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 武隆日记【挖个坑,流水账,慎入】

本帖最后由 杜雅萍 于 2012-4-1 23:42 编辑

如题
有点累,稍微休息一下开始写~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2012.4.1

本帖最后由 杜雅萍 于 2012-4-2 08:28 编辑

杨姐说北京来人都是从贵州花溪牛肉粉开始他们的武隆行程,每次回去前也一定要去吃一晚牛肉粉。
     这家店在武隆县门口,再往前走300米就是武隆客运中心,小店只有四张桌子,店面非常干净,老板娘和她的伙计干净利落。浓浓的牛肉汤味勾动我的馋虫,心里念叨着“快点上吧,快点上吧”。老板娘问我们几个要辣椒,几个不要,啊啊啊啊,我吞下口水,巴巴地望着老板娘不慌不忙地捞米粉,加蔬菜,加牛肉,浇汤,加卤蛋,加辣椒,拿筷子。
    牛肉粉卖相一般,辣椒黑黑的,似乎炸过火的样子,吃一口牛肉,哇,辣椒不可貌相!辣椒居然可以如此温柔,让人回味无穷。牛肉钝得很烂,肉味醇厚,真想让老板再加几块,牛肉汤里只有牛肉味,没有腥膻或调料的味道,老板是怎么掌握烹调比例的?米粉在牛肉汤里泡的时间越长,味道越好。呼噜呼噜,米粉、卤蛋、蔬菜、牛肉,统统吃光!同行的男孩又要了一碗,呼噜呼噜,三分钟内下肚!我怕水土不服,不敢多吃,只好边流口水边看他大快朵颐。
    吃完饭,师傅送我们上山。路上车很少,一路爬坡,道路两边有许多农家乐和饭馆,山腰上有一个售楼处,灯火辉煌,杨姐说重庆的有钱人都在这里买房置地,武隆县城高楼林立,楼房比重庆市区新多了。回想下午在重庆市遭遇堵车的情形,特别能理解重庆人来此购房。(不过也有资料说武隆县不适合大面积建筑房屋,这里是滑坡地质,未经考证,有此一说。)话说下午从江北机场进城接人,路过一处立交桥,车流行驶缓慢,有30秒我感觉恍惚间回到国贸桥:嚇,前面三个小时飞机白坐了!还好车子走上嘉陵江桥,哦,我确实到了重庆。
    仙女山海拔一千多米,山上没什么人,路灯很亮,要不是特别累,真想马上到外面走走,同行人提醒我有将近一个月时间,可以慢慢逛,杨姐说宾馆周围有桦树林,想怎么逛怎么逛。半个小时后,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下车后,深深吸口气,努力吐出身体里淤积的浊气,山上的空气有点凉,有一丝淡淡的清甜,唉,这才是空气呀!抬头望去,天上有半个月亮和一群星星。虽然不如大理看得清楚(大理海拔更高,星空更低一些),但足以慰藉相思:一月未见,星星们可安好?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偶已经销毁证据鸟,啊哈哈哈 6# 自觉的梦游人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今天武隆天气晴朗,蓝天,万里无云,微风,从下午开始干活,晚上回来汇报。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是我们重庆那个武隆吗?你何时到那儿去的?打算待多久?
我每次回重庆,都听说武隆很美,值得去,我也打算带我老爸去的,没想到你先去了。

我有一次回家,飞机飞了2小时半,出机场坐公交车5小时没到家,就是堵车 ...
何毓玲 发表于 2012-4-2 10:16
就是这个武隆,这次出来工作,4月23号结束工作,然后就回帝都了。
山上空气真好。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啊啊啊,太羡慕鸟,主席又出巡了,俺还蹲在家里不知道干啥好。辜负春光辜负自己,俺过完节也要休假去。
李小苗 发表于 2012-4-2 10:16
春光不可辜负,找山清水秀的地方找回生活。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呃,刚从排练现场回来,吃了宵夜,洗了澡,赶紧来更新今天的日记,呃,还有人说俺悠哉悠哉木。。。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武隆日记4.2

