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林夕依寒 于 2012-11-3 10:29 编辑

严谨的环评既要定性,更要定量。(我网上搜的这份没有) 咱们国家很多环评的量是反算的,就是告诉你国标是多少,这个厂的总量控制是多少,自己反算吧。
我就遇到过,反算回去,脱硫效率要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几以上才能达标(就算我们水平差,我们不敢接,找老外的脱硫工程,谁敢保证这个效率),这样的数据居然环评能过。而且同类型的项目,比那个项目大的还有。我只能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种数据告诉我的是,这么大的项目就不应该被批准。
很多项目越上越大,动不动追求世界最大,我一看这些就想骂人。不是老外没水平上最大的项目,而是他们这种项目就不可能被批准。
某设计院设计的项目某环节,号称该环节全球最大最先进,我看设备几乎全进口,觉得怪异无比。问业内某总工,人家说,老外肯定不会设计那么大的,怕工人人受不了。(抱歉,我是个怂人,我没法说具体)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2-11-3 10:45 编辑
严谨的环评既要定性,更要定量。(我网上搜的这份没有) 咱们国家很多环评的量是反算的,就是告诉你国标是多少,这个厂的总量控制是多少,自己反算吧。
我就遇到过,反算回去,脱硫效率要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几以上( ...
林夕依寒 发表于 2012-11-3 10:18
你说的我不熟,我说的离我较近。你从网上搜到的仪征和翔鹭都是我们的用户,我们的设备是他们产品系列的最后一环--纺丝。我吗设备所用原料就是PET,现在都是PET熔体直接用热夹套管直接入我们设备的接口。
你是网上搜的,我是眼睛看的。大装置不可靠的说法在我们这个系列里已经被实践证明是过时的。拿PET聚合装置举例,90年代仪征上了个18万吨/年的世界最大的装置,设备投产后他们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现在民营企业上的国产装置40万吨/年很普遍。20万吨以下的产量已经没有了竞争能力。国产设备质量差、外国没有的就不行的说法在我们这个领域里显然是OUT啦。
国产大型PET成套设备已经出口,这个领域如同造船业,欧美已经放弃。与造船业不同,韩国和日本没有开始,中国现在是一家独大。
我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说,咱们国家环保要求本来就低,可就是那么低的标准,就我网上搜的那个环评来说。那几种方法能使烟气达标简直不可能你信不信。
对于别的设备我不明白,对于环保设备,我还是有点数的。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2-11-3 10:53 编辑
我很多项目越上越大,动不动追求世界最大,我一看这些就想骂人。不是老外没水平上最大的项目,而是他们这种项目就不可能被批准。
林夕依寒 发表于 2012-11-3 10:45
我62楼上的帖子是以实例告诉你,你的这种说法并不不全面。
在这楼里我们还是围绕着PX/PTA/PET这个系列讨论技术问题,扯上别的行业我就说不上话了。
而如果一个企业年产达到某个数,而国家排放标准是一个定值。有那个产量巨大的产量,就不可能达标。
我在48楼已经分析过那个环评的一部分了。

让我看那个环评,就是该企业PTA项目投产后,不可能达标。
说来说去,就是当今政息太封闭了,当局什么都想封闭起来,不想让老百姓知道,连官员的工资都不敢公开。因为只有封闭,搞得神秘点,才有利于他们唬人的。如果都公开了,他们还能那么明目张胆地敲诈勒索吗?
记得以前家里开小食杂店时,一个什么酒类专卖管理局上门来收费,一年要六十五元,第一年我给了。第二年又来要。当时烟草专卖是国家明令颁布的法令,人家只是让申报,之后发个证,就收三十元的工本费,以后只是上门检查,如没有违法,贩卖私烟,从来不收任何费用的。而这个酒类专卖管理局,国家根本没有这个机构,当时也没有什么专卖政策的(后来薄熙来当商务部长时出台个“酒类专卖条例”,我开店时尚没有这个条例)。我让他出示收费的凭据,他拿不出,让我去他单位看。我去时,一个工作人员拿出一个省局的文件,我看他文件上也没有年年收费的条款,向他提出异议。并告诉他,按照工商管理条例,想收费必须得有省级政府以上的文件为凭据,他的文件只是厅局级的,没有法律效率。他说还有文件,我让他拿出来看看,他竟说什么:“什么文件都给你看?”意思是我不配看。如果他不上门向我收费,请我看我都懒得看,既然向我要钱,我就得搞明白应不应该给他。听了他的话,我二话没说,出门就走,再也没理他,他也再没有来收费。
所以,当局是不希望公开透明的,水越混越好,好利于他们浑水摸鱼。
而如果一个企业年产达到某个数,而国家排放标准是一个定值。有那个产量巨大的产量,就不可能达标。
林夕依寒 发表于 2012-11-3 10:52
也不一定,纺丝工艺和PET聚合工艺本身就是污染极低的项目。欧美的PTA和PX都是大装置,他们能在城市附近生产就证明环保能达到当地要求,也证明了这些工厂有治理能力。而不是像你所引用的那位教授所说“即使用世界上最好的环保设备,每年也有600吨泄漏”。
我在48楼已经分析过那个环评的一部分了。

