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为了营销而炮制的伪歌迷的文章,居然也赢得那么些人的叫好,真是无语。
103# 马甲 前面14楼邹峰说“韩寒确实是张的粉丝,所以写的文章是有感情的”。其实韩寒这篇文章最大的问题恰恰是缺乏真情实感。为了造势推销自己的图书,冒充张的歌迷,明明是在消费逝者,却被看成是有感情。只能无语了。
商业社会,写作者固然可以为迎合报纸的编辑或报社的经营者的刊发标准而写东西,但读者要是不能分辨文章所表现的情感,只能是悲摧了。如果明明能看出作者的真实情感,却为这类文章大声叫好,那就是另一种问题了。
只是想简单说明这篇所谓献给自己偶像的文章缺乏真情实感,不是神马好文章,却被李大苗扯出什么“文革真经”、“思想革命的习惯”。看得出这种习惯更像是大苗的。
记得先前在阅读沙龙争论得很热闹,韩寒拿着手稿到法院起诉方舟子时,铜版写了一篇“手稿很可能是韩寒的致命伤”的帖子。如今韩寒手稿出版了,有点好奇,铜版对已出版的手稿的看法怎样?
其实我是想听听做为业内行家的童版对双方找出来的那些例子的具体看法,呵呵。不过记得童版好像已经表态不再介入具体争论,所以这想法有点强人所难。因此,谢谢童版的回复。另外,尊重童版的意愿,这个话题以后就不再提出了。
167# 玻璃球
其实我只是说不再问童版他对手稿中那些具体例子的看法,并不是说我不再就韩寒的事情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