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华无论记忆力还是文学方面的认知、表达,无疑比韩寒强,能说出个陈寅恪,比韩寒无论什么场合永远只知道钱钟书、梁实秋强多了。但不幸的是还要拿个小纸条提词,他不知道那段是否播出,说了句“这个(纸条)拿起来不好吧”(指纸条拿到桌面),于是就放座位上偷窥、提示。
正在看(还没看完)土豆网关于方韩大战的系列视频,其中那个对韩寒高一同学朱莲的采访几乎可以消灭一切关于代笔的质疑了。1,韩寒确实疯狂读书,别人听课的时候他永远在看各种各样的书;2,同学们都亲眼目睹了韩寒的写作;3,韩寒确实有能力把当下发生的事情即时写进文章(不用回家找他爹代笔的)。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15200120i123964101.html

这个能算“人证”吧。
童志刚 发表于 2012-3-21 21:03
谢谢老童,我看了视频。
这么铁板钉钉的事实,还有人在歪歪唧唧,真是不可救药。
如果连目击证人的证词都不相信,却相信一个坐在电脑前自说自话的人。这都是些神马人啊。
看到老童这么明白事理,尊重事实的态度,很高兴很欣慰。
我们从他初二以后真正看到他的文章,是参加"首届新概念作文比赛"的文章《求医》、《书店》、《杯中窥人》。写这些文章时,其实他的《三重门》已将完稿了。相比写长篇小说,写这些短文就比较轻松了,这就像一个喝白酒的人,要他再喝点啤酒那简直像喝饮料。后来有人以为韩寒是借"新概念"获奖的名气然后再写长篇小说《三重门》的,这是一种不了解情况的误会。
——《儿子韩寒》·韩仁均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5594398/
也就说,韩寒的高中同学传看的,只是韩寒的抄写稿。因为三重门在作文大赛前就写完了。等于是抄一张,给同学看一张。
这个视频:http://t.cn/zOihlu3 35:45 关于当天通知还是前一天通知复赛,土豆记者向韩寒核对,韩寒表示是当天他父亲接到的电话,并且回避究竟是谁决定去参赛,只反复强调来电时间“我爸说是”,而这个视频http://t.cn/zOiwZEQ ,胡玮莳非常明确地强调是韩寒本人接的电话。那么,究竟有无这个电话?
要事后说圆,真是很难的事情。
按作者的逻辑,把方说成某政客打手,就能反证韩寒是清白的?

另外,张鸣什么时候说过“为重庆分忧”?
一楼就是个标题党。什么叫“大肆攻击”?对贺卫方不就质疑了一下他的论文数么?除此之外根本没其他交互,这也叫大肆攻击。
看了视频,感觉是:小韩同学字写得很不错。

朱莲的另一个采访视频
本帖最后由 李大苗 于 2012-3-22 14:43 编辑

irving做父亲了么?做了父亲,才知道每个父亲都对自己的孩子有着与他人不同的期待与欣赏。有些时候,甚至比自己的那些成功还要更欣快。不仅在于亲者之讳,也更多有夸耀与渲染。这都是人知的常情,人的本能使然,否则哪有“儿子是自己的好”这类俗见呢。父亲对自己孩子的评估,对自己孩子的介绍,外人都付之一笑,没人究竟真假。为什么如此,是人的天性之自然,并非故意造假。所以,用父亲的话语,既不能证真,也无需证假。所能证明的,只是有舔犊之情,人类还在牲口的时代就已经天赋的情感。韩父的话,所能证明的,他的确是韩寒的,而不是别人的父亲。

每个人都会高估自己,掩饰自己的缺陷与不足,不待见别人的批评,惶论挑剔。掩饰还是造假,在方向上是同一的,但性质决然不同。我们每天都在撒谎,当别人问到“吃饭了么”的时候,当别人问到“喜欢么”,当别人电话问到“到了么”的时候,大概说来,莫不如此。韩寒的问题,在我看来,就知识的获得,方法的领悟,风格的养成,莫不受到父亲的影响。这与所有的孩子一样,也没有一个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承袭自己的长处与优点,甚至不吝直接动手指教。他们父子俩只是规避,但从来没直接否认这样的事情,多少有些好虚荣罢了。虚荣心这东西,很大程度上是指好显摆,北方称,好显佩,把光鲜的一面给别人看,把成功的一面给别人看,把东西擦亮些给别人看。绝不能否认东西是真的,只是片面的,部分的而已。在真与假之间,至少有着宽广的地带,人们可以摆放出“不真”、“不那么真”,“不那么假”和“不假”等等概念阵列。

