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不是花瓶 (2009-06-27 12:09:37)

提起将军,人们脑海中会出现指挥千军万马,冲锋陷阵,叱咤风云,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将军是战争的产儿,能成为将军者,都是人中龙凤。经过炮火洗礼,战场拼杀,身经百战,九死一生……,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将功成百骨枯。
战争,历来是男儿的战场,战争,让女人走开!
但……,女人偏偏走不开。看,她们向战场上冲来了。“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
花木兰、樊梨花、杨门女将等巾帼英雄,从古一直传到今,经久不衰,令人津津乐道。但这只是文学人物,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尚无定论。
载入史册中的女统领,最早的出名人物大概是南梁的冼夫人了。冼夫人(约512~602),南朝高凉郡(今广东南部)人,家族世代为越族首领,少年时代就才华出众,协助长辈安抚部众,行军打仗。年长与高凉太守冯宝结婚。曾受封为中郎将、石龙太夫人。陈朝灭亡,洗夫人统辖广东诸郡,被尊为“圣母”,寻归顺隋朝,封为宋康郡夫人。王仲宣起兵反隋,围攻广州,洗夫人发兵与战,亲自披甲,乘马,护卫隋朝使者裴矩,抚绥四方,隋文帝以她“甚有大功”,封为谯国夫人。
唐太宗李世民的妹妹平阳公主是第一个领兵打仗获得成功的妇女。她为了响应父亲李渊反隋,变卖家产,招募了7万多人的兵马,称为“娘子军”,屡次击败隋朝的军队。曾因驻军在山西平定一带,所以此地得名为“娘子关”。
但史册上真正名符其实的女将军应该是明朝的秦良玉,任总兵,曾领兵征战山海关,对辽东后金作战。并讨伐四川的反明叛军,都取得胜利。战功卓越,不让须眉。
清朝的孔四贞,也是个统兵打仗的女子。太平天国也有女将。但都没有成气候。
国民党的军队,没有听说过出现女将军。
共产党的军队,红军时期,出现了一些女将。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她们都没有继续从事军队工作,没有被授予军衔。开国将军只有一位女性,李贞,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后来军衔制被取消,以为中国不会再有新的女将军了,李贞会成为中国历史唯一的经过正式授衔的女将军了。
历史进入了1980年代,李贞的记录被打破了。解放军又实行了军衔制,一下子又涌现出来五位女将军。
1988年授衔少将的女士是:聂力,国防工科委副主任;胡斐佩,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廖文海, 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院长;吴晓恒,第一军医大学副校长;.李希楷第三军医大学副校长。
此次授予军衔的女将军都是从事后勤的,没有从事指挥作战的。当时还实行了文官制,从事文体、医疗等军人不授予军衔。但自1993年,电影演员王晓棠被授予少将军衔之后,文体界出现了不少女将军,毛泽东的儿媳邵华竟也佩戴了将军的肩章。
到了2001年后,又搞起了什么“文职将军”,一些唱歌跳舞的也穿上了将军服。本来是带兵打仗的将军变成了舞台上蹦蹦跳跳,说说唱唱的歌星了。这……在世界各国的军界是否是我国独有的现象?
博主并不是说,女子就不能当将军。像广州军区空军副参谋长岳喜翠少将,以及刘晓莲少将,都是飞行员出身,是真正的军人。就是授予上将也是受之无愧的。
将军是带兵打仗的,不是唱歌跳舞的、舞文弄墨的。不仅是说女子,就是李双江等,在舞台上穿着将军服,拿着麦克风,哼哼叽叽的,看着就令人不舒服。连枪都不会使用的人,也佩称将军?
现在是和平年代,我们的军队还有必要设置这么多什么文工团、歌舞团、京剧团等五花八门的庞大的文体机构吗?这得占用多少军费。国家的军费,是用来提高国防实力的,保卫国家安全的,不是用来培养演员、明星的!

这是博主以前写的旧文,关注这种现象很久了。但愿这次裁军能够把这些花瓶拿掉。
6# 100d161 看看他能不能先把他夫人裁了。
13# dec0214 不是演员有没有娘腔,也不是唱歌提不提士气的事,关键是用国家军费养着那么多艺人、演员及体育明星之类的,有什么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