民组成的大陪审团大放厥词,狂妄地声称神谕宣示他就是世界上最贤明的人,对他的“刑罚”应该是宣布他为公民英雄。这下好了,罪加一等,亵渎城邦的神!明智的朋友面如土色,急急掏出第三个锦囊:你,请求罚款赎罪吧!那个不明智的老头儿,到这要命的当口还是不明智,说,那就罚一块钱吧。对大陪审团迹近戏侮。法庭两轮表决,500人陪审团中,他的支持者由220人跌至140人。这个不明智老儿就这样被判喝毒药自了残生。(详参《苏格拉底的审判》,斯东著,董乐山译,三联书店1998年2月第1版

    无独有偶,那个雅典的不明智老儿死后200年,天汉二年(公元前99),天朝长安,一个不明智的小官儿不明智地漠视皇帝的脸色,不明智地为一个倒霉兵头即将被满门抄斩的家人说好话,结果,很不明智地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然后,又不明智地选择了一种屈辱的偷生方法。并且,不明智地悄悄写起了史书,对许多比他更不明智的人大加美化:像那个樊于期,也不考量一下荆柯刺秦的执行力,二话不说就把自己的脑袋切下来给人家当路引;那个义载伍子胥过江的渔父,不过叮咛你一声“不要跟人说见过我”,你就自己跳江死了;那个项羽,你总还是天下无敌的战神吧,一次败绩哪就不能东山再起呢?居然为了羞见父老的一点薄脸皮,慷慨地把自己的大好头颅送给小兵领赏去了……各种不明智啊不明智。(详参《史记》各章

(二)
    是的,苏格拉底,被称为西方哲学的祖师爷,但他的弟子、再传弟子已然拉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大标语,纷纷地,摒弃老夫子的不明智,越发地,变得明智起来,要么,对大众说的话越来越中听,一片听者大悦,抚掌称善的景象;要么,把话说得越来越艰深,让大众望文生畏,畏而生敬,只剩膜拜之心。再传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却又出来了一个不明智的哲学教授列奥·施特劳斯,居然踢爆说,哲人的说辞有两种,显白教诲与隐微教诲。前者,面向大众,对外的,公开的,要挑大众听得入耳的说;后者,对内的,不可告人的,才是哲人间秘传的真理。(详参《施特劳斯的路标》,刘小枫著,华夏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说破天机的人都是欠扁的,蔑视大众直接是效仿老苏格拉底找死。这个施特劳斯在他谋食的美国没被待见,引入中国后更被视为自由派的大敌,连带引入者一起让人骂个狗血喷头。不明智啊不明智。

    比诸西方,在中土,不明智的传承更顽强,那个不明智的汉朝小官居然被封为“良史第一”,你说那些抬举他的人得有多么不明智。而且居然还学他继续在历代正史野史中,把各种因不明智而死于非命的人物,当正面英雄大书特书:祢衡裸衣骂曹,嵇康借酒妆疯,都还是个人的不明智行为。到了明朝,不明智的群体性事件一波接一波,靖难之变,建文诸忠不明智地介入皇家内部斗争,还不明智地站错了队,祸及家族门生惨不可言。(详参《明史》“本纪第五·成祖”及“列传第二十九·方孝儒”等章节)。嘉靖初,一群饱读诗书的大小官员又健忘了,又不明智地管起皇帝的家事,外藩入继的新皇帝,不过是要为他早死的藩王老爸建个皇帝的庙,上个皇帝的号,补一下死鬼老爸没当过皇帝的遗憾,都是没有实质意义的虚名啊,不明智的儒生竟然就认为危及道统了。那个状元杨慎,号称明朝最博学,居然率239名官员在皇宫外撼门大哭,气得皇帝伺以廷杖。两顿板子没打死“首犯”杨慎,打死了17个“同犯”官员。杨慎也被贬窜蛮夷之地云南,虽然他在边疆弘扬文教,成为和观音诸葛亮一起被云南人世代尊奉的偶像,虽然他研学不辍,29种著作收入《四库全书》,但到底被皇帝衔恨终生,至死不赦,最后凄凉老死在中缅边界保山的一座佛寺中。(详参《明史》 “列传第八十·杨慎”等章节不明智啊不不明智。

