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是来少了呢?还是看少了呢?你得反思或者反省啊。

以下是引用橙橙在2006-12-15 19:53:00的发言:
正经秀在2006-12-14 23:16:00的发言: 西方的思想文化价值观需要在中国继续启蒙下去。

我在《南方周末》上看到了刘军宁的文章《中国需要一场文艺复兴》(大意)。所有的这些我都不反对。但我并不以为然。这话如果是在二十五年前讲,的确是惊雷之声,但现在中国的社会主要是利益之争,一些是通过垄断扩大自己的利益,极力地搜刮民脂民膏,大多数是想挤进利益集团,分得一勺羹,最下层是互相猜疑各自为战,不愿为自己的正当权利牺牲,如此一个民族你能指望他什么。到大街上问问哪怕是最没文化的人谁不知道民主的好处,有谁不知美国制度的先进,但他们愿意为此付出代价吗?这样一个民族要改变的是人种,而不是其他。

你说的都没错。制度与文化之争,在中国由来已久。坏就坏在一个弱文化与一个弱制度搭伴结伙,引得中国社会在谁都清楚的众目睽睽下进行肮脏的交易。不要说什么华盛顿,就是蒋经国的基因也难在这片土地上遗传。

所以,问题不在民众。我在极端时很认同“这样一个民族要改变的是人种,而不是其他”。朋友们经常笑我说的自己不是中国人,因为我总以做世界公民为自己的身份认同。

[em04]

正经人说不正经话,不正经的喜欢说正经话——正经秀快乐
以下是引用混沌在2006-12-08 09:50:00的发言:
做一回董存瑞比做一百回胡适危险。

不通 可笑 好玩  
太阳照常升起,世界的和平在吾辈的善念中。多吃素,多锻炼。少开车,少熬夜。   
我一直有些疑惑,以鲁迅的性情如何与瞿秋白做得朋友。以我有限的了解,感觉秋白是个有些艺术气质、温厚随和的人。秋白身后,鲁迅很是尽心整理其文集,足见至诚。可鲁迅却与夏衍、田汉等处不来。按说都是端方正直的汉子,却彼此怀了些鄙薄,可能还是鲁迅平时苛刻了些吧。至于胡适,足可钦敬。
以下是引用正经秀在2006-12-17 20:20:00的发言:

所以,问题不在民众。我在极端时很认同“这样一个民族要改变的是人种,而不是其他”。

朋友们经常笑我说的自己不是中国人,因为我总以做世界公民为自己的身份认同。

[em04]

   I couldn't agree more.

   What a boring thing to be a Chinaman! To be an Universal citizen is more important.

 

上天可陪玉皇大帝,下地可伴田舍乞儿

向文章作者致敬。向转贴和写了这么多跟贴的橙橙女士致敬。

我在另一个贴子的跟贴中不小心说了鲁迅是愤青,有时候连愤青都不如的话,被骂无知。其实骂我无知我承认,但是坛子上自有有知的,如橙橙。

我说愤青是一种感觉,但是我没有能力写一篇文章来论述。看到如此好文,心安了。

最后说一说为什么我说鲁迅有时候不如愤青。前面有人提到,革命党让他去搞刺杀,他退缩了。而汪精卫以同盟会上层领导身份,却不顾同志劝阻,慨然赴死。当然我不是说要革命就得每个人都去死。但是,精神总是要有一点。我刚来真名论坛,就看见本坛一位说,解放台湾,给他一个连长他就上阵。这才是愤青。鲁迅做不到这一点。揭露国民性,泛泛地高论是可以的,但是具体地指向某个权贵或反动政府,他是不干的。让他全心投入共产党组织,接受组织的领导,他也不干。这种勇敢,不如愤青。

以下是引用泡人在2007-07-10 09:57:29的发言:

