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好一朵美丽的孽海自由花

好一朵美丽的孽海自由花

——读李冬君《孽海自由花》

 

冬君说“在下是11月26日出生,那天大雪纷飞,故名冬君。”以前自己热火flash时,曾非常喜欢一个画面,一个黑色长发淡色长裙女子在漫天雪花中转啊舞啊,长围巾随风飘扬。远景是冰川雪峰,近景有树有屋有灯火。后来见到冬君的名字,这个flash动画就自然而然出现在脑子中,背景音乐隐约记得是《雪中莲》。

后来见叶梦在真名论坛贴出的冬君家的照片,书壁、阳光、长椅、帘影、鱼池、菜园、瓜藤,不是见到,很难想像水泥都市北京会有这样田园般所在。①

读过冬君不少贴子。周泽雄称呼她“冬君女史”。“女史”这个称呼虽很古老,但用到冬君这里,我一点也没觉出有啥不妥。这个“史”字配她那简直是再贴切不过了。她的文章多与“史”相关。史,我总觉得有些干巴巴瘦老头一幅横秋气。前面加个女字,立即有江南三月气息扑面而来。但她却绝无江南小门小户气。冬君笔下气势我在看来,要比不少须眉老头磅礴大样。比如她的《走出天下观-中日文化纵横谈》、②《儒脉斜阳--曾国藩在官场与战场》(在真名论坛发表时名为《曾国藩与中国近代史》)③(这两篇我都是在真名论坛读的)。冬君文字更有她一贯的那份骨子里透出的端庄优雅,然而并不拒人千里,很少有佶屈聱牙的加塞东西,读来很是亲切。比如我刚刚读完的这本《孽海自由花》。

赛金花故事见过不少版本,确如冬君所言, “人们关心的是,她和瓦德西,是否睡过太后的床第?”。是看她的风流故事,就像当下一些不成气的导演,不管是皇后公主还是村姑村妇,都会在片子里塞些洗澡床笫镜头。更不要说赛金花本生故事就够受他们眼光重点关照了。那些赛金花“哄客”们哪有一个把她当一个有尊严的人、当正常的女人、当正常的朋友看待?

大非说:“只有女人才能写出!”④ 。我倒不这么认为,要是改成“只有冬君才能写得出”,我就无条件认可了。

小时候村里有个姑娘被继父诱奸生子,她母亲用夹衣包裹着死婴诉说遍一乡十村。姑娘悲苦不堪,家已不家,似乎她比那继父还要罪恶滔天,似乎她只有自杀才能以谢村人愤怒。有天晚上她躲在我家。我妈妈劝她“逃”,说天底下这么大,还能没你活命的地方。别的话怎么说的,我都没印象了,只有那个“逃”字记得清晰。那姑娘次日天麻麻亮时出逃,此后再没在村人眼里出现过。

娜拉出走,赛金花出走,被诱骗小村姑出走,逃,为了活,为了好好的活,很好。

 

2007年2月8日

附:

①叶梦_負蝂的家:

http://zmw.cn/bbs/dispbbs.asp?BoardID=12&ID=70524

②李冬君:走出天下观-中日文化纵横谈http://zmw.cn/bbs/dispbbs.asp?BoardID=7&ID=49046

③李冬君: 《儒脉斜阳--曾国藩在官场与战场》http://zmw.cn/bbs/dispbbs.asp?BoardID=3&ID=49710

④孽海自由花

 http://zmw.cn/bbs/dispbbs.asp?boardID=7&ID=71873

 

昨天在季风书店看到有买.俺已获赠书,就买了另外德波顿的几本书.
本版风云诀:煽风点火、兴风作浪

 大非说:“只有女人才能写出!”④ 。我倒不这么认为,要是改成“只有冬君才能写得出”,我就无条件认可了。

回梅茗:

你知道,冬君写的《孽海自由花》,无论是其文笔,还是独特的视角,还是文字中所包含着的情感,都是只有女人才写得出来的。 我作为男人能体会到,也许你是女人反而不敏感了。

读《孽海自由花》,我看到了女人的泪光,并且是和着血的。这书我是很快就读完了,行文之跳跃,文笔只优美,心里只有佩服二字,但更深深地感到作者的激愤之情溢于言表。在重大历史关头,是女人,一个妓女敢于挺身而出,在撑着,真是让俺们爷们汗颜。

冬君厉害,把那陈芝麻烂谷子再捣腾一下,让你们爷们看看,不要感觉那么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8 12:51:45编辑过]

刚才也收到冬君妹妹馈赠的书了,非常感谢。虽仅仅还只是初步翻阅,仍感耳目一新。

史学功底深厚、文字风格清新,但最值得称道的,是对赛金花这样一位女性的全新的审视角度——真有“听唱新翻杨柳枝”的快意。这是史学、人学观念的进步和冬君妹妹努力耕耘共同的硕果。

祝贺。

[em23][em23][em23][em23][em23][em23]
偕隐岂邀名,澹泊实素志。
俺的写了一半,完成后也交作业。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感谢楼主,如此抬举在下的小著,方知“大非”名副其实的“平头百姓大非”,有傲骨啊。

阿厚在季风书店漠视俺的存在?

