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看过袁的任何视频、采访、文章,只看见这几天有很多猫作和武猫在各个网站上死命的漫骂袁,就凭这一点,这个小青年不错的!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这两个字有点不像教师的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13# ironland  


中学生就活该接受把《封神演义》当历史的教育?
三苗 发表于 2010-5-5 23:09
现在中学大学里的近现代史就是封神演义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有些是上课时用来调侃的噱头吧,当不得真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多少教授上了媒体出了名后就满口的主旋律,成为自觉的猴蛇走卒

一个这么年轻的中学教师,还能继续讲些自己体会、自己看法的,还真不容易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老是显示一副酸味的清华博士:教师上课开开无轨电车是为了课堂气氛,哪里像你这样一开口就是镇江高明老醋的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一个中学教师,这么年轻,哪里会有什么高明学术,也不需要,至少不像清华博士那样口必高明

中学历史教师需要的是对职业的热爱,让学生产生对于历史的兴趣,哪里可能每句话都在做论文,每个词句都是高明到博士能够接受的程度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每句话都正确到无以复加、高明到人人学习的,那是总书记的事情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我说呢,这几天网上突然都是口诛笔伐的围攻者,真有号令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比如上海上了百家后很红的那位,号称自己的学问师承高明得无以复加的大师,每次出来讲都是无比正确的言论。

小袁至少比这样的高明教授要高那么一点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同样,易中天的学问并不高明到哪里去,但他至少知道要讲人话,讲真话

人可以做学问做得不好,可以说错史实、犯些硬伤,但为了高明而高明,刻意到处、尤其是在一个虚拟世界里显示自己的高明,可笑的程度就不是一眼眼了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一开口评论就言必高明,还不是为了显摆一下自己的高明?哪里是“被”,分明是“自”。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28# 老木匠  


只准木匠师傅你指责别人“妄人”,不准俺根据同一标准进行批评?莫非木匠师傅你也奉行“凡是敌人拥护的就要反对,凡是敌人反对的就要拥护”?真让俺失望,还好俺对俺的长辈很有信心,不然真要上访 ...
三苗 发表于 2010-5-6 09:44
我指责的“妄人”是自诩为“学者”的,所以用学者的标准来评论,那些所谓的“研究”不过是胡言乱语

小袁只是个中学教师,他即使讲几句过头话,至少不是自认为在研究,那是在课堂上的发挥,一时兴起之言,并非是在做学术报告

三苗能否讲些最普通的人话?怎么老是满嘴的醋酸味道?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昨天木匠完了一件活,今天又点空,聊几句“杂音”

做人要平和,即便你是一流大学的博士,也要讲人话,从一个平和的角度来参与讨论。

比如,你既然对小袁有点感冒,可以照直说:小袁的功底太差,这些视频太烂。为什么偏要一会说小袁“聪明”,一会又是“高明不到哪里去”?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网络上和现实里都见到过不少博士,老实说也带着博士,可是在本坛见到有两个博士真有点异类。

一出来说话就憋着一股博士气,脑门上贴着名牌博士的招子,满嘴的醋酸气,讲中文必定引外语,谈凡事偏要讲深奥。从来没有自己好好发个贴来正面讲讲自己的心得,总是喜欢在跟贴中显示一把自己的高明,引经据典,弄得好像是在开国际学术研讨会。

有点学究气做学问是好的,可是在现实和虚拟世界里,并非所有的地方都是用来掉书袋的。不看场合的乱掉书袋,不是犯傻也是杂音哩!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35# 老木匠  


我说他聪明,是因为他懂得用骂毛做自己的挡箭牌——因为他的那些硬伤让我无法相信他拥有他的拥趸们认为具有的功底,包括他对于毛也只是谩骂,无非是把“四条腿好,两条腿坏
”换成了“四条腿坏, ...
三苗 发表于 2010-5-6 10:29
这样的联想也只有三苗想得出来,真是博士的闲话。他即便在电视台讲,也不过是给大众在讲,又不是在开导你这个层次的人,也不是在给你做结论

骂几句毛一定是为了掩饰什么?你在以己度人了吧?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36# 老木匠  


谨受教,俺掉书袋是当俺还没有上研究生还没有考上博士的时候用来对付那些“合格书籍审查委员会主席”们的,让木匠师傅您,以及各位受惊了,对不起哦。
三苗 发表于 2010-5-6 10:32
又顺便显摆一把。

去走你的路吧,少来给自己和大家不痛快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做学问有点学究气是非常适合的,但是学究不能学究到到处去显示自己的学究气,那就是傻气。

