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急缺女孩子的印度小城昌迪加尔

        教育水平称霸全国 女士处处享受优待

  昌迪加尔城独占着好几个印度之最:年龄最小的城市,生活水平最高的城市,居民受教育率最高的城市,女性比例最小的城市。同时它也是政府机构最密集的城市之一,被印度人称为“公务员的天堂”。

  昌迪加尔在印度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的地方。来这儿之前,我曾到过印度其他几个大城市,最大的感受就是晕,街道错综复杂能把人转晕,行人车马多得让人眼晕,嘈杂声不绝于耳吵得人头晕。后来习惯了,倒觉得不吵不挤不热闹。所以,坐车进入昌迪加尔市区时,我被井井有条的街道吓了一跳,赶紧问同来的印度朋友:“车没开出印度吧?”

  朋友解释说:“昌迪加尔的确跟其他城市不同,它的一草一木都是打过草稿的。”上世纪50年代,印度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理尼赫鲁请著名法国设计师柯布西耶设计一座“挣脱历史枷锁”的城市——昌迪加尔。

  设计师也不含糊,把旧城地图一扔,在白纸上从零开始。昌迪加尔就从这些图纸中诞生了,它由大小相等的46个“部区”组成。每个部区长1200米,宽800米,而且都能自给自足,有居民点、工商业区、学校和娱乐场所。从居民点步行10分钟,可以走到“部区”内任何一座公共设施。

  昌迪加尔的公路等级分明,非常有讲究,当地人叫它们“V”,每级V都遵循着各自的模型设计。V1级别最高,是从市区通往其他城市的高速。V7级别最低,各家各户门前的小路就是V7。而V8是后加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

  公务员的天堂 对女子免门票

  昌迪加尔城外是一道16公里宽的环形绿色隔离带,这些花花草草可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柯布西耶的目的是靠这道绿色的界河,控制城市无限度地扩张。不过设计师百密一疏,忘了对人口密度做限制。他当年的规划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城区居民15万人,在第二阶段扩展到50万人口的城市。可是到今天城里居民已经超过90万了,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7900人,因此住房昂贵,生活费居高不下。

印度朋友告诉我,能住进昌迪加尔的人素质都不低,这里的教育普及率高达97%,基本人人都会讲英语,连小贩都能流利地用英语跟你砍价。由于是哈里亚纳邦和旁遮普邦共同的行政首府,昌迪加尔第一大职业就是公务员,另外一小部分则是离退休的老干部,因此也被印度人称为“公务员的天堂”。

  昌迪加尔的另一个特点是男多女少,比例1000对777,是全国最缺女孩子的地方。如果你是女士,在这里能受到特别优待,坐公交车有人抢着给你让座,进酒吧和俱乐部都免票。

  把垃圾请进公园 发起者成大名人

  昌迪加尔跟印度其他城市的另一个区别是它的街道非常干净,朋友笑着说:“垃圾都被列克·昌德请到公园里去了。”他说的公园是“石园”,是昌德花了40多年的时间建成的。

  几十年前,昌德是市政府属下的一个公路检查员,出于兴趣和好奇心,开始用废物做雕像,盖亭子……到现在已经装满了整整10公顷的大公园,光雕像就有5000多座,比真人还高,都是用碎瓦片,旧灯管,油桶和电线做成的。

  他也因为石园成了世界名人,往返于欧洲和北美,收入不菲。不过昌德仍然很谦虚,拒不承认自己是艺术家,说最多算是个工程技术人员。

焚我残躯,熊熊圣火。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 施主:请端起酒杯喝酒,放下筷子砸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