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傲就傲,没啥关系。但把别人贬得一无是处,就不对了。反言之,认为别的一无是处,自己处于最高地,这也没啥炫耀的,没有别人的一无是处哪有你的才高八斗的彰显?这个李敖!

"这就简单多了:他说错了的,你别当真,那是开玩笑呢。

那小王是年轻糊涂了?你咋也“当真”了呢?俺也是为了“吸引人的眼球”啊。你连这都没看出来?"

   凭心说,我也不喜欢李敖的这些德性,但是,我宁愿把它看作鲁迅的骂人,多疑,和刻薄一类.

   我想引用郁达夫的一句话: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我想补充一下郁达夫的这句话: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如果确实没有伟大人物出现却又要盲目地“矮子里面拔大个儿”地自封或他封一个伟大人物的民族,肯定是比上面两个更可怜更奴隶的民族。

如果李敖都不算伟大,我还真不知道什么叫伟大.历史上还有谁配称伟大.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以下是引用王清营在2007-2-2 11:43:00的发言:
如果李敖都不算伟大,我还真不知道什么叫伟大.历史上还有谁配称伟大.

你认为司马迁、李白、曹雪芹怎么样?

没事儿,这个问题我们存疑吧——你认为李敖伟大,而且如果不承认他伟大就没有人配称伟大;我认为李敖距离伟大很远,而且即使不认为李敖伟大历史上也还在有伟大的人在。

以下是引用童志刚在2007-2-2 13:56: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王清营在2007-2-2 11:43:00的发言:
如果李敖都不算伟大,我还真不知道什么叫伟大.历史上还有谁配称伟大.

你认为司马迁、李白、曹雪芹怎么样?

 

司马迁、李白、曹雪芹是没法跟李敖相比了,因为他们已经作古了。现在还活着的人,有比他伟大的没有?

俺是灭绝师太

"你认为司马迁、李白、曹雪芹怎么样?

没事儿,这个问题我们存疑吧——你认为李敖伟大,而且如果不承认他伟大就没有人配称伟大;我认为李敖距离伟大很远,而且即使不认为李敖伟大历史上也还在有伟大的人在。"

太上有立德,其次立言,其次立功.

如果以此为标准,大概只有屈原才可在那种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立德层次上与李敖相比,你提到的三个都不能和李敖相提并论.他们都差了一个档次.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清营兄要搞个人崇拜,也太不着边际了吧。照你那说法,孔子都不见得比李敖“伟大”,尤其是从所谓“立言”来看,孔子要倒过来拜李敖为师才对哪。

伟大到底是个什吗东西?你说立德、立言、立功是个“标准”,我倒想问你,你的这个“标准”的标准是什么?“德”要几斤几两才是标准?“言”要几斤几两才是标准?“功”要几斤几两才是标准?伟大固然不能以服膺人数的多少来论——我还觉得我的母亲很“伟大”呢;但也肯定不以你的那把尺子来衡量一切吧?我认为,童版倒是公允之论、持中之论——你喜欢你的,我喜欢我的。不要开口一个“伟大”、闭口一个“伟大”;要摆谱,多少也得讲究个章法吧。

我的标准很简单,立德即,不流氓,吾道一以贯之.

立言即增加了人类的知识

立功即泽被于人.

孔子也是一条狗.称不上什么德.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以下是引用金秋在2007-2-2 14:21: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童志刚在2007-2-2 13:56: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王清营在2007-2-2 11:43:00的发言:
如果李敖都不算伟大,我还真不知道什么叫伟大.历史上还有谁配称伟大.

你认为司马迁、李白、曹雪芹怎么样?

 

司马迁、李白、曹雪芹是没法跟李敖相比了,因为他们已经作古了。现在还活着的人,有比他伟大的没有?

你认为他说的那个“历史上”的意思是………………限定在“现在还活着的”?(该打呀,俺又想起那本有用的《现代汉语词典》了。)

以下是引用王清营在2007-2-2 15:17:00的发言:

我的标准很简单,立德即,不流氓,吾道一以贯之.

立言即增加了人类的知识

立功即泽被于人.

孔子也是一条狗.称不上什么德.