让我看那个环评,就是该企业PTA项目投产后,不可能达标。
林夕依寒 发表于 2012-11-3 10:58
也许你是对的,这是你的专业我知之甚少。
我不同意的是你的有些话里的两个“凡是”之意,即凡是国产的就是差的,凡是比国外大的就是不合理的。
他们单厂最大年产多少?

我说是达到某个数值,因为没有数据,我没法说。
我为什么说48楼那个环评,我认为该企业PTA项目投产后,不可能达标。
因为环评的习惯,是只有净化效率达到它写的那个数以上,才能达标。
如果环评上净化方法不可能达到那个数,投产后必然就达不了标。
本帖最后由 kemingqian 于 2012-11-3 11:49 编辑

看着楼上搞理工的在这里议论,俺以文科思维参与一下。

不知怎么回事,有一段时间北京有人要在王府井大街上建殡仪馆,上海有人想在南京路上盖火葬场。王府井南京路上的居民商家纷纷反对,认为不卫生,不吉利,一起游行,把建殡仪馆火葬场一事废了。这时,热心老钱出来科普,说其实现在的殡仪馆火化全封闭,病菌不外泄,很安全很卫生。可是还有人反对。这时老钱就开始举例说明,提醒大家如果没有殡仪馆火葬场,以后人死了都要埋在小区里,大家愿意吗,等等。老钱的朋友老邹也出面,希望大家不要把这个问题政治化了。

俺这个总结怎么样?
本帖最后由 自觉的梦游人 于 2012-11-3 13:38 编辑

顶克明。
宁波闹事了,燕谈就要找个茬来表态,本来PX啥的,在宁波那里也就是闹事找的茬,到了燕谈就变成了书呆子科普的茬。说起来还真的让人感到是宁波人燕谈人之间完全是裤裆里放屁——跑俩岔了。
PX就是宁波人闹事找的茬,为什么要闹呢?就因为这么一个化学制造业工程项目,换在别地别国,都得有一个向周围居民征求许可的过程,这是周围居民的普世价值和基本人权的真实所在和具体体现,周围居民如果同意立项,投资厂商才能得到政府的许可,周围居民说不,那就没门。中国的传统,就是资方和官方沟通,勾结到通了,就可以霸王硬上鞭,拿着民意强奸了,还要说闹事的居民违法。不靠选民的政府从来不会担忧治下选区的民意选票。宁波、以及什邡等地的民众,实际上纠结的,是公民权利。资方和官方一勾结还通了,就能随意在居民家门口想造什么就造什么,想拆什么就拆什么的历史,必须终结了。这不是科普,这是权普,公民权意识的普及。
今天,我就是高瑜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2-11-3 17:51 编辑

克明梦子说的让人瞠目,我吃饱了撑的找宁波人什么茬?他们可以为PX闹也可以为XP闹,反正是对政府不满意,这是政治层面的的事,中国这种事以后不会少,静观其变就是了。
事态平息后,我想说说啥是PX,怎么就是找茬了?我和林夕在环评观点有所不同,聊得好好的,你们左一个火葬场,右一个“排气”插进来,有劲吗?
不愿意听枯燥的技术问题满可以不听,是否开个理工专栏才不污你们法眼呢?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2-11-3 18:06 编辑
我为什么说48楼那个环评,我认为该企业PTA项目投产后,不可能达标。
因为环评的习惯,是只有净化效率达到它写的那个数以上,才能达标。
如果环评上净化方法不可能达到那个数,投产后必然就达不了标。
林夕依寒 发表于 2012-11-3 11:17
我没接触过环评,再次声明我对环评方面的事情知之甚少。
我只知道无论是PTA还是PX目前在欧美仍然在大规模生产,正如你所说,欧美排放指标比国内严格得多,这说明这些项目排污不是没办法达标。也许厦门翔鹭的治污设备没有按欧美标准配置,这就不得而知了。
从PX引发的事情本身说,我赞同梦子的说法,这本质是个民权普及,至少是民权普及远比科普迫切的问题。
不过本帖是老程开的,怎么谈、谈什么方向楼主自己完全能做主,克明梦子两位想必也只是借楼就事情吐槽,没有歪楼的道理。
你有权保持不沉默,但我们很快会让你沉默的。
事态平息后,我想说说啥是PX
=================
这说明老程的PX还是和宁波的PX拧在一起的,并且,说老程找茬是找话茬子的意思,没话找话的意思。宁波人找茬,是找茬闹事的那个茬,俺说的第一个茬应该在前面加一个“话”,老程就不会这么激动了,是不是?
今天,我就是高瑜
本帖最后由 林夕依寒 于 2012-11-3 22:14 编辑

