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朱大可pk艾未未

时间:2006/08/01 出处:东方网
文/朱大可

本人今日破戒开骂:

“流氓艾”和“食客沈”

著名写手“食客沈”,昨日在他的博客里改行当起了哄客,兴趣点从都市时尚转向文坛斗殴,抖擞着“包打听”精神,以“上海八卦”为题,重提我五月间在京城与 “流氓艾”PK之事,言语之间,颇有没能打起来的深遗大憾。不过这篇起哄文字,倒是触发了我回应的念头。乘着学校刚放假,略有些空闲,赶紧敲上几个字,也算是对这公案的一个简短回应。

中国前卫艺术界的研讨会,题为“批评的力量”,由包泡策划。上海这边到场的,有我和张献,广州则是李公明、冯原和杨小彦,北京是北村、崔卫平、刘湲、汪民安、隋建国等等,还有就是“流氓艾”,以及几位我不熟悉的艺术家。整个会议花一天时间,谈中国文化现状及其批评的意义。

下午四点左右,会议已近尾声。北村和汪民安起身告辞。随后,应包泡之邀,崔卫平谈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刘湲介绍前卫音乐界的现状,我也简述了大众文化的现状。姗姗来迟的流氓艾,竟然一张嘴就动粗,叫骂崔卫平、刘湲和我是“装逼”。

我向来不喜吵架,但若有流氓缠身,一般也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所以就把扔过来的秽物,回敬给对方,请他自己享用。

流氓艾大惊,因他误以为我是白烨之类的软柿子,而他在京城横行,从未有人胆敢挡道,便砸碎主办方的无线话筒,很委屈地叫道:我骂你了吗?我骂你了吗?继而摆出好勇斗狠的姿态,被众人劝住,离去,又返回,再做打架科,又被劝住,如是再三,装得跟真的似的,颇有点技术含量,最后还亲自找了个台阶,挥动可爱的粉拳说“你等着!”然后悻悻而下。

“批评的力量”研讨会,以小泼皮的杂耍表演而告结束,由一场严肃的讨论,演成一出闹剧。

崔卫平起身正色说,大可,我支持你,你没有失去理性,没有动手斗殴,但你做出了必要的反击。你是真正的男人。

感谢崔卫平所言。我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理性,乃是因为,我走南闯北,领教过比这更可笑的泼皮,深谙其色厉内荏的虚弱本性。

流氓艾事后在他自己的博里,颠倒黑白地开骂,我没有回敬,只是因为不屑。

许多网友不忿,在我的博上留言,痛斥流氓艾,其中言辞过激的,我删掉了,这是因为,不屑于为个泼皮,坏了我本人的规矩。

一周后,陈村兄从张献嘴里听说此事,就在他的小众菜园起了一帖,转载流氓艾骂我的博文,题为“福建上海人朱大可惨遭浙江北京人艾未未蹂躏”,同时以村长之名叫阵,指明要双方出手,面对面地PK。我还是不屑于对流氓开骂,便电告陈村,请他撤帖,他满不情愿地做了,失望得跟小孩子似的。当版主的,眼看丢了个炒作坛子的好题材,自然心下不乐,对此我一直有歉疚之意(本文既出,便算是一次出恭式的回报,陈村兄尽可拿去他的菜地施肥)。

我所不屑的流氓艾,据说是某位诗界左王的公子,原先是学画图的,二十多年来毫无建树,终于改行当泥水匠,去赶那中国建筑的市场大潮。可惜做出来的东西,虽美其名曰“极简主义”,终究只是一堆长城脚下的混凝土垃圾。中国的建筑界,到处充斥着这种三流角色。

平庸本不是一种罪过,而为了掩藏平庸,化妆成“前卫建筑师”,倒成了京师的一道丑陋风景。流氓艾自称是其父的“叛徒”,但他丢掉的只是老爹的才华,却紧紧抓住了其棒杀“朦胧诗”和排斥异端的手法。老艾的棍棒衣钵,实在是有了青出于蓝的传承。

流氓艾在其博里自诩“无耻”,刻画了一副“我是流氓我怕谁”的肖像,他的自报家门,倒也省却了我的许多笔墨。

一靠老爹的名声混充高俅,二靠披了层艺术家的皮,三靠在美国的所谓“艺术经历”,四靠一副骂术加拳术的架势,这虚张声势的四招,统称“艾家花拳”,虽是蹩脚的江湖手段,但在痞子横行的时代,倒成了卖艺赚钱的一种身法,一旦施展起来,也能唬住一干房地产商和网络草民。

不过还是有人看出了门道。一位京城设计圈的朋友形容说,“北京有两只纸老虎”。但纸老虎的称谓,实在是一种过誉,因为我连纸做的老虎都没见到,顶多也就领教过几只模样滑稽的纸犬而已。

流氓艾最近指名道姓地开骂老钟头,在众人铺天盖地的口水里,再吐上一口浓痰,摆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其实却相当的安全,因为老钟头早就是个无力还击的“衰人”。所谓“艾家花拳”,无非就是欺软怕硬的别名。

中国哄客的革命队伍,成份相当的复杂,起哄者既有流氓艾,也有食客沈。这是南北流派的分野。前者做斗狠科,后者做好奇状,都是社会分工的需要。不过我还是更喜欢南派风格,跟满嘴脏话的京师流氓相比,在旁说些煽风点火的闲话,既可免费看戏,还少了挨揍或吃官司的危险,最多浪费点口水,终究不会影响消化美食的胃口。但愿本人的开戒一骂,亦不会败了各位看博的雅兴。

(作者按:本文破例借毛语和鲁语一用,掠美之处,不敢自拥,特此声明,以正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