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175人的葬礼

据《每日邮报》7月11日报道,斯雷布雷尼察惨案中的175具新辨识出的遗体进行安葬。1995年7月11日,波黑塞族武装攻占斯雷布雷尼察,并宣布建立地方政权。联合国安理会随后通过决议,要求塞军撤出该地区,无条件释放被扣押的维和人员,并在那里重建联合国安全区,但遭到塞族方面拒绝。波黑战争结束后,波黑穆斯林失踪人口委员会在斯雷布雷尼察发现许多埋尸坑,并掘出数千具尸体。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人一旦把人抽象化、概念化、符号化,各种残暴都做得出来了。永远把人看做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
还有几张。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人一旦把人抽象化、概念化、符号化,各种残暴都做得出来了。永远把人看做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
吹笛在湖北 发表于 2014-7-12 12:50
噢!~~
两名叙利亚女子因“通奸”被极端分子用石头砸死


人民网芝加哥8月10日电叙利亚北部城市Raqqa近日发生两起惨案,共有两名年轻女子被极端分子以“通奸”罪名判处死刑,然后遭众人用石头活活砸死。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武装分子要求附近群众也参与“执行死刑”,但目击者称,没有本地人参与此事。
  从极端分子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现场视频和图片看,在一名宗教人士当众宣布该女子“犯有婚外通奸罪”和死刑判决后,这位全身黑衣的女子被半身埋入地下,一旁围观的外国武装分子蜂拥而上,用石头将这位名叫Faddah Ahmad的女子活活砸死。
  目击者称,在被石头砸中后,这位女子并没发出尖叫或者挣扎。Raqqa目前被反政府的叙利亚穆斯林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所占据,他们在当地实行严格伊斯兰律法。此前,这些极端分子还以同样罪名,用石头砸死另一名年仅26岁的女子Shamseh Abdullah。
  根据人权组织提供的信息,“伊斯兰国”武装人员还曾在斋月期间,将一名14岁男孩绑在十字架上暴晒数小时,罪名是不遵守斋戒规定。如果不尽快铲除“伊斯兰国”这个横跨叙利亚和伊拉克两地的极端组织,将给中东和平带来巨大危机。(高轶军)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绿教对妇女的控制和摧残,是现代人类无法接受的。
本帖最后由 水笺 于 2014-8-11 22:11 编辑

库尔德武装反攻ISIS(10/10)

尽管对ISIS的空袭还在继续,美国一参议员近日称,除非采取更果断的行动打击该组织,不然美国本土面临的恐怖威胁会进一步增加。据了解,ISIS已经杀害了500多名耶西迪人,其中部分受害者遭到活埋。图为ISIS的头目一字眉与成员摆拍。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我想不明白,这个ISIS去年这时候谁听说过?  这才半年的时间,一下就这么强大了,占了叙利亚和伊拉克那么多领土。 谁在背后支持的武器和资金?   谁训练的武装?  到底在当地有没有群众基础?   

我更想不通的是伊拉克的美国傀儡政府怎么如此不堪一击? 美军撤离伊拉克才几年?见到恐怖分子居然不战而逃,希望国,灯塔国美帝是你后盾呀,你逃个屁啊!  实在是想不通,   中国的公知们如果美帝爸爸放个屁他们都敢上街游行了,你伊拉克是实实在在拿着美国装备,接受美国训练,有民主自由人士领导的正规军啊。


我TM实在是想不通
伊斯兰内部派别之争的血腥味比巴以之争还浓,恐怕他们搞不清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某个度的重要性。
本拉登遗言:ISIS太残忍 基地应与之切断所有联系
人民网8月12日电 据“新国际”微博11日报道,英国《每日邮报》网站10日报道,在前“基地”组织头目本·拉丹巴基斯坦藏身处发现的一封21页信件中,本·拉丹警告说一个新生“残忍”极端组织势力日益增强,授意“基地”与之切断所有联系。这个组织就是眼下在伊拉克搅翻天的“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武装、即ISIS。
报道称,所曝光的文件由本·拉丹的助手2011年执笔,其中列举ISIS的一些野蛮行为,包括使用氯气化学武器、轰炸清真寺和屠杀天主教教堂等。《每日邮报》解读,ISIS原是“基地”组织下属的一个极端团体,但本·拉丹逐渐发现,ISIS的行径会损害‘基地’组织的“名声”。
(原标题:本拉登遗言:ISIS太残忍 基地应与之切断所有联系)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ISIS占领区:女人图片被移走 许多人离开又返回