(三)
    谁说读书多就能明智起来?有的人是读得越多越不明智,或者自以为明智其实非常不明智。远的不说,就说五六十年前,有个自比“十力菩萨”的熊大师,据说一个蜜月就把二十四史通读完了,且过目不忘,因有其夫人作证,本坛高人也不敢去质疑他。熊大师,不对,应称宗师,由儒入佛,由佛返儒,睥睨中外,可在别的“新儒家”纷纷明智地找船票跑路时,他却欣然北上“共商国是”,还多方投书高层要与“红太阳”论六经,您这是要建“儒家社会主义”的理想国吗?不幸最终被一篇雄文《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彻底击碎幻想。熊宗师一下子疯了,然后就死了。不明智啊不明智。(参《共和与经纶》,刘小枫著,三联书店2011年12月第1版)

    都是那个汉朝小史官撒下的不明智种子,害人哪!你看他写的,那个精于计算的明智李斯,明智地选择了要做仓库老鼠不做厕所老鼠一心抱紧权势的大腿,结果怎样?还是免不了父子并肩被斩嘛。明智仍究难逃不明智的大结局。所以嘛,有品行的人,总要坚守自己最重视的价值。(参《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及《报任安书》,.此处有合理演义的成分,如有质疑,概不澄清。

(四)
    是的,不明智确实讲卫生,人一旦有精神及品行上的洁癖,就难免犯上各种傻。
当然,不明智也是一种魅力,不然,无法解释,从老苏格拉底到司马迁到杨慎一直到近代那个傻得坐以待毙的谭嗣同,为何一直都有这么多人赞美。
或许,不明智就是很多人都会附和赞美,却不是赞美者都愿抵达的境界。为什么?你懂的。

    不明智就是杨过的黯然销魂掌——血肉淋漓的一条臂膊+十八年生死别离啮骨相思换得一套绝世武功,这得多么不明智!而此杨过,彻头彻尾就是一个不明智的集大成者。你说你一个出身不好的孤儿小叫花,“侠之大者”郭靖夫妇好心收留了你,还送你去华山论剑天下第一的重阳门下去受教育,可你偏不识好人心,偏要认贼——西毒欧阳锋——作父,娶姑——师父小龙女——为妻。你处处跟名门正派主流价值观闹拧巴,也罢了,你要学黑社会绑票,就得下棋想三步出手稳准狠吧?可你刚把人家大侠的宝贝女儿偷出门,一声啼哭你就心软了……立场摇摆害人害己——不明智啊不明智。(参《神雕侠侣》,金庸著,三联出版社1994年5月版

    不明智就是老渔夫拖回海岸的那副鱼骨架——既不能饱饥肠又不能当勋章。大海深处苦斗三天三夜,打败了你曾惺惺相惜引为同类的“伟大对手”,结果不过是便宜了那群围观取利的鲨鱼平白饱餐一顿。而你,却要面对动物权益保护者的指控。学得明智一点,要说,不吃鱼翅参《老人与海》,海明威著,吴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6月版

(五)
    不明智,究竟有百分之几是有德行的犯傻?或者直接全是无可救药的冥顽?就算真有一门明智学,那些不明智的人会学得明智起来吗?抑或总还有学习或行为障碍者,就算你把有关明智的三十六奇计七十二定律一百零八大法通通塞进他的脑袋,可他一行动,还是不明智。

    能说什么呢?

   且请动用所有的慈悲心,为这世上种种百折不回的不明智,默哀三分钟吧。

边走边看
小苗,真不相信能写出这些文字的人还能做得一手好点心。或者是做的一手好点心的人还能写出这些文字。献花
傻瓜也快乐 发表于 2012-2-10 01:23
姐姐,抄的!——抄的!——
业余四级点心学徒(注:未认证)谢谢您的盛情鼓励了。鞠躬!
边走边看
偶像就是偶像。全才,通才的恁,偶最喜欢啦。
施国英 发表于 2012-2-10 07:40
美女作家才是俺滴偶像啊!
在文字,俺只是业余五级学徒,比点心学徒的业余四级还低一级,楼下周老师目光如炬,一语定评,俺心服口服。
边走边看
当场跪下,拜倒在地,昏迷不醒••••••
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12-2-10 07:53
邹老师~~~~~~~~~~~~~~~~您改到浙视传媒教表演系了?
俺同跪,同倒,同昏~~~~~~~~