75# 老程

我从那个环评上猜测,国内该项目应该上的是简配滴,如果把环评中水冲洗的几个环节(锅炉脱硫除外),整成焚烧或者吸附剂吸附后加袋除,比较符合老外地风格(当然我这都是妄加猜测,因为有些成分都没写清楚、含量也没有,这些事情只能是猜想)。。。。不透明、不公开让我总是想用最坏滴心思揣测~

关于设备,咱们也有不错的,但是绝大多数差距很明显。

我总是怀揣着羡慕、嫉妒、恨对待老外滴东西,所以有时候说话可能绝对了。 凭什么咱出口一个西瓜才赚5毛钱,他们卖咱一颗瓜子赚五块儿~
本帖最后由 梵谷 于 2012-11-3 21:16 编辑

PX的工艺流程图



对于芳烃联合装置(含重整、抽提、歧化、吸附分离、异构化)来说,通常吸附分离和异构化是密不可分的。歧化利用抽提装置的甲苯和芳烃分离(上述C8/C9分离)的C9+芳烃反应、生产更多的吸附分离进料。
1、预加氢是重整原料的预处理,纯属重整装置,与PX装置没直接关系;
2、重整为其他几个装置提供初始原料:重整油C7-组分含非芳烃较多,必须切割出来进芳烃抽提分离生产高纯苯和甲苯;重整油C8组分直接进吸附分离+异构化生产终极产品高纯PX;重整油切割C8-后剩余的一部分C9+和抽提甲苯反应生产一部分C8芳烃进吸附分离+异构化。
3、在一个联合芳烃装置内,各分装置间物料还存在不同程度的交换。
(转载自中国化工网)

维基百科 对二甲苯(PX)
链接地址: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F%B9%E4%BA%8C%E7%94%B2%E8%8B%AF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后由 zoufeng_1234 于 2012-11-3 21:45 编辑
看着楼上搞理工的在这里议论,俺以文科思维参与一下。

不知怎么回事,有一段时间北京有人要在王府井大街上建殡仪馆,上海有人想在南京路上盖火葬场。王府井南京路上的居民商家纷纷反对,认为不卫生,不吉利,一起 ...
kemingqian 发表于 2012-11-3 11:47
貌似克明兄提到我了,因为我说PX现在被郑智化了。

王府井要不要建殡仪馆,南京路要不要盖火葬场,其实是个经济问题。寸土寸金的香港岛上就有一个位于北角的殡仪馆,因为紧靠大街实在太显眼了,香港人管它叫香港大酒店。香港殡仪馆收费很高但是生意很好,因为香港岛上住着很多富翁,就近举行葬礼比较方便。所以如果中国的土地是私有的,殡仪馆也是可以私人经营的,那么只要能盈利,殡仪馆建在王府井南京路也是可以的。

PX建厂选址,本来就是个经济问题,因为PX现在中国很缺,但是环境方面有危险性,如果从纯经济的角度,理论上应该选址建在人口稀少的偏远地区。但是石化行业基本上是被国企垄断的,而国企的国有土地是几十年前就分配好了,或者即使不是国企投资,其土地也是政府多年前规划好的,所以就会出现把PX项目建在离市区甚至风景区很近的地方。造成居民的恐慌,经历了厦门PX散步事件,PX进一步变成了政治敏感词。政府敏感,大众敏感,民主控们也敏感。

引用一段黄章晋的话:
媒体人-黄章晋:如果厦门当年严格执行自己的工业规划,留给石化发展的工业园区不因长期空置而让房地产业逐渐进驻,当PX项目引进启动时,就不会因降低地产价格而招来利益直接对抗者并引发环保风潮;如果化工项目不是PX单一项目,或者不是PX,那么,让全国人闻之色变的,很可能是另外一种今天不为大众所知的化工产品。

如果再对这段话解释一下的话:厦门的海沧区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被规划为石化工业区,曾经还想引进王永庆的台塑建一个超级大厂,后来台塑黄了,到了房地产发展起来以后,海沧慢慢有房地产进入,这个时候厦门政府又突然引进了另一个台湾老板投资PX项目,这个时候就有冲突了,因为PX项目一搞必然房地产项目就贬值了。

所以,解决类似问题的根本方法有两条:1 .土地私有化,2. 消灭国企和发改委
神经病人思维广,自费五毛立场稳
本帖最后由 梵谷 于 2012-11-3 21:20 编辑