本帖最后由 杜雅萍 于 2012-4-3 01:43 编辑

今天太阳特别好,白天气温一下升到20几度。今天我第一次到排练现场,下午1点到5:30,晚上6:40到11点。晚上温度骤降,只有10度左右,听说比前几天暖和多了。中午出来,大太阳烤着,大家纷纷说穿多了。h姑娘干脆拿紫粉色围巾做遮阳帽,将自己打扮做阿富汗妇女的样子。
    演出的剧场是露天的,四周都是峭壁,我第一次对“鬼斧神工”这个成语有直观的感性认识,有人推测现在的剧场跟天坑地缝一样,也是山体中间沉陷下去形成现在的样子,不然四周悬崖不会如此笔直陡立。演出的舞台原来是荒草丛生的野地,武隆旅游开发后,这里做了“印象武隆”的演出现场,本月23号公演,现在正在做演出前最后阶段的排练。下午的“川江号子”让人印象深刻。喊号子的大叔一开腔,马上感觉到音乐的力量,那是生命力的外淌!在拉纤时代,“号子”喊出船夫的劳苦,宅时代,“号子”让我感觉“动”的诱惑。节奏、韵律、曲调,点燃闷成习惯的细胞。再简单不过的歌词,因棒子敲击大地发出的强有力的节奏,空气仿佛都流动起来,现场的人都忍不住跟着哼唱,手舞足蹈。晚上又拍了两遍“号子”,音乐好像热风,吹走山上清冷的露水。
     相比之下,另外两个节目有点一般化,虽然几位年轻编导非常敬业,个个活力四射,排练时又唱又跳,拿出百分百力气与音乐、灯光、道具配合,我还是很担心其中一个节目“田园”会成为“抽水马桶时间”。“田园”意蕴是很好,可如果只是展示牛羊马鹅,不能叫做田园,动物园里更多动物呢。好节目应该有某种内涵在里面,如果用观光客的理解去演绎田园,平庸就是不可避免的。
   
     ps导演组的y老师非常有内涵,从零零星星的交谈中知道他是重庆人、开过出租车、练过健身,自由职业,有宗教情怀,读过很多书,也爱看电影,是不折不扣的读书种子。从停车场到剧场,要路过一座隧道,y老师说这里适合拍与时空有关的电影,比如恐怖片什么的,说得h姑娘紧走几步不搭理他。回来的路上,他给整车人讲《死屋手记》和《圣经》故事,不知道明天是否有他编导的节目,期待一下下。


入场的地方

观众席对面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印象系列演出是所谓“实景”演出,景区与北京演出公司合作的项目,比如印象刘三姐神马的,老谋子是导演之一。 24# 李小苗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本帖最后由 杜雅萍 于 2012-4-4 01:44 编辑