这个标准好像“立德”最容易,比如吧,王先生你,在我看来就“不流氓”,而且绝对是“汝道一以贯之”的,这就是伟大?(当然,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光真名论坛也得有100多个“伟大”人物。)

另外,孔子为什么是一条狗呢?俺只听说孙悟空是一只猴儿,孔子是一条狗还是今天才听说。

还另外,一般来说顺序是这样的:“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

我发现,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文革”中才有的现象正在蔓延——吾所不喜将之批倒、批臭。清营兄(我还称你为“兄”,这可是个“人”的称谓啊),你就算不喜欢孔子,也没必要污辱他的人格。实在不应该啊!而且,你所举的那句话,还正是他的谱系里的咧。

在清营兄看来,全世界都在犯傻,“孔子学院”开张到东、开张到西,是在向兽性返祖;振兴人文一脉,看来只能向李敖的大嘴里去讨生活了!

李敖是宣传队员,不是泥瓦工匠,呵呵。

有一句话怎么说?红军是宣传队,是播种机,又是……什么什么……记不太准了,我感觉李敖就像红军派过去的“播种机”一样。嘿嘿。

[em03]
跟完此帖,才发现清营兄还有跟帖以及0824哥对清营兄的反驳,呵呵,我可不愿被看为“火上浇油”哈?为了略表对清营兄的欢喜之情,这里再作申明:其实我还是可以喜欢李敖的。嘿嘿。我也只是对他的性格有点意见而已,就是说,和我一样,不太内敛哈?(也许我只是不喜欢自己而已)嘿嘿。^_^
以下是引用童志刚在2007-2-2 15:34:00的发言:

你认为他说的那个“历史上”的意思是………………限定在“现在还活着的”?(该打呀,俺又想起那本有用的《现代汉语词典》了。)

 

就算俺没注意查《现代汉语词典》,那现在还活着的人里面能超过李敖的好像也没有吧?

俺是灭绝师太
以下是引用金秋在2007-2-2 20:18: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童志刚在2007-2-2 15:34:00的发言:

你认为他说的那个“历史上”的意思是………………限定在“现在还活着的”?(该打呀,俺又想起那本有用的《现代汉语词典》了。)

 

就算俺没注意查《现代汉语词典》,那现在还活着的人里面能超过李敖的好像也没有吧?

你企图引诱俺跑题,横,休想!
以下是引用童志刚在2007-2-2 21:00: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金秋在2007-2-2 20:18:00的发言:

 

就算俺没注意查《现代汉语词典》,那现在还活着的人里面能超过李敖的好像也没有吧?

你企图引诱俺跑题,横,休想!

 

肯定是没有了,不然童版是不会顾及什么跑题不跑题的,这又不是命题讨论。

那基本可以这么说:李敖是他同时代的人中间最出类拔萃或最伟大的。

俺是灭绝师太

李敖的语言到底有怎样的惊人之处呢?最好举例说明。

不要对着偶的头像看啦,看晕了本人概不负责滴~~

“说有易,说无难,”这是所有严谨的学者都深为服膺的一个道理。说李敖是当代最伟大的学者之一,几乎可以从嘴皮上一滑而过,说者一般无需担心遭到别人质疑;而要说李敖是当代惟一最伟大的人物,工作量立刻上升为天文单位。因为那意味着,说者对于当代知识界人物的状况,包括因机遇或政治原因尚未得到世人公认的那些潜在人物,都已有了全面了解和通盘掂量。

这类全面了解和通盘掂量,若非奇才命世,通常非人力可为。

说大话需要胆量,胆量也有真胆假胆之分。哪怕事有蹊跷、毕竟有理可循,说不定属于真胆;把说者的能力(包括潜力)最大限度地拔高三倍都不可能够得着的领域,就只能是假胆了。布鲁姆说过一句话:“对经典性的预言需要作家死后两代人左右才能够被证实。”他说得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啦。他所谓经典性,当然也就是伟大性,包括伟大的惟一性。

以下是引用周泽雄在2007-2-2 23:19:00的发言:

“说有易,说无难,”这是所有严谨的学者都深为服膺的一个道理。说李敖是当代最伟大的学者之一,几乎可以从嘴皮上一滑而过,说者一般无需担心遭到别人质疑;而要说李敖是当代惟一最伟大的人物,工作量立刻上升为天文单位。因为那意味着,说者对于当代知识界人物的状况,包括因机遇或政治原因尚未得到世人公认的那些潜在人物,都已有了全面了解和通盘掂量。

这类全面了解和通盘掂量,若非奇才命世,通常非人力可为。

说大话需要胆量,胆量也有真胆假胆之分。哪怕事有蹊跷、毕竟有理可循,说不定属于真胆;把说者的能力(包括潜力)最大限度地拔高三倍都不可能够得着的领域,就只能是假胆了。布鲁姆说过一句话:“对经典性的预言需要作家死后两代人左右才能够被证实。”他说得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啦。他所谓经典性,当然也就是伟大性,包括伟大的惟一性。

哈哈,不得不佩服周兄一贯风格的“名人名言”引用大法。看上去,有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味道。

事实上,周兄这种方式的以暴制暴,未必能轻易地服人。

甚至还无法判断,对方若未能够理解周兄例举的“名人”背景,这又该如何双方沟通呢?

