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X是怎样潜入你的生活的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2-11-2 08:57 编辑

PX在全国各地掀起不少波澜,学生打头百姓跟上,围政府,抗武警,最终都是地方政府宣布不在本地建设这个“重污染”项目。
不建可以,不见难,PX早已入侵我们的生活。
它的主要入侵途径是这样的:PX→PTA→PET→SP
不好懂把?我们换成学名:二甲苯→对苯二甲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SP
还是不太清楚吧?那我把SP写全spin-纺丝,这样大家就明白多了,再把PET的俗名“涤纶聚酯”告诉你,你就知道其实你身边到处有这东西。
我们国家是世界上涤纶第一生产大国,每年各种涤纶纤维产量有几千万吨。
上世纪80年代是我国涤纶纺丝发展时期,产量从每年的几十万吨发展到几百万吨。涤纶纺丝的原料PET(聚酯切片)绝大部分从国外进口。到了90年代,大型国有企业开始有了引进设备,自己生产PET,但原料PTA和乙二醇,尤其是PTA需要进口。进入2000年,国内PTA生产厂如雨后春笋,可原料PX大部分还是要进口。
这个帖子好,很科普的。送朵花
PX确实被妖魔化了,而且政治化了。
神经病人思维广,自费五毛立场稳
上世纪80年代是我国涤纶纺丝发展时期,产量从每年的几十万吨发展到几百万吨。涤纶纺丝的原料PET(聚酯切片)绝大部分从国外进口。...
老程 发表于 2012-11-1 15:25
你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八十年代全民做生意的时代,几个人一见面,不是我问你那儿废钢材有没有,就是你问我聚酯切片有没有,好像是拿到就能赚钱似的。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

    看了主帖,长见识了。
    怎么觉得和“转基因”的事很像呢!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2-11-1 20:56 编辑

门口有家猪肉铺是方便,门口是养猪场那叫悲催。

谁觉得PX项目岁月静好就造他家门口去。且不管从重油中提炼化合物的过程和残留物是否有毒害产生(反正中国人元素周期表尝遍了,再多吸收些乌龟壳结构调剂一下也好),光是想想化工厂的气味就让人头疼。

对转基因小心点没坏处,虽然目前看不出对人类致病,但滥种BT类也许会培养出超级虫子。而制造空气传播禽流感病毒的疯子科学家,简直像是嫌生化武器不够多。
我知道什么?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2-11-1 20:53 编辑

关于PX的二三事
http://www.guokr.com/blog/59024/?replypage=1#comments
瘦驼  2011-08-15 14:22:44


一、PX并不是大毒物
    px也就是对二甲苯,因为数起散步事件而闻名。其实在化学品中,PX并不是多毒多危险的东西。学术界界定一种物质的急性毒性,通常用半数致死剂量(LD50)来描述。也就是把这种物质通过口服或者皮肤吸收的方式给予实验动物,一般是小鼠或者大鼠,十四天内能使一半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就是LD50。通常表示为**g/kg,意思是每千克体重摄入多少克。以下几种常见物质的LD50都是大鼠口服的情况下得出的:
   蔗糖:29. 7g/kg
    维生素C:11. 9g/kg
    酒精:7. 06g/kg
    食盐:3g/kg
    阿司匹林:0. 2g/kg
    咖啡因:0.192g/kg
    尼古丁:0.05g/kg
    氰化钠:0.0064g/kg
    二噁英:0.00002g/kg
    需要注意的是,大鼠或者小鼠虽然很大程度上可以模拟人体的对毒物的代谢和反应,但是还是有些出入。一些最毒的物质,只有对人的LD50的估测值,比如:
   俄罗斯毒杀特工利特维年科的钋-210的吸入LD50估测为0.0000000g/kg;而最毒的肉毒毒素的人类口服LD50估测为0.000000001g/kg。
     不过,除了急性毒性,人们也关心长期接触这种物质会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在这方面,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是致畸性和致癌性。
   比如上世纪50、60年代曾广泛用作抗妊娠反应的药物反应停(Thalidomide),毒性很弱,小鼠口服的LD50是2g/kg,却有强烈的致畸性,孕妇服用可以导致胎儿的四肢发育畸形。
   结构比PX简单的苯,大鼠口服的LD50是0. 93g/kg,小鼠经皮肤吸收的LD50是0.048g/kg,有毒,但也不是剧毒。不过长期接触苯却可以导致白血病等癌症,是国际公认的致癌物。
   反观PX,它既没有明确的致癌性也没用明确的致畸性,当然,如果长期吸入和接触PX,还是会造成皮肤和粘膜的损害,毕竟这东西味挺大,不好闻。人们对它毒性的传说很大程度来自于苯,很多人看到对二甲苯比苯多了个“甲”,还多了个“二”,以为其一定比苯更可怕,其实不然。
    厦门也好,大连也好,南京也好.PX其实已经变成了一个符号,它被夸大了危害。至于大家关心的原料、中间反应、催化剂等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毒害,其他化工项目同样存在风险。现代化学工业不管是什么部门,生产什么产品,如果出现意外,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和破坏。在一个化工项目上马之前,必须有化学和环境两方面的专家进行环境评价,对其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评估,对可能产生的灾难做出预案,并充分公开讨论。我们应该反对的是,不经环评就上马的项目和暗箱操作,而不是只揪住PX不放。毕竟没有PX,我们还有可能爆炸的油库,没有油库,还有海上泄漏的石油平台,还有随处堆放的有毒废矿渣。

