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玻璃球
哈哈,比喻不当,德方她舅是李德伦大师,她是从小听着中央乐团的歌声和人艺演员的台词长大的,根本不会喜欢我的歌声。
老程 发表于 2012-3-26 20:30
问候老程。你怎么证明我“根本不会喜欢”你的歌声?有铁证吗?
和平里的那次见面,记得是瞿希贤给你钢琴伴奏,看你们那么熟悉,我就以为你是乐团的演员。
你的那个“救场”的视频看了,印象很好。当时就觉得你真该早点改行,不知道有什么故事耽误了你,以后写出来,给我们看看吧。

凡与艺术沾边的,自有一种气质。那是一般的人学不来的。
更何况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不可能把人拉在一样的水平上。
尊重每一个人,允许他们与别人不同。
严重支持德方大姐,热烈鄙视老程韩寒式地糟践学业。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2-3-26 21:21 编辑
和平里的那次见面,记得是瞿希贤给你钢琴伴奏......
德方 发表于 2012-3-26 20:54
那天在场的好像还有张媛,田小野和老鬼夫妇,一晃好几年了。当时觉得很自然,现在想想那是多大的荣幸。
不过,这和韩寒连不上,咱别把人家大苗的楼盖歪了。
燕谈这地方不大,打酱油者来去匆匆,但有铜板和周班坐镇,起码没人敢扯谈关于小说结构的话题。所以,你何曾看见过在施某人的“小说”帖子里,有铜板与周班去捧臭脚的痕迹?

如今,大苗在燕谈内尚未奢谈,却在 ...
test 发表于 2012-3-26 15:30
燕谈是个我所珍惜的平台。因为我看到的多是人们的互相尊重。很多帖子(包括跟贴),给我很多启发。
也许因孤陋寡闻,从我一到这里,就没有看到谁被算成是“扯淡”而不许发声,更没有看到谁的帖子被列入“捧臭脚”。喜欢看的,进去看看,没有兴趣的,就走开。
转来李大苗的文章,一是对他的意见我一直很尊重,二是他文章的角度我很赞同。你看不上的文章,就是“扯淡”?就不可以在燕谈“奢谈”?幸亏燕谈不是你立规矩。
燕谈是个我所珍惜的平台。因为我看到的多是人们的互相尊重。很多帖子(包括跟贴),给我很多启发。
也许因孤陋寡闻,从我一到这里,就没有看到谁被算成是“扯淡”而不许发声,更没有看到谁的帖子被列入“捧臭脚 ...
德方 发表于 2012-3-26 21:22
大苗的文章路子是对的。可惜韩家父子对不住这些宽厚的解释。

今天看到的证据,萌芽的老底也揭了。这帮人蒙骗了十三年也该还了。
那天在场的好像还有张媛,田小野和老鬼夫妇,一晃好几年了。当时觉得很自然,现在想想那是多大的荣幸。
不过,这和韩寒连不上,咱别把人家大苗的楼盖歪了。
老程 发表于 2012-3-26 21:18
人家举了你的例子,我到觉得很合适的。我知道,真正的艺术家尊重的是自己。
你从自己的兴趣出发,犯不上作假,因为那样自己就会看不起自己。只是,我不知道,如果有人硬说你假唱,你会是什么心态?
大苗的文章路子是对的。可惜韩家父子对不住这些宽厚的解释。