对二甲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文介绍的是对二甲苯。关于Px的其他含义,详见“Px (消歧义)”。

对二甲苯(英语:p-Xylene)是苯的衍生物,重要的化工原料。对二甲苯可缩写为“PX”,其中英文字母“P”是“para”的缩写,意为“对位”。对二甲苯是二甲苯异构体之一,其余异构体包括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是工业中常见的原料,常被大量使用,一般用于制备对苯二甲酸或聚酯,其聚合产物为聚对二甲苯。

目录  [隐藏]
1 性质
2 生产方法
3 用途
4 安全性
5 参考文献
6 参见
性质

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芳香气味。比重0.861,熔点13.2℃,沸点138.5℃,闪点(与充分氧气混合后的燃点)25℃,能与乙醇、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混溶。易燃,有毒,是一种危险化学品,可使胎儿发生畸形[1]。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1.1%~7.0%(体积)。

生产方法

由芳烃联合装置的重整液、加氢汽油分馏以及甲苯歧化得到的混合二甲苯,经吸附分离制取。

用途

主要用于制造对苯二甲酸,可用于化工及制药工业等。也是用于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重要中间体。PET纤维又称聚酯纤维或涤纶纤维,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合成纤维。PET树脂是一种重要的透明塑料原料,用于生产饮料、食用油脂包装,平板显示器基材,车用和建筑用太阳膜等等。

安全性

对二甲苯属低毒性化合物,仅在长时间接触或短期接入高浓度该物质时会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
对二甲苯的液体及蒸汽易燃。进入消化道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包括兴奋,随后头痛、眩晕、困倦和恶心,严重者导致失去知觉、昏迷,并由于呼吸中断而致死。可能造成肝、肾损伤。吸入时可能造成呼吸困难等和吞入类似的后果,及化学性肺炎和肺水肿、黏膜损伤、血液异常。
二甲苯蒸汽对眼部及上呼吸道有刺激,高浓度时会麻醉中枢神经。短期吸入高浓度对二甲苯会出现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者甚至会躁动、抽搐或昏迷。 长时间或重复性接触或吸入以及短期吸入高浓度对二甲苯使皮肤脱脂,可造成皮肤干裂或刺激及产生神经衰弱综合征(如呼吸困难、混乱、眩晕、恐惧、失忆、头痛、颤抖、虚弱、厌食、恶心、耳鸣、暴躁、口渴、肝功能减弱、肾损伤、贫血症、骨髓的增生等)损害。此物质曾造成动物的繁殖损害和致命性结果。[2][3]

参考文献

^ 能使婴儿畸形
^ 物质安全数据表(英文)
^ 1,4-二甲苯安全技术说明书

参见

二甲苯
邻二甲苯
间二甲苯
厦门PX项目
大连反对PX项目游行
2012年宁波市镇海区反对PX项目事件

维基百科 对二甲苯
链接地址: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F%B9%E4%BA%8C%E7%94%B2%E8%8B%AF
惠州市金安化学品仓储实业有限公司
对二甲苯(PX)安全技术说明书
http://www.jwhxp.com/dgweb_content-95296-0.html

(节选)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3类 高闪点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有的有癔病样发作。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环境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 炸性混合物。
专家解读石化项目大跃进
新周刊:http://www.neweekly.com.cn/newsview.php?id=1483

沿海城市生态毁于PX!
文/何宽
<<新周刊>>第272期

编者按
  在娱乐时代,选秀圈的“PK”是流行词;在汽车时代,石化行业的“PX”也是流行词。当我们在堵塞的环市路上抱怨跑车不如自行车快,当我们在电视机前将播放PX的新闻台转为娱乐大本营时,我们没有意识到,经济生活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与中国石化项目之间的密切关系。

  当厦门人在反对PX时,更多的沿海城市居民,未必注意到很多空气质量本来就不尽如人意的沿海城市悄悄规划中的石化项目。“沿海城市可以降低石化项目成本”——这是专家为我们揭示的逻辑链,沿海城市的石化大跃进在行业内也成为公开的秘密。

  我们可以谴责PX,谴责官员,谴责没有良心的黑煤窑,但我们没有办法谴责这个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谴责汽车等工具所带来的优质生活方式。石化的大跃进背后是经济的大跃进,汽车时代的生活方式带来了石油消耗的旺盛。沿海的市民也许在电视机前茫然不知,毕竟承担压力的,是他们子孙的幸福指数。