至于十多年前的事情,当事人回忆之间必不尽同,在没有更可信的证据条件下,任何人的记忆都不足以采信。这与个人品性正派与否没有任何关系,也与有否关联利益也没有任何关系。之间的差异与抵牾,与经过比对而“发现”没有任何干系,而是人类视作常识,早已经成为规则,已经无需“质疑”的普遍现象。反之,若相互全然一致,分毫不差,人类反倒起疑,嗤之以鼻。如果非要较真儿,就要知道什么是“the benefit of the doubt to”。这是质疑的规则,不要以为自己聪颖,就可以兴然造次人类的规则,
回大苗:
   我是个父亲,而且由于特殊的原因,特别能体会父亲的情感。
   现在土豆做的事情,是核实具体的一些细节,直接地去搜集素材。正如移民局的有罪推定原则,声称是夫妻的两人只要表述上有不同点,就值得怀疑。在作文大赛、创作过程中,有太多无法吻合的细节。这方面大苗估计没有花时间去看过。注意,这不是用记忆模糊可以解释的。
   其实,我早在其他帖子里表达过我个人对韩寒的判断以及依据,不赘述。
   在这里不是来说服什么人的,也就凑个趣而已。各位心中自有判断。

注意在司马南说的时候,方舟子在一边笑而不语。
103# zoufeng_1234

那又如何?方舟子和司马南是铁哥们,众所周知嘛。难道你这么刻意讥讽“笑而不语”,就能反证韩寒没有造假吗?
本帖最后由 zoufeng_1234 于 2012-3-22 18:11 编辑
103# zoufeng_1234

那又如何?方舟子和司马南是铁哥们,众所周知嘛。难道你这么刻意讥讽“笑而不语”,就能反证韩寒没有造假吗?
陶云汀 发表于 2012-3-22 18:06
只是旁证主贴内容而已。我强调笑而不语,说明方舟子认同司马南的说法,也就是他质疑韩寒代笔的目的不是“求真”,而是另有目标。
好家伙!有这多人挺韩,咱就别再往高坡上填土啦。
据不完全统计,反对质疑韩寒的有:章立凡、姚晨、范冰冰、易中天、张鸣、章诒和、薛蛮子、腾讯网、宁财神、高晓松、路金波、马日拉、沈浩波、作业本、李剑芒、萧瀚、陈有西、斯伟江、罗永浩、胡紫薇、胡戈、六六、李玉、五岳散人、刘瑜、石康、慕容雪村、三糊涂、芦笛、变态辣椒、笑蜀、王利芬、严峰、周斌、冯唐、龚跃立、蔡文胜、张颖、王冉、饶雪漫、袁敏、袁莉、方绍伟、丛日云、阎连科、李铁、蒋浩等人。
你又骂了一群人,这帖子里和你意见不一样的不止我一个吧?    众人皆醉你独醒?方舟子自己清楚得很,他如果真的有证据,早上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韩寒给两千万了。  但是他没有,他有的全是似是而非的质疑推导出 ...
heisfool 发表于 2012-3-22 02:12
你能不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再发言,一来给自己长脸,二来杀对方个措手不及。韩寒悬赏2000万是给代笔者,不是给打假人的,也就是说即使方舟子胜诉了,奖金也是归韩爸,而不是方舟子。况且韩寒后来还公开声明撤销悬赏,方舟子再能,再瞎忙活这2000万也落不到他头上。
“不可救药”“匪夷所思”与骂人无关,这不是爆粗口。
这个图里的很多人都出来辟谣了,说跟韩寒父亲根本没有私交,特别是韩寒父亲的所谓同级不同班和同系上下级的。 韩寒的父亲只在大学里待了一个月,同班同学都没认清楚,更别提那些不同班和不同级的了。
heisfool 发表于 2012-3-22 02:17
有的人韩爸是可能不认识,但是韩爸与他大学同学也不是完全失去联系,有录音证明韩爸还经常参加大学同学聚会。
韩寒说他的同座同学陆乐是看着他写三重门的,可惜啊,这个陆乐是韩寒留级重读高一时的同学,而这时韩寒已经完成《三重门》
韩寒说他的同座同学陆乐是看着他写三重门的,可惜啊,这个陆乐是韩寒留级重读高一时的同学,而这时韩寒已经完成《三重门》
金丹华无论记忆力还是文学方面的认知、表达,无疑比韩寒强,能说出个陈寅恪,比韩寒无论什么场合永远只知道钱钟书、梁实秋强多了。但不幸的是还要拿个小纸条提词,他不知道那段是否播出,说了句“这个(纸条)拿起来 ...
irving 发表于 2012-3-22 10:06
人家有说话的提纲不行?因为有提纲,所以就是假的?

