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稿没有经过太多的修改,就直接成文发表。韩寒自己也是这么解释的。
燕苗 发表于 2012-3-21 20:50
**

    不管小韩怎么说,“没经过太多修改”和“一气呵成”间是有距离的,不是一回事。
    一般说,短篇可以“一气呵成”,长篇是不可能滴。
正在看(还没看完)土豆网关于方韩大战的系列视频,其中那个对韩寒高一同学朱莲的采访几乎可以消灭一切关于代笔的质疑了。1,韩寒确实疯狂读书,别人听课的时候他永远在看各种各样的书;2,同学们都亲眼目睹了韩寒的写作;3,韩寒确实有能力把当下发生的事情即时写进文章(不用回家找他爹代笔的)。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15200120i123964101.html

这个能算“人证”吧。
**

    不管小韩怎么说,“没经过太多修改”和“一气呵成”间是有距离的,不是一回事。
    一般说,短篇可以“一气呵成”,长篇是不可能滴。
ys1937 发表于 2012-3-21 20:56
事情是这样的。韩寒出示了一份抄写整齐的稿件以证明他是三重门的原创者,但方舟子不认可,从这份誊清稿,看不出作者的创作思路,不能证明韩寒是该小说的作者,韩寒说他先写的十万字作废,再重写的二十万就是一次性定稿,除了个别字修补外没有大的修动,所以我用了一气呵成这个词,无论是一气还是两气都不符合正常的创作规律,我虽然也没有创作长篇小说的经历,但我认可方舟子的说法,因为小说就是编故事,就会有遗忘就会有前后不一致,就要修改,至今为止没有哪个作家敢说自己是一次搞定的。或者你不同意,非要造出一个特例,那就只能闹笑话了。
正在看(还没看完)土豆网关于方韩大战的系列视频,其中那个对韩寒高一同学朱莲的采访几乎可以消灭一切关于代笔的质疑了。1,韩寒确实疯狂读书,别人听课的时候他永远在看各种各样的书;2,同学们都亲眼目睹了韩寒的 ...
童志刚 发表于 2012-3-21 21:03
你忘了为亲者讳这句话了。
何必要这些旁证,韩寒自己亲自出场与方舟子对质不更好吗?韩寒真应该上法院起诉,只有证人承诺他们所有的话愿负法律责任,这些证词才有价值。
可惜,松江二中撤销了原定请韩寒的演讲,且一概回避媒体的采访,记者不让进门,为什么?韩寒若是真天才,可是给学校长脸的事情,这么好的机会都放过了,这学校有点傻。
按这个逻辑分析,是薄熙来和韩寒过不去喽。
有些人的脑袋是不是被驴踢了。
老程 发表于 2012-3-20 10:30
支持老程,总么总是搞似是而非的时空穿越啊,文革嘛~
如何解释那么多男燕燕不喜欢方?
施国英 发表于 2012-3-20 12:14
为了讨女燕燕们的欢心。
kemingqian 发表于 2012-3-20 12:17
别轻易下“你忘了”这样的结论。我没忘也同样可以作上面这样的表述的。

再就是,韩寒为什么不可以拒绝对质?方舟子如果打我的假,我也拒绝跟他对质,而且还认为跟他对质不仅不是“更好”而且是非常最不该做的事情,除非他告了我而且法院要求我出庭。
正在看(还没看完)土豆网关于方韩大战的系列视频,其中那个对韩寒高一同学朱莲的采访几乎可以消灭一切关于代笔的质疑了。1,韩寒确实疯狂读书,别人听课的时候他永远在看各种各样的书;2,同学们都亲眼目睹了韩寒的 ...
童志刚 发表于 2012-3-21 21:03
有空再看。

如有人质疑自己的同学朋友,又或者私交还不错,面对镜头,一般人能否做到真正的客观公正?
总之吧,什么都不可以相信。
本帖最后由 玻璃球 于 2012-3-21 22:20 编辑

方韩之战完整纪录——“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争议


[flash]http://www.tudou.com/v/7NcBox_RkYk/&resourceId=0_04_05_99/v.swf[/flash]
本帖最后由 玻璃球 于 2012-3-21 22:14 编辑
总之吧,什么都不可以相信。
童志刚 发表于 2012-3-21 21:56
童版,较之方寒之战初期,韩寒现在接受采访,回答问题的水平有明显提升。




[flash]http://www.tudou.com/v/pzxeGDtkvrQ/&resourceId=0_04_05_24/v.swf[/flash]
我不明白这么清楚的事实为什么还会反复争论,实在匪夷所思。无可救药。
有人真是不怕献丑,虽然用的是网名也总该爱护点,让自己的点击率高些不好吗?
"并不一定有代笔"和"一定有代笔"并不是一正一反的结论,两个观点有交集.
这茶余饭后的方韩八卦事件已经把不少人搞的有点精神错乱了.你可以持"一定"的观点,但不需要非得让别人所持的"并不一定"都要变成跟你一样的"一定"吧.
你有权保持不沉默,但我们很快会让你沉默的。
本帖最后由 heisfool 于 2012-3-22 02:26 编辑
闭嘴!表理他了!