普通读书人,都有这样的“青春期”现象:一方面是绝对偏激地否定经典与传统,另一方面则是无条件的偶像崇拜。

轻李白,重李敖的口水,不过如此。

若真要按照周兄的判例,那么,当代“伟人”的认同,就不可能成为现实。那么,再看传媒上的名人排行榜,或学术与文科、理工科的诺贝尔奖,岂非是当下时代的儿戏一场。(诺贝尔奖项可是明确要求颁发给活人的。两代的长寿目标还不是现代人的科学追求吧?)

用真名讲真话。。。我怀疑 用马甲玩丑话。。。我理解 用真名说慌话。。。我见证 以真理的名义。。。我祈祷
    李熬,我佩服他的胆量,也佩服他的聪明(记忆力)和学识(读书多),但不佩服他的为人。这人有些匪气、痞气。这大概和他的胆量是成正比的。不过说到底,这种掺杂了匪气和痞气的胆量不值得学。而且我有时会怀疑,他到底是真有胆还是假有胆?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以下是引用海上笑笑生在2007-2-3 0:21:00的发言:哈哈,不得不佩服周兄一贯风格的“名人名言”引用大法。看上去,有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味道。 事实上,周兄这种方式的以暴制暴,未必能轻易地服人。

甚至还无法判断,对方若未能够理解周兄例举的“名人”背景,这又该如何双方沟通呢?

普通读书人,都有这样的“青春期”现象:一方面是绝对偏激地否定经典与传统,另一方面则是无条件的偶像崇拜。

轻李白,重李敖的口水,不过如此。

若真要按照周兄的判例,那么,当代“伟人”的认同,就不可能成为现实。那么,再看传媒上的名人排行榜,或学术与文科、理工科的诺贝尔奖,岂非是当下时代的儿戏一场。(诺贝尔奖项可是明确要求颁发给活人的。两代的长寿目标还不是现代人的科学追求吧?)

海上兄的帖子,恕我直言,似是而非之处多,似非而是之处少。本帖又是一次集中展示。赵元任先生的“说有易,说无难”,正确程度已经达到了“万物生长靠太阳”的地步,与其说它是一个观点,不如说它是一个公理。引用这样的话,不存在拉大旗做虎皮。至于引用布鲁姆的说法,只是提供一块他山之石而已。而且,假如海上兄当真明白布鲁姆的“背景”,你后面的话就十足外行了。布鲁姆说的经典性,特指文学,即使要扩散,也只能扩散到人文领域,与“理工科的诺贝尔奖”何干?如果指的是科学家,由于科学以进步为鹄的,文学则不以进步为标志,故经典一说,天然与科学无缘,那本来就是一个人文概念。牛顿力学可能被更新也应该被更新,荷马史诗则永远不会被淘汰。另外,有谁说过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就可以免检地成为经典大师?那还是两码事。颁给活人的奖,自有其激励作用,而文学或人文世界的经典性,从来不会与任何世俗奖项保持同步。以经典性为例,被瑞典文学院遗漏的经典作家,远远多于被他们选中的人,这事早已为人周知,难道海上兄恰恰成了一个例外?

 回海上先生:

  "普通读书人,都有这样的“青春期”现象:一方面是绝对偏激地否定经典与传统,另一方面则是无条件的偶像崇拜。 轻李白,重李敖的口水,不过如此"

   你说话总是让人摸不着边,看半天看不懂.没有能力说得俏皮,就是说直白也是一种水平,至少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明白了.还有,不要装好不好?

   具体你这一句话,一,我没有"绝对偏激地否定经典与传统",二,我也没有"无条件的偶像崇拜",三,我也没有轻李白,重李敖,同时,我也没有轻李敖,重李白,我只是说他们各有优长.四,我之所以挻李敖,只是因为看到挻他的人少,没有别的原因,如果挻他的人多,我会不挻或少挻,说另一种话.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周兄予我的回帖,难道与楼上“为伟人争鸣”的内容有关吗?