谢谢九命大姐的鼓励,俺要再接再厉。

平平要送礼给俺,太高兴了。

我是背字的,多多益善。
喜欢冬君的文字。也喜欢负版的跟贴,简练风趣。可惜跟得太少。
俺是灭绝师太

“大非说:“只有女人才能写出!”④ 。我倒不这么认为,要是改成“只有冬君才能写得出”,我就无条件认可了。”

——套用一句过去教科书上的老套语,女史冬君在我眼里,是属于“这一个”的。我不愿意把冬君与任何类别相比。不管怎么比,总觉得不像。

因为没读过,所以不敢说。

梅班长笔下透出的那些美来,更禁不住有望而却步的感觉。还是赶紧逃吧。

群众滴眼睛是雪亮滴
雪亮滴眼睛是不明真相滴

哎呀,金秋妹妹,给俺带了两顶漂亮的高帽,“欢欢喜喜”地将软砖一拍,便砸到了俺的头皮——跟得太少。俺诚恳又诚恳地接受批评--但暂不改正。若要俺改正--请以观“后”效。

泽雄总算给俺正名了,俺决心今后“言顺”,俺的“小文”属于“这一个”,不管好坏,自由自在,没压力(俺还是有自知的哟),若与他人类比,俺忐忑,怕牵累他人。

网事情缘美妹看得太多,审美疲劳可以理解。但用钞票买疲劳,不划算。“还是赶紧逃吧”。

[em01]
我是背字的,多多益善。
以下是引用負蝂在2007-2-9 14:52:00的发言:

阿厚在季风书店漠视俺的存在?

俺是没掏银子买第二本,

不过这书俺已经开读,从内容到装帧都喜欢喜欢,都有朋友等着我看完借去呢.

 

本版风云诀:煽风点火、兴风作浪

如果作者与故事人物是同时代,“孽海”里起伏的没有“自由”心。

既然作者是当代人,那么,书名中的“自由”涵义让人理解“不自由”。

……这就是成不了好书的一个致命原因。

以下是引用天边外在2007-2-14 22:46:00的发言:

如果作者与故事人物是同时代,“孽海”里起伏的没有“自由”心。

既然作者是当代人,那么,书名中的“自由”涵义让人理解“不自由”。

……这就是成不了好书的一个致命原因。

闻到一股不太陌生的酸味儿~~

[em01]

本来就在真名读过負蝂姐姐不少的文章,对她的文笔很欣赏.所以当大非说《孽海自由花》好看,我毫不怀疑.我读的这本书就是大非送我的.主贴想要说的意思其实只是试图表达我读完好书的喜悦之情.看来这样一路颠三倒四下来并没有说好,让网事情缘甚至对这本书"望而却步".实乃本人之过.[em04]

春节过去了,还是回到真名的好。

谢谢兮兮帮俺推广,写了书,总是希望人家喜欢看的。看了点评,便不亦乐乎。

紫壶闻到不太陌生的酸味儿,在下琢磨了半天,在汉语的天下里,横竖没弄明白这“致命的原因”,天边外的说法很“哲学”,我看不懂,不好回帖,请谅。

梅茗来了,你让俺乐滋滋地过了个好春节了 。网事情缘兮,快归来,俺这厢有礼兮,请指教。

[em04]
我是背字的,多多益善。
以下是引用負蝂在2007-2-25 23:21:00的发言:

紫壶闻到不太陌生的酸味儿,在下琢磨了半天,在汉语的天下里,横竖没弄明白这“致命的原因”,天边外的说法很“哲学”,我看不懂,不好回帖,请谅。

 

自由是什么东东?

有人性的自由,也有奴性的“自由”……你耗费美丽的文字,让读者感叹哪一种自由?

这究竟是“哲学”问题,还是“致命”的问题?--呵呵,酸不酸呢?

 

以下是引用天边外在2007-2-14 22:46:00的发言:

如果作者与故事人物是同时代,“孽海”里起伏的没有“自由”心。

既然作者是当代人,那么,书名中的“自由”涵义让人理解“不自由”。

……这就是成不了好书的一个致命原因。

每个时代追求自由的方式和目标不一样,但这并不妨碍当代人去诠释既往的自由~~~

[em11]

“自由是什么东东?

有人性的自由,也有奴性的“自由”……你耗费美丽的文字,让读者感叹哪一种自由?

这究竟是“哲学”问题,还是“致命”的问题?--呵呵,酸不酸呢?”

会这样说话的人应该是成人吧?与其在这里莫名其妙的提问题,还不如自己看书去,建议:除了看《孽海自由花》,再看一下《孽海花》,将这两本比一下,再来提问题吧。

你吃了吗?不要断了饭气。

在某些人看来,象赛金花这样的女人是不配有自由的,于是自由就分出了奴性和人性,我很奇怪这种思路怎么可能来自人的大头,总觉得有这样的思路的人在思考时,是让小头一起思考的。

[em05][em05][em0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27 8:59:37编辑过]

今天,我就是高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