……
             
资料来源:
http: //physchem. ox. ac. uk/msds/


评论:

馒头老妖 有机化学博士生,法学学士 ψ
其实……如下这段话我也就只敢在果壳上说了,发到门户网站上肯定被人骂成五毛。
其实啊,苯的毒害性之所以那么大的变态,是因为苯在人体内很难代谢掉。简单的说,苯环的结构太稳定了,几乎没有办法被氧化而变得极性大一点(可以理解为水溶性变大),因此很难从常规的代谢渠道里排出人体,长时间的停留在体内发挥毒性。
而甲苯相对于苯就好得多,就是因为甲苯是苯环上多了一个甲基,所谓树大有枯枝,这个甲基就容易在体内被氧化后增加甲苯的水溶性,从而比较容易代谢出来。而PX相信可代谢性不会比甲苯差。
实际上,我们实验室也尽量不用苯,实在绕不开了,就会用甲苯代替苯的使用,就是因为考虑到甲苯的毒性要远小于苯的。
个人认为,无论是甲苯还是PX,其毒性都远小于造铅蓄电池的工厂。


Stella 天文控,心理学爱好者,半... ψ
PX的问题不光是毒性或者致畸致癌性,还有易燃易爆性不能忽略啊。之所以这些工厂要远离居民区就是因为很危险——这就跟小区楼下一个加油站一样的感觉——怕它爆了。


Ent 古生物学博士生,科学松鼠... ψ
二甲苯的生产流程里有没有危害更大的中间产物?
如果单纯按照易燃易爆品的规范,那么安全距离是多少?


小耿 果壳谣言粉碎机编辑,神经... ψ
突然发现文章好像漏了PX的LD50数值?
查到一个资料说是5g/kg(大鼠)。急性毒性比不上食盐,比酒精略高。


Adam_Huang 加州大学会计专业 ψ
诶,现在宁波又闹PX。只能说太2。不学有机化学的傻逼们伤不起


cxjceo
现在宁波也有一群没知识没文化的脑残去反PX了!其实新加坡就是斩杀那些反科学无耻公知的最好棍棒,在新加坡这一实例面前,那些反科学无耻文科公知还有什么好说的!!!


胖较瘦
有说PX生产中产生大量邻二甲苯,这个是剧毒。


勇夫子
首先,我承认我的化学基本还给老师了.
对于民众的恐慌,我完全可以理解。你可以证明核电站造成的死亡远低于步行。。。但是没几个人愿意住在核电站旁边。
对于一个可以把牛奶做成毒药的国度。你不要存侥幸心理。



小劳
或许这样说,科学的目的是求真,人文的目的是求善。说PX不是大毒物应该是真的,但说在中国建PX项目不会造成灾难就是恶的。
正如我们所知,黄金无毒,但在中国,几乎每个金矿都会造成当地的生态灾难。
在现在这个时候,大谈PX不是大毒物,自然会让人有避重就轻之感。


泽霏
不管文科理科什么的,在这个缺乏透明度缺乏监督缺乏公信力的社会,你怎么保证PX项目一定按照规范生产,不会在制作过程中产生剧毒?

