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这是难得的真具有价值的帖子,撕去伪装去除大话之后的话才具有分析的价值。施mm和迅弟都是,不说热衷至少是关心宪政制度的人,但是可以看到有很多基础性的概念都是很混乱的。
1,迅弟说“我不知道你在换成澳洲护照的时候是否向英国女王宣誓忠诚,我的父母是中国人,我不可能向日本天皇宣誓忠诚。”施mm说“我没有向英国女王宣誓过”,并引出现在的入澳籍誓词,并不包含“英王”。
其实双方都有一种共同的认识,以为向一个具体的人名宣誓忠诚就是要做奴才了。在经验的基础上,双方说的都是中国的事情,在澳洲或日本都早已脱离了这个意思,澳洲虽然现在改了,但也曾经是向英王宣誓,可那时也早已是法治社会了。在那样的国家,英王或天皇都只是一个国家的象征符号,具体到人,他们是部分担当国家的符号,部分属于他们自己,而属于公共的部分是法律明确规定了的。而中国则完全不同,以前说忠于皇帝,现在说忠于国家,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吗?不同样都是奴才吗?
再者,迅弟说自己的父母是中国人,也就是你的祖国(先人所属的国家)是中国,这和你入籍他国有什么关系?宪政最基本的概念,就是亲子关系与国民关系清楚的分开,子女在未成年时在父母的统治之下,并不属于国家的公民,成年后可以自由选择国籍,因为需要忠于国家的是父母们。
1,I.stability of possession;II.transference by consent;III.performance of promises.
2,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制造SB的流水线。
3,一个充满着下贱历史的国家如何走向正常?
2,施mm说“对一个实现了宪政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把它的公民叫“子民”,这是啥意识?”
凡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保留君主的国家,在这样的宪政国家,它的公民不叫子民,不过是叫“臣民”,除了君主,大家都是他的臣民。这怎么又和奴才扯上关系了呢?你说的是英国日本还是中国?在中国无论叫什么,都还离正常化很遥远。
1,I.stability of possession;II.transference by consent;III.performance of promises.
2,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制造SB的流水线。
3,一个充满着下贱历史的国家如何走向正常?
3,迅弟说“退一万步讲,从严格的宪法意义上,你已经不是中国人,你是一个大英帝国的子民,我作为中国人将来想回国为中国的宪政事业作贡献,论得上你一个外国人来说三道四吗?”
这也是毫无根据的说法,一个国家的公民可以对别国或别国的人说三道四吗?答案是肯定的。
1,I.stability of possession;II.transference by consent;III.performance of promises.
2,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制造SB的流水线。
3,一个充满着下贱历史的国家如何走向正常?
迅弟儿说我是大英帝国的子民,仅仅因为英女王是澳洲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事实上代理英女王行使礼仪的澳洲总督,其产生方式和英女王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是由总理提名某个社会知名人士交国会批准即可。现在也没有“臣民 ...
施国英 发表于 2012-3-14 11:57
我在想这种完全独立和目前这种状态有多大的区别?英格兰人还在自称“臣民”(the subject)吧?
1,I.stability of possession;II.transference by consent;III.performance of promises.
2,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制造SB的流水线。
3,一个充满着下贱历史的国家如何走向正常?
也没啥实质区别,无非是君主立宪制变成了共和制。现在英格兰人也没自称“臣民”的,最多在重要的典礼上,叫一声女王陛下。
施国英 发表于 2012-3-14 12:48
我的表达有问题,只要在宪法上有君主,其他人就是臣民,君臣是并存的一对概念。
1,I.stability of possession;II.transference by consent;III.performance of promises.
2,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制造SB的流水线。
3,一个充满着下贱历史的国家如何走向正常?
我从不讳言,我爱澳洲超过爱中国。
中国还有我的亲人朋友,我热爱的山水,部分喜欢的文化艺术,我自然还关心那里的情况。
=================================================
我并不怀疑你爱澳国,但是我怀疑你爱中国,也许你在说你也说不清的情感。爱亲人爱朋友,这是小孩的“爱国”情感,而成人的爱国则应该是承认一个国家的制度和法律,不仅如此,还对它的制度和法律称赞有加。严格讲来,成人向未成年人传递爱国情感是不恰当的,除非这个国家的制度和法律没有太大的问题,否则就是成人对孩子的犯罪。
1,I.stability of possession;II.transference by consent;III.performance of promises.
2,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制造SB的流水线。
3,一个充满着下贱历史的国家如何走向正常?
55# WIND  
我对国家意义上的中国,非常反感。对文化意义上的中国,部分认同。

我曾经说我还在中国的时候,感觉自己生错了地方,我读过的西方书籍比中国书籍多,觉得西方文化对我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这句话也激 ...
施国英 发表于 2012-3-14 17:32
我认为这种感情才是正常的。至于所谓的中国的爱国者,不是无知就是装b货。
1,I.stability of possession;II.transference by consent;III.performance of promises.
2,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制造SB的流水线。
3,一个充满着下贱历史的国家如何走向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