向文章作者致敬。向转贴和写了这么多跟贴的橙橙女士致敬。

我在另一个贴子的跟贴中不小心说了鲁迅是愤青,有时候连愤青都不如的话,被骂无知。其实骂我无知我承认,但是坛子上自有有知的,如橙橙。

我说愤青是一种感觉,但是我没有能力写一篇文章来论述。看到如此好文,心安了。

最后说一说为什么我说鲁迅有时候不如愤青。前面有人提到,革命党让他去搞刺杀,他退缩了。而汪精卫以同盟会上层领导身份,却不顾同志劝阻,慨然赴死。当然我不是说要革命就得每个人都去死。但是,精神总是要有一点。我刚来真名论坛,就看见本坛一位说,解放台湾,给他一个连长他就上阵。这才是愤青。鲁迅做不到这一点。揭露国民性,泛泛地高论是可以的,但是具体地指向某个权贵或反动政府,他是不干的。让他全心投入共产党组织,接受组织的领导,他也不干。这种勇敢,不如愤青。

既然涉及到我,想不对号入座也不行啊。因为那句“连长”的话是我说的,我要是不对泡人先生发言表示出一点“愤怒”,他指俺为“愤青”的结论岂不是要显得根据不够了?

我不太知道已经退休但曾经肯定年轻过的泡人先生是否也“愤青”过,但我知道也不外乎2种可能,1,没有愤青过,就是说,面对暴政(以泡人先生的年龄推算,肯定是面对过这种东西的)曾经是连“精神”都没“有一点”的,如此,何以要大言不惭地指责鲁迅呢?2,愤青过,那也就是说,泡人先生曾经是很能“接受组织的领导”的,而且是绝对不会“不干”的,那么,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的苦难里面,“勇敢”的泡人先生能不能先说说自己该负多少责任呢?

泡人先生揭露鲁迅道:“具体地指向某个权贵或反动政府,他是不干的。”泡人先生真的读过鲁迅?(这确实是我经常提出的一个问题)泡人先生如果手边没有书,总该有网,你搜索一下看看你的结论是。。。多么。。。无知吧(好像用任何别的词都无法准确形容,抱歉了)。

H小说
H小说是什么?
H小说是成人小说的一个分支,情色小说的代名词。以前中国人叫成人小说为“黄色”,

随着日本大量AV大量流入中国以后,国人就喜欢把“黄色”称为“H”了,因为日本人把

关于成人的一些小说,AV等等都叫做"H",国人将关于成人的小说,就统长称为H小说,所

以,这个"H",是一个外来词,“H小说”这个词,是中国独有的。
随着H小说的发展,国内H小说写手也越来越多,H小说也被分成很多分类,有武侠类H小说

,YY类H小说,玄幻类H小说等等。
中国最早最出名的H小说,要属于《玉浦团》《金瓶梅》《春灯闹》,大陆出版社以前出

过一过古代情色作品集,那里面很多是古代作为禁止看的书而少量流存世间的。我以前是

很不屑于这些“下流”的作品的,只到有一次,记得那时朋友给我抄过一本古代诗词集,

里面的诗词都是很优雅,很娟秀的作品,当时我很惊讶,问他从何处所摘。他的回答告诉

我这些就是那些情色作品中的诗词,由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开始以另一个角度来审视我们

的“淫秽文学”“堕落文学”。
上的世界是个虚拟的世界,也许很多人在网上寻找的就是在普通生活中找不到的一种心灵

感觉,为自己在现实中所压抑的心灵寻找一份释放的空间,如果网络文学中的H小说能带

给大家释放心灵的地方,何乐而不为呢。我们大家都不是道学家,我们在网上追寻的只是

真正的自我,在网络无边的世界中,大家可以脱掉现实中那付沉重的道德面具。给你的身

心寻找一份真正的轻松。(我反对在BBS上乱灌脏水,乱骂人哦。如果那样,只能说明你

在现实中就是这样一个人或者就是个大伪君子)。
下面推荐几本经典好看,内容情节优秀的H小说上乘之作:
H小说感动之作:  《红楼遗秘》
H小说热门之作:《春色满乡野》《春色》
H小说神来之笔:《江山如此多娇》(强烈推荐) 《正气寻“妇”录》
H小说经典之作:《阿里布达年代记(1-31未删精排版)》《十景缎》 《春色消魂》《龙战

士传说》《欲望如潮女人如水》
以上推荐的都是H小说的经典,以后陆续更新最好看的H小说,奉献给大家。
下载本书


下载本书
下载本书
下载本书
下载本书
下载本书
下载本书
各位喜欢看h的可以加入到我建立的QQ群来相互交流。QQ群号:19079288

以下是引用童志刚在2007-07-12 10:45:41的发言:

既然涉及到我,想不对号入座也不行啊。因为那句“连长”的话是我说的,我要是不对泡人先生发言表示出一点“愤怒”,他指俺为“愤青”的结论岂不是要显得根据不够了?

