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靠双手刨出67岁老伴http://news.QQ.com  2008年05月13日14:35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五冶医院的空地,在短时间内搭起了3个临时帐篷,专门救治在地震中受伤的市民。昨晚10点35分,记者赶到五冶医院时,医院已收治了12位来自彭州的地震伤者,其中2位重伤。

  “你千万不要有事啊。”在帐篷搭起的临时病房,几名地震中的伤者呻吟着。67岁的李成贵颅骨受伤,满面鲜血的他刚从昏迷中醒来,意识还有些迷糊,只不断地喊疼。他的老伴杨蓉芬在一旁紧张地拉着李成贵的手。杨蓉芬说,他们是彭州通济人。当时,两人正在屋里,刚刚吃完饭,正在灶房收拾。突然,一阵激烈的晃动,瓦片、砖头胡乱地从天而降。她喊了一句“糟了”,就拉着李成贵往外跑。她前脚刚走出房门,房子就整个塌了。她回头一看,老伴被下半身被砖头埋往了,手伸在外面无力地挥动。她的心当时就沉了,什么也不顾,赶紧用手刨着砖头,想要把老伴拉出来。“当时以为他快不行了。”所幸,邻居闻讯赶来,和她一起,用木棒一块一块地翘起掩埋的砖头。半个多小时后,李成贵获救。

  此次彭州受灾最严重的主要在山区,比如磁锋、龙门山镇、小渔洞镇、通济镇等地。从彭州市区到通济镇的路上,两边房屋倒塌严重,几成废墟。小渔洞桥已经垮塌。

  记者昨晚7时半从彭州市政府了解到,目前彭州死亡人数已达85人,伤员200多人。

  本报记者 赵倩 彭永 生蓝岚 娄琰玮

武警战士刨出父嫂遗体 含泪继续指挥救援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从5月12日到昨日,3天,对武警成都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张秋红来说,像是一个世纪。这个14年兵龄的铁铮铮汉子,率队解救都江堰一废墟中的幸存者,而他的父亲和嫂子就埋在这片废墟中。虎目噙泪,十指掘土,战友帮助张秋红将父亲和嫂子从废墟中刨出时,他已经没有了眼泪,颤抖的身影依旧站在废墟的顶部,指挥救援……

楼房垮塌 父亲嫂子不幸被埋

昨日中午11时30分,都江堰市观凤小区巷内,一具遗体平卧在砖地上,上面盖着厚厚的棉被,一位武警上尉跪在路基上,“爸爸,我不能送你了,请您原谅我……”上尉语音哽咽,肩膀不住抖动,身旁的数十名武警战士忍不住哭出声来。这名上尉就是武警成都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张秋红,逝去的老者是他的父亲。

在距遗体不到200米处,是观凤小区34栋楼的所在地,曾经的6楼住宅,经过5月12日的地震,已变成一片废墟。地震发生时,张秋红的父亲和嫂子都被埋在废墟下。

“地震时我正在成都某中队指挥训练,当时并不了解都江堰的情况。”张秋红双眼通红,眼睛盯着地面。他回忆说,由于和都江堰失去联系,对于当时住在都江堰的父、母亲、嫂子、妻子和孩子的情况一无所知,他一直在部队战备。直至当晚10点,支队与都江堰中队始终无法联系时,支队决定让张秋红前往都江堰,一是让张秋红看看家人的情况,二是打探都江堰中队的情况。张秋红冒雨打车来到都江堰观凤小区时,已是午夜时分,他在小区内大喊妻子的名字,雨中寻找40分钟后,终于找到母亲、妻子和6岁的女儿。此时,一家人抱作一团,张秋红瞬间被噩耗击中:地震发生时,他的父亲和嫂子正在睡午觉,最终没有跑出楼,被埋在废墟下。

废墟面前 铁血男儿放声大哭

“爸爸、妈妈和嫂子半年前才到都江堰,是为照顾我刚出生的女儿。”张秋红说,他老家在湖南常德,1994年服役到成都,就在都江堰成家。去年9月左右,张秋红的父母和嫂子一起从湖南来到都江堰,照顾即将临产的妻子。当时,张秋红为父母和嫂子在观凤小区34栋租了间套三住房。

地震发生时,张秋红的母亲恰好下楼晾衣服,眼睁睁看着住宅楼瞬间垮塌,母亲大喊老伴的名字,“母亲一动不动,任凭砖头砸在身上,全身都砸伤了,她坚信爸爸没事。”说到这儿,张秋红虎目含泪,用力眨了眨眼,望向远方。

由于任务在身,张秋红12日午夜见到母亲后,来不及到废墟上看一眼,就匆匆赶往都江堰武警中队。一个通宵,他向都江堰中队传达了支队指示,回到观凤小区时,已经是13日清早。此时,他一个人来到掩埋父亲和嫂子的废墟前,再也忍受不住一晚的悲伤,放声大哭。“我得坚强,在家人面前不能哭,只有撑着。”说着,张秋红再次泪水满眶。

十指刨土 含泪抬出父嫂遗体

13日整天,都江堰大雨滂沱,几乎所有解救现场都无法进行营救。当日中午,武警成都支队派张秋红到都江堰指挥解救,解救现场就是父亲、嫂子所在的观凤小区。眼看大雨不减,张秋红站在废墟前默默祈祷,整夜未眠。

14日上午,天气终于放晴,张秋红带领战士开始解救。官兵们用铁锹、十字锹和钢钎进行先期挖掘后,怕伤到废墟下的幸存者,只能进行徒手作业,搬起一块块石砖、刨出一堆堆灰土,张秋红双手不住颤抖,“当时心里真说不出啥滋味,着急,眼泪一直在眼眶里打转,但还要忍住不能往下滴。”