@一毛不拔大师 :有人为PX项目辩护的理由是欧美也有很多近城镇的PX项目。可是欧美也有煤矿啊,工人死亡率比中国低多少?政府要想说服公众,至少讲清楚自己要建的工厂采用了什么排污设施,跟欧美比如何,最终能达到什么标准,达不到谁承担责任。这些都不做,一味指责民众算啥啊

@作业本 :连一杯牛奶都致癌的国家,你确定本身就产生致癌物的PX不致癌么?连一张选票都没有的国家,你相信他们能按部就班不排放致癌物么?连一座新桥都能倒了的国家,你相信他们能保证质量不出问题么?人活一辈子,短短几十年,没有人愿意守着一大堆致癌物过日子。
我知道什么?
NFPA704对PX的“对健康的危害”评级为2,与乙醚相当[3]

  根据《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和《危险化学品名录》,在包括美国澳洲在内的很多国家,PX不算危险化学品,不过欧盟把PX列为有害品,是因为当人体吸入过量PX时,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1]。

  无论是危险标记、健康危害性、毒理学资料,还是在职业灾害防护等标准下,PX都不属高危高毒产品。长期反复直接接触PX会使皮肤脱脂,并有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或听力有影响,也可能对人类生殖或发育造成毒性。

  国际评估化学品致癌的权威机构(IARC)对包括PX在内的整个二甲苯类的评估结果表明,PX致癌性证据尚不足,属于第三类致癌物质,即缺乏对人体致癌性证据的物质。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会议(ACGIH)将其归 类为A4级,即缺乏对人体、动物致癌性证据的物质。

  海外PX的生产情况

  目前PX的生产大国和地区有美国,中国大陆,欧盟,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地,其中韩国,日本,台湾省,泰国和科威特是主要的对华PX出口国和地区。

  大型的PX项目一般安全性很高,其排放物由于可以循环利用,因此污染也很小,正因为如此,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很多PX项目就被批准建设在市区附近,比如美国休斯顿PX工厂距城区1.2公里;荷兰鹿特丹PX工厂距市中心8公里;韩国釜山PX工厂距市中心4公里;新加坡裕廊岛埃克森美孚炼厂PX工厂距居民区0.9公里;日本横滨NPRC炼厂PX生产基地与居民区仅隔一条高速公路[5],台湾中油的PX工厂在高雄市区附近。
没有污染、没有异味当然好,山顶洞人就过着这种日子。
遗憾的是当今地球人已经离不开化工产品,你开的汽车得用汽油吧,不用化肥人类粮食就不够吃,穿的用的住的都要用化工产品。
当今中国几乎样样行业都产能过剩,唯独PX的缺口是千万吨级的。
本帖最后由 歪弟 于 2012-11-1 23:19 编辑

这个我还是一贯的支持铁妹的说法,理由是px极其类似政绩工程利益仅为政府与资本家所有,居民除了可怜的拆迁补偿可怜的就业指标什么也没有。px不是不可以生产,你生产你治污合理不?不合理,你还必须为所有付出代价的人分享,这才合理,你给污染源范围的居民办理保险,你问呼吸你那些臭味的居民分红,这才有的商量吧?
那成本就高了,那就没有竞争力了。。。。这根本不是理由,牺牲民生的竞争力算神马竞争力?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2-11-2 09:15 编辑

歪弟和铁地的观点和很多人一样,是从社会和体制层面有感而发的。
中国目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很多事情已经无法单从技术层面去讨论了。
盖这楼让不熟悉PX的朋友了解一下它为何物,仅此而已。
污染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因为总有那些需要经济发展谋得生计迫切程度超过需要优良生活环境的地区和人群.然而在立项论证不透明,听证不公开,加上想得到的排污监管猫腻重重等等,PX等带有污染标签的化工项目就变成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鸟.
公共事务透明向来不是传统吗,要不开个石坝答还偷偷摸摸哩.
你有权保持不沉默,但我们很快会让你沉默的。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2-11-2 09:50 编辑

