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哪位朋友费心,我最近几年一直可以收到寄自香港的《今天》。
实际上,过去的《今天》我从未见到过,但它却一直存在于我的内心。

回复 6楼 的帖子

网事兄,此赵一凡非彼赵一凡。
另一位赵一凡,是与《今天》相始终的。徐晓的《半生为人》里提到过他,对于关心《今天》的人,这个赵一凡至少同样有名。
谢谢德方大姐的更新。
从私人角度来看,这些“琐记”是我非常感兴趣的文本。虽然从未去过76号,感觉上却与它非常近。
写得非常平实,倒是作者引用的那篇《讶》,有一股子浓烈的文青味——虽然也蛮可爱。
网事兄,要和德方大姐FB,你得自己亲往京城,而不能专候大姐择日南下。
俺就是这样做滴。
芒克干活的态度,让人尊敬。
之后,我们见腻了那类小诗人,像最近一条广告里说的:耍大牌呀。
我略评过芒克的长篇小说《野事》,也说过他的诗。都是很久之前的事了。感觉上,芒克的诗人特质,表现在语言之外,他既非语言大师,亦非语言巧匠,在语言上,他大概只是个小瓦匠。但在与语言无关的领域,包括气息、画面感、意境之力度及情感的敏锐等方面,他都相当出众。
疏于芒克作品好久了,以上所言,自不免印象之嫌。
就是明晚喽。
诗人大聚会,总是一件让人难以评断的事。
我们习惯的诗人,应该一个一个,各不相属,偶或相遇,亦最好邂逅于江湖。
假如唐朝举行一个盛大诗人表彰会,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王维等人一一在主席台上就座。或者,这拨人围坐在一起,举行弘扬大唐诗歌研讨会——会是什么感觉?
诗人不是好汉,切忌扎堆。——不过,在今天这个诗道式微的时代,偶尔雅集一把,应该也能吸引一把眼球的。
呵,我也只是嘴碎,属于无事生非那种。其实,诗人如此雅集,我觉得很美。
不过,诗人成为兄弟姐妹,通常是比喻意义上的。后人或旁人,可以把诗人单独视为一个家族,但作为诗人本身,一般不会产生深厚的兄弟姐妹之情,那适合梁山,不适合诗坛。
“1987年,《血色黄昏》出版了。那是必须搭配七八本其他的书才能买来的书。”
——一种奇特的待遇,幽默得够黑。
如岳建一先生这等出众的出版人,被迫过早退休,实在是读者的痛事。——天知道又是谁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