当日下午4时,在刨出5具遇难者遗体后,张秋红和战士们发现了嫂子的遗体。“她头上伤口很多,已经没救了。”张秋红看着从湖南赶来的哥哥,用力咬着嘴角。废墟下究竟有多少遇难者?还有没有幸存者?这两个问题,让张秋红不得不暂时忍住悲伤,指挥战士继续挖掘。

昨日上午11时,在成功解救出一名幸存老者、转移10具遇难者遗体后,张秋红沾满灰土的双手摸到了一片衣角,他本能地一愣,这片熟悉的衣角,瞬间模糊他的视线,“爸爸!”我当时就肯定是他,他和五六名战士用手刨出父亲身旁的碎石、灰土,将父亲遗体抬出废墟。一路走,张秋红一路洒泪。

忠孝难全 泪别父亲继续解救

昨日中午,支队特别为张秋红放了几个小时假,让他处理父亲和嫂子后事。“请父亲理解我,一路上,我确实无能为力,部队任务所需,我不能陪你回湖南了。”跪在父亲遗体前,张秋红为父亲上了3柱香,低头沉默许久。

在张秋红的眼中,父亲是个特别值得尊重的人,“我现在都感觉是做噩梦一样。”下午,张秋红的哥哥将把父亲和嫂子遗体送到新都区殡仪馆火化,然后将骨灰盒带回湖南。而张秋红并不能亲自送父亲最后一程,他依旧在解救现场指挥,“废墟里还有别人的爸爸,别人的嫂子。”本报记者 陈昊 摄影报道

女孩废墟里读书,坚强让老师哭泣

 
“清清,那个美丽好学的女孩,你们看见没有?”在救助现场,蓥华镇中学初一一班班主任陈全红一直关心着一个名叫邓清清的女孩子:在她心中,这个贫困家庭里的小女孩,人穷志不穷,常在回家路上打着手电筒看书。
  在乱石堆中,每看到一具学生的尸体被挖抬出来,陈全红就会默默流泪,“他们一天前还是活蹦乱跳的,咋一下子就变成了这样呢?”
  终于,邓清清被武警水电三中队的抢险官兵救了出来。让陈老师与官兵们感动的是,这个女孩被救出时,还在废墟里面打着手电筒看书。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她的诚实如同她的坚强一样,让听者无不动容。陈全红一下子哭了,抱着清清连说:“好孩子,只要你能活着出来,就比什么都好。”
  与邓清清一样,另一名被压在废墟里名叫罗瑶的女孩子在手脚受伤的情况下,一遍遍地哼着乐曲,靠着顽强的“钢琴梦想”激励自己不要入睡,结果她赢了死神。
被埋124小时的女工,获救了。看上去,还不错。真是了不起,为她喝彩。
我发现,获救的青年女性,明显多于其他人士。想必是有点缘由的。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记录被刷新了

四川在线  (2008-05-17 23:21:36)      四川在线快讯:被埋在废墟深处128个多小时的都江堰地震幸存者张小平,今晚11点零6分被重庆消防官兵成功解救。张目前身体状况良好,已被送往华西医院救治。
男子将妻子尸体绑背部送太平间 感动世界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3岁小女孩父母双亡见人就叫“爸爸妈妈”

 昨天上午,获救3天后的宋馨懿第一次笑了。5月14日上午,北川县城,被压在垮塌的房屋下的三岁小女孩宋馨懿,在已经逝去的父母身体的翼护下与死神抗争了47个小时后终于获救,被救护车送往医院。在她被送去急救的途中,人们纷纷让路,包括当时正在灾区视察的温家宝总理。由于馨懿的右腿长期受到压迫,已经严重坏疽,医生不得不将其右腿进行截肢。目前,小馨懿的生命体征已经基本正常,正在逐步康复之中。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写在手腕上的特殊遗嘱:“我欠王老大3000元”

  2008年05月19日 15:32重庆晚报

  在324医院地震伤员病房,刘德云的神态显得很平和。
  (5月)16日下午6点半,离地震发生整整100小时。虚弱得已近昏迷的刘德云被救援官兵抬出来时,看到了自己的女儿。随即,他的目光指向自己的左手腕。女儿扑上去,发现父亲左手腕上,歪歪扭扭写着一句话:“我欠王老大3000元。”
  
  经过324医院野战医疗队紧急抢救,刘德云第二天就清醒过来。他告诉女儿:“如果出不来,手腕上那句话就是留给你的遗嘱。”

  刘德云是什邡市汉旺镇人,工厂职工。地震发生时,他和一起玩牌的另3人都被埋在了废墟下。不知道过了多久,刘德云有些绝望了。此时,他用还能活动的右手,掏出随身携带的圆珠笔,在左手腕上写下了“遗嘱”——他不想欠着账离开。
  刘德云说,写下这句话后,他安心了许多。
  黑暗中,时间慢慢流逝,刘德云实在是太困了,好几次险些睡去。于是,他拼命地去想3岁外孙的笑脸,又狠命打自己的耳光。在脸被自己打肿后,刘德云终于等来了曙光。(记者 张一叶)
对照:苏格拉底临死前曾特地吩咐门徒:“我欠邻居一只鸡,你帮我还,好吗?”

赞叹:中国王牌飞行员单轮强降北川堰塞湖

五月二十日是汶川大地震第九天,成都军区陆航团姜广伟王牌直升机组上午十时成功以单轮强降北川重灾区“定时炸弹”——堰塞湖无名塌方小土堆上,紧急运送水利地质技术队实地监测水位上涨危情。一座大山的崩塌堵塞河道形成危险的堰塞湖,如果溃堤将危及北川全县和绵阳灾区。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