我不太知道已经退休但曾经肯定年轻过的泡人先生是否也“愤青”过,但我知道也不外乎2种可能,1,没有愤青过,就是说,面对暴政(以泡人先生的年龄推算,肯定是面对过这种东西的)曾经是连“精神”都没“有一点”的,如此,何以要大言不惭地指责鲁迅呢?2,愤青过,那也就是说,泡人先生曾经是很能“接受组织的领导”的,而且是绝对不会“不干”的,那么,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的苦难里面,“勇敢”的泡人先生能不能先说说自己该负多少责任呢?

泡人先生揭露鲁迅道:“具体地指向某个权贵或反动政府,他是不干的。”泡人先生真的读过鲁迅?(这确实是我经常提出的一个问题)泡人先生如果手边没有书,总该有网,你搜索一下看看你的结论是。。。多么。。。无知吧(好像用任何别的词都无法准确形容,抱歉了)。

1、又一次被骂为无知。好的,听从教诲,我要老实读书。

2、童先生拿我和伟人鲁迅相提并论,未免有失恰当。

3、童先生比鲁迅强——他为了解放台湾不惜牺牲生命,“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的苦难里面,‘勇敢’的童志刚先生能负应负的责任”。而我似乎记得(的确是似乎记得,读书不老实,也许记错了),鲁迅是不屑于上战场的。童先生可是比鲁迅有气魄得多。仅就这点来说,他比鲁迅还伟大。这一点我没说错。

去了一个金秋,来了一个泡人,全是真刀真枪的,呵呵,偶门看老童咋应对哈?[em70]
哈哈  既然泡人当然不怕被泡
“ 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两个同盟国家间飞行,它的飞机损失率竟会超过对德国轰炸,这,就是驼峰航线!”
以下是引用泡人在2007-07-13 11:34:30的发言:

1、又一次被骂为无知。好的,听从教诲,我要老实读书。

2、童先生拿我和伟人鲁迅相提并论,未免有失恰当。

3、童先生比鲁迅强——他为了解放台湾不惜牺牲生命,“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的苦难里面,‘勇敢’的童志刚先生能负应负的责任”。而我似乎记得(的确是似乎记得,读书不老实,也许记错了),鲁迅是不屑于上战场的。童先生可是比鲁迅有气魄得多。仅就这点来说,他比鲁迅还伟大。这一点我没说错。

1,你不读书而下结论,我用“无知”来描述的是一个具体的事实(即你结论鲁迅如何如何,其实鲁迅并非如你编排的那样如何如何),所以你用“骂”来定性,显然又错了。

2,既然你此前已经那么严重地指责了鲁迅,你的伟人2 字似乎应该加上引号才更准确,否则你就属于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了。另外,任何伟人也还是人,你不可以因为别人是伟人就无限拔高要求,也不可以因为自己不是伟人就无限降低要求。所以老话说“人同此心,情同此理”,谁也不会因为你很普通就不要求你同心同理了。我只是在“人”的层面上讲做人的道理,说我把你跟伟人“相提并论”,呵呵,你是想当然耳。

3,你不回答自己的责任却来关心俺的责任,你是雷锋同志的敌人啊你?鲁迅不屑于上自然有鲁迅的道理(鲁迅的书中有解释,应该读过吧?),童志刚愿意上战场也自然有童志刚的道理(也把道理透露一下:俺也快退休了,怎么也得找机会发挥点余热,总比在这里追着别人抬杠强吧?),那天你突然提起这个话题,究竟是想了解原因呢,还是就想显派自己的记性出众呢?另外,本坛还有几个帖子是讨论“伟大”这个词的,大家比较一致的意见是“伟大”一词须慎用,你泡人先生现在开口闭口“伟大”,至少是很不慎重的表现。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4300620[/lastedittime]编辑过]

