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乌龙茶)以下是引用邢斌先生在2006-9-2 19:55...

我觉得作为教育理论工作者,有一点是应该考虑的:一个国家的教育(义务教育)应该是为谁服务?

中国把城乡分为两等,城里人享受了所有的优惠,当然是上了中学,还要上大学。现在把应试教育归罪于家长。好象目前高考是顺应了民意,尤其是家长的意。如果改变高考,就天下不太平,更会不平等,等等。于是换句话说这个教育部实际上是体桖民情,他们是有苦难言。

等一等,我们还有十亿农民的孩子要上小学呢?这些家长的意见我们听过吗?他们不是家长吗?如果搞中国教育的人都不能站出来说一句,那么谁会出来说呢?想想那些没有学上的孩子们吧,他们的家长是没有声音的。他们也没有地方去投诉。而城里人的家长大都会想办法发出声音,也有代言人。有的是人想用他们的声音达到自己的目的,于是就一拍即合。一唱一合。他们是横竖都有理的。中国的事情就是这样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3 6:21:22编辑过]

回复:(乌龙茶)以下是引用安宁在2006-9-3 6:16:00的...

 

应试教育的根源来自于教育机会的不均,而机会不均得到了体制的保护。目前的体制是建立在权利不均的基础上。所以说体制本身是不可能解决机会不均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消除应试教育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我想乌先生是从这个意思出发而说,城里人,乡下人不是教育搞出来的。我同意您的意见。

现在我们谈得是教育的责任。城乡差别是体制的问题,解决城乡差别也要从体制入手。教育体制是体制的一部分。消除城乡差别也要从教育方面做起,首先是政府的职责要明确。我们应该促进政府扼制教育方面的不平等。如一味强调教育对改变不平等没有作用,是否就可以继续应试下去了呢。我想还是应该继续批判应试教育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6 11:23:10编辑过]

回复:(乌龙茶)     “应试教育...

太可惜了。“中美教育测量对比”文章太长,很多人没有耐心看完。在文章的后三部分主要讲到高考的来源以及与体制的关系。在这里不想再重复了。实在不能同意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