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慢性痛护理有讲究 居家照顾需兼顾环境饮食

       疼痛是各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持续6个月以上的疼痛即为慢性疼痛。疼痛本身就是一类疾病,因为各种急慢性疼痛会导致神经系统在分子、细胞、心理及社会多水平发生调节失常。对人们日常生活、行走、工作、社交以及食欲、睡眠、心理等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对于慢性疼痛,应及早选择科学方法进行治疗,并积极配合做好相应的护理。

慢性疼痛要做好家庭护理
          专家介绍说,总体来说,慢性疼痛患者及其亲属应从病人躯体状况、所处环境、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养生保健等多方面做好家庭护理。比如:应给予慢性疼痛病人安静的环境、柔和的光线;适当的卧位,并抬高床头;不定时按摩或进行冷热敷,以刺激皮肤,减少疼痛的感觉:在疼痛不厉害时进行适当活动或沐浴, 使病人感觉更舒适;疼痛加剧时,尽可能让患者放松,短暂疼痛可采用换气、打呵欠的方法缓解。持续疼痛时屈膝、屈髋、放松全身肌肉、闭目养神及缓慢呼气;室内可放置花卉、报刊杂志、电视机等,分散其注意力,在精神和肉体上从应激中解放出来,消除或缓解紧张性疼痛;可让患者练练气功,气功止痛效果在于唤起自然治愈力,练功可使镇痛时间延长,防止疼痛再发生;应坚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接受规范的药物镇痛治疗,同时可以辅助非药物性疼痛治疗方法,如针灸止痛、音乐疗法、放松锻炼、按摩疗法、冷疗、热疗、电疗、光疗等,以达到最佳的镇痛效果。
        
骨质疏松所致的疼痛护理
          疼痛时应让患者卧床休息,仰卧时应在双下肢下垫一软枕(高度以病人感到舒适为宜),以使双髋及双膝微屈,全身肌肉放松,减轻疼痛;侧卧位时应使腰椎在同一水平线上(可在腰后垫一枕头),下肢保持稍屈髋、屈膝;俯卧位时则床垫要平,以免腰部过度后伸;患者饮食方面要加强营养,以富含钙、磷食物为主,如多食用牛奶及奶制品、含钙量多的海产品和绿色蔬菜等;适当补充维生素D含量较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蛋黄等,不宜过量食用蛋白质和过咸的食物,适当控制糖的摄入量,注意补充与骨代谢相关的其他营养素,如维生素K、钠及必需微量元素如氟、锰、铜、锌等;避免睡软床,穿合适的鞋子、衣裤,上下楼梯时扶扶手、借助手杖、助步器保持身体平衡,改变体位时动作宜慢;减少吸烟和饮酒及饮用含咖啡因的饮品;配合进行理疗、运动疗法,保持一定的运动如散步、跳舞等。
        
颈肩痛的护理
          颈肩痛以局部疼痛及功能受限为主,患者往往不能梳头、洗脸,更不能抬臂提物,最痛苦的是夜间不能入睡。此类患者应进行适当锻炼,如用患肢梳头,触摸对侧耳朵,慢慢抬高患肢并举过头顶摇肩、拉肩、反背拉臂等运动,在较长时间内坚持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可防止关节再次粘连。颈肩痛夜间疼痛时,患者应选择适当的卧位或坐位,找出疼痛明显的部位,用50度左右的温水清洁疼痛部位,用热毛巾裹于手上擦疼痛部位约3-5分钟,将骨痛宁等镇痛药物擦于疼痛部位,可有效缓解颈肩痛。
        
腰腿痛的护理
          急性腰扭伤者应以卧硬板床休息为主,来缓解疼痛及肌肉痉挛,加之理疗,佩戴腰带制动避免腰部再次受损;卧床期间就应注意保暖,尽量避免寒冷、潮湿、过度疲劳等不利因素;恢复期要进行功能锻炼,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组织粘连变性及迁移成慢性腰痛;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腿痛,可通过理疗、局部封闭、牵引等,使突出的椎间盘尽量恢复原位,腰腿痛也会自然减轻或消失。
        
头痛的护理
          许多疾病都可能伴有头痛,尤以血管紧张性及神经性头痛较为多见,疼痛的特点是颞部血管搏动性跳痛,紧张、焦虑、过度用脑、睡眠不足是诱发头痛最常见原因。因此,头痛病人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的劳逸结合是解除头痛的主要措施;及时检查查找原因,在医生指导下接受正规治疗;患者要保证充分的睡眠,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刺激,同时可以进行局部按摩来转移注意力缓解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