原标题:走进ISIS占领区

驱逐基督徒、打压什叶派、破坏宗教圣地……这个前基地组织在一个月内采取了一系列行动,试图打造一个严格执行极端伊斯兰教义的国家。

作者:尚乐 梁有昶

6月底,攻占了伊拉克大片领土的“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极端组织(ISIS)在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苏尔宣布建立横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哈里法国”。一个月的时间,这个城市像是被笼罩在一层铁幕之下,外界难以想象城中的人到底生活如何。

上周, 一则有关ISIS的“新闻”,成为网上热门话题。根据报道,ISIS下令摩苏尔的所有妇女接受割礼,否则要面对严厉惩罚,约有400万妇女和女孩受影响。众多媒体纷纷转载,报道随即惹来国际公愤。

然而这则骇人听闻的报道,很快便被证实是假新闻。美国合众国际社、英国《卫报》等媒体都指出这则报道有误,ISIS也否认曾下此严令。但人们对摩苏尔更加好奇,ISIS占领区内部究竟是怎样一番光景?

“大街上的女人图片被移走了”

一个多月前,当数千名手持AK-47的武装人员出现在摩苏尔街头时,当地居民对这个强制接管统治权的组织充满了恐惧和担忧——人们害怕接下来的生活会朝不保夕。

一个月后,人们发现他们担心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至少从表面上看,当地人目前的生活是相对正常的,很难和那个因大规模处决俘虏而被指为“残忍嗜血”的恐怖组织联系在一起。城市内的大街上,运送食品、木材和废品的卡车川流不息,还有不少摩苏尔居民自驾去库尔德斯坦购买汽油。

对于很多摩苏尔居民特别是逊尼派穆斯林而言,ISIS带来的最大好处是“安全保障”。“你知道在ISIS来之前的摩苏尔是什么样的吗?我们几乎每天都生活在爆炸和暗杀之中,但是现在,我们有了安全保障。”一位摩苏尔居民阿布·萨德尔这样对美国《时代》周刊的记者说。

萨德尔并非唯一持此观点的人,ISIS对当地居民的“亲民行为”显然取得了效果。许多当地人离开又返回。被问及这样做的理由,他们的答案大同小异:“城里的一切都很平静。ISIS不爱多管闲事。卫生和市政部门照常办公。”ISIS甚至没执行禁烟令。“我每天开车进出,一直叼着烟!”在占领摩苏尔后,ISIS的士兵在街头散发传单,警告居民不许抽烟喝酒,否则将依照伊斯兰法进行惩罚。但到了晚上,公园里全都是抽水烟的年轻人。“不过大街上和商场里的女人图片被移走了。”

驱逐基督教家庭

然而对于不顺从统治的人,ISIS就没那么仁慈了。

在摩苏尔和库尔德斯坦之间的公路上待久了,就能感觉到所谓的和平具有欺骗性。有那么一阵,公路上似乎平静如水;但顷刻间,来自摩苏尔基督教社区的车队便蜂拥而至。车队都在翻山越岭的赶路,所有车厢里挤满了人,后车窗上挂着十字架,戴面纱的妇女蜷缩在后座上。多数人没带行李,随身只有公文包、手提箱和饮用水。“我们不得不逃走,这不是第一回了。”一名难民说。

在表面的平静下,驱逐基督徒、打压什叶派、破坏宗教圣地……这个前基地组织采取着一系列行动,试图打造一个严格执行极端伊斯兰教义的国家。

在ISIS刚发布针对基督徒的最后通牒时,供职于当地政府部门的纳迪娅还天真地认为“这可能是个流言,或者只是一些不负责任的武装分子的个人行为。”所以她和家人待在家中,没有做任何逃离的准备。但是当武装分子开始拿着扩音器在街头喊话,并且在一些基督徒的住所标记“收归国有”的符号时,纳迪娅才意识到“他们是认真的”。

6月16日,ISIS发布了一项声明,要求该市的基督徒6月19日中午之前在皈依伊斯兰教、缴纳“吉兹亚”税(即人头税)或离开摩苏尔三个选项间做出抉择,“如果拒绝,等待你们的只有刀剑。”

“吉兹亚”是一种向非穆斯林征收的古老税种。在早期的伊斯兰教国家,非穆斯林需要缴纳一定数额的费用,才可以继续他们的信仰,并在外地入侵时得到保护。而身体健全、达到服兵役年龄的非穆斯林男子也必须缴纳“吉兹亚”税,才可以免于参加穆斯林战争。