再说啰嗦几句和PX相关的产业链的情况。
目前国内的涤纶纺丝生产厂家从规模、设备的先进程度、能耗、治污都是世界一流的,聚酯切片已经很少再用。
PET从聚合釜出来后被直接输送到纺丝机(俗称直纺),这样省去了造粒(切片)和熔融两道工序,效率提升能耗降低。用PTA和乙二醇为原料生产PET的聚合装置单台容量为40万吨/年,其它国家地区均使用不到20万吨级的。
同样,以PX为原料生产PTA的装置从规模到能耗,还有排污都是世界一流水品,丝毫不比欧美发达国家差。
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PX生产厂的设备也是世界一流的,排污标准也与欧美发达国家一样,工厂周围没有异味。
正在论证的PX项目其规模大于目前建成的项目,化工项目规模越大效益越高,大规模利于排弃物的循环使用,治污成本相应降低。
如果说PX工厂不能建,那么炼油厂、化肥厂、水泥厂、钢铁厂也就都不要建了,建了的都扒掉,全都进口。
那为什么PX被如此妖魔化了呢?宁波政府为什么要声明“坚决不上PX项目”呢?
天朝的事就是让人搞不懂。
我还想相信楼主的说法是科学的,因为楼主不是五毛。
有的化工项目过分扩建有用吗?如乙稀。不好意思,本人没上过几年学,对数理化基本上是文盲级别的,特别是化工方面,知识几近于零。以前以为塑料产品是用炼油剩下的废料制作的,现在才知道是用石油产品加工的。既然现在一个劲喊“能源危机”,为什么还要用富贵的石油资源去大量生产造成白色污染的产品呢?
大庆乙稀是1970——80年代建设投产的,当时是年产三十万吨,后扩建成六十万吨,现在又在扩建,翻番一百二十万吨。国人怎么这么热心翻番啊。既然乙稀已是地球的严重的污染源,塑料方便袋满天飞,而一方面喊着“限朔”,一方面又无限制地扩大生产呢?这是和谁过不去啊?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2-11-2 10:55 编辑

8# 老程
其实要解决也蛮简单的,在中南海旁边建一家化工厂,保证再不会有人拿污染说事儿。核电站也是。
还有之前的胡萝卜大米,写上农业部专用就行了嘛。
我知道什么?
8# 老程
其实要解决也蛮简单的,在中南海旁边建一家化工厂,保证再不会有人拿污染说事儿。核电站也是。
还有之前的胡萝卜大米,写上农业部专用就行了嘛。
ironland 发表于 2012-11-2 10:53
还要在他们每人桌上放一罐牛奶
台湾如何处理类似PX这样的项目


“公害选址”制度

虽然台湾的核废料处理过程十分公开与透明,但是民间一系列反核案也给台湾当局抛出了一个问题:台湾不断兴建核电厂,核废料的去处究应如何处理方能保障台湾土地不受核废料的污染?“公害选址”又该如何进行,才能让争议最小化?

危机催生了台湾成熟的“公害选址”制度。

2000年以后,台湾当局开始尝试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解决“核废场该花落谁家”的问题,并在2006年由立法机构通过了《低放射性废弃物最终处置设施场址设置条例》。

根据台湾的相关规定,主管核废料的机构是“原能会”,负责执行选址工作的则是“经济部”。核废料“公害选址”制度的核心思想是“专家负责选址、民众有权否决”。

选址工作分几步进行。政府首先要成立选址小组,人数在20人左右,由有关机构代表及专家学者组成,专家所占比例不得少于五分之三。接下来,专家要根据一定的标准,包括场址的地质、地化学、地下水等自然条件,排除高人口密度地区或其他法定不准开发的地方(如自然保护区)后,定出“潜在场址”,除了专家组外,地方县市也可自荐符合上述条件的地点。

定出“潜在场址”后,还要近一步筛选出“候选场址”,选址小组考虑所有潜在场址之后,遴选出其中至少二个,上报“经济部”核准,成为候选场址。

在候选场址出来后,地方政府和议会开始出面。候选场址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公开遴选报告,地方所有机关、个人或法人团体可于一个月之内向“经济部”提交意见或询问;经济部必须逐项解答或说明意见采纳情形。