以下是引用童志刚在2007-07-13 12:18:56的发言:

1,你不读书而下结论,我用“无知”来描述的是一个具体的事实(即你结论鲁迅如何如何,其实鲁迅并非如你编排的那样如何如何),所以你用“骂”来定性,显然又错了。

2,既然你此前已经那么严重地指责了鲁迅,你的伟人2 字似乎应该加上引号才更准确,否则你就属于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了。另外,任何伟人也还是人,你不可以因为别人是伟人就无限拔高要求,也不可以因为自己不是伟人就无限降低要求。所以老话说“人同此心,情同此理”,谁也不会因为你很普通就不要求你同心同理了。我只是在“人”的层面上讲做人的道理,说我把你跟伟人“相提并论”,呵呵,你是想当然耳。

3,你不回答自己的责任却来关心俺的责任,你是雷锋同志的敌人啊你?鲁迅不屑于上自然有鲁迅的道理(鲁迅的书中有解释,应该读过吧?),童志刚愿意上战场也自然有童志刚的道理(也把道理透露一下:俺也快退休了,怎么也得找机会发挥点余热,总比在这里追着别人抬杠强吧?),那天你突然提起这个话题,究竟是想了解原因呢,还是就想显派自己的记性出众呢?另外,本坛还有几个帖子是讨论“伟大”这个词的,大家比较一致的意见是“伟大”一词须慎用,你泡人先生现在开口闭口“伟大”,至少是很不慎重的表现。

鲁迅先生怕死吗?

——鲁迅晚年书信读后(二)

吴志翔

陈丹青说鲁迅怕死,看起来好像的确是这样。他很容易紧张,一有风吹草动,马上躲进租界。他也极谨慎,一般不跟陌生人随便见面,尤其不轻易邀请人到家里。多在内山书店见面。书信里也注意不泄露家庭住址。对某个人见过几次,觉得其可靠,才会有直接来往。在那些糟糕的岁月里他不得不有所提防。1927年初清党之际,他人在广州,有谣言说他去武汉了,他本来是早就决定离开广州的,但因了这样的谣言,他就呆在广州丝毫没动。因为他认为,一旦他离开广州,则可能被杀掉,只要死在广州以外的地方,借口或罪名都是现成的。他把那段时间死守在广州的状态称为“斗鸡”,两只鸡互相死盯着,却一动不动,相持了一段时间,鲁迅说趁他们一个不留神,人已经到上海了。他提起这段经历还略微有些得意于自己逃命的策略。

鲁迅“怕死”,一点不假。汪精卫、陶成章、秋瑾、蒋介石、陈其美这批人都是搞过暗杀的,甚至连素有长者风范的蔡元培有一段时间也极力主张暗杀,还谋划制造炸药之类。但鲁迅没有进入过真刀真枪的实战状态。曾经受命回国刺杀某满清大员,临时动摇,退却了。

所以鲁迅深知自己身上那种知识分子思想太多的毛病,他也几乎很少把改变社会现实的希望寄托在文人身上。知识分子,写写字是可以的,也经常会在嘴上嚷一些英雄主义的话,但真要自己上战场却不容易。他之所以跟瞿秋白、冯雪峰这些人亲近,大概就因为他们都是提着脑袋在工作,比他本人要勇敢。

其实鲁迅见过朋辈、学生辈的死太多了。用他写给台静农信里的话说:“三十年来,年相若与年少于我一半者,相识之中,真已所存无几,因悲而愤,遂往往自视亦如轻尘,然亦偶自摄卫,以免为亲者所叹而仇者所快。”

他对于统治者早已没有一点信任。他向来不主张游行示威,认为那是一点用也没有的——但也只是觉得没有用而已,他没想到政府真的会向手无寸铁的人开枪,所以他说,虽然他内心早已很阴暗,虽然他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但还是没有想到,人心之恶会是那样触目。他的确“心里受伤,永不痊愈”。他愤怒到无话可说。

