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妹子是弄错了,俺纠正一下,顺便补上蛇足:

为缀联诗共说秋(李大兴)

敢问和句谁唱酬

狡童乘月追风去(梦子)

乌主骑驴任梦游

逸兴独怀枫叶远 (李大兴)

南山已报菊花幽

莫叹孤踪一壶酒 (闲人)

共吟累世千种忧

各展纸墨觅绝对 (童版)

独蹙眉头上小楼

四落清辉融碧翠 (花间)

一泓寒水漾明柔

目尽霜天逐雁影(林泉)

弓收旷野念朋俦

日短风长虫渐老(周泽雄)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9178546[/lastedittime]编辑过]

以下是引用林泉在2007-09-08 08:31:05的发言:

十一尤:尤邮优忧流留榴骝刘由油游猷悠攸牛修羞秋周州洲舟酬仇柔俦畴筹稠邱抽湫遒收鸠不愁休囚求裘球谋牟眸矛侯猴喉讴沤鸥瓯楼娄陬偷头投钩沟幽彪疣绸浏瘤犹啾酋售蹂揉搜叟邹貅泅球逑俅欧搂抠髅蝼兜句妯惆呕缪繇偻篓馗区

我把“浮蜉桴罘”去掉了。以前常听人说:“浮fou在上面”,感觉挺别扭,现在才知道,原来是古音。

十一尤,又叫侯求韵(辙),与寒前、唐江等宽韵相比,属于窄韵,但在窄韵里,又要比“皆学”略宽,如寒前辙共有49个音节,皆学辙只有17个音节,而侯求辙共有25个音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该韵宽严适度,刚柔相济,确实不算难。

林泉妹子提供的这个韵表,似乎有所缺损,只有98个汉字。我手头一本韵辙类小册子,共收了179个领韵单字,还都是常用的。如“浮蜉桴罘”之类,已按现代标准读音,归入了姑苏辙。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9223848[/lastedittime]编辑过]

以下是引用林泉在2007-09-08 12:12:24的发言:

有学问!很佩服!不大懂!深谢两位的解释,学习了。我抄的是《平水韵》,周、花说的是《中华新韵》吧?依花间所列,阴平、阳平凡193字。周先生所说“侯求韵”、“寒前辙”出自什么书?花间所说“派入四平的入声字:粥 ”是什么意思?另外,联句上下句是否必须对偶?平仄要求严格么?一头雾水喽,惭愧。

回林泉:《平水韵》即《诗韵》,实指南宋时江北平水人刘渊编订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该书今已散失,但清代官定韵书《佩文诗韵》,即以它为蓝本,所以人们仍然习用“平水韵”这个说法。由于那是古人编的诗韵,用今天的标准来看,次序紊乱,条目也不太清晰,实用性更是差劲。平水韵共分106韵,实在太杂了。中华新韵弄成十八韵,在具体写作中,人们发现十八韵都太多,考虑到通押因素(比如“人辰”常可与“庚东”通押,“姑苏”与“侯求”亦可通押),按十三韵来理解,实用性更好。韵辙名称,大抵无一定之规,通常,人们总是在该韵中随意挑选两个字,加以命名。如“皆学”的旧称叫“乜斜”,“寒前”也叫“言前”,“侯求”亦叫“油求”,关系不大,只要约定俗成,即可。

说来惭愧,俺可怜的音韵知识,来自读中学时买的一本小册子《韵辙常识》,鲁允中先生著。该书通俗易懂,志在普及。若求更为专业的知识,恐怕只能请大兴兄介绍介绍了。

告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