公示期过后,举办“地方公投”定出候选场址,公投通过者成为正式的候选场址,若候选场址多于一个,最终选址由经济部定夺。此外,在公投前,“经济部”和台电必须签协议明文规定巨额“回馈金”,作为对最终选址所在地居民的补偿。回馈金必须用于当地公共建设或服务收费。同时还详细规定了最终选址所在地及邻近地方各得回馈金的比率—厂址所在地可得总金额的四成以上,邻近乡县市则至少可得两成。

“公害选址”规范化的同时,“原能会”和环保部门每年还出版《台湾地区核能设施环境监测年报》,供全台读者阅览,年报详细公布相关部门环境监测的数据。被监测的对象包括台电所属的核电厂、“研究用核”设施周围环境和兰屿地区。以2009年报为例,仅兰屿地区的环境监测,一年内共分析了593次,监测的范围包含环境直接辐射、植物、水样、陆域生物、海域生物等,并评估出各项环境监测结果,评估民众所接受的辐射剂量是否在法规剂量的限值以下。

除了环境监测报告外,还会公布“全台核燃料辐射工人人员”报告,详细分析这个群体的人数总量、各种剂量标准。

监管部门公布环境监测报告发布后,台电公司的“核后端营运处减容中心”也会公布“运转年报”。这份年报会详细介绍废弃物处理、维护保养、辐射防护、人员训练等内容。甚至连焚化炉年度接收的废弃物数量、所消耗的柴油量也会一一公布。

台电所属的核电厂受到监管部门的“严格监视”。2002年4月,正在兴建的“核四”项目中的反应炉基座由台“中船公司”制造,有专家发现台电的季度报告中有“误用焊材”的情形,并向“原能会”检举。监管部门第一时间成立了“基座案调查小组”,解决问题。

除了当局的监管部门和环保部门外,核电厂所在的地方县市也有严格的管制措施。2007年,台北县与台电上演了攻防好戏。虽然2006年台北县全年处罚台电核一、核二及核四厂累计近23亿元新台币罚款遭台“环保署诉愿会”全数撤销,但台北县依然不甘心,以核贮存水池废料超量为由,持续赴核一、二厂稽查告发。由于先前“县政府罚单”遭撤销,台北县政府学会变通,这次改成“县环保局罚单”,台电只能请求当地“诉愿会”决定准驳。据报道,台北县环保局官员每天只能进到核一、二厂警卫室,电厂人员以“总公司处理”为由,拒签收稽查记录。当地环保局表示已达告知目的,无损开罚效力,并加重处罚,每天开四张罚单共600万元新台币,直到改善为止。

2003年,“原能会”放射性物料管理局还组织翁宝山等岛内著名学者编著《台湾核能史话》与《台湾辐射防护史话》、《台湾放射性废弃物史话》等书籍,试图以此向台湾群众普及“核电知识”,消除民众的“恐核”情绪。

2005年,“立法院”三读通过《原住民族基本法》,该法第31条规定,政府不得违反原住民族意愿,在原住民族地区内存放有害物质。这就意味着,除非“原住民族地区”愿意,他们的家乡不再会是核废料存放地的候选场址,兰屿人的命运不会再重演。

无处安置的核废料


台著名核能专家翁宝山预计,2030年左右,台湾才有能力将核废料最终处置(即完全处理,不占用贮存空间)。目前,台处理核废料的流程为:对用过核燃料之管理,先采用厂内燃料池贮存,使辐射及热经充分的衰减;然后再移至干式中期贮存设施,经为期约50年左右之中期贮存;然后再进行最终处置。

2010年4月28日,北京将举行海峡两岸核废物处理技术研讨会。操办研讨会的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国际合作部主任龙茂雄向《凤凰周刊》记者表示,台湾地区在核废物处理及减容技术开发与应用上有很丰富的经验,大陆亟需借鉴学习。

虽然减容中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台核废料的减容技术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是由于兰屿贮存场已经停止使用,1996年以后台湾核电厂所产生的核废料均暂存在核电厂内,寻找新的贮存场已经是迫在眉睫。

