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IND 于 2011-3-3 14:20 编辑

他在“1997年酷暑”抱病写的《奥威尔和他的<一九八四>》一文是对奥威尔的一生和这部二十世纪政治预言经典无比精辟的论述。作者首先指出:奥威尔不是一般概念中的所谓**作家,《一九八四》也不是简单的所谓反苏作品。……奥威尔首先是一个社会主义者,其次是一个反极权主义者,而他的极权主义斗争是他的社会主义信念的必然结果。他相信只有击败极权主义,社会主义才有可能胜利。《一九八四》与其说是一部影射苏联的**小说,毋宁更透彻地说,是反极权主义的预言。但是无论信奉社会主义或者反对极权主义,奥威尔都是在他生涯较晚的时候才走到这一步的。
===================================
我稍稍浏览了一下英文危机对奥维尔政治观点的叙述。“我在1936年以后写的每一篇严肃的作品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反对极权主义和拥护民主社会主义的,当然是根据我所理解的民主社会主义。”我想说的是:
第一,我无法过多的对奥维尔进行指责,奥维尔本人是一个对外界感觉较敏感的作家,他曾亲自与矿工生活过一段时间,无论他有怎样的想法,我想首先他是一个真诚的人,他对他人的苦难是真诚的关心。
第二,在英国有两大党:保守党和劳工党,保守党偏向于坚持英格兰的法律传统,劳工党偏向于代表劳工的利益。2010年英国下议院(众院)保守党的支持率大幅上升,超过了劳工党。无论怎样,在普遍的规则之内照顾劳工的利益,只不过有一个尺度的问题。
第三,弗里德曼曾经在《自由选择》中提到过英国的劳工党,说他们在几十年前主持政府的时候,为了提高就业率,采取的措施主要也是印刷钞票。
第四,在社会群体中,个人创造的财富越多,他应该能享受的越多,能够转继给后代的也越多;如果他忙于繁殖,繁殖的越多,每个孩子的得到的便越少,他应该考虑一下他对孩子所应承担的责任,这是自然的约束,总体来说英国所建立的法律符合这一点:“让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包括罪行的惩罚。
第五,另一方面,如果盲目或稀奇古怪的念头或其他的原因已经产生贫困的后代,社会如何进行事后弥补,这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1,I.stability of possession;II.transference by consent;III.performance of promises.
2,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制造SB的流水线。
3,一个充满着下贱历史的国家如何走向正常?
两个英国作家狄更斯和奥维尔,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狄更斯一些.不过当然,奥维尔面对的比狄更斯所面对的社会要复杂的多.狄更斯的小说<圣诞颂歌>,讲的是一个极其吝啬苛刻的老板,经过圣诞前夜,整个人完完全全焕然一新的故事.可以看到,面对社会中这种我们极不愿意看到的现象,狄更斯根本不是诉求于一个全善全能的政府,而当时这种调调在欧陆尤其是法国已经非常盛行,以为将私人的财产抢过来交由政府管理,这种自私性便消除了.
1,I.stability of possession;II.transference by consent;III.performance of promises.
2,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制造SB的流水线。
3,一个充满着下贱历史的国家如何走向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