又说金丹华较强,又不认可他的话。那就干脆也质疑这个所谓的强的人的人品算了。

金丹华我其他帖子的跟贴已经贴了那么多。有人眼睛看不到就算了。

有兴趣的人可以看他的围脖  http://weibo.com/freeflyfight  @狂澜孤岛
http://www.tudou.com/l/qu0MJIcTHDg/&iid=123964104&resourceId=0_04_05_99/v.swf
朱莲的另一个采访视频
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12-3-22 13:12
你应该见识过假药广告的人证吧,各个都说有效,结果呢?
http://www.tudou.com/l/qu0MJIcTHDg/&iid=123964104&resourceId=0_04_05_99/v.swf
朱莲的另一个采访视频
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12-3-22 13:12
韩寒的同学证明了他在学校里看课外书,包括古文书。结果很多人还认为韩寒反智。
哈哈,所以有他的同学、老师上来证明韩寒看书,这个人就被打假了。。
哈哈,所以有他的同学、老师上来证明韩寒看书,这个人就被打假了。。
wolfzhang 发表于 2012-3-23 00:34
韩寒要造假,总得先要表演一番吧?
讲点题外话,现在又有好戏看了,当初方舟子告罗永浩虚假办学,涉嫌欺诈。现在罗永浩带着证据反告方舟子办虚假基金骗钱。

其实有时候我在想方舟子带头的打压韩寒的这场闹剧说不定真的是后面有人在下一盘大棋。 新浪微博,天涯杂谈,凯迪猫眼这几个月来几乎天天都有对韩寒狂轰乱炸的文章。对于一个没有公权的所谓名人,网络上这么多人这样整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相反,方舟子自己一屁股的不干净,他与很多人的骂战都是失败收场,比如肖传国诬告案,舟子赔了人家4万块;比如方学专家亦明的批评,舟子从来不敢正面回击;比如方当年读博士的时候抄袭导师文章;比如回国后出的科普书使用大量未经授权的插图。 如果反方的人团结起来,现在的情况肯定不会是对韩寒这么不利。 但是现实就是,目前反韩的人倒团结起来了,反方的却各自为战。 方还说韩寒有团队,我看是方背后才有团队。

再加上方舟子有个臭名昭著的好友司马南。。。这不得不让人浮想联翩
韩寒说他的同座同学陆乐是看着他写三重门的,可惜啊,这个陆乐是韩寒留级重读高一时的同学,而这时韩寒已经完成《三重门》
燕苗 发表于 2012-3-22 23:30
陆乐是第一次高一同学还是第二次高一同学?请再核实下,如果错了就“可惜”了——记得老童当质疑派的时候最想证明的就是陆乐是他“重读”时的同学,因为那样几乎就坐实了他们说谎,“可惜”没能证明。我的印象他不是“重读”时的同学,第一次的同学朱莲在视频中也多次提到韩寒跟陆乐是一个寝室的。第二次高一的同学应该是金丹华吧。
陆乐是第一次高一同学还是第二次高一同学?请再核实下,如果错了就“可惜”了——记得老童当质疑派的时候最想证明的就是陆乐是他“重读”时的同学,因为那样几乎就坐实了他们说谎,“可惜”没能证明。我的印象他不 ...
童志刚 发表于 2012-3-23 07:53
陆乐是第一次还是第二次高一的同学,这次的采访结果和之前的不一致,记者好像没有特别再确认一次。如是第一次高一的同学,那明显的时间错乱就不成立了。

