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周泽雄 于 2008-8-12 23:21 发表
我觉得,今晚举重69公斤级寥辉最后一举(也是获得冠军一举),有一定争议性。他高举过顶之后,似乎没有完成“保持静止”这一要求。
昨天张湘翔举重时出现的事也颇为发谑。张完成第一次挺举时,已经获得了冠军,接下来他还有两次试举机会。留给他的课题就只剩下冲击奥运会记录和世界纪录了。奥运会记录是177公斤,世界记录是182公斤。举重比赛的规则是,每次提高杠铃重量必须至少达到一公斤。那么,合理的选择是:第一次要178公斤,如果成功,第二次要183公斤。
结果,我们的张湘翔第一次要了176公斤,低于奥运会记录1公斤,他毫无意义地成功了,第二次要了184公斤(经济的做法是183公斤),结果,他没头没脑地失败了。最终,这两次试举他一无所得。——他即使举不起176公斤,仍然是冠军。
他的教练的选择,让我费解。
如果是他教练在场上的选择,自然令人费解,而事实上是,举重运动员在赛场上的重量选择,是赛前由总局领导预先敲定的,运动员在场上“既不知道,也无法控制”(陈艳青语),有关重量的确定,总局领导的考虑,据说是“既不损害运动员的身体,同时保证获得金牌”(陈艳青语)。什么事情都要由领导来决定,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而领导级别之高、与所定事情之细微,又往往不成比例,这大概就是“执政为民从细微之处做起”的具体体现吧,呵呵,林杨双簧事件,美联社报道由某政治局委员“最后一刻下令换人”,这种事情,是一个政治局委员敢随意下令的吗?对中国最终能拿多少枚金牌,我兴趣不大,赛程过半之后,我觉得还有几大看点值得关注,比如刘翔和中国女排能否成功卫冕?中国男蓝、女蓝在本届奥运会能走多远?跆拳道陈中冲击三连冠能否实现?等等。
昨天和体总一熟人闲聊,他说本来内部预估就是过五十的,而且挺有把握,对外宣传保守一些,但也强调会大大超越上届。乒乓还剩两枚,女单毫无悬念,男单,德国的波尔、韩国的柳承敏应该不会制造太大麻烦,针对他们的打法,国家队有专门模仿的陪练(比如王建军就负责模仿柳承敏),而且陪练的实力并不比波、柳二人弱多少,已经把他们研究透了,还有什么好打的。这次双打改为团体,对中国是有利的,虽然男女双打实力也绝对领先,但一场比赛毕竟容易受偶然因素影响,比如某个选手恰好不在状态,而改成团体后,中国的优势实在是太明显了,其霸主地位绝对不可撼动。刘翔的金牌,原来也计算在内。女排则有点悬,主要是前几名的球队实力太接近,相互之间对决,谁也没有绝对取胜的把握,所以拿不拿金牌都很正常,实力之外还得靠临场发挥、甚至得靠运气。跆拳道估计能拿一到两枚,今天出场的吴静钰是去年世锦赛的冠军,只要正常发挥就能拿下。今天女帆殷剑也有冲金希望。
原帖由 老木匠 于 2008-8-20 10:13 发表
这应该是规划好的。

过去苏东体育界还是由体育的人来搞的,天朝从起始就是军队领导的,当然贯彻十大军事原则。
嗯,袁之前的伍就有少将头衔,如果不是伍去玩玄学,和伍同龄的、体育出身的袁怎么可能接任。乒乓健将老蔡现在在副职中排名最后,却是唯一的候委,不知道今后有没有机会扶正。
乒乓球的目标不仅是要确保两金,而且还要力争全取六枚,以缩短同美国的奖牌差距,当然,奖牌总数超越美国,在这一届是绝对不可能的。女单把握更大一些,李佳薇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男单三个主要对手——柳承敏、波尔、萨姆索诺夫,都已淘汰出局,剩下的高礼泽、佩尔森、吴尚垠等人应该不足为惧吧。
呵呵,在论坛上发言,有时图省事,不太注意句子的完整性,所以容易产生误解。女单半决赛结束了,张、王已锁定冠亚军,只要郭跃击败李佳薇,中国队即可包揽前三。男单1/4赛下午进行,王励勤胜谭瑞午有绝对把握,毕竟实力悬殊,马琳和吴尚垠是老对手,相互知根知底,有得一拼,团体赛上马3:2胜了吴,但吴这个人是有点韧劲的,打顺手了谁都不怕,王皓对阵高礼泽,实力上占绝对优势,且高防守比较弱,应该可以拿下。1/4赛还有一场在两个老人之间展开,普里莫拉茨和佩尔森,二十几年的老对手了,此番究竟鹿死谁手?
原帖由 老木匠 于 2008-8-15 09:31 发表
2008奥运 | 2008.08.14

“今日美国”预测中国将得到51枚金牌,
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