呵呵。表误会,我坚决而积极的支持你的言论自由。12d" />12d" />12d" />12d" />
对于中文都哆嗦不清楚的人,我动摇并且消极的支持他们的言论自由。哈哈哈
迅弟儿 发表于 2012-3-21 15:31
滚 一边去,你这搅屎棍。    满嘴油腔滑调的,有事说事,没事就滚,  再搅和老子骂你祖宗十八代


哈哈哈哈哈
我不明白这么清楚的事实为什么还会反复争论,实在匪夷所思。无可救药。
燕苗 发表于 2012-3-21 22:21
你又骂了一群人,这帖子里和你意见不一样的不止我一个吧?    众人皆醉你独醒?方舟子自己清楚得很,他如果真的有证据,早上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韩寒给两千万了。  但是他没有,他有的全是似是而非的质疑推导出的似是而非的结论, 只能用来恶心韩寒,忽悠大众。 他的这种手法用在无论哪个人身上都适用,没人逃得掉的。
本帖最后由 heisfool 于 2012-3-22 02:25 编辑
http://ww4.sinaimg.cn/large/47406879jw1dr7oi7ak5ag.gif
玻璃球 发表于 2012-3-21 21:56
这个图里的很多人都出来辟谣了,说跟韩寒父亲根本没有私交,特别是韩寒父亲的所谓同级不同班和同系上下级的。 韩寒的父亲只在大学里待了一个月,同班同学都没认清楚,更别提那些不同班和不同级的了。
有人真是不怕献丑,虽然用的是网名也总该爱护点,让自己的点击率高些不好吗?
燕苗 发表于 2012-3-21 22:27
我坚持我的观点就是献丑了?   你没发现这帖子里对你的观点表达异议人多一些吗?
**

    不管小韩怎么说,“没经过太多修改”和“一气呵成”间是有距离的,不是一回事。
    一般说,短篇可以“一气呵成”,长篇是不可能滴。
ys1937 发表于 2012-3-21 20:56
哈哈哈,你也开始油嘴滑舌鸟.
关键是看神马叫“一气”。如果“一气”是指呼吸一次的话,那么“一气呵成”的长篇就完全有可能滴。
所以燕苗苗的理解是对滴,“没经过太多修改”的长篇,很显然,是一气呵成滴。
这是相当鸟不起滴。俗话说滴好,神童的背后总是藏着一个伟大滴88。
远远的见你在夕阳那端
拿着一只细花令箭
晚风吹开了你的乱发
才看清你的手里
不过是一根鸡毛
我坚持我的观点就是献丑了?   你没发现这帖子里对你的观点表达异议人多一些吗?
heisfool 发表于 2012-3-22 02:21
丑谈不上吧。陋倒是有一点。
但是中文中没有“献陋”这样的表达方式,所以这可能是燕苗不得已使用“献丑”一词的原因。

我看你也没必要与燕苗计较。丑和陋相差得并不是很大,将就着看看就行鸟。
远远的见你在夕阳那端
拿着一只细花令箭
晚风吹开了你的乱发
才看清你的手里
不过是一根鸡毛
这个图里的很多人都出来辟谣了,说跟韩寒父亲根本没有私交,特别是韩寒父亲的所谓同级不同班和同系上下级的。 韩寒的父亲只在大学里待了一个月,同班同学都没认清楚,更别提那些不同班和不同级的了。
heisfool 发表于 2012-3-22 02:17
现在的年轻人,对77、78级大学生究竟怎们回事不知道,或者知道些皮毛,不知实情。定论全靠猜测,这不过是对稍许用心考证者说的,连这些考证都没有,大约也就是癔想了。可怖的是,非还要以癔想为真理,想打遍天下无敌手。