武隆日记4.3
      山区天气变幻莫测,昨天热得恨不得马上穿半袖,今天又阴又冷,晚上去超市时穿了羽绒服!中午仙女镇路上还有很多旅游车,晚上街上却一个人都没有。路灯与宾馆的霓虹灯交相辉映,月亮躲在云层里,时隐时现,希望明天云彩能散去。
    本来很期待今天的彩排节目,根据彩排安排,今天有《哭嫁》,是大山里土家人的风俗。蒙古民歌里也有类似的《送亲歌》,唱的是新娘对父母的依恋。看彩排的节目,将哭嫁归于重庆的风俗,并演绎说女儿哭嫁是因为嫁给江边的纤夫一辈子没有出路。舞蹈的格调一般,不过有一位主要演员没来,也许加上那部分能好点?
    整场演出的结尾部分也是今天排练的重点。大型演出里出场和退场都很有讲究,演员走位要练很久,包括走路的步伐和体态,都不能随随便便的。演员谢幕部分的台词被弄得悲悲凉凉的,不是我喜欢的调调。还没有汽船的时候,江上的苦力生活艰难,不过不应该是一味苦大仇深,他们出卖力气讨生活,生活并不全是杯具。号称无产阶级当家作主的国度其实是最鄙视体力劳动的,将他们称为下层受剥削人民,经历“解放”“改革”后,体力劳动更加廉价,职业歧视无处不在。政治书里睁眼说瞎话,只要有社会分工,阶级便不会消亡,所能改善者,是经由自由市场形成的劳动力价格体系来平衡社会各阶层收入。
    因为“劳动人民”在社会现实中被认为低人一等,家长们偏执地认为只有让孩子取得高分才能改变命运实现理想。负责接待的杨姐也是这样想的,很为她13岁的儿子担忧,她说学校刚考完月考,她很紧张分数,孩子却说分数不能说明问题。可见,儿子见识明显高于妈妈。小伙子刚上初一,已经长到1米76,彬彬有礼,像个小大人,跟北京来的人都很熟悉。中午一起吃饭,小伙子说他们现在已经开始上晚自习了,每天要八点半才能回家。大家开始声讨教育。小伙子忽然很严肃地问桌上最年长的作曲家:您怎么看中国的教育制度。那架势跟两会期间问影帝问题的记者有一拼。作曲家正吃一块回锅肉,被这么严肃的问题呛了一下。他沉思片刻,表示问题很难回答,之后他还承诺杨姐,以后如果她逼孩子太紧,孩子离家出走他会收留,出于人道主义,他会通知家长孩子一切都好,请勿担心。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做后期宣传 27# 何毓玲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武隆日记4.4
      晚上放晴,天空经过昨天大雨洗刷格外清亮,月亮像一盏灯,又像是灯光打在幕布上,导演说上山以来今晚的月亮最美。晚上排练一组柔灯打在对面群山上,朦朦中,白天陡立的峭壁显出玲珑的线条,白天粗蛮的汉子变作妙曼的少女,真太奇妙了。
    离首演越来越近,导演组人越来越多,演员们也越来越兴奋,其中有几位印象深刻,除了灵气和悟性,这几位是真心热爱舞台,珍惜演出机会,音乐响起,他们就特别兴奋,身体每个细胞都跟着节奏在动,就连我这懒骨头也忍不住要跟着哼唱或打节奏。领唱的71号是一位大肚腩叔叔,原来在广东打工,他是后来进入演出队的,嗓子特别亮,不唱歌的时候就是普通的路人甲,一开腔,明星范儿十足。每次听他喊号子,我就想其实这片土地上从来不缺少才华,少的是舞台。
    这拨演员有一百多人,能从中脱颖而出并非易事。其中有两位胖胖的演员特别出彩,演出队有身材容貌比他们出众得多的,可导演却最爱谈论他们,还开玩笑说现在要流行以胖为美了,一位瘦瘦的编舞甚至想给那位胖姑娘单独编一段。3号姑娘身体柔韧性特别好,每个动作都很用心,一动起来,动作很大又恰到好处,有点黑人舞蹈的感觉,编舞都说她有欧美的感觉。这位姑娘天生就是舞者,她一进入排练状态,精力特别集中,我想这姑娘即使不跳舞,有这股敬业的劲头,不论做什么都能作出成绩。另一位84号,排练从来都是笑呵呵,非常享受歌唱与舞蹈,他有两次与人合作领唱的机会,我想是因为有机会展示才华,有舞台表现自我,才能在枯燥疲累的排练时还笑得那么开心。他们是我们胖子界的骄傲!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武隆日记4.5
      今天休息,我的qq签名改成“武隆,吃了睡”,中午跟剧组的人去吃本地的羊肉火锅,辣汤够味,清汤滋补。除了羊肉,还吃了不少豆芽、莲藕、豆腐、油豆皮什么的,重庆火锅味道只有两个字:好吃!杨姐说过几天要带我们去吃本地婆婆自制的香肠腊肉,好期待哟。在剧组吃的好,不过没有酒,每天都得工作,有纪律,喝可乐,为当地接待省了不少酒水钱。
    下午一觉起来,已经3点半,呃,过两个小时又要吃饭。从1号到武隆,除了看排练、跟剧组人混熟算是工作以外,其余时间就是吃了睡睡了吃,觉得心里很不踏实。转念想想,大概是被奴役惯了,心理素质太差,真不是当官的人,住好地方、吃好吃的、不干活就觉得浑身不自在,如果我有一官半职,有人这样招待我,一定会用手里权力给人家办事的,还好没去当官,就我这素质,当了官必然是个贪官,还是个滥权的贪官呢:)
    今天彻底偷懒,晚上也没去看排练,在房间里看了一部韩国电影《结婚礼服》,故事老套,但情感真挚、演出细腻,眼泪就没停过,母女情、手足情、朋友情谊,都特别温馨。演女儿的小女生太可爱了,我想,如果有这么可爱的女儿,妈妈无论如何都不愿死的,同样,因为有妈妈,活着还有牵挂,还有点怕死。这是周云蓬《盲人影院》里的一句歌词,唱出很多人的心声。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本帖最后由 杜雅萍 于 2012-4-7 01:24 编辑

