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专业的历史文章应该发在历史版。文章对于商鞅变法的社会基础阐发的很有启发之处。秦国正是因为没有那么多东方六国文明的包袱,才使得商竖人成名:从秦穆公到秦孝公,秦国的王权成长一直是处在比东方六国更专制的轨道上,商鞅之法则是给这条轨道编制了更有效力的系统。小玉说是讲红朝,毛对于秦制的仰慕以及他自恃比秦始皇专制一百倍,那是红出于黑而胜于黑哦。
今天,我就是高瑜
哪里谈的上指点

梦兄是这方面的专家哩!30年前,梦兄就云梦秦简中的土地问题有个专门的论文,现在对照比云梦秦简晚了30多年的张家山汉墓竹简,居然证实了就是梦兄当时推测的模样
老木匠 发表于 2010-7-27 16:53
老哥谬奖,这两天只顾做砖家,哪敢说是专家?张家山汉墓竹简没有看过,现在也没有时间去把玩了,想来不免惆怅。
今天,我就是高瑜
http//:bbs.gxsd.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9127
《关于我近年对古代纪年的研究》
平势隆郎/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
今天,我就是高瑜
平势隆郎的观点的几个要点如下:
第一是他做的统计研究的结论。
“众所周知,《史记》中有本纪、世家、列传等部分。这些部分的记载是依照年代顺序排列的,特别是本纪、世家乃是以诸国君主的年代记为基础而作成的。但针对各部分中所出现的内容相同的同一件记事,用附带的诸国君主在位年代,在根据《十二诸侯年表》和《六国年表》推算出西历年代,则会发现许多年代上的矛盾。秦始皇统一以前,共有近二千九百出可讨论年代的记载,而其中大约百分之三十有年代矛盾的问题。这个数目可说是非常庞大的。”
第二是关于如上年代矛盾之形成的原因分析。
“引起矛盾最大的原因在于未理解称元法的实际情形。在汉代,逾年称元法是皇帝的制度。《史记》的年代整理是以此逾年称元法来进行的。但就解决年代矛盾的结果而言,逾年称元法在公元前三三八年才开始,在此之前一般使用的是立年称元法,即是以‘立’——前君主死后随之而来的新君主即位——称元年的方法。
《春秋》的年代亦是在开始讨论逾年称元法之际作成的。《十二诸侯年表》的作成是以《春秋》与《左传》中各国君主死去的记事为标准,再根据逾年称元法算出各国君主在位的年代。结果导致《史记》所采用的春秋时期原本的记事之年代与《十二诸侯年表》的年代互相矛盾。
制作《六国年表》时,并没有相当于《春秋》、《左传》的年代记。可能有秦、赵两过的年代记,但这些年代记中几乎没有各国君主卒年的记载。然而却另有《世本》等系谱史料,并且其中还附带有君主卒年的记载。这些年代原本是以立年称元法推算出来的,但却被《史记》整理者认为是以逾年称元法推算出来的。结果其所追溯的每一代之在位年代均出现了偏差。排列时,将古老的年代固定,新的年代便往后推移。原本公元前二二一年就被灭亡的卫国,在《史记》中被认为是秦二世时被灭的,起主要理由即在于此(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原因)。......”
今天,我就是高瑜
司马迁在经学派别上更接近于今文经学派,举例来说,他使用的尚书本子以前都认为是他用汉代的今字今文改变了他所见的尚书本子,其实,与其说是司马迁用今字今文改变了尚书,不如说司马迁用的就是某个今文尚书的本子更为合乎情理。如果他在经学派别上更接近于今文经学的立论成立,那么,他用汉代已经形成定制的逾年称元法来编制年代也就完全是可能的了。
今天,我就是高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