不过,即便根据本次采访素材来推算,韩寒完成20万字的三重门,只用了几个月时间,这也是比较令人惊讶的。本次采访的高一的女同学说,“从开头开始看的”,后来又补充了一句“或许早就有准备了吧”。

而且令人不解的是,推算下来,韩寒创作三重门的时间,覆盖了他接近一个月时长的寒假,这段时间是住在面积不大的家里的(50多平米),很难想象父亲会不知情,因为根据韩仁均的文字描述,三重门是写好后他才知道的,此前一点都不知道。不好理解韩寒刻意隐瞒父亲的动机。假设是个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或许担心父亲责怪他不务正业;而他是一个各门功课都很差的学生(本次同学采访再次确认各科成绩都差,甚至难得及格),寻找一个发展的偏门,应当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且从常理推断,家里放着一个从事文学创作的父亲,但偏要隐瞒,不寻求指导,也是非同寻常的。

韩寒出示的、被他当做原创证明的手稿,有些令人匪夷所思的错字修改,从图片中可以看到,“波兰城市”的“市”一开始写成了“实”,然后划几道改成了“市”;“女朋友像牛奶”的“像”一开始写成“向”,然后改掉。如果是一种带着创作思维的“自主写字”,很难想象会写这样的别字。谁会把“城市”居然写成“城实”?这可能会发生在抄写或者听写的状态下,也即自己的思维并不紧跟的情况下。

还有很多看起来是刻意撇清的情况。比如韩仁均此前一再否定认识萌芽杂志社的任何一位编辑,而事实上多位编辑是同校77届中文系的,而且同学之间有聚会,虽然聚会未必碰上,但同在上海从事文字工作(韩还是区域报纸的副主编),很难想象真的不认识。韩父称不认识赵丽宏,但三重门中信手拈来了一段对赵丽宏书房名为“四步斋”的引用,这对于一个高一(之前)的学生来说有些奇怪。

本次采访的同学,都是韩寒和路金波提供线索的,这就没撇清,这一点记者没做好。如果像同学所说韩寒狂看课外书,真的挺难想象连语文都会不及格啊,不用拿万恶的应试说事儿,按照写三重门的文字水平,语文考不及格真得不容易。

本次难得地做了实地的真人访谈,但记者没有问“同学期间语文老师是否表扬过韩寒的作文、周记等写得好?平时的作文写得怎么样你们看过吗?是否和三重门里表现出来的文字能力相当?”。这个不应该。

非要找每一处质疑的辩解,勉强都可以,但多了就不好办。
讲点题外话,现在又有好戏看了,当初方舟子告罗永浩虚假办学,涉嫌欺诈。现在罗永浩带着证据反告方舟子办虚假基金骗钱。

其实有时候我在想方舟子带头的打压韩寒的这场闹剧说不定真的是后面有人在下一盘大棋。 新浪 ...
heisfool 发表于 2012-3-23 05:52
别着急说老方屁股不干净,这个募集资金的事儿解释得很清楚了,自己去看看吧。

方某人要赚钱的机会是很多的,他介入过那么多牛奶等食品的安全问题,很多公司走过公关,随便笔头偏一偏,写点软文,代个言,都能来钱。博客来点banner广告,也能来钱。但至今没有证据表明他赚过这些钱。老罗、李海鹏等人话里话外都是说他“穷酸”的,这帮庸俗成功学深入骨髓的人真是没品。

去年下半年三联周刊采访老方的文章中有一副大图片,照片中的方舟子一件旧大衣,扣子都少了一个。

当然,非要说他装穷,大把的存款在国外屯着,咱也没话说。呵呵。
    从图片中可以看到,“波兰城市”的“市”一开始写成了“实”,然后划几道改成了“市”;“女朋友像牛奶”的“像”一开始写成“向”,然后改掉。
irving 发表于 2012-3-23 08:37
**

    抱歉,我没看图片,也不关心方韩之争,只是就事论事,来胡说一番。
    反正我是来打酱油玩的。
    从上面这二个例子来看,可能是用拼音法打字的错误。
    “城市”和“诚实”音近;“像”与“向”也音近,也可能。
    我用五笔,但看别人用拼音,确实经常会出现此类“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