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根据一些社会现象推测的,你不觉的薛蟠这个形象很卡通吗?至于说到薛蟠的那些缺点,我想宝玉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包括暴力成性,这是贵族子弟的阶级特征,当然这个“成性”主要是后天的驯养而成。燕谈的女 ...
杨林 发表于 2010-7-28 23:02
宝玉整体上是非暴力主义者。
踢过一次袭人,非常内疚。
上天可陪玉皇大帝,下地可伴田舍乞儿
金秋:你确认我回复小夏的话,是几年前的吗?实际上,连几天前都不是,而是在同一天。麻烦你核实一下再来说我,行不?
小夏说我因为那个,我觉得无趣,就没有回复。你这个回帖,也够无趣的。希望下不为例。
另外, ...
周泽雄 发表于 2010-7-29 22:17
不是同一天,偶刚才核查过了,是隔了一天,泽雄兄撒谎,师太可以发飙了。
^_^
上天可陪玉皇大帝,下地可伴田舍乞儿
一个是3天前,一个是前天,明明隔了一天嘛。

发表于3 天前 22:09 | 只看该作者 我不对一个整体作出否定判断。首先,除了上帝,我不认为谁有资格这么说话;其次,如此说话,有外强中干之嫌,以激愤代替理性,实际上既可能放过了首恶者,又可能连累了无辜者,还可能伤害了努力者。第三,如此说话 ...
周泽雄 发表于 2010-7-26 20:16
1,我勘察一切,像一个皇帝,谁也不能否认我的权利。
----梭罗 《瓦尔登湖》
2,外强中干,放过了首恶的,不是我,是那些妄想加入既得利益集团,帮着世界上最强悍的国家和个人说话,反过来辱骂自己的同胞的家伙。
3,托尔斯泰80多岁还是愤世嫉俗,不愿意和社会环境妥协,照老兄的看法,托翁始终没有离开奶嘴。
发表于 前天 19:57 | 只看该作者 报告老童版主:
主贴我想标明出处,可是没有找到,多亏梵兄帮我找到,上面已经说明了。
68楼偶是知道出处的,故意没有写,留点悬念比较有意思,不想把聊天搞得和开学术会议一样无聊,跟写学术文章一样古板。
蒙田随笔里作者不是说了么,我有时候故意大段抄袭别人的文字而不注明出处,他是有他的道理的,这并不影响蒙田随笔成为千古经典。
夏加坤 发表于 2010-7-28 19:30
小夏够牛!
那么,蒙田的理由也就是你的理由了喽?据我所知,蒙田的“道理”颇为不善,而你在87楼又自称是“善意的剽窃”,这又等于在说,蒙田的理由不是你的理由。
如果你真的认为自己的理由与蒙田相同,你这么干的答案只有一个:为了羞辱那些向你喝彩的网友。——请问,善从何来?
你找得出蒙田的理由,麻烦贴上来吧,也许我说得不对。
当然,有一句话我是不敢说的,即,如此行事,是否能保证大贴成为“千古名帖”。
附带一说,你把托尔斯泰的晚年出走视为“愤世嫉俗”,也是只能归为笑谈的。太搞笑了,我也就不再回应你了。
上天可陪玉皇大帝,下地可伴田舍乞儿
小夏,越是无聊的事情,越要把它做得精细,这也是唯一拯救无聊的方式,好比说,越是一个人打牌,越不能耍赖偷牌。
看来,一显示“前天”和“三天前”,就把你转晕了。教你一招:试着引用一下帖子,原帖的具体日期就 ...
周泽雄 发表于 2010-7-30 19:46
好的。
小问题就不追究,
俺去研究宏观大问题,全球变暖去了。
上天可陪玉皇大帝,下地可伴田舍乞儿
哈哈哈哈哈哈
一张肚皮 发表于 2010-7-31 18:03
笑得这么开心。
上天可陪玉皇大帝,下地可伴田舍乞儿
纠正下错误:民国时期《绘画金瓶梅词话》作者不是邵绚美,而是曹涵美,至于与万籁蟾、万籁鸣是不是亲兄弟,印象当中还是不错的。
杨林 发表于 2010-8-1 13:28
邵绚美这个人偶还是挺喜欢的,鲁迅文章的一个注释歪曲了他的形象。
如果他有这方面的著作,偶一定找来看。
上天可陪玉皇大帝,下地可伴田舍乞儿
劳累了一周,看看这图文并茂的帖子,长见识又很惬意。谢谢各位贴图文及议论的朋友。
红楼梦,这本书自初中读了几遍,不是其中的“卿卿我我”感动了我,却是它对我在世界观人生观的“看破红尘”方面有一定影响,以至 ...
ee 发表于 2010-7-31 20:33
宝玉的母亲也禁止他看《西厢记》之类的文字。^_^
上天可陪玉皇大帝,下地可伴田舍乞儿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妇女的命运都是堪忧的。
孤独行者 发表于 2010-8-1 14:40
谁的命运不堪忧?
上天可陪玉皇大帝,下地可伴田舍乞儿
本帖最后由 夏加坤 于 2010-8-4 22:21 编辑

一位朋友的评论:
我根本无能力对《红楼梦》这样的书做什么研究。这些断想,更多的是个人琐碎的体会。

之所以说是回去了,而不是走向远方。因为宝黛是作者心目中真正的人,理想的人。人世间所有的荣华富贵,

沧海沉浮,让曹雪芹不能不痛心的承认,理想的人只能从天外来,只能是无力补天的石头,痴情还泪的仙草

至于其他女子,则是现实中的人,不存在回去这一说。

我说的他们回去了,仅仅是宝黛。

神仙也会被花花世界所迷惑的啊。所以,贾宝玉对这些水灵灵的女子,喜欢了一个又一个。只是,最终如何

“只有林妹妹,从不说这些混帐话。”

因为林黛玉,从没有现实世界的价值观。

因为,只有林妹妹,是和他一样的是仙,不是人。

神仙的故事与我们不太有关系。

所以,从另一个角度说,曹雪芹以满腔的热情将他们描述为人。所以,在红学里,有那么多的钗黛合一说。

但我以为,钗黛根本不存在合一。

林黛玉是天外来客,她用她的价值观来衡量人间。(忽然想到了小王子,他对地球人的价值观不能理解)林黛

玉最终的结局只能是“质本洁来还洁去”。

薛宝钗则是现实里女子的楷模。问一问读过《红楼梦》的男人,取妻当然取薛宝钗。如何能要林黛玉。

没有错,人怎么能用神仙的思维过日子?

《好了歌》将所有的答案都告诉我们了。曹雪芹含泪吐血的将人世间的结局告诉我们了。但这仍然是从神仙

的角度来给出的答案。

然而,我们······是人。

我确实将自己逼到了死角,因为我也是越不过去的芸芸众生中的一个。
上天可陪玉皇大帝,下地可伴田舍乞儿
121# 夏加坤  
再次纠错,画《金瓶梅画集》的是曹涵美,不是邵洵美(前误为邵绚美),曹涵美与张正宇、张光宇是亲兄弟,他的原名是张美宇,过继给他舅舅后改为曹涵美。不过三兄弟都是画画的,与中国乃至亚洲最早的 ...
杨林 发表于 2010-8-3 00:02
老兄太严谨了。^_^
上天可陪玉皇大帝,下地可伴田舍乞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