武隆日记4.6
      到了武隆,吃住在酒店,几乎不用花钱,每天排练也很少机会花钱,只有一次去超市买肥皂和零食花了20多块。今天晚上还是排练,我是闲人一枚,去不去无妨,就在酒店待着。过了十点半,特别想吃东西,纠结5分钟后,带上那天找的零钱出门了。
    酒店在仙女镇新区,人很少,宽敞的马路上几乎没人,机动车也难得过来一辆,我顺着马路向镇中心走,走了500米,只有酒店门口的烧烤摊有点人气。前天跟编导们一起回来,有人买烧烤犒劳大家,剧组里年轻人多,天天吃酒店餐,都很馋烧烤。有样学样,我决定买点烧烤给加班的人,顺便花光兜里的70多块。烧烤价格还算公道,荤的4元,素的1元,我买了一堆小瓜、金针菇、莲藕、豆腐什么的,荤的只买了五花肉和鱿鱼。老板又送了几串馒头和香菜。这里的烧烤先烤,烤好后都放在一个盆里加佐料伴,鲜香麻辣是必须的。老板娘特意让我看了她家用的油,说她家用的油和调料都是正经地方出的,卫生有保障。
    我不知道剧组人什么时候回来,烧烤摊上人渐渐走光了,老板娘让我坐在一边烤火,同时把盆放在火上保温,我们坐在那里等剧组的车。
    烧烤摊的老板喝得有点多,给熟客很低的折扣,一边招呼其他人一边跟我聊天诉苦,说他太太整天管着他,我说太太管着家庭才能幸福。老板娘听了很喜欢,拿出别人预定却没来取的烧烤给我给我吃,老板开了一瓶啤酒,一边烤火,一边吃烧烤,一边聊天。老板是本地人,十几年前武隆很穷,从武隆到重庆只能走水路,坐船需要2天时间,家里活不下去,他就去海南打工,在那里遇到太太,娶妻生子,现在他们的小孩已经4岁。两年前,全家搬回武隆,他很喜欢武隆,说这里才是生活的地方,还鼓动我在武隆买房子。
    月亮出来了,挂在仙女山上,没有风,安静的街上只有我们这里有烟火,现代田园生活应该就是这样吧。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呃,俺买烧烤也是为了后面工作好开展的说。。。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今天去了天生三桥(天坑),太赞了,偶对“坐井观天”“鬼斧神工”等成语又多了层理解。晚上回来上几张图片,呃,拍得不好。。。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实在太困,早晨起来更文字,上图先

本帖最后由 杜雅萍 于 2012-4-8 01:55 编辑


400多米的岩壁

天生三桥,又叫天坑,从下向上拍,下面的偶是井底之蛙:)

另一个坑

像不像中国地图?

“口”,木有口红

很诡异的骷髅岩石

这是眼睛:)

还是壮观的喀斯特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武隆日记4.7:天生三桥

本帖最后由 杜雅萍 于 2012-4-8 17:15 编辑

人类再怎么能干,科技再怎么进步,永远追不上造物的神通。在天生三桥入口处,扶着栏杆向下看,双腿不由自主发抖,400多米峭立的岩壁,记录了地球演变的历史。山上岩石因形成年代不同,整齐地分层,这里的山形成于几百万年前,比人类早很多,但在地质运动的历史上天上三桥算是近期才发生的事。想象一下,几百万年前某天,地壳运动频繁,超大规模地震发生,附近的山体下陷……岩石摩擦发出巨大声响,尘土飞扬,遮天蔽日。电梯里,我脑子里想象着天塌地陷的实景,不寒而栗。人可以造三峡工程,有本事弄个天坑出来?顺着台阶往下走,人真的太渺小了,从青龙桥底看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在这里,唯物主义认识论一下就被颠覆:人定胜天,打个×,物质先于认识,再打个×。在天坑深处,天像井口、像一条细缝,如果一直生活在这里,天永远不会比山大。
    天生三桥是三座天然石拱桥合称,形状像桥,其实是岩层中流水冲刷出,细小的流水经过几百万年将整块岩石分开,才有现在各种诡异的大石桥,到此方信只有自然造物才配用“鬼斧神工”,人类僭越太多,自以为是,就像此刻我站在坑底,所见仅一小块天,就以为自己能俯仰天地。
    天坑景区管理不错,对体力一般的游客来说,乘电梯直接下到半途,再走两个小时游览(山路比平地耗费体力)是安全又愉快的经历。如果体力好,可以走山路下来,我排队乘电梯,顺着景区指示,一路走一路感叹,坑里山清水秀,空气特别好,后面的导游建议游客深呼吸,换掉肺里沉积的汽车尾气。从北京到武隆后,我再没有缺氧的感觉,也不会无缘无故烦躁、犯困。从大理回帝都,最不适宜的就是空气,我听从那位导游的建议,贪婪地吸了几口,想到不久又要受毒气之苦,不自觉又吸了几口。
     来之前,做了点功课,有人称游天坑为“地心之旅”,我出发前,摄制组要我想一句广告词,我用了“聆听地心的呼吸”,如今,真到了贴近地心的地方,走在蜿蜒的小路上,旁边有流水,整个谷底只有一处房子,是张艺谋《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外景拍摄地。客栈的房子是新修的,不过此处确是古代驿站。在这深山老林,没有现代交通工具,靠人力拉纤行船,步行上下山,生活真不容易。空气虽好,终究不是宜居之所。天坑里有滑竿(竹轿),我觉得坐在上面肯定比自己走更提心吊胆,再则《在烈日暴雨中》对我影响太大,没体验。其实应该坐一下,走一小段感觉一下才对的。