厦门市民赢了,但还有青岛市民、宁波市民、广州市民……厦门PX项目并非孤本,即使他们全都赢了,东南沿海的大型石化工程随处可见的状态还未改变。



  厦门PX项目也许是第一个迁址改建的工程,但它不会是最后一个。因为与它有着共性的项目太多。厦门PX项目并非孤本,据相关资料显示,从渤海湾的大连到北部湾的北海,沿海地区以炼油和乙烯为龙头的巨型石化项目星罗棋布。专家对东南沿海石化工程的评价是:“一条沿海石化产业带已经初具雏形”。

  有预测指出,2008年中国的汽车销量将达到975万辆,占全球汽车销量的13%,相比去年整整多出126万辆——人们对于汽车的需求日益增长,带动石化行业高速增长,至今石化行业已占全国工业经济总量1/5的比重。这对城市GDP的增长同样适用,天津滨海新区石化园区GDP的比重更是占到全市的40%以上。石化产业与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成品油等行业关系紧密,随着经济的整体增长能带来巨大利润。高涨热情转化成利益,直接刺激着石化产业的大肆扩张。这是一个简单的选择与被选择的结果:中国到底有多么需要石化项目,或者只有中石化与中石油才能解释清楚。

离水源越近,成本越低

  “石化产业对水有很强的依赖性。”对石化项目有着长年研究的北京地球村化学品项目负责人李雪玉介绍,依据石化项目自身产业特点,大部分的石化企业都必须是建立在水源边,东南沿海理所当然就成了发展首选。

  “综合来讲,石化企业的建设离水源越近成本也就越低。”在李雪玉看来,石化产业如此布局主要是出于对成本的有效控制,原因有三点:一是石化产业自身用水量很大;二是石化产业人尽皆知都是高污染,所以需要利用水体自身的净化能力在一定时间内把部分有毒的物质消解掉;三是从运输方面来讲,石油运输量较大,陆运或者空运相对来讲都没有水运那么快捷方便、价格低廉。

  生产成本在降低,但风险成本在增加。2005年年底,吉林石化爆炸造成松花江流域大面积污染就是最明显的例子。那么如果所有的安全隐患都排除,每个企业都是绿色化工合格排放,这是否意味着污染风险也等于零?答案显然没有这么简单。国家环保总局曾组织专家调研,调查后发现各地不顾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排污容量就争相上阵大型石化项目。“尽管一些大型石化项目能够达到相关的排放要求,但由于各地区的区域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并不相同,并非所有地区都适合上达标排放的大炼油、大乙烯等化工项目。”国家环保总局环评司副司长赵维钧说。他的意思是,即使所有的石化企业都合格排放,但是随着数量的增多,污染同样会加重。

  李雪玉分析后认为,布局相对集中是一种资源共享,也是石化企业之间的一种大小依赖关系。李雪玉说,一些大型石化企业经过长时间的建设形成一定规模后,当有新的中小型石化企业进行选址落户时,它们就会考虑依托这些大型石化企业的产业基础,靠近原有的产业带以建立自己的企业形成石化园区。整合资源集中建设后,这样企业就可以统一利用同一套环境保护设施来进行污水处理。站在企业立场,这样能节约成本,站在政府立场,共享一套公共处理设施也方便政府监督管理,一举两得。

崩溃临界点的排污承载量

  “整个东南沿海区域排污承载量会逐渐接近崩溃的临界点”,中国石化协会发展产业部主任孙伟善与赵维钧的担心一样。孙伟善承认,石化企业集中在东南沿海布局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国内这样布局很正常,要说国外,新加坡的裕廊工业园,4500万吨炼油,国内都没有这样规模的,同样也是沿海布局的。”

  孙伟善同时认为,国内的情况属于先招商建厂,根据生产的需要和扩展情况逐步解决其他问题,而国外则大多属于从整个工业区发展全面出发,按照总体要求建设规划。比起前者,后者明显计划性较好,效率高,并且可以迅速改善投资环境。

  “盲目扩张对于环境影响是迟早的事。”孙伟善说。实际上一直到现在为止,海域的排污承载量到底有多少,能够给出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包括环保总局在内谁都不能拿出一个确实可靠的数据来给整个行业作为依据和参考。“这都是在出现问题后才会去研究的东西。”孙伟善感慨道。

  厦门PX事件后,引发了人们对于石化项目的恐惧心理。2008年3月10日,针对成为舆论焦点的广州南沙石化项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公开表示,“现在大家对石化项目有误解”。张国宝认为,国外也有大型石化项目,但并没有发生高污染事件,“那么多炼油厂,难道都污染?”与张国宝站在同一立场的还有广州市市长张广宁以及南沙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罗杰明。

