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邱晓华们的再就业问题还真值得讨论
文章提交者:syrbcx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两年前,在轰动全国的上海社保资金案中受牵连落马的原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日前已赴中海油总公司下属研究机构任职。8月28日,一篇题为《掌控当前经济形势的政策建议》的文章出现在经济观察报网站上,该文针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复杂形势,提出政策建议,文章末尾署名为“原国家统计局局长、现中海油高级研究员”。这是邱晓华2007年1月份被“双开”消失后,首次以大型国企的高级研究员身份亮相媒体。

  想当年,邱少帅上任刚稳即被免职
  今年50岁的邱晓华于1982年进入国家统计局,拥有经济学博士头衔及高级统计师资格,先后任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处长、副司长、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等职务,年仅48岁便升任国家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2006年10月12日,48岁的邱晓华突然被免去国家统计局局长职务——他在国家统计局局长任上呆了约200天。

  新华社2007年1月23日发布的消息称:“经查,邱晓华在任国家统计局领导职务期间,收受不法企业主所送现金;生活腐化堕落,涉嫌重婚犯罪。”报道称,邱晓华身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丧失党性原则,收受现金,道德败坏,涉嫌重婚犯罪,其行为严重违反了党纪政纪和法律,造成了恶劣的社会政治影响,必须依纪依法严肃处理。根据《GCD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经中央纪委审议并报zhonggong中央批准,决定给予邱晓华开除党籍处分;经监察部报请国务院批准,决定给予邱晓华行政开除处分;建议依法撤销其全国政协委员资格。对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随后一年多时间里,再无关于邱晓华的消息。

  看今朝,邱统计发挥余热重超老刀
  邱出狱后,在这篇题为《掌控当前经济形势的政策建议》的文章中指出,“2008年的中国经济走向将主要取决于对宏观调控政策的把握上。”

  据邱晓华判断,中国出现高度通胀的可能性较小。他还特别指出,在治理通胀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止两种倾向:一是,缺乏国际视野,还是局限于国内问题,关起门来就通胀论通胀,忽视本轮通胀的国际性,影响国内经济的较快发展,以至出现中国为世界通胀吃药,付出过大的代价;二是,缺乏综合措施,还是局限于单纯紧缩货币政策,仅把控制需求作为主要手段,忽视财政政策和外贸政策,影响社会需求的稳定增长,以至出现微观经济发展的环境持续恶化,加大社会的成本压力,加剧供求的失衡矛盾。

  邱晓华认为,防止物价上涨过快的政策立足点,要更多地放在改善供给、优化结构、完善机制上,更多地放在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上,而不是放在单纯的紧缩货币需求上。

  议将来,邱晓华们再就业引发讨论  
    早在今年6月17日就有报道称,邱晓华近日已出狱并赴中海油总公司下属研究机构任职。但后来一直未有下文,也无正式的消息披露。

  据相关人士向媒体透露,《掌控当前经济形势的政策建议》一文确系邱晓华所写,而且他的确已经在中海油任职。这篇文章是邱晓华通过中间渠道送给经观网发表的。“他很低调”,谈到此时发表文章的背景,这位人士表示,当前中国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宏观经济面临多种挑战,作为一名曾经的学者型官员,他可能想发表自己的观点,为国家提点有益的建议。
     
   邱晓华的文章没引起什么反响,但他在企业再次就业却引起了社会不同反应。一种意见认为,邱以前是学者型官员,既熟悉经济工作,又有较深理论素养,“这种人官是不能再当了,不过做个企业人才还是可以的”,有人诙谐地比喻“ 废物利用,挺环保的”;另一种意见持反对态度,认为“对于像邱晓华这样涉及严重经济犯罪的前政府高级官员,应该在刑满释放后,有比对待一般经济犯罪分子更加严格的限制约束法律,比如此类人物终身不得进入大型国企担任高级管理人员或者研究员等一切高级职务,但允许他们自谋职业等等。不如此,高级官员对于严重经济犯罪的惩罚后果是不会真正感到害怕的,也因此而不会在犯罪前有真正的警示和警告作用。”还有人从反腐败的角度提出意见,指出:“如果腐败分子能重新启用,反腐败还有什么意义?”也有人建议,应“建立犯罪高官跟踪管理制度,刚判完刑就走上企业高级岗位,实在让人匪夷所思。”甚至有人怀疑:“从腐败分子摇身一变为高级专家,这变化也太快了,这背后有什么缘由呢?”

    应该肯定,对此类问题展开不同争议很有意义。我认为,落马后的高官出狱后怎么重新生活,这既是一个政治制度问题,也和法律制度有密切联系,还涉及反腐的纪律规定问题,是一个需要从政治、法律、党纪和社会四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的事情。在我国当前反腐力度逐步加大的背景下,被双开判刑的远不是邱晓华一人,今后,将有一批又一批的“邱晓华”面临这个问题,这些人出狱后怎样再就业,还真值得研究讨论。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