     听说地缝也不错,回头要去看下。这会儿要去吃土菜了,先写到这儿吧:)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今天剧组要去吃土菜,一定先拍照再吃哈。 40# 老西安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本帖最后由 杜雅萍 于 2012-4-9 00:16 编辑

武隆日记4.8
      今天又偷懒,没去剧场排练,也没出门逛,写点啥呢?还好,晚上去吃了土菜,更何况老西安兄点播要看好吃的,就写写今天的晚餐吧。
    剧团的人每次到武隆,必到剧场附近的农家吃土菜。他家自己养猪,他家的腊肉、香肠、猪舌什么的,都是自家做的,还有自酿的白酒,我一到武隆就听说要去他家吃饭,今天终于成行。饭店的名字就叫“印象”,跟演出团队公司的名字一样,执行导演打趣说:“没叫潮歌(大导演的名讳)就不错了,阳朔我们常去的那家土菜馆就叫这个名字了,她也没办法。”
    饭店很小,老板为了省电,楼下没开灯,楼上的包间里两张中等饭桌挤了25人。我们到时,菜已经摆好了,扣肉、粉蒸肉、肘子炖鲜笋、炒鸡蛋、各种腊肉香肠、炒土豆、羊角豆干、凉拌黄瓜,都是最新鲜的食材。黄澄澄的鸡蛋,让我想起云南期间每餐必吃鸡蛋的日子,“这才是鸡蛋呀”,一边念叨一边毫不客气夹一大块。炒土豆就在我跟前,这儿的土豆虽然不如我老家的沙甜,比帝都的土豆好吃多了。腊肉好吃,咸淡正合适,一点都不硬。香肠虽不如我在福贡吃的,也能打80分。现在正是吃笋的时候,肘子鲜笋,味道一级棒,新鲜的笋有嚼头,醇厚的肉被笋的清香中和,不那么油腻,肉味进入笋肉,香、甜、鲜、美,一大捧,一会儿就吃没了,热情的老板娘又加了半盆。
    今天晚餐的冠军是豆花。从小在四川长大的y老师说豆花本是穷人吃的,现在成了川菜的招牌,在成都豆花泡饭2.5块一碗。瞿秋白就义前,还不忘说豆腐好吃,是中国人伟大的发明。豆花是豆腐的衍生产品,从小吃豆腐脑,觉得这玩意可吃可不吃,不吃从来不想,有了吃点也无妨。今天的豆花彻底颠覆了我对豆花的概念,看来我离正经吃货还有很远一段距离。老板和老板娘一大早开始磨,所以豆花很新鲜,配上特制辣椒酱,豆花入口,绵软还有点嚼劲,要嚼两下再咽下,辣味去掉豆子的涩味,留住了豆子的甘甜,完美!(我不能再写了,键盘上口水马上要泛滥成灾了。)
    吃过完美的豆花,我立马斗志昂扬:现实再难,党国XX(此处省略两千字),也要赖在祖国。从此,好好生活,努力挣钱,锻炼身体,有那么多好风景,那么多美食,一定要活得比党国久!
    诗曰:万水千山总是情,遍地美食待人寻。华夏儿女多奇志,味蕾与胃再逢春。

ps吃饭时已经有人到了,不好拍照,吃完以后,匆匆按了一张,好像还有点糊了,凑合看哈:)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出去买点烧烤吃呀 44# 什么都略懂一点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以俺游览天坑的经验来说,深坑风景绝佳:)烧烤当然要去口碑好人多的地方去吃,俺今天也去吃烧烤了,晚上武隆下了点小雨,空气清凉新鲜,烤着火吃美味的烤鱿鱼、小瓜、鸭脚,还有这里特有的脑花,美味哎~ 47# 什么都略懂一点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本帖最后由 杜雅萍 于 2012-4-10 01:19 编辑