  虽然张国宝、张广宁和罗杰明纷纷出来现身说法,但实际上力挺派的解释在大部分的时间已经被问题本身所掩盖。当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万一泄漏”的可能性上时,这个问题本身就变得微妙起来。比起长时间的污染,短时间的恐慌更能折射出石化落户的复杂性。虽然落户当地环保局宣教中心的负责人早已向市民公布相关数据,以此证明该石化园区安全可靠,但问题是数据一般人难以理解,人们要的只是简单干脆的“是”或“不是”,而“万一”则是谁也无法保证。这样导致的结果是,邻近园区的配套住房区域,从敬老院到幼儿园,恐慌成几何级数蔓延。具体体现在邻近石化基地的房产销售价格一降再降。比起楼盘销售人员靠下跳棋打发时间,区域楼盘有价无市了无人烟的局面更显得尴尬。

  厦门市民赢了,但还有青岛市民、宁波市民、广州市民……即使他们都赢了,东南沿海的大型石化工程随处可见的状态也依然不会改变。“大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现在要改变这种格局是不现实的。”李雪玉说。凤凰卫视的杨锦麟曾在评价PX项目的环境风险时说:“假如所有的假如都是真的,我们是否都要系上黄丝带?”


部分石化项目的沿海城市大跃进

大连市 除了准备建设一个1000万吨炼油项目外,还计划建设一个1000万吨炼油和100万吨乙烯的一体化项目。
天津市 除了中石化准备建设的1250万吨炼油和100万吨乙烯项目,还有中石油计划建设的1000万吨炼油和100万吨乙烯基地。
青岛市 正在建设1000万吨炼油项目的一期工程。
上海市 石化计划将目前800万吨的炼油能力扩展到1800万吨、将目前100万吨的乙烯扩展到180万吨,上海化工区90万吨乙烯项目今年已投产,计划再上10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项目。
宁波市 镇海炼化计划将年炼油能力提高到2000万吨,台塑在这里还将再建1000万吨炼油和120万吨乙烯一体化项目。
泉州市 计划将炼油能力从400万吨扩大至1200万吨,并再建一套80万吨乙烯装置。
北海市 800万吨炼油项目和钦州市1000万吨炼油项目。

(以上数据均为年产值。据有关统计,中国沿海在建和拟建的千万吨级炼油项目达15个,百万吨级乙烯项目7个。)
专家解读石化项目大跃进
新周刊:http://www.neweekly.com.cn/newsview.php?id=1483

沿海城市生态毁于PX!
文/何宽
<<新周刊>>第272期

编者按
  在娱乐时代,选秀圈的“PK”是流行词;在汽车时代,石化行业的“PX”也是流行词。当我们在堵塞的环市路上抱怨跑车不如自行车快,当我们在电视机前将播放PX的新闻台转为娱乐大本营时,我们没有意识到,经济生活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与中国石化项目之间的密切关系。

  当厦门人在反对PX时,更多的沿海城市居民,未必注意到很多空气质量本来就不尽如人意的沿海城市悄悄规划中的石化项目。“沿海城市可以降低石化项目成本”——这是专家为我们揭示的逻辑链,沿海城市的石化大跃进在行业内也成为公开的秘密。

  我们可以谴责PX,谴责官员,谴责没有良心的黑煤窑,但我们没有办法谴责这个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谴责汽车等工具所带来的优质生活方式。石化的大跃进背后是经济的大跃进,汽车时代的生活方式带来了石油消耗的旺盛。沿海的市民也许在电视机前茫然不知,毕竟承担压力的,是他们子孙的幸福指数。



厦门市民赢了,但还有青岛市民、宁波市民、广州市民……厦门PX项目并非孤本,即使他们全都赢了,东南沿海的大型石化工程随处可见的状态还未改变。



  厦门PX项目也许是第一个迁址改建的工程,但它不会是最后一个。因为与它有着共性的项目太多。厦门PX项目并非孤本,据相关资料显示,从渤海湾的大连到北部湾的北海,沿海地区以炼油和乙烯为龙头的巨型石化项目星罗棋布。专家对东南沿海石化工程的评价是:“一条沿海石化产业带已经初具雏形”。

  有预测指出,2008年中国的汽车销量将达到975万辆,占全球汽车销量的13%,相比去年整整多出126万辆——人们对于汽车的需求日益增长,带动石化行业高速增长,至今石化行业已占全国工业经济总量1/5的比重。这对城市GDP的增长同样适用,天津滨海新区石化园区GDP的比重更是占到全市的40%以上。石化产业与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成品油等行业关系紧密,随着经济的整体增长能带来巨大利润。高涨热情转化成利益,直接刺激着石化产业的大肆扩张。这是一个简单的选择与被选择的结果:中国到底有多么需要石化项目,或者只有中石化与中石油才能解释清楚。