纳了税就一定能够相安无事?摩苏尔的基督徒没有信心。因此,他们选择了离开生活了几个世纪的家乡。6月19日中午前,当地的375个基督教家庭抛下房子和财产,匆匆踏上逃亡之路。纳迪娅说他们可能是最后一个离开的家庭,“一家七口挤进一辆汽车逃了出来。”

打压什叶派穆斯林

相较于基督徒,摩苏尔的什叶派穆斯林的境况似乎更加悲惨。在ISIS占领摩苏尔西郊的巴都什监狱后,400多名什叶派犯人被集体处决。

在伊拉克南部宗教圣地纳杰夫市西北郊的侯赛因难民营,《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还采访了一些从摩苏尔逃离的什叶派穆斯林家庭。

“他们绑架了我,狠狠打我,直到打坏我两根肋骨。”76岁的易卜拉欣·哈希姆左手按着受伤的肋部,右手不停捻动一串念珠,愤怒而惊恐地向记者讲述着几天前在家乡噩梦般的经历。

哈希姆来自摩苏尔市向西50公里的艾斯基摩苏尔镇,ISIS占领摩苏尔后,大肆破坏什叶派宗教场所,严酷打击什叶派穆斯林,当地的什叶派居民无端遭到殴打、绑架、劫掠甚至杀害。就在哈希姆一家出逃的前两天,他的两个弟弟被武装分子枪杀,“尸体就扔在那里,我们只好把他们装在塑料袋里草草下葬。”

来自摩苏尔市泰勒可夫镇的迈赫迪·穆赫辛·穆萨维说,在ISIS占领摩苏尔之前,当地的逊尼派和什叶派居民相互通婚,“像兄弟一样生活在一起。”但ISIS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

62岁的穆萨维曾经是一名长途客运司机,家里有四所房子,生活富足安逸。但是几周前,武装分子闯进他家,一番洗劫之后把他的四所房子全部放火烧掉。

穆萨维育有五个儿子,三个在伊拉克军队服役,其中最小的儿子在与武装分子交战时牺牲。上半年,穆萨维刚给小儿子盖了新房,儿子答应他斋月结束后就搬家,“现在他死了,永远也住不进去了……”

破坏宗教名胜

破坏古代圣殿和名胜古迹是ISIS在摩苏尔实践其严苛伊斯兰教义统治的又一行动。6月25日,武装分子炸毁了相传葬有亚当和夏娃第三子赛斯的赛斯清真寺。而在此前一天,相传葬有基督教先知约拿的著名清真寺也惨遭破坏。

当地居民称,6月24日,武装分子用炸药在约拿清真寺外围起一道围墙,在驱逐了寺内人员后引爆炸弹将其炸毁。

逊尼派占多数的尼尼微省几千年来一直是伊拉克亚述派基督教的中心。作为尼尼微省首府,摩苏尔向来以宗教包容而著称,不同的宗教信仰在这里得到生存和发展。保存于伊斯兰教清真寺中的基督教先知约拿圣陵,一直以来被看做是一种宗教共存的象征。

但包括ISIS在内的一些信奉极端伊斯兰教义的组织则不认同这一理念。同时他们认为供奉和参拜圣殿或坟墓是一种不圣洁的行为,而崇拜穆罕默德以外的其他先知也被极端分子视为叛教。据媒体报道,ISIS此前已经颁布法令,宣布了他们破坏圣殿和坟墓的计划。

据美联社报道,摩苏尔斜塔已经成为ISIS的下一个摧毁目标。摩苏尔斜塔建于1172年,几乎与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同时开工建设,是一座具有浓厚伊斯兰风格的著名建筑。报道称,武装分子上周末已经在斜塔周围布满了炸药。

武装分子之所以要炸掉摩苏尔斜塔,是因为该塔供奉着多位历史上著名的宗教人物。而作为绘在1万面额伊拉克第纳尔纸币上的景观,摩苏尔斜塔俨然已经成为伊拉克的国家象征之一。但在武装分子看来,民族主义也是一种可耻的、不可取的行为。

但当地居民对ISIS的这种行为已经忍无可忍。就在ISIS武装分子做好炸塔准备后,附近居民闻讯赶来,他们手拉手坐在斜塔周围,对武装分子说:“你们要想炸掉斜塔,就先炸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