李大钊是他的朋友,清党之前被绞杀了,鲁迅并无什么慷慨激昂的文字,只是默默地为他编了《守常文集》,写了个简短的纯粹技术性的前言。瞿秋白是他的朋友,离开上海后被枪决了,鲁迅并无什么慷慨激昂的文字,只是默默地为他编了《海上述林》上下卷,上卷出版于其生前,下卷生前编定,但出版于鲁迅去世以后。有人主张在序言里写点什么,鲁迅坚决反对,还是不着一字,只有一个技术性、非人格化的前言。刘和珍、柔石等人被杀,鲁迅并无什么慷慨激昂的文字,但是留下了《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这些沉痛的名篇,还有那首“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他的朋友杨杏佛被杀,鲁迅并无什么慷慨激昂的文字,也没有出席杨被杀后的集会(蔡元培宋庆龄等自由大同盟成员都出席了),但是他参加了杨杏佛的出殡,并且出门时未带家里钥匙,以示其赴死之决心,他也写下了那首“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鲁迅“怕死”。但他是珍视生命的。尤其做不到像有的将军那样,能够安然地驱使别人去牺牲。对他来说,有些青年读了他的文字以后,神经变得敏感了,投身于革命,结果却被杀,这种情形都让他极度受不了,会强烈自责也参与了酿制“醉虾”的过程。如他自己所说,清党以后他整整一年没写什么东西。他被吓坏了:“我自旅沪以来,谨慎备至,几于谢绝人世,结舌无言。”(310204)

鲁迅“怕死”。但他又是漠视生命的。信里写道:“但我不大喜欢嚷病,也颇漠视生命,淡然处之,所以也几乎没有人知道。”1933年在写给台静农的信里说:“仆生长危邦,年逾大衍,天灾人祸,所见多矣,无怨于生,亦无怖于死。”他在文章里,谈到“死”的话题,是毫无忌讳的,如“这回的病大概不会马上死掉”之类。而他去世前几个月有过一两次很沉重的病,几乎送命,中间有些日子差不多人事不省了。有几封信是许广平代笔的。但只要能动笔,他就会亲自写信。有封信里说:“为了疲乏和受寒,骤然气喘,我以为要死了,倒也坦然。”但他却还在只有三言两语的信里谈书稿事:“校对还是由我自己办。每篇的题目,恐怕还是用长体字好看。”稍好以后又在信里说“其间几乎要死”、“今年两次大病,不死者幸耳”这些话。

去世前不久,鲁迅一直在筹划到乡下或日本就医疗养的事情,但一者脱不开身,二者其间事情也麻烦(如日语翻译、看护之类,因为他身体虚弱,全家到日本的话如需要他翻译,就不是疗养而是耗命了),三者后来病势转沉重,迁移对他身体有害无益。所以虽然他在信里不断地流露出“要离开上海”、“要到乡下(日本)去”这种意思,在去世前两天(10月17日)还在信中说:“我本想搬一空气较好之地,冀于病体有益”、“为宁静计,实不如迁居”,但他终于没有成行。

鲁迅文章和信里都提到过,当美国医生诊治其病,发现病状凶险,如果同样的病发在欧美人身上五年前就死掉了。听到这个结果,他说有“爱我者为之下泪”,那个女人其实就是史沫特莱。最后几个月,鲁迅对生死的态度确实很淡然,有点像在谈某株植物长势如何。有时候觉得不会马上死,有时候觉得好不了多久。他并非贪生怕死,而是仍有种活下去、也工作下去的生命意志。他写过没有任何欲望的状态,从濒死状态中恢复过来后要许广平打开电灯“看来看去的看一下”。几十年间“不肯给手和眼睛闲空”,写东西时坐在一个圆凳上伏案,如果靠在躲椅上说话或看书报,就算是休息了,重病之后才开始意识到,原来不工作的闲散“也是生活”。读到他最后日子里写下的《死》、《这也是生活……》诸篇,读到他去世前五个月致曹靖华信里的话:“这回医好以后,我可真要玩玩了。”不免心下怆然。

(10月27日晚于办公室)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4302792[/lastedittime]编辑过]

在议论鲁迅这个问题上,泡人的无知,是凡认真读过鲁迅以及认真理性地评论过鲁迅的人都知道的。坦白地说,我不仅觉得泡人在这个问题上的发言很无知,而且很丑。一会儿说鲁迅是个愤青甚至连愤青都不如,可待别人把他和鲁迅比了一下,他又赶忙指责别人不该拿他跟鲁迅这样的伟人比。这真要令我笑得肚子疼。