离水源越近,成本越低

  “石化产业对水有很强的依赖性。”对石化项目有着长年研究的北京地球村化学品项目负责人李雪玉介绍,依据石化项目自身产业特点,大部分的石化企业都必须是建立在水源边,东南沿海理所当然就成了发展首选。

  “综合来讲,石化企业的建设离水源越近成本也就越低。”在李雪玉看来,石化产业如此布局主要是出于对成本的有效控制,原因有三点:一是石化产业自身用水量很大;二是石化产业人尽皆知都是高污染,所以需要利用水体自身的净化能力在一定时间内把部分有毒的物质消解掉;三是从运输方面来讲,石油运输量较大,陆运或者空运相对来讲都没有水运那么快捷方便、价格低廉。

  生产成本在降低,但风险成本在增加。2005年年底,吉林石化爆炸造成松花江流域大面积污染就是最明显的例子。那么如果所有的安全隐患都排除,每个企业都是绿色化工合格排放,这是否意味着污染风险也等于零?答案显然没有这么简单。国家环保总局曾组织专家调研,调查后发现各地不顾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排污容量就争相上阵大型石化项目。“尽管一些大型石化项目能够达到相关的排放要求,但由于各地区的区域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并不相同,并非所有地区都适合上达标排放的大炼油、大乙烯等化工项目。”国家环保总局环评司副司长赵维钧说。他的意思是,即使所有的石化企业都合格排放,但是随着数量的增多,污染同样会加重。

  李雪玉分析后认为,布局相对集中是一种资源共享,也是石化企业之间的一种大小依赖关系。李雪玉说,一些大型石化企业经过长时间的建设形成一定规模后,当有新的中小型石化企业进行选址落户时,它们就会考虑依托这些大型石化企业的产业基础,靠近原有的产业带以建立自己的企业形成石化园区。整合资源集中建设后,这样企业就可以统一利用同一套环境保护设施来进行污水处理。站在企业立场,这样能节约成本,站在政府立场,共享一套公共处理设施也方便政府监督管理,一举两得。

崩溃临界点的排污承载量

  “整个东南沿海区域排污承载量会逐渐接近崩溃的临界点”,中国石化协会发展产业部主任孙伟善与赵维钧的担心一样。孙伟善承认,石化企业集中在东南沿海布局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国内这样布局很正常,要说国外,新加坡的裕廊工业园,4500万吨炼油,国内都没有这样规模的,同样也是沿海布局的。”

  孙伟善同时认为,国内的情况属于先招商建厂,根据生产的需要和扩展情况逐步解决其他问题,而国外则大多属于从整个工业区发展全面出发,按照总体要求建设规划。比起前者,后者明显计划性较好,效率高,并且可以迅速改善投资环境。

  “盲目扩张对于环境影响是迟早的事。”孙伟善说。实际上一直到现在为止,海域的排污承载量到底有多少,能够给出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包括环保总局在内谁都不能拿出一个确实可靠的数据来给整个行业作为依据和参考。“这都是在出现问题后才会去研究的东西。”孙伟善感慨道。

  厦门PX事件后,引发了人们对于石化项目的恐惧心理。2008年3月10日,针对成为舆论焦点的广州南沙石化项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公开表示,“现在大家对石化项目有误解”。张国宝认为,国外也有大型石化项目,但并没有发生高污染事件,“那么多炼油厂,难道都污染?”与张国宝站在同一立场的还有广州市市长张广宁以及南沙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罗杰明。

  虽然张国宝、张广宁和罗杰明纷纷出来现身说法,但实际上力挺派的解释在大部分的时间已经被问题本身所掩盖。当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万一泄漏”的可能性上时,这个问题本身就变得微妙起来。比起长时间的污染,短时间的恐慌更能折射出石化落户的复杂性。虽然落户当地环保局宣教中心的负责人早已向市民公布相关数据,以此证明该石化园区安全可靠,但问题是数据一般人难以理解,人们要的只是简单干脆的“是”或“不是”,而“万一”则是谁也无法保证。这样导致的结果是,邻近园区的配套住房区域,从敬老院到幼儿园,恐慌成几何级数蔓延。具体体现在邻近石化基地的房产销售价格一降再降。比起楼盘销售人员靠下跳棋打发时间,区域楼盘有价无市了无人烟的局面更显得尴尬。

  厦门市民赢了,但还有青岛市民、宁波市民、广州市民……即使他们都赢了,东南沿海的大型石化工程随处可见的状态也依然不会改变。“大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现在要改变这种格局是不现实的。”李雪玉说。凤凰卫视的杨锦麟曾在评价PX项目的环境风险时说:“假如所有的假如都是真的,我们是否都要系上黄丝带?”