今天看到的证据,萌芽的老底也揭了。这帮人蒙骗了十三年也该还了。
irving 发表于 2012-3-26 21:30
说的对,  方舟子蒙骗了十几年了也该还了。  

我等着看方舟子现在打韩寒打的欢,总有一天他会被别人用自己的这套无耻的流氓手段打倒在地的。
大苗这文章非常好!方舟子只分析《三重门》是不是韩寒写的,他咋不分析分析《三重门》是不是韩仁均写的呢?如果他肯分析,一定比以前分析韩寒时更有说服力,结论就是《三重门》不可能是韩仁均写的。
金秋 发表于 2012-3-26 11:36
所以,那些口口声声说自己被骗了的,我到觉得,好像他们很喜欢自己这个“被骗”的位置。
36# 德方
如果真有人说我假唱我真的会很高兴,只有成了一定气候的歌唱家才会被人指责为假唱。
回到韩寒是否有人代笔这个话题上,我较认同方舟子的质疑。作文是各级中学生的重点,一个写小说的连中学那种命题作文都写不好是会令人费解的。
想想自己,我也帮儿子写过作文。尽管我自己上学时作文分数就不高,但生活的阅历给了我儿子体会不到的东西。我帮着润过色的作文还过真得了高分。
再看视频上韩寒的手稿,我也有些不解,改过不多的地方都是的地得那类的低级错误,那些措辞较为复杂之处反而几乎没错。我看后的印象那是誊写稿,抄写时对整句话认真,到了不用看原稿时反而出错。一个写小说的怎么总犯那些低级错啊??
这楼彻底水了,都是德方老师惹的祸

看李德伦指挥,殷承宗演奏的黄河,有魂。再看朗朗的,啥也不说了。
36# 德方
如果真有人说我假唱我真的会很高兴,只有成了一定气候的歌唱家才会被人指责为假唱。
回到韩寒是否有人代笔这个话题上,我较认同方舟子的质疑。作文是各级中学生的重点,一个写小说的连中学那种命题作文 ...
老程 发表于 2012-3-26 22:04
我自己的感觉,作文课真的很无所谓,尤其是中学时期。如果不是受益于小学时的老师,我现在也写不了什么。

应试教育,让学生们那么厌倦,已经很说明问题了,居然现在成了评价韩寒的标尺。人家不肯合作到了退学的地步,还追着让人家进那个用小标尺做的小框框里,顺便还要把人家爸爸框进去。
方舟子举着那个小框框拼命的套,殊不知,小框框该套小人,反过来套套刘菊花才是合适的——问题是,韩寒不想进新华社——那个“主流教育”的“高级收益阶层”。
燕谈是个我所珍惜的平台。因为我看到的多是人们的互相尊重。很多帖子(包括跟贴),给我很多启发。
也许因孤陋寡闻,从我一到这里,就没有看到谁被算成是“扯淡”而不许发声,更没有看到谁的帖子被列入“捧臭脚 ...
德方 发表于 2012-3-26 21:22
显然,你将“扯谈”的语气看重了。我对大苗竟然如此彰显的,以违反小说结构的学术“共识”为发言姿态,去凯迪网站为韩寒的《三重门》捧臭脚,觉得不可思议。

我甚至敢于在燕谈打赌,铜板与周班是绝不可能自贬身价,有勇气公开的就这个所谓“《三重门》符合长篇小说的命题”来判断和表态,共同愿意站到大苗的队伍一列。因此,对你的站队错误,更要鄙视大苗的“害己害人”之意。

不妨,我们拭目以待,看看铜板与周班是如何表态的吧?信不信,你看着办。
先有疑似方舟子奉旨讨韩,后有一大堆人挺韩。
36# 德方
如果真有人说我假唱我真的会很高兴,只有成了一定气候的歌唱家才会被人指责为假唱。
回到韩寒是否有人代笔这个话题上,我较认同方舟子的质疑。作文是各级中学生的重点,一个写小说的连中学那种命题作文 ...
老程 发表于 2012-3-26 22:04
韩的手稿不光是低级错误,而且有抄串行的情况,眀显是抄稿。
另两部手稿是写在Gambol纸业出品的本子上的,居然早于该公司在中国工商登记时间。
翻出萌芽99年的大赛结束专稿,可见赵、李都在说谎。
该还了。
这楼彻底水了,都是德方老师惹的祸

看李德伦指挥,殷承宗演奏的黄河,有魂。再看朗朗的,啥也不说了。
玻璃球 发表于 2012-3-26 22:09
正因为如此,所以我才喜欢韩寒的不羁。一个80后,被人安一个作假的名,用老程的话,不就是看人家做的好了吗。
韩寒的《三重门》,是给他的同龄人的。只要他的同龄人接受就可以了。现在对他的整治,不就是源于他不肯被“绿坝”围住吗?