2010年1月,曾延宕多时的核四厂进入试运转阶段,若试运转顺利,将于今年12月15日装填燃料,最快明年底可以正式运转。随着“核四”项目的竣工投产,未来几十年内越来越多的“核废料”储存最终场址仍没有着落,台湾当局的难题依然会存在。

台当局曾努力将核废料运送到“境外”处置,但最终因各种声音反对搁浅。台电公司称,“以往曾有数个国家或地区如俄罗斯、大陆及北韩等与本公司洽商合作处置低放射性废弃物,惟到目前为止仍各有不同困难待突破”。

1995年,台电公司与俄罗斯科技中心(KI)签订合作意愿书。双方同意先进行先导型计划,即先运送约5000桶废树脂、废保温材等低放射性废弃物至俄处理及处置,待成功后,双方再洽商运送台电公司大量低放射性废弃物至俄处置及其他合作事项。

鉴于两岸关系的错综复杂,时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批复:KI不能与台官方机构签约。因此由KI指定代理公司与台电公司签订。不过由于俄罗斯国内环保团体抗议,加上俄罗斯新修订的环保法限制,最终台电公司还是未能获取输入许可。

据台电公司核能后端营运处相关报告透露,1997年,台电公司还与朝鲜政府国际商务机构签约,预定运送台电公司6万桶核废料至朝鲜正在使用中的核废料处置场进行最终处置。合约签订后,朝鲜政府已核发输入许可。但是这次阻碍台电公司的是自己人—“原能会”。当时“原能会”在审查申请文件时要求朝鲜平山处置场预订供台电使用的两条坑道处置设施先完工后再审查,朝鲜方面表示虽然已进行处置设施施工,但因为“先完工后审查”之做法与朝鲜法规不符,因此台“原能会”尚未核发输出许可,这项合作也搁浅。

2000年,一度又传出台电公司与朝鲜合作的消息,但最终因韩、美两国出面干预,不了了之。这一年,俄罗斯下院同意处理来自台湾、西班牙、瑞士等国家和地区的核废料,但俄国内环保团体发动示威,台核废料的“境外之路”最终没能成行。

因此在岛内建造新的贮存场,落实“公害选址”制度成为解决核废料难题唯一的途径。

早在2002年,台电公司核能后端营运处就设计了一套核废料处置方案。根据该方案,2015年左右可以确定中期贮存场。这份方案详细到选址、实施环境调查与环境影响评估、施工、土地取得、建造许可及相关执照申请与审查、申请核发运转执照等各个步骤。台湾民主化后,这些步骤一个都不能少,在台电的规划中,仅环境调查与环境影响评估,就需要26个月,取得土地需要6个月,整个过程需要10年左右。

2006年,在公害选址条例实施后,台当局提出了“5544”的迁移工程,并成立“兰屿核废料迁场委员会”,试图同时解决暂存在核电厂区的核废料问题和兰屿无核化问题(根据台原住民相关法律法规,兰屿岛上的核废料必须迁移)。所谓“5544”就是核废料贮存场选址工作须5年,建造场址5年,将现行9万7千多桶核废料迁移时间须4年,兰屿核废料除役与复原计划须4年,总计耗时18年。也就是说到了2024年左右,兰屿才会变成“无核岛”。

如今,“5544”的第一步即核废料贮存场选址工作正在进行。经过数次筛选,台当局“经济部”已经公告由澎湖东吉屿跟台东达仁乡列入最后公投场址。不过,民间反对声很大的澎湖县政府随即采取了一个聪明的举动,公告东吉屿为“自然保护区”,使东吉屿失去入选资格。

但是依“公害选址”相关法规,最终场址一定要二选一,不能只将台东达仁乡单独公告。所以选址作业等于回到原点,必须再邀请专家学者组成委员会,展开新一轮的评估作业,选择另外一个候选地址。至于何时才会完成重新评估?依然无法预期。而仅存的东达仁乡也存在巨大争议,由于该乡是原住民族地区,有环保学者以及法律学者认为,如果没有经过当地原住民族同意的话,就是违反《原住民族基本法》。

