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教育的起点公平了,不公平仍然会存在。有时我会觉得,教育其实只能影响公平或不公平的程度,它本身是谈不上公平或不公平的。

    这个问题说来话长。简单说两句,如果不是讲理想,例如像启蒙时代以及法国大革命的那句口号一样,那么客观地说,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而不是生来就平等的。教育能对这种不平等做什么?如果教育能把一个穷人的孩子培养成“上等人”,那它一定也会将一个“上等人”的孩子培养成“下等人”。这样公平了?

    所以,在教育这个领域,公平、平等,一定有其特殊的内涵,不是政治哲学或伦理学上所讨论得那么简单。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以下是引用安宁在2006-9-1 10:58:00的发言:
此话差亦,有为政府开脱之嫌。不公正不是不可以扭转的,主要看执政者有没有诚意。目前的种种迹象表明,此政府离诚意差得远去了。如果不为自己遮掩就很不错了。更何况还在不停地往自己脸上贴金。决然否定自己的所做所为。让人不能不义愤。这样的执政政府难道还不应该狠狠地批评吗?

         我们说的好象不是同一件事。教育当然要公平,我的意思只是,教育并不改变人们期望的那种公平。比如现在流行的口号叫“知识改变命运”,且不说知识能不能改变命运,即使能改变,它也没有改变不公平,只是改变了不公平的结构。所以我说,我们说的不是同一件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2 0:31:09编辑过]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以下是引用真理如风在2006-9-1 13:43:00的发言:
    教育是一项社会活动。既为活动,势必有人参与;有人参与,势必存在利益之争;有利益之争,势必就有手段先行;有手段,必讲公平!

     同意。教育应该遵守程序公平。但这不改变实质上的不公平,最主要的是,今天人们对教育的期望,本质上不是为了公平,而是为了能在不公平的社会结构中处于优势地位。所以,即使教育在程序上公平了,它也无法改变实质上的不公平,更改不了今天人们不讲公平的那种野心和欲望。不管是已经处于优势地位的人,还是处于劣势地位的人,在这一点上,中国人的本性是一样的。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赞同泽雄兄。本来,只是一个程序公平的问题,也是应该讲的,可是现在要求这种公平的,常常不是为了能在公平的程序下获得属于自己的权益,而是为了能在公平程序下获得并不公平的权益。这是让人无奈的。

    罗尔斯认为真正的公平,应当是能惠及那些天资有缺陷的人的,因为天资有缺陷,不是个体自身能改变的,真正的公平必是致力于消除或减少这种不公平的。这当然很理想主义,但我们确实缺乏这样的公平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2 0:30:08编辑过]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说到兴头,再补充一句。我觉得,如果像柏拉图那样,承认人是有差别的,倒有可能通过程序公平消除这种实质上的不公平,但是如果不承认人是有差别的,那么这种不公平就在实质上是被我们的观念所维护,甚至激发到极致。今天教育干的就是这种事。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