也不能自以为是一个真理学派的重要角色,一定要到想象中的对方领地去搅乱对方阵营。自命勇敢战士,实施批判的武器。那就是戾气。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好看。我说的不是袁老师,是说老木匠跟三苗吵架。
吹笛在湖北 发表于 2010-5-6 21:15
吵架?玩玩而已。

这个看热闹的笛子!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专业素质,三苗最喜欢的题目,因为三苗一直自诩是专业人士,他以为除了他自己那个了不起的博士专业外没有什么其他的评判标准

做人先是人的素质,其次才是专业素质

一个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素质,首先就是要热爱自己的课程,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能够把这样一门边缘的课程炒热,这就是他的专业素质。

至于他的历史学素养,是不怎么样,因为这不是他的专业。他上课说了很多的硬伤的话,有个三苗喜欢的、也和三苗一样拿着专业眼光看待一切的专业人士给他罗列,弄得就是一项大罪过模样。实际上非常的搞笑。

袁面对的那些学生,百分之九十九都不会像三苗一样去走学术道路。袁给他们的,是一个独立思考、不要轻易接受一切既定结论的想法,我想这个是最重要的,让学生知道任何事物都可以有其他的解释,可以去自己寻找解释。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三苗总是以己度人,以为袁“别有用心”,自己炒作。

如果袁真想在上了百家后再来自己炒作自己,那不是可以走钱文忠那样的路子,到处宣讲主旋律,那岂不真正名利双收,何必要冒现在这样到处围剿封杀的险路,一没名二没利。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我不知于先生是否做过教师

没有必要去要求教师上课时句句是真理。教师不是总书记,不是CCTV,不用永远正确。

大家回过头来静心想一想,你们坐了近二十年的课堂,难道老师讲授的内容全都牢记贯彻了?难道学生坐在课堂里只是一个刻录光盘的功能?老师上课,最重要的打动学生,激发兴趣,触发思想。一丝不苟的给学生一大堆现成结论,于己于生,都是害人:自己变成了传声筒,学生变成了录音机。

学生真正记住的,往往只是老师的激情、幽默的话语,感受到知识的趣味,至于老师给的那些知识点,除了用来考试——考完试也绝大多数忘却。尤其像历史这样的课程,即便学生听了袁这样很多硬伤的知识点,对他们将来求职、做人有妨碍吗?

相反,如果学生因为他的激情被打动,到了后来成为一个历史书籍的爱好者,那倒是福音了。很可能也会发现了袁的胡扯,但绝不会像三苗那样揪住不放,内心深处仍然会感激给他的这份业余阅读兴趣。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我所谓的福音,绝不是可以借此牟利谋生。只是一个人能够有一个业余阅读的爱好,而且不是为了谋一个“知识分子”身份、或者是为了更直接的升官发财功利的目的,那至少不会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又来一个卖醋酸的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奇怪了哎,我不过指出一下袁存在的硬伤,并且认为他在炒作,就算后者不成立吧,怎么就成了“揪住不放”了?倒是木匠师傅您揪住我不放啊哈哈。
三苗 发表于 2010-5-6 22:39
今天木匠有空,正好拿几块榆木疙瘩砍砍玩玩。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本帖最后由 老木匠 于 2010-5-6 23:09 编辑
呵呵,俺正好就是一个业余阅读的爱好者,只不过这和俺中小学的老师没啥关系。

木匠师傅一再要求学生不接受“既定结论”,却始终要求并非学生的俺接受他的“既定结论”,有趣哈。
三苗 发表于 2010-5-6 22:42
又来显摆一下,本坛人人知道三苗学富五车

我哪里要你来接受我的既定结论,只不过给你讲点基本的道理。你不听拉倒,没事,就算我砍木唱曲、对牛弹琴。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一点不“学术”,卖醋和卖酸,是两类店铺的买卖。
天边外 发表于 2010-5-6 23:11
哈哈,正合适呀,是两家店铺:他专业卖“不高兴”醋,你专业卖“没头脑”酸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
    好玩。
     今天看电视,睡得晚,再来玩玩。
    1、 看来,木匠大叔也把俺当一块榆木疙瘩了,八错,该砍。
    2、 回木匠,俺当了二十年教师,不过教的是数学,正如三苗所说,一加一只能等于二的。
  ...
ys1937 发表于 2010-5-6 23:39
于先生是前辈,木匠哪里敢砍。

至于袁为何被封被围剿,明眼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http://view.news.qq.com/zt/2010/ytf/index.htm
你怎样看待“袁腾飞现象”?

欣赏324855

不爽56704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