也就是说,新计划会比台电当年预计的2015年还要推迟一段时间。目前极有希望成为最终核废料贮存场选址的东达仁乡,反对和支持的声音都有。支持的声音认为,台电的补偿金会给当地居民带来巨大经济效应。大多数分析认为,像东达仁乡等居民经济条件差的地方,为得到经济利益,最终会接受核废料。批评者认为,这种包含经济诱因的“公害选址”机制,最终还是无可避免把公害场址都置在一些贫困落后的地方。如同过去30年的进步和过失,如何处理这个牵涉社会效率、公平和道德的核废料难题,台湾社会仍在努力试验中。


《凤凰周刊》2010年第12期 总第361期

来源:郑东阳

链接:http://blog.tw.ifeng.com/article/7044690.html 
我知道什么?
8# 老程
其实要解决也蛮简单的,在中南海旁边建一家化工厂,保证再不会有人拿污染说事儿。核电站也是。
还有之前的胡萝卜大米,写上农业部专用就行了嘛。
ironland 发表于 2012-11-2 10:53
真要开所谓的“公开透明”的评估会,你这种说法肯定会出现,而且还算是较温和的说法。PX项目如此,钼铜项目,或其它任项目都差不多。中国已经丧失了好好说话的条件,剩下的只是为对抗而对抗。
只剩下对抗,也是某党自己酿滴。

上项目尤其是大项目要尤其的小心翼翼、心存敬畏。
项目要公开透明。环评报告更是要详细具体滴公开、公示。以便于大家提出问题跟疑虑。有疑虑、有争议滴缓上、不上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建项目,拉动经济增长,可以,但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人的健康和利益。
在当今,少上个项目还不至于给我们造成什么不可挽回的错误。
大家过度恐慌,是因为信息不对等。解释清楚,消除疑虑也是政府的该做滴。
对于去年香港老太太逼停港澳珠大桥一事印象深刻~

度娘一下
她认为大桥工程没有评估臭氧、二氧化硫及悬浮微粒的影响,因而是不合理也不合法的。于去年通过申请法律援助入禀香港高等法院,就大桥香港段环评报告申请司法复核。18日下午,香港高等法院裁定香港环保署2009年完成的环保报告无效。

司法独立真好!!!再次羡慕嫉妒恨一下~
只剩下对抗,也是某党自己酿滴。

上项目尤其是大项目要尤其的小心翼翼、心存敬畏。
项目要公开透明。环评报告更是要详细具体滴公开、公示。以便于大家提出问题跟疑虑。有疑虑、有争议滴缓上、不上也没什么大不了 ...
林夕依寒 发表于 2012-11-2 16:06
这种说法是讲道理的说法。
我对上不上PX项目不感兴趣,只是想说PX没那么可怕,PX生产技术是成熟的,不是什么重污染项目。
本帖最后由 林夕依寒 于 2012-11-2 17:13 编辑

PX生产技术是成熟,这个生产技术成熟是国内成熟,还是国外成熟?
具体到单个项目上,该项目上的工艺是成熟工艺还是不成熟工艺?每个项目都是不同的。
在一个牛奶都能整成毒品的神奇国度里~ 成熟滴生产技术在这里很难保证什么。。。
也许PX没那么可怕~证据呢。不可怕要拿出证据,现在连最基本的环评报告都不敢公示。我认为环评报告公示一下一点都不过分。
ZF不公开,就别抱怨人们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
本帖最后由 林夕依寒 于 2012-11-2 17:31 编辑

不过单纯说PX项目的污染跟炼油厂、化肥厂、水泥厂、钢铁厂、铝厂、多晶硅厂,那可真是小巫见大巫。。。

让大家了解一下,上个PX项目到底会怎样。先把环评公开,让大家看看可能会在厂里那些地方产生污染,看看标准是否合理,看看他们怎样烟气处理,怎样水处理,怎样降噪的等等等等。。。
这样才不会为了反对而反对。
连第一步环评公开都做不到,才让人觉得这里面一定有鬼呢。。。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2-11-2 18:46 编辑