记得那年大喇叭天天唱“一把钥匙打开了千把锁啊”……一哥们儿在旁边哂笑:什么钥匙啊?小偷的万能钥匙吧?
原来的韩寒就像我这哥们儿。不必有多深刻的表达,只要他讲的话能让人会心一笑,就很欣慰了:还有这样不上当的年轻人,把话说的这样简单明了。
后来,随他的年龄慢慢变化,文字也有了显而易见的变化。尤其“韩三篇”,那是他给自己立的标准,一个计划提纲——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

因为我认为韩寒的文章没有作假,所以坐看那些挑头构陷者的真面目慢慢揭开。
大苗的文章真正狠在:如果韩寒的老爸不可能是代笔,那么,几个月来,全身心考证的“韩学家”方舟子情何以堪。
先有疑似方舟子奉旨讨韩,后有一大堆人挺韩。
老程 发表于 2012-3-26 22:40
挺韩的我还真没看出来有多大规模。

网上到处都是成群结队讨韩的, 这事情都过去两个月了,天涯,凯迪依然天天都是各种讨韩文章,搞得不关注这事的人都没法正常浏览其他帖子了。 人家社区管理不得不发公告要求严禁再开新帖谈论方韩之争。  足见反韩这事肯定有水军和团队在后面运作。
说的对,  方舟子蒙骗了十几年了也该还了。  

我等着看方舟子现在打韩寒打的欢,总有一天他会被别人用自己的这套无耻的流氓手段打倒在地的。
heisfool 发表于 2012-3-26 21:40
老方打人N年了,到现在找茬的人还只能去揪他妻子。这还不说明问题么?
显然,你将“扯谈”的语气看重了。我对大苗竟然如此彰显的,以违反小说结构的学术“共识”为发言姿态,去凯迪网站为韩寒的《三重门》捧臭脚,觉得不可思议。

我甚至敢于在燕谈打赌,铜板与周班是绝不 ...
test 发表于 2012-3-26 22:30
每个人说自己的话,没有站队的问题。
你喜欢怎么做怎么说,那是你自己的事。
别人做什么说什么,那是别人的事。
挺韩的我还真没看出来有多大规模。

网上到处都是成群结队讨韩的, 这事情都过去两个月了,天涯,凯迪依然天天都是各种讨韩文章,搞得不关注这事的人都没法正常浏览其他帖子了。 人家社区管理不得不发公告要求 ...
heisfool 发表于 2012-3-26 23:05
挺韩大V们大多识趣而退。号称"整个知识界加起来不及一个韩寒"的张鸣们都不吭气了。
没几个能象崔卫平那样会自省的,当年她捧韩高度也不低。
天涯凯迪的热门,是靠发动水军可以办到的?!笑话。这太高估老方,也太低估这两社区的网友。
显见的是,质疑已远不止来自方舟子。所谓方韩之争无非只是方便命名而已。更有力的质疑来自多路人,这些人可不是方粉,不少人对老方此前并无交往甚至无好感甚至是多年的对头。
我(韩寒)的父亲韩仁均以及他的作品

(2012-01-27 14:08:14)
转载▼
标签:
杂谈

……

我生于1957年,韩寒之前说我生于1958年,那是他把她妈妈的年龄记成我了。小学中学都在村里念的,中学当时只有四年,叫做中一中二中三中四,没分初高中。读好四年中学后就在村里务农。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拼命复习,但理科外语都不懂,只得报考文科类的,后来被华东师范大学(当时好像叫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录取。

1978年初入学。进校后,在学生名单上看到了好几个当时已经非常有名的作者,感觉以后要在这里和这么些同学一起度过几年的学习生涯很荣幸的。但事实上正经的课都没上过一节,第一个星期只是开会学习劳动之类,还有新生身体复查。结果是GPT100多一点,肝功能不正常(当时指标40以下算正常),于是就住进了师大后门那儿的肝炎隔离病房。住进去后检查的范围更大,还查出是澳抗阳性(就是现在的大三阳小三阳之类),被定性为乙型肝炎。以后每隔一些时间查一次,一直没有全部正常。最后10个月后,好像是1978年12月份,做了最后一次检查,同时抽了三份血样,分送华山医院等三家医院检验,三份结果完全不同,一份正常,二份不正常。于是,被认为还没痊愈,就被退学。因为大家都谈肝色变,我在病房里也很识相,不出去接触人,所以还没来得及认识一个同学就离开了学校,回到了家乡亭新公社(乡和镇的叫法是后来的事)。