武隆日记4.9
     来武隆9天了,住在准四星宾馆,每天看资料看排练熟悉团队,昨天还很开心得到这样的美差,今天听到一位朋友的消息,帮不上忙,想到她在受煎熬,而我却在享福,心里很不安。在我心里,她是那种最应该得到安逸生活的女子:安定的生活、自由的空间、充沛的时间,而她要做的就是读书、写字。而她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已经低得不能再低,即便如此,生活还要给她磨难,如果她能更多点算计、更多点务实、更多点经营,她可能会过得更好,可是,这些,她不会。她花太多脑力在阅读、思考,她关注内心与精神多过外界与物质,所以很难在这艰难尘世里游刃有余。
    下午,在排练场演员和编导都努力工作,都到了吃饭时间,大家还在为一个节目调音效果一遍遍排练,我很佩服努力工作的人,他们到武隆后,几乎每天都工作,下午、晚上,生病了就吃点药,基本没有人缺勤。导演正要大家休息吃饭时,有人来找导演,说县委书记带人来了,正在路上,要看下排练。导演很不高兴,说:“怎么没完没了,这是最后一次了,以后来人不管了。”他告诉演员县里来人,让大家等等,给领导看过再结束今天的排练。
    县里的人走了半天才过来,演员们卖力地演了一遍,县领导满意地带人走了。导演说在武夷山的时候,曾经一天接待了五拨!在官员眼里,艺术只不过是自己政绩的一部分,别人的时间和劳动是不需要尊重的,想来就来,想看就看,也不管自己来的时间对不对,也不管是不是耽误了人家的工作与休息。极权下,大概只有他们才能得到所谓的幸福:只认得级别、金钱,并能熟练应用权、钱践踏别人,掠夺别人。
    县委书记被前呼后拥着离开那一刻,我知道我的朋友为什么会被生活一遍遍折磨,权力大过一切,普通人是不能享受到平等、自由的权利的,领导总是享有优先权,他们不是因为才华、德行得到优先权,他们所有的不过是官衔,真是可恨又可悲。导演放弃独立,他习惯性地屈从于权贵,也没能保护演员们。一方是丑陋的怪兽,另一方不是奥特曼,而是不得不服从怪兽的奴仆,还奢谈什么艺术?转头想想,导演又有什么错?完成演出必须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这不仅仅是演出团队的羞辱与困境,比如在北京的时候,一次次交通管制,一次次被羞辱,我们又能怎么办?
    在乱世中,要有多么坚定的信仰才能保住心底里的书香,要有多么坚强的心性才能对抗种种不公后保持理性与平和?要有多么幸运才能保住家园,保住书桌?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武隆日记4.10
      总导演“大王”要来了,编导组如临大敌,公司的总管先到,检查众人迎驾工作,晃荡的日子结束,今天进入工作状态,将总管之前给我的资料分析一遍,理出下面要做的事情,想好还没开始干的托辞,一白天过去了。晚上总管的助理住到我房间,结束武隆单间日子。晚上,总管就开始交待见“大王”的事,约好明天开会。我也开始约人采访,好在之前做事的人很靠谱,采访部分完成三分之二,我先约了戏剧组的y老师。
    y老师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借工作之便传教布道,他特别会讲《圣经》故事,动作语气表情配合非常到位,从酒店到排练场的路程是20分钟,这20分钟就是y老师的评书联播时间。在剧场里,他不排练时,跟休息的人聊天,话题不离教义。
    他是重庆人,在学表演前开过三年出租车,对市井生活有深刻体验。“大王”找y老师做戏剧组的执行编导,应该是看准他的重庆背景。y老师说他生活经验里重庆人生活在迷雾中,生活没有方向,便惯于趋新赶时髦,学别人的东西多,自己的东西(深刻的、正面的、积极的)少,他的构想是从伊甸园故事为切入(又回到《圣经》),挖掘号子里悲剧的东东。“大王”否定了此方案。我想y老师的方案可能更适合小剧场和电影,开阔场地里的大型演出,看个热闹而已,追求声色效果,他的构想有点小众。y老师认为劳动的号子乃本能反应,还不是值得歌颂的文明,当然,这也被“大王”否了。最后他们求同存异,决定从过去找,找到消失的田园,对消失的记忆抒情。大剧场是消遣和娱乐的地方,适合上演这类不怎么深入的通俗剧。
