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读书为人生添趣——我读张五常

本帖最后由 老残油记 于 2010-4-21 16:17 编辑

读书为人生添趣
——我读张五常

上班途中遇记者小熊,着我为“世界读书日”写一稿,谈最近读的书。我一口应承:“就写读张五常。”
初读张五常,在20年前。薄薄一本《卖桔者言》,文字跳脱,文理通透,文趣盎然,才知道经济学读本原来也可以写得如诗如画。从那以后,张五常的书,几乎出一本,买一本。得陇而望蜀,再啃凯恩斯、萨缪尔森、曼昆、斯蒂格利茨,一口一口,渐觉圆润,一步三歇,也从经济学门外汉,进化为略识皮毛一二的“三脚猫”了。
眼下读的,是中信出版社新出张五常著述,计五种:《五常学经济》、《中国的经济制度》、《多难登临录》、《货币战略论》、《新卖桔者言》。除第一种外,多是作者围绕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热点所写的经济评论,从外汇卷、双轨制开始,一路关注,其中《多难登临录》更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新论。老先生笑称,30年把脉中国经济几近百发百中。百发百中,不免夸张,但回头看,倒也对多错少。中国经济摸石过河30年,水深石隐,难免看走眼。1990年代中期,对国内治理通胀路径,老先生连发数枪,以为切切不可,不料三四年功夫,国内通胀率由25%陡降为零。于是不只一次公开认输,“他(案:指朱镕基)对,我错”。老先生是爽快人。
张五常饱学,为文立论,却不掉书袋,走的是实证一路。他有名言,“一个有实据在手的后起之秀,有时只要用三招两式,就可把一个纯理论的高手杀得片甲不留”。他曾连续两年,大年夜率学生在香港街头练摊卖桔,果然凭一夜之间桔价波动的实证,将“价格分歧”成见杀得片甲不留。张五常又是位一理不明心神难宁的好奇者。他主张,经济学的实验室在街头巷尾。他从黄牛党手中买票看歌剧,推出探究“租值消散”、“价格分歧”的新思路。在酒店咖啡厅喝酒,见进进出出的卖笑佳人姿色程度相近,老先生觉得其中应有玄机,竟从机会成本和讯息费用下手,推出一条“类聚定律”。“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其此之谓也。
老先生自信推理能力出众,治经济学,不用微积分、方程式。数理经济学高手杨小凯为之扼腕。杨曾将张的英文名作《公司的合约本质》以数学工具翻写,结果“小凯的数学证来证去只证明我对”,张大为得意,以为能证明出自己的错漏,才是好兵器。
五常学经济,师友过从多诺奖得主自不待言。他偏又多艺多才,打乒乓,曾与容国团对垒;玩摄影,曾与陈复礼等办联展;学书法,师从周慧珺;下象棋,曾与杨大师官璘过招。老先生真是地道中国读书人。中国传统文人,除了文章好,学问大,往往还票一手棋琴书画酒茶歌剑。因为读书的好处,除了启心智,长知识,更增进心身均衡发展,为人生添趣。这,应该也是联合国创设“世界读书日”的题中之义了。
2010年‘世界读书日“前夕于星城菊隐园
老残为文亦多“活水”,但文题这“头口水”似不甜,且不像从文中之桶里舀出。
酱香老范 发表于 2010-4-21 16:39
酱香有理,见报稿并无副题(当然也不见得是好题),是上帖前加的,意在网上吸睛——老残老没出息了:)
张老头也是个争议性人物,老残预估,此帖可能招来燕友板砖,而且可能有二宗狠罪,一是老张向上输诚,二是招惹的官司,老残已作了预案的,只是眼下在忙一件活儿,暂且砖不还手,掐不回指,待忙过再与燕友板砖切磋。谢谢收看先:)
在他自己封的“人类历史上最好制度”里,张五常当然生活得很快乐。


一会儿无比正气凛然,一会儿为这样一个已经明确被通缉的人物歌功颂德,双重标准就是美妙啊。
扶桑 发表于 2010-4-21 16:56
一,查了一下书,查到老张的一句话:"我的意思是考虑到人口与资源的局限,中国的县竞争制度是我知道的最佳经济制度",不知扶桑兄说的是不是这个?
二,扶桑的第二句话更狠,夸某某人"正气凛然"与夸某某人"十分勤奋"一样,是让人不好接招的贬语,至于可不可以夸一句戴罪之人文章好、见解精,俺就不多说了.
拨冗浏览了一下扶桑兄提供的资料,看来是指同一场合张老头的发言,不过,报道所称扶桑兄所引"人类历史上最好的制度"与张所说"我的意思是考虑到人口与资源的局限,中国的县竞争制度是我知道的最佳经济制度",语义差别不只一点点,所以,张老先生教导说,掐架要有"实据在手"是很有道理的.
至于戴罪之身的问题,扶桑兄说了几遍,但语义有点含混,不管扶桑兄的意何所指,反正本老残的态度可以很明朗:周作人卖身了,但是俺还是爱读他的文章.
"他还在钓鱼中啊。"哈哈,wolfzhang 网友把老残说得比较阴险了.不过呢,老残本来确有意通过板砖切磋把有关话题提拔到稍高一点点的高度的,现在看来,有点难度.
其实,张是不好简单以左右归类的,正好今天新浪有个张的演讲整理,看了一下,观点逻辑与他写的东东基本一致,顺手转来,建议扶桑网友拨冗一瞥.整理者将"锚"错为"毛",错得比较离谱,容易被人误认为老毛,所以老残先指谬了.

本帖最后由 老残油记 于 2010-4-25 01:39 编辑

先回泽雄大兴兄.张的经济评论,的确时不时要冒出起"美化自己"的闲笔,感觉上,他的自夸,自己并不完全当真,也知道别人不会完全当真,不像余大师含泪那样,定要人家认同.所以,老残是把它作为"狂态可掬"理解的.不过老张一议及本行,则临事以敬,比较严肃和严谨的,这两种成分,往往在一篇千字文同时出现,亦庄亦谐,文理兼备,从文章学(如果有此一学的话)而言,功夫老到.经济评论难写,经济评论短文尤难,在这一块,张称得一流高手.至于大兴兄说的聪明过头,老残也觉得虽不中亦不远,老先生的逃税案便是在手实据.
另外,从扶桑兄的几个回帖看,似乎常以媒体报道为本,媒体那些事儿,容老残仿老张语码一句,老残的了解比扶桑要深透不止一百倍.所以一旦涉及学理上的事,老残一般不会单以媒体报道作本钱的.
久雨放晴,郊外踏春一天.果然开心,一不小心就敲出二三百字了.谢谢各位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