我上大学的时候,方舟子也就是换牙的年龄吧。

我到校后,第一天办手续,买用品;第二天,见证自己过去听闻的地方;第三天逛街景闹市,花了大半天,主要就是找“内部书店”。

我们的班长,入校的前三天,除了食堂打饭和打水与盥洗外,就蒙被躺在床上,唯一与他过话过的,是本班年龄最小同学的父亲。

另一个方舟子那来的,据说是当年福建高考理工科第四名,头两天满城找电影院看电影。如今打小就搬弄遥控器的人,无法想象在电视稀缺的年代,从小县城来到大都市的孩子们,他们的兴奋点在哪。
燕苗还是太较真了。

假设把方舟子换成李大苗李大兴童志刚在质疑韩寒,这儿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不少人是不看事实只会凭好恶下判断的。
燕苗还是太较真了。

假设把方舟子换成李大苗李大兴童志刚在质疑韩寒,这儿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不少人是不看事实只会凭好恶下判断的。
irving 发表于 2012-3-22 08:16
童志刚开始是燕坛里质疑韩寒的主力,情况有什么大不一样??
你有权保持不沉默,但我们很快会让你沉默的。
看看土豆视频吧,里面有很多有趣的细节。

比如:

1、采访赵长天时,他应该已经知道赶往考场的时间不够问题,因此答复时和以前的说法不一样。打电话通知韩寒补考时间变成了9点半左右(以前说10点左右),到达考场时间变成11点到12点之间(以前说11点)。

2、问及“怎么去的考场”,画外音的女声抢先答“爸爸说在车站打的车”。  韩寒要出示父亲的手稿,被妻子拦住。  -----还是夫人清醒啊

3、视频明确证明是赵长天把《三重门》推荐给作家出版社和袁敏的,而韩仁均在《儿子韩寒》里面的说法是“偶然因素”:袁敏12月份看了一个报道,主动联系到韩寒!

4、确定了金山的书店在1992年12月就开架售书了。

5、韩仁均大学同学明确表示彼此有联系并有聚会,且韩长期在上海从事文字工作,此前却一口说死不认识萌芽的人和编辑,事实上编辑中有多人是同届中文系的。
本帖最后由 ys1937 于 2012-3-22 08:32 编辑

**

    首先声明,本人不是“自由派人士”,虽然,在一些观点上,也有赞同之处。
    1、 多少年来,即使是自由派人士,也难以罢脱“斗争”思维,这是可以理解的,受过了多少年斗争哲学的教育了。
    2、 在斗争哲学教育中,一条就是“敌人的敌人是朋友”。
    3、 由此,主帖认定,方某人攻击自由派,就一定是不厚的朋友。
    4、 其实,方某人打假,虽然不能认为全对,至少,许多打假行为应该肯定。即如司马,当年反“特异功能”中的许多“假”,个人以为也应肯定。
    5、 不因人废言。
    6、 就举一个反例:余某人对“某帝”,可谓打击到尽其剧了,那主帖作者是否同意:余某人也是不厚的‘亲密战友’了呢?
    7、 人是一个复杂的动物,简单地把人划派,是一种极为愚蠢的行为。
    8、 同样,个人以为,方某人可以打韩某的“假”,但是他得拿出足以令人信服的证据来,光凭推理是不够的。
本帖最后由 irving 于 2012-3-22 08:35 编辑
童志刚开始是燕坛里质疑韩寒的主力,情况有什么大不一样??
竹南 发表于 2012-3-22 08:23
你没理解我的意思。
本帖最后由 irving 于 2012-3-22 08:52 编辑
**

    首先声明,本人不是“自由派人士”,虽然,在一些观点上,也有赞同之处。
    1、 多少年来,即使是自由派人士,也难以罢脱“斗争”思维,这是可以理解的,受过了多少年斗争哲学的教育了。
    2、 在斗 ...
ys1937 发表于 2012-3-22 08:31
基本同意。剩下最后一点:方某人拿出了很多证据。个人判断是,70%的证据有说服力,30%未必能构成质疑点。

你那句话也有点问题,在这种质疑中,是无法有直接证据的,证据都是间接的,质疑的本质就是推理。否则就是直接陈述事实了。
你一个人,不能代表所有77级,78级的大学生。看写何老师的文章,人家同学之间很有爱。家长为子女的前途走关系也不是没有。
@李海鹏:我敦促@方舟子 亲赴上海调查,愿支付相关费用,话说得明白,资助穷逼方本人,不为别的,就为对真相有洁癖。方怂了,装死。这会儿方又蹦起来了,两次让我替土豆报销费用,真是幽默型无赖啊。更逗的是方粉,自称开车调查了一圈儿,让我报汽油费。多亏你们没自焚,要不这93的都八块多了,我还破产了呢。

-----李海鹏这种人说话真是恶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