楼上:我再丑,再无知,也不会做出人身攻击这样的事情。从这一点看,你比我更不够档次。

泡人:“鲁迅是不屑于上战场的。童先生可是比鲁迅有气魄得多。仅就这点来说,他比鲁迅还伟大。这一点我没说错。”

------------------------------------------------------------------------------------------------------------------------

罗素是不屑于上战场的。纳粹士兵可是比罗素有气魄得多。仅就这点来说,纳粹士兵比罗素还伟大。泡人兄,我说对了么?

算了最近太累了,打住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4600025[/lastedittime]编辑过]

天气预报,暴风雨即将来临,转为橙色信号~~[em05]
我为自己唱了一支暗淡的天鹅之歌!
扬胡不必抑鲁,颂鲁何须贬胡?我既不同意把先贤看成是神圣不可侵犯,也不同意对之苛求的。而网友之间因为对胡鲁评价不同以至于攻击对方,更是既不必要也不好玩的。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daxing
http://daxingli.blog.sohu.com/
大兴说的对。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泡人先生,请原谅我直到今天才又喘一口气来这里看一下帖子。你对我说你很丑非常不高兴,说是我比你等而下之。为什么呢,因为我搞了“人身攻击”。这给我弄得像丈二和尚。我想了想,大概是说我前一个跟帖吧(我想总不能说我说你一句很丑就要给我定个“搞人身攻击”的罪名吧)。说到那个跟帖,我确实很生气,也动了怒,但我没有搞人身攻击,而是不赞成满口粗话。我在帖子中批判别人最重的也不过是说此人在“胡说八道”,从不会用“舔”“口交”之类极不文明的用语。上个帖子不过是指出有人不该那样说话。结果据知被管理员(?)删掉。在此,老闵提出强烈抗议!这个帖子当时就保存了底稿,刚才我又将其调出看了一眼,如果说那文字有火气有怒气,我承认,但说我是在“搞人身攻击”,那就实在是扯淡了。请问删那个帖子的“权势者”,别人骂孔庆东是在“舔”,你为何放过?别人骂“翰林大致不会象今天的孔庆东这样迷恋先进和谐的口交式批评”,你为何不删?难道这种发言不是人身攻击反而比我更文明了。真是笑话!

回闵良臣网友,那个帖子并没有被删掉,是被我屏蔽了,如果你不懂什么叫“屏蔽”,可以百度搜索一下,这里就不解释了。

那个帖子被屏蔽的理由是“涉嫌对网友的人身攻击”,请注意,是针对网友的,也就是真名论坛的注册网友,至于孔庆东,他不是真名网网友,不在此范围内。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有人用最恶毒的语言骂希特勒,管理员和版主没有理由以“人身攻击”来屏蔽或删除帖子。

至于您否认在那个帖子里有对真名网友的人身攻击,那个帖子我也保存了,我们可以论坛短消息讨论,不用在这个无关的帖子里展览您被屏蔽的帖子内容了。

回绿骄阳管理员,你既然有权屏蔽,我还跟你讨论个什么。你虽然很懂屏蔽,但口气说得太伟大了。看不见帖子何以就让我认定是屏蔽而不是删呢?管理员就可以不接受监督?就听不进别人不理解的话?

回闵良臣网友

那个帖子于7月11号12点28分被屏蔽,为了避免帖子里偏离主题的无谓争论再继续,11号18点52分将整个帖子转移到备忘录,普通网友无法看到。这段时间内应该有不少网友看到帖子被屏蔽。也许您比较忙,发完一篇激情洋溢的帖子就没再关注,所以没看到。如果您要求恢复那个帖子,我可以恢复那个帖子到读书版。

另外,我当然有权屏蔽,这是系统设置的功能,也是维持论坛讨论秩序所必需的功能。而且,这个权力也是受到其他管理人员和所有网友的监督的。

管理员当然要接受监督,但监督不等于不明缘由就指责别人为“权势者”,相信对于擅长写杂文的您来说,知道这个词意味着什么。尊重是互相的,如果一个人不尊重别人,那也别指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怎么又有空来玩了  晕 简直太不讲理[em34]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4671693[/lastedittime]编辑过]