咳咳,打酱油的要说:看你们这韩派互吹互拍的(掩面)。
边走边看
小苗写得很好看,仅次于苗记点心。
要说小苗混淆了什么,概言之,混淆了“世间理”与“出世间理”。通常所谓“明智”,是一种世间理,与之对照的“不明智”,同样在“世间理”的范畴。
固然,在不明智的庞大家族中,可以挑选出百分之一的“不明智”,另行审视,而它们之所以能够另行审视,是加增了其它价值观,它们往往趋于“出世间理”。这类“不明智”,既不能构成对“明智”的否定(否则,就反智了),也不能赋予大量只能归为“愚蠢”的“不明智”以额外光亮(否则,就更反智了)。周泽雄 发表于 2012-2-10 09:58
恩,“出世间理”。
    让俺想起某位哲学家说的,“拔着自己的头发往上跳”的悲壮努力。
    人非全知全能,囿于情,昧于势,于“世间理”已是见仁见智,昨非今是。 要得“出世间理”来烛照世间,指导人生,得无佛家觉者不办?
     人若有情,有所欲,怕都无法戒绝不明智。像拙文中提到的李斯,法家能吏第一,临终时刻却对此前的精明抉择冷酷算计追悔莫及,情愿时光倒流,重回老家的偏僻小城外放狗抓兔子——纵使过了两千多年后,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又能以怎样的“世间理”或“出世间理”去评判,李斯的想法,哪个更明智或更不明智呢?
     人世太复杂,人性更复杂,智术有其无能为力的局限。对我们性格宿命中去之不得的不明智,“非如此不可”的不明智,抱一点温润的悲悯。俺以为,这,不是反智。
边走边看
凡是被我看上并粉的人,没有一个不是有两把刷子的。
你们优秀了,也等于是我优秀了。12d" />
qfwfq 发表于 2012-2-10 10:32
您的优秀品质就是最擅长表扬与自我表扬,鉴定完毕。
边走边看
别忘了给小苗发亮钻石哟。
杨林 发表于 2012-2-10 10:50
谢谢杨林老师大力提携后进!再鞠一躬。
边走边看
本来想等童版发钻的,这会儿童版不在,俺来发。俺特地挑选了一个与小苗花色彩最接近的“钻石红”。

超然于方韩、集矢于事理,是我唯一感兴趣的。
周泽雄 发表于 2012-2-10 11:15
谢谢钻石大赏!
对泽版,俺只有一句话:见贤思齐。
虽然不自量力,但总要取法其上嘛。
边走边看
“人世太复杂,人性更复杂,智术有其无能为力的局限。对我们性格宿命中去之不得的不明智,“非如此不可”的不明智,抱一点温润的悲悯。俺以为,这,不是反智。”
——再回小苗:类似感慨,自忖,与你并无差异。我只是认为,当我们在谈论一桩内容、性质相对可控的事件时,无需这些发散性联想,好比说,甲建议乙现在买进什么股票时,脑海里无需浮现牧羊苏武的潇潇苍颜;当小苗正考虑哪种配方最可能烘焙出哪道点心时,眼际也不必出现伍子胥的悲壮情怀。——此时不出现,不等于他们对苏武、伍子胥的认识与你有异,而仅仅是因为,此时没必要出现这些。当然,诗人则当别论。
周泽雄 发表于 2012-2-10 12:10
“不必”,但未必“不会”。也许,这就是明智与不明智的分界点。
     俺不知道别人买股票会想到什么,但俺做点心的时候,却常常浮现某人的容颜。也许,因了这分情谊的投入,会做得格外用心,出品常有意外惊喜。也许,也会因用心太过而演砸。所谓世事难料,此亦一例。
      俺只能承认境界不够,处事缺乏“相对可控”的自信。无论是主贴中引述的苏格拉底、司马迁、杨慎、杨过还是当下大家热议的韩寒,俺完全缺乏自信,当俺面对他们的情境时,会做得更“明智”,把事情置入自己“相对可控”的范畴之内。
边走边看
文章确实该这么写,但做人还是要“明智”。如果在现实中鼓励他人做事做人无需“明智”,那就要不得了。想起余杰的出走,我们只能说那是明智的选择,但也必须看到,很多人认为他那是逃跑。
我不会劝我的朋友去做杨过,虽然我为杨过所感动;我也不会劝我的朋友去做苏格拉底,因为他本就没那才华;我也不会支持熊大师北上,因为他完全可以有更明智的选择。燕谈的朋友也一样,希望你们好好地过一生,别去做那些不明智的事情,当然你可以想,甚至可以说,但是就是不要去做。
童志刚 发表于 2012-2-10 12:35
俺只能直接承认自己太“不明智”了,辛苦敲了主贴这么一大篇字,本欲表达想法是:世事复杂,人力难控,明智不明智,是系于价值观的相对判断,无法标准化操作。俺还以为,这是很冷静的理性态度。没想让人读出来的竟然是:“在现实中鼓励他人做事做人无需‘明智’”。甚至还有人认为俺鼓励“反智”。大概也为一些人主张“支持韩寒的都是脑残”的论断提供了有力佐证。
      主观上,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他所做的,基本是他认为的“最佳”选择,只是他的“最佳”在别人眼里,恐怕又成“不明智”。杨过也不是被人“劝”成那样的。读过〈神雕侠侣〉应该知道,他从顶撞柯镇恶被逐出桃花岛开始,一步步叛离郭靖为他规划的人生,其实都是一个率真有血性的孩子,自然而然的成长历程。当中有多少善意或恶意的误解打压,就有多少非如此不可的无奈。他当然也可以明智地选择审时度势、隐忍一时,以成就十年不晚的“君子报仇”,但,那就是林平之了,另一个让人更觉心酸却不知该不该同情的悲剧。
     像熊大师一样欣然北上或留在大陆的各界名流非止一人,他们该为自己的“不明智”负全责吗?不明智的理想主义者,都是可笑的?
     至于苏格拉底,更难用“明智”或“不明智”来论断。在世俗的判断中,他自寻死路很“不明智”,但他用自己的一死,铁板钉钉地给雅典式民主蒙上一块无法洗脱的巨大污点。这一巨大污点,和1930年代德国人投票把希特勒和纳粹送上台一样,对于警醒现代民主宪政——如何防止多数人对少数人的剥夺与侵害,其深远意义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求仁得仁的苏格拉底,若无通天智慧,又如何能为之?
     好吧,俺承认主贴太沉湎于文字游戏的快感(所幸还得泽版一句“写得很好看”的评语,“小”怀安慰了),反而可能对读者形成理解障碍。其实,用一句无趣但简单的话来总结俺的观点,就是:“明智”与否,不是决定一件事该不该做的唯一准绳。人,听从自己的脑子,更听从心灵。
    如何有人声称他一生中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基于明智的考虑。俺只能说:I  服了 U!
边走边看
原来那么“理性”的小苗似乎暂时不见了,相反却越来越多情善感了,以至于居然热心地劝说大家不要'明智"了。