因为多少算考取过大学了,所以回来就到了亭新公社的文化站工作。当时的文化站和现在的文体中心完全不是同一回事,就一间办公室,就我一个人。所做大部分的工作就是为公社机关服务,比如开会拍照,并自己冲印贴在公社门口的画廊里,布置会场等等。文化站里的上级业务指导对口单位是县文化馆和县文化局。 县里每年对各公社(乡镇)有业务考核指标,比如群众文艺创作、演出等等。为了应付这些考核,或者说是工作吧,各个公社乡镇就得组织人员进行创作。组织者自己当然也得写。这个时期,硬着头皮学写故事、表演唱、小散文等等。金山有故事创作演讲的传统,县里也经常组织培训等。后来就陆陆续续的写了些故事及散文等东西。发表在上海的解放日报市郊版,上海的故事会、故事大王及外省市的一些故事刊报刊上。因为我到文化站后就开始学写些小东西,但又感到自己的名字太过普通,就取了个笔名叫韩寒,当时韩寒还没有出生,但实际上没怎么用到,只在一二个小豆腐块上用了一下,后来觉得舍不得,而且本来发表东西又比较少,所以就决定把这个笔名作为我未来的儿子或者女儿的名字。所以1982年儿子出生后就叫韩寒了。

韩寒出生那年国家又开始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我因为受英语和理科的影响,也只能选择了文科,当时还是选择了华东师大中文专业的考试。自考每年考两次,每次最多可以报考4门课,大专在10门课左右,但还好工作时间比较空和自由,所以看书的时间比较多,晚上也是差不多全部时间花在读教材背题目上,当时也还不会打麻将,也没其他娱乐活动,电视机也只一个黑白14英寸金星吧。我每次报的4门课一般都能通过2门,分数大都是60分多一点那种,只够及格,最高也只考过70几分吧。所以考了两年半,就完成了华东师大中文专业专科10门课程的学分,拿到了自学考试专科毕业证书。专科考过后,本科阶段还要考近10门课,觉得一些课太难了,像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等等,所以后来就不考下去了(但韩寒多次在采访里把我说成是本科,因为他对这些专科本科的本来就没有什么概念)。但说实话,这种考试真的只为考试而考试,所学10门课在工作中根本用不到的,考过后也很快就忘掉了。

但这个文凭也给我带来了好处,后来1985年文化站转体制时派到了用场,成为我转成事业单位编制的一个有利条件,户口又迁出农村到城镇,户口在当时的中国决定着好多东西。后来直到1994年底,当时时兴办区县报,金山也要办一份金山周报。当时文化局的一位领导调到县委宣传部筹办这份报纸,他觉得我去做这个工作也合适,就把我调了过去。当时的金山报4、5个采编人员,采编合一。甚至划版样、校对都是自己负责,一周一期。期间也还评了个编辑还是记者的中级职称。我一直没有入党,因为我没想过要进官场混,也自知没能力在官场混。在金山报时后来要提一个副主编,部领导决定民选,大家无记名投票,我被大家暗算。后任的宣传部长对我说,可惜你不是党员,是党员的话一切都好办。甚至还想有意“培养”我入党。我一笑置之。再后来我觉得我没义务付出那么多去负那个责任,就辞去了副主编的职

……
所以,那些口口声声说自己被骗了的,我到觉得,好像他们很喜欢自己这个“被骗”的位置。
德方 发表于 2012-3-26 21:55
被骗?燕谈这几个倒韩的,估计连一毛钱韩寒的书都没买过。他们被谁骗了?