我指周兄的“方法论”与上下楼的“争鸣术”重叠,因此难以服众。

在我的例子里,举了诺贝尔奖,因为按照常识不限文学领域,所以才附加了理工科,甚至还附带了美国人的“学术诺贝尔”名称。

这并没有意图去指明科学与文学之间的不可比拟特性。

我们彼此不过是在争鸣伟人或天才,如何被世人认同成为“天下共识”的途径。

周兄的例举法,过于看重“名人名言”的效应,但却疏忽了争鸣者对某些“名人名言”的感受程度。

若要简单的说,“识天才者亦天才”,“惟有伯乐才通相马之术”。这样的比喻,岂非更加简单明了。

若要借名人名言来玩味,我记得美国爱默生的《代表人物》,篇章中对诸多“伟人”的评价,尚包括了拿破仑的名字。

此外,要论文学的发展中,是否需要借“进步”来衡量观念优劣,这是一个存疑的话题,未必如“经典性”的定义固步自封。

换句话说,讨论“经典性”的涵义,似乎也需要伟大的评论家出场,才能服众。而美国人布鲁姆对法国式“文化批判”(憎恨学派)的个人厌恶感,反而让我猜出了其人其言的“破绽”。

哈哈!

用真名讲真话。。。我怀疑 用马甲玩丑话。。。我理解 用真名说慌话。。。我见证 以真理的名义。。。我祈祷

"而且我有时会怀疑,他到底是真有胆还是假有胆?"

那我问你,什么是真胆,什么是假胆?是不是还有半真不假的胆?事情总是体现在行动中的,就是他如何卑怯,他做了勇敢的事,人们对他致以必要的礼敬,这总是应该的.特别是那些整天说什么民主自由的人,他们一边高呼,一边对李不屑.说实话,我对他们理解不了,我佩服他们这种敢于不屑的勇气.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to 王清营:

放心,我指的是一种普通读书人的认知过程--有青春期的叛逆心理,也有英雄崇拜的情结。。。

这些经历,大多数人都有相似的感受,我也毫无例外过。

你若足够幸运,已经跳出了这个局限,当然可贺可喜!

用真名讲真话。。。我怀疑 用马甲玩丑话。。。我理解 用真名说慌话。。。我见证 以真理的名义。。。我祈祷

赞海上先生一个,你57楼的话就很好!我看到很明白,看来,你不是没有把话说明白的能力,而是因为你爱装,不懂装懂,不知装知,并且爱卖弄读了什么什么收,唯恐人不知,才使自己的意思搞得不明白.   "海上兄的帖子,恕我直言,似是而非之处多,似非而是之处少"

  这话和您共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3 14:05:41编辑过]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以下是引用王清营在2007-1-27 10:05:00的发言:

文章提交者:王大地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南都周刊:您是胡适先生的追随者,但大陆民众的感觉可能觉得您的行事风格更接近鲁迅,您是如何看待他人的这种印象的?                                     李敖:他们这种评估都是很落伍的。他们不了解真相,你什么时候看过鲁迅骂过日本人鲁迅到临死前还是拿着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的钱,不是吗?鲁迅有个很有趣的事情,你发现没有,他的书从来没有被禁过。所以我不肯定鲁迅。我肯定的是五四运动时的胡适。因为胡适的头脑比他们都好!鲁迅反对议会政治,那是民主吗?连基本的民主结构都不懂,这样作为思想家是不及格的。
大陆多数到今天还谈鲁迅的这些人,头脑真是不行
。但一涉及社会科学:思想、文学、哲学,这些方面,是不及格的。

我知道老童为什么对李敖有意见了,主要是源于主贴里的这段话。特别是这句“大陆民众的感觉可能觉得您的行事风格更接近鲁迅”,居然把李敖和老童心目中的神——鲁迅相提并论,老童能不着急吗?李敖这样地低估中华民族的伟人——鲁迅,老童能不火冒三丈吗?

晚年的李敖还真是经常思维错位,不过这篇访谈倒还说了几句大实话。

"我认为李敖距离伟大很远,"

这是童志刚先生的话,

"说李敖是当代最伟大的学者之一,几乎可以从嘴皮上一滑而过,说者一般无需担心遭到别人质疑;"

这是周泽雄先生的话.

想看你们两个怎么交火.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