陆东洋西 发表于 2012-2-10 18:21
陆老师,俺以为,理性,须认真考量一个“理”字,伦理、情理、理想……等等,超乎利益之上的价值。
    如上一楼所言,俺并不主张“反智”,只是对人类单凭智术无法掌控人生的种种困局,主张一种“同情的理解”。
    知所局限,有所敬畏,这是俺的个人态度。
边走边看
我终于醒了,向小苗老师推荐阅读:为什么没有智慧的魔鬼
http://www.yantan.cc/bbs/viewthread.php?tid=93392&highlight=%CE%AA%CA%B2%C3%B4%C3%BB%D3%D0%A1%B0%D6%C7%BB%DB%B5%C4%A1%B1%C4%A7%B9%ED%A3%BF
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12-2-10 14:36
谢谢邹老师,看了,这文章写得很明白了。
边走边看
俺也“不明智”,因为俺辛苦敲的字看着比别人还多,完了还被认为是在嘲笑理想主义。结论:俺是太不明智了。
事情的起源本来很明确,老周认为起诉不明智,或者还涉及到老童认为韩寒拿出的手稿可能是他的致命伤。那其中确实很有批评的意思,但根本上还是在探讨:面对这样的质疑,如何做才更明智——也可以说,探讨的恰恰是韩寒如何做才能利益最大化的可能。这个时候,摆出古今中外“不明智”的辉煌人物和辉煌事迹,难免让人看出鼓励和赞许的意味,如果预先没想到,那就只能说老童我想得太多了。
童志刚 发表于 2012-2-12 12:50
谢谢童老师提点,小苗承认自己极不明智,不加收束的发散思维总想探究各种可能性,不自量力,徒累已累人而已。抱歉。
边走边看
小苗这样不好!你这叫撒娇,叫矫情,叫圆滑,叫明智,叫……反正我不喜欢你这样。
小苗一来就后面跟一串粉丝,看得俺都羡慕,不瞒你说,俺泡了这么多年坛子还没你的粉丝多,真的。泡坛子就是要放下骄娇二气,别 ...
金秋 发表于 2012-2-12 16:02
呵呵,师太有所不知,早在潜水阶段,俺就粉上你了。你的粉丝要排队,估计够转几页的,不信,俺替你召集一下?
边走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