    中间,y导演也有抵抗,或者说是抵触吧,但都被“大王”pk掉了,他用了“妥协”来形容他们的合作,他为“大王”找了很多素材,包括“电视采访最后的川江纤手”,这个也被毙了。不过现在节目的结构和思路,都是从y导演的素材中来。不知他有没有想过利用这些素材拍一部电影或纪录片?明天我再问一问。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确实如此,这不是封建主义的问题,是马列主义后遗症,大制作,追求效果,这里舞台非常漂亮,很独特,大剧场就是看个热闹劲儿,真的人性的需要思考和反复回味的,应该在封闭的空间演出。 55# 什么都略懂一点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大王”新作演员有200多,其他七七八八的有几千吧,对武隆的经济发展有好处,这边旅游才起步,以前是贫困县。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武隆日记4.11
      41岁的演员说上世纪九十年代时,生活还很艰难,从山里到重庆坐船要走两天,从乡里到武隆只有30多里路,没有公路只能坐船,走大半天。现在公路通了,山里人生活富裕起来。他早些年在北京打工,中间被浙江老板骗了辛苦钱,他给工人发了工资后身无分文,从同乡那里借了钱才回到故乡。之后他在武隆电信打工,单位不上社保,申诉无效,他开始做装修挣了点钱。他家里做蜂蜜糖,岳父经营,有收成就做没有就不做,他说不指望这个挣钱,货真价实心里安宁。
    他的理想是走上舞台,在北京打工就是为了挣钱上音乐学院,可惜那时没能如愿。印象武隆开始试演,当时有一位专业演员,去了凤凰的酒吧。艺术团的人认识他哥哥(武隆地方挺小的),于是他进入艺术团,正式成为一名演员。71号热爱歌唱,条件好,音色好,他说年轻时唱阿宝的歌一点问题没有,现在差点,不过经过刻苦训练,现在在音准、节奏、台风等细节上更加出色,以前他是胡乱听歌,能完成一只歌曲的演唱便满意了,现在他能听出自己在录音棚里录音的问题,主动要求再录一版更好的。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71号说人活着必须有理想,能为理想生活才愉快,他非常享受歌唱,排练、演出都非常积极,他家在白马镇,他自己住在艺术团,现在是公演前冲刺阶段,已经10天没回家了。艺术团一个月只有一千多块,他说家里这些钱够了,他太太开一间裁缝铺,非常支持他唱歌。很多人在40岁时会放弃年少时的理想,而他却在40岁时捡起梦想,并且干劲十足。他说等天冷无法演出的时候,他就去民间采风,收集本地的“号子”,他生长于斯,知道哪里有音乐,以前他没有意识到这是文化,是血脉传承,现在他觉得自己身上有使命,有延续号子、保存地方文化的使命。而生活,因此更加辽阔且有滋味。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武隆日记414
好几天没写日记了,大王来了以后,各路人马陷入忙乱中,大王对各个环节都提出了修改意见,一位天平座舞蹈编导有点受不了,她是基督徒,y老师帮她祷告后,心情平复很多。今天交了三分之一的作业,等待回复中。这个月苏珊大妈说415是一个比较难过的日子,呃,希望可以平安度过。还有三分之二的篇幅,可是我的资料却远远不够,更别说需要的图片了,呃,这年头挣点钱可真不容易呀。
先去吃饭,晚上还得接着奋战。
昨天听来一个故事,一个姑娘很厉害,她搭讪男人有一个必杀技:向对方要烟,然后问:你对女生抽烟有什么看法,如果男生说我不喜欢女人抽烟。这姑娘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熄灭烟头,坚定的说我为你戒烟!我问那如果对方说不介意呢?那哥们说不知道,因为我就是那个说“不喜欢女人抽烟”的。。。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