“ 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两个同盟国家间飞行,它的飞机损失率竟会超过对德国轰炸,这,就是驼峰航线!”
绿先生,你因我说你是“权势者”(难道写杂文的人说某人是带引号的“权势者”就有特别的意义?)即是不尊重你,因此你也就以牙还牙地不需要尊重我。既如此,我们没有什么话好说。我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每个人自己是个什么东西,他自己心里最清楚。我现在还想对你说的是,遇着羊,我决不做狼;但遇着狼,我也决不做羊。如果我事先就知道这儿的管理员居然是如此的思维定式,即允许在这里注册的网友可以肆无忌惮且“极端”地骂没有在这里注册的人,我是不会来这儿注册的。因为这与我的理念严重不相符。我虽然曾指责孔庆东先生的有些说法为“胡说八道”,但我文章中决无人身攻击的影子。现在我可以公开地说一句:真名有这样的管理员,又是这样的思维定式,已经不止让我感到很可怕,而且十分震惊!可笑的是,在你那样回复我的两个帖子之后,那个不断变幻网名且不知屎香屁臭的东西还在一边发“晕”的骂我“太不讲理”(真不知是谁在不讲理。以为人多势众就是讲理实在是大错特错)。这就是真名提倡的“宽容”,这就是口口声声拥胡抑鲁者提倡的宽容!
为什么老毛要“隔山打牛”批胡适,就是怕他的弟子与其他知识分子有他那样的勇气和胆识。胡风用自己的文艺观点跟毛的文艺思想叫板,把他打成“胡风反革命集团”的首犯,牵连上千人啊。那些知名人士群起而攻,他们不知道阴谋对付胡风后,“阳谋”的大网也悄悄张开,57年的反右把这些“知名人士”惩治了一部分,到了“文革”,“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更是惩治殆尽。除了那些政治变色龙,或毛的御用文人,都在劫难逃。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4694988[/lastedittime]编辑过]

左派宣传假主义, 右派回避真问题。
胡适和鲁迅的作品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对待这些民族的瑰宝,多些理解与呵护,少些误解与讥讽。对照先贤,我们自己又为祖国的未来贡献了什么?
左派宣传假主义, 右派回避真问题。
以下是引用闵良臣在2007-07-17 23:38:34的发言:
绿先生,你因我说你是“权势者”(难道写杂文的人说某人是带引号的“权势者”就有特别的意义?)即是不尊重你,因此你也就以牙还牙地不需要尊重我。既如此,我们没有什么话好说。我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每个人自己是个什么东西,他自己心里最清楚。我现在还想对你说的是,遇着羊,我决不做狼;但遇着狼,我也决不做羊。如果我事先就知道这儿的管理员居然是如此的思维定式,即允许在这里注册的网友可以肆无忌惮且“极端”地骂没有在这里注册的人,我是不会来这儿注册的。因为这与我的理念严重不相符。我虽然曾指责孔庆东先生的有些说法为“胡说八道”,但我文章中决无人身攻击的影子。现在我可以公开地说一句:真名有这样的管理员,又是这样的思维定式,已经不止让我感到很可怕,而且十分震惊!可笑的是,在你那样回复我的两个帖子之后,那个不断变幻网名且不知屎香屁臭的东西还在一边发“晕”的骂我“太不讲理”(真不知是谁在不讲理。以为人多势众就是讲理实在是大错特错)。这就是真名提倡的“宽容”,这就是口口声声拥胡抑鲁者提倡的宽容!

“宽容”不意味着没有限制

“如果我事先就知道这儿的管理员居然是如此的思维定式,即允许在这里注册的网友可以肆无忌惮且“极端”地骂没有在这里注册的人”=====果然是常见的“杂文”思维,呵呵,不知道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非黑即白的思维要不得啊。

“那个不断变幻网名且不知屎香屁臭的东西”=====这句话很文明吗,这句话宽容吗,真名论坛提倡宽容,但绝不是对这种话的宽容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4710807[/lastedittime]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