部分石化项目的沿海城市大跃进

大连市 除了准备建设一个1000万吨炼油项目外,还计划建设一个1000万吨炼油和100万吨乙烯的一体化项目。
天津市 除了中石化准备建设的1250万吨炼油和100万吨乙烯项目,还有中石油计划建设的1000万吨炼油和100万吨乙烯基地。
青岛市 正在建设1000万吨炼油项目的一期工程。
上海市 石化计划将目前800万吨的炼油能力扩展到1800万吨、将目前100万吨的乙烯扩展到180万吨,上海化工区90万吨乙烯项目今年已投产,计划再上10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项目。
宁波市 镇海炼化计划将年炼油能力提高到2000万吨,台塑在这里还将再建1000万吨炼油和120万吨乙烯一体化项目。
泉州市 计划将炼油能力从400万吨扩大至1200万吨,并再建一套80万吨乙烯装置。
北海市 800万吨炼油项目和钦州市1000万吨炼油项目。

(以上数据均为年产值。据有关统计,中国沿海在建和拟建的千万吨级炼油项目达15个,百万吨级乙烯项目7个。)
事态平息后,我想说说啥是PX
=================
这说明老程的PX还是和宁波的PX拧在一起的,并且,说老程找茬是找话茬子的意思,没话找话的意思。宁波人找茬,是找茬闹事的那个茬,俺说的第一个茬应该在前面加一个“ ...
自觉的梦游人 发表于 2012-11-3 19:32
找茬和找话茬一字之差,意思满拧,找话茬说正是我意。宁波事件闹得厉害时我若在场,我既不会跟着游行,也不会自讨没趣地说PX不可怕,那不找打吗?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2-11-3 22:23 编辑

PX是啥访过此楼的朋友已经很清楚了,不再多说。
现在最高兴的该是欧美韩台的PX生产商,他们只要开足马力生产就是了,不用再考虑减员限产,现在他们考虑的是如何涨价。
本帖最后由 kemingqian 于 2012-11-3 22:52 编辑

80# zoufeng_1234

五十一楼愚民兄举了一个建加油站开听证会的例子。在我这里,有次开发商想在五里远处建一片高级购物中心,听证会开了无数次没有结果,最后是靠投票解决。加油站及购物中心都是私人的地私人开发,可是一旦牵扯到所在地居民利益,就不是地主物主能够随心所欲的了。大家关心的,是自己利益,居住区的安全、环境等会不会因为这个加油站或购物中心受影响。对自我利益保护的最有效手段,就是把它政治化,打电话,发传单,投票。处理不好,市长议员就要走人。

按邹兄所说,厦门欲建PX厂处已有房地产开发,建厂后房产会贬值。这种情况有人反对天经地义。XP厂再干净,自家房产贬值,要它又有什么用。保护个人利益的政治化,应该是一件好事。
目前PX市场供应没有受到镇海PX事件影响
精细化工  http://www.zgjxhg.com/     时间:2012-10-31   

目前宁波镇海PX项目事件,短期内尚未对市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但中长期可能会影响政府PX项目的审批。市场资讯机构金银岛最新出炉的研究报告作出上述判断。大连福佳大化PX项目2009年6月建成投产。因为环保事件影响,去年8月14日大连市委、市政府决定,大连PX项目立即停产并将尽快搬迁。

另一家市场资讯机构卓创的数据显示,中国PX产能为982万吨。卓创也表示,目前PX市场供应没有受到镇海PX事件影响,已经批下来的项目会按计划进行。

PX长期的供不应求是国内化工企业上马PX装置的主要原因。金银岛的报告称,2011年我国PX进口依存度高达44%,考虑到PX下游产品PTA未来扩能较大,因此后续我国PX进口依存度存在继续增大的可能。

虽然今年化工品价格普遍低迷,PX也不例外,但是PX价格未来有可能上升。根据金银岛数据,2012年进入了PTA的扩张高峰期,产能增幅高达57%,PX长达三年的建设周期导致在PTA快速扩张的当前,出现了原料紧缺的局面,PX价格因此持续高企。
没有想歪楼的意思。

老程除了科普之外,还谆谆告诫我们“没有污染、没有异味当然好,山顶洞人就过着这种日子。”或者是楼上这句“现在最高兴的该是欧美韩台的PX生产商,他们只要开足马力生产就是了,不用再考虑减员限产,现在他们考虑的是如何涨价。”我觉得老程还是蛮喜欢多建PX厂的。

其实喜欢建就说喜欢建,不用躲闪,我还不反对建核电站呢。问题还是在于建在哪里和怎样才能安全管理。一句话,喂猪杀猪吃猪肉的历史有几千年,技术够成熟了吧,可是中国的猪肉就是让人害怕。
“喂猪杀猪吃猪肉的历史有几千年,技术够成熟了吧,可是中国的猪肉就是让人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