是自以为正义的力量吧。现在这个世界谁能骗得了谁?连一家人都互相猜忌没有信任的。

大概是怕自己的儿女被骗吧。。。

一个畅销书作家,青春文学作者,赛车手,跟他们都不是一个界的,首先被他们抬到很高的位置,然后再拍死。
按照韩仁均的这个年龄,应当是1964年入学,1965年10月左右,学校的文化课就基本停了,开始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进而又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权威。那时的农村比城里更嘈杂,因为”四清“”社教运动“主要就是农村。

1968年底,全国各地学校复课。这时韩均仁应当在小学五年级,但应该没有上什么课,一年后升入中学。中学四年,应该只”正经“学习了一年半左右,然后赶上张铁生事件。

也就是说,韩仁均在考上大学之前,总的受教育年限在4年左右。
真佩服wolf的语无伦次。这也挺难的说。
老方打人N年了,到现在找茬的人还只能去揪他妻子。这还不说明问题么?
irving 发表于 2012-3-26 23:05
因为方舟子自己是个美国的“三无人员”,所以对他的“假打”很难进行法律追究。但他忘了“因果报应”。
方舟子N年的科技“假打”,经历这次跨界“假打”,已经引发了对他近年“假打”的整体审视。

至于刘菊花,自己有名有姓,偏偏写文章时署名方舟子妻。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他们所有的发言,都先给反对者安个罪名。就好像因为过去自己坑害过“被假打”者的亲友同事,所以要抢先立于不败之地。
方舟子习惯性构陷他人N年,这或许也算作案痕迹吧。
本帖最后由 wolfzhang 于 2012-3-27 00:02 编辑
真佩服wolf的语无伦次。这也挺难的说。
irving 发表于 2012-3-26 23:40
呵呵,我说什么是我的自由。

你是语有伦次,不过自己的妄断还少么?

你现在的论断,无非就是在质疑为韩寒证言的同学、亲友的人格而已。

参加相亲的那个英文好地同学,金丹华,那个女同学,都证明了他会写文章。而你就认为他们都是骗子。

其实挺好的。这能看出你自己是怎样的人。

---只要有人为韩辩护,他可能就是个坏人。。。这种心思也是挺难的。

我的想法语无伦次。智商高的人是看不懂的。
被骗?燕谈这几个倒韩的,估计连一毛钱韩寒的书都没买过。他们被谁骗了?

是自以为正义的力量吧。现在这个世界谁能骗得了谁?连一家人都互相猜忌没有信任的。

大概是怕自己的儿女被骗吧。。。

一个畅销 ...
wolfzhang 发表于 2012-3-26 23:30
当年,一朋友看了《三重门》,问我是不是要她的孩子学韩寒。
我说,一个孩子,脱离体制,以后的路很艰难。虽然我一直在体制外,但我不建议体制内的人轻易脱离体制,尤其是孩子。

我所说的“被骗”,就是些喜欢代表正义的,知道自己底气不足,所以要摇动这片尿布,以聚集人气。
为什么搞的这么累?因为拿不出“铁证”。
当年,一朋友看了《三重门》,问我是不是要她的孩子学韩寒。
我说,一个孩子,脱离体制,以后的路很艰难。虽然我一直在体制外,但我不建议体制内的人轻易脱离体制,尤其是孩子。

我所说的“被骗”,就是些喜 ...
德方 发表于 2012-3-27 00:01
德方老师,也许你看懂我的意思了。虽然我说得挺乱的。对不起啊。
挺韩大V们大多识趣而退。号称"整个知识界加起来不及一个韩寒"的张鸣们都不吭气了。
没几个能象崔卫平那样会自省的,当年她捧韩高度也不低。
天涯凯迪的热门,是靠发动水军可以办到的?!笑话。这太高估老方, ...
irving 发表于 2012-3-26 23:16
笑话,天涯凯迪是水军云集的重灾区,你很少混这两个社区吧?


韩寒写作见证者。。。

来来来,把这些见证者都打倒。
笑话,天涯凯迪是水军云集的重灾区,你很少混这两个社区吧?
heisfool 发表于 2012-3-27 00:05
他混得是新语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