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生命中的理想

 

    我曾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最感人的理想”。那是一个三年级小学生写的一篇文章,他说他的理想是做一条狗,因为他怕鬼,所以他要做一条狗,这样就可以保护自己的妈妈。
  我认为只要有理想,不管他是想做一条狗,还是成为金融业巨子,都会努力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有意义。
  大家都知道《愚公移山》里的愚公吧,他真的愚蠢吗?不,他只是为了自己生命中的理想,为了生存的意义——在理想的支撑下,坚持做一件在旁人看来有点“愚”的事。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
  我小时候读这个故事时,觉得这个老爷爷真笨,那么大年纪还去干那么重的活,不懂得享清福。等到长大了,要升初中了,我再想想这个故事,才领悟到愚公比看似活得轻松的好些人活得更有意义,因为他找到了人生的目标,并付诸行动。而我那时还很盲目,还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想长大后开一家食品商店,一边卖,一边吃。后来我又想做设计师、作家、金融业巨子等等,可我不能确定,我到底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
  我曾经学过一段时间的小提琴。记得第一次上课是在冬天,老师先教我拉琴的姿势,老师家没有暖气,我在一间不通风的房子里,手握小提琴哆嗦着站了一晚。后面几天也这样,每天晚上就只是重复地拉那几根弦,不断地上下拉动,坚持了一年,终于坚持不住了,我停止了练习。现在我很后悔,因为我还是很喜欢小提琴的。通过这件事,我更加敬佩愚公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我最缺少的就是毅力,虽然它看不见,摸不着,可它却支配着我的行动,控制着我的未来。
  生命中的理想是靠毅力的砖石砌成的,需要努力,需要想像……

《第二课堂(小学版)》2005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