林夕把我当政府代言人了。
不为政府,为我们客户产业链里的民营企业家说几句。
我们公司生产的设备是我楼上所列的最后一环SP,也就是纺丝,现在我们的客户都是直纺,也就是说纺丝设备与PET相连。
近些年PET的聚合装置已经国产化,国产聚合装置无论从规模到能效都超过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排污也不输于世界发达国家。
PET的原料主要是PTA,目前PTA设备主要依赖进口,但目前只有中国投资建设PTA工厂,国外工程公司和设备制造商都竭尽全力把最好最先进的东西拿出来(和我们公司一样)。
这其中的原因是,购买这些设备的企业全是民营企业,便宜的设备产出品没有竞争力,能耗高不挣钱,污染环境政府不会保护,不为别人为自己,民营企业遵循市场机制。
现在产业链追溯到PX项目上,具体什么情况我们可以等着瞧,只要政府不垄断这项目就有希望。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25# 老程

老程大叔,我可真没把您当成政府发言人。

政府发言人只会说:“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跟这种人没话可说)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2-11-2 19:09 编辑

哎呦,看到这种剧照就忍不住要叹一声:德艺双馨苍老师。

扯回PX,不能怪老百姓听说PX项目就怕。09年凤凰周刊的「中国百处致癌地」,有N处是和化工厂有关联的。 
————————————————————————————————————————————

中国癌症村地图   作者:邓飞

        ——《凤凰周刊》2009年4月号(第11期)封面故事《中国百处致癌危地》
江苏
盐城市阜宁县古河镇洋桥村

(《江南时报》2004年报道)
因为靠近一家农药厂、两家化工厂,该村于2001—2004年有20多人死于癌症(以肺癌、食道癌为主)。因空气和水污染,村民睡觉时以湿毛巾捂口鼻,鸭子不在水边而在猪圈里放养。
盐城市阜宁县杨集镇东进村
(《中国经营报》2008年报道)
受巨龙化工厂严重污染,2001—2006年5年间死于癌症(以食道癌、肺癌为主)的村民近100人,村民每天吃护肝片。化工厂曾被村民起诉,只开出每人70块钱的补助条件。
盐城市盐都区龙冈镇新岗村
(《中国青年报》2009年报道)
据当地村民介绍,在最近的七八年,新岗村初步调查有57个癌症患者,死亡年龄都在50岁到60岁之间。
无锡市广益镇广丰村
(《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报道)
村子被液化气公司、化工厂包围,1999至2003年间患癌死亡24人,超过该村总死亡人数1/3。毒气、粉末铺满小巷,村口怪味甚至熏跑前来拜年的亲戚。
镇江市丹徒区(高桥镇高桥村、黄墟镇土门村等)
(《中国环境报》2004年报道)
因水系污染,仅在区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病人从1997年起呈显著上升趋势,71%是来自本区经济比较发达的东南部乡镇。
江西
南昌市新建县望城镇璜溪垦殖场
(《江南都市报》2004年报道)
从化工厂里外漏的污水流进水稻田,将田里的水稻苗全部染黑。2004年,80户人家近20人患癌,以喉癌、肺癌为主。
玉山县岩瑞镇关山桥村
(《人民日报》2006年报道)
村子附近的6个石灰窑常年外喷灰粉末、煤烟,导致关山桥村100多亩粮田减产,即使在下雨天,菜叶上也一层白灰。近年60余户的小组有10多人死于癌症。
余干县新生乡柏叶房村
(《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4年报道)
饮用水含汞量超标3倍以上,10多年来夺去45条生命,另有20多人因此痴呆变残,是全国有名的“癌症村”。
四川
简阳市简城镇民旺村
(《民主与法制》 2004年报道)
因化工厂未经任何处理的工业、生活废水大量流入沱江,导致水中亚硝氨的含量超过国家规定排放的30倍,原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近年每年平均有5人死于癌症。
德阳什邡市双盛镇亭江村
(《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报道)
该村躲过了地震却难逃污染,至2008年,癌症致死者达五六十人。该村在汶川地震中的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杨佳,其母于3年前因患口腔癌而喝下农药自尽。
河南
沈丘县周营乡(黄孟营村等21个村庄)
(《西安晚报》2004年报道)
沈丘黄孟营村14年(1990-2004)间因癌死亡逾百人,占死亡总人数近半。癌症源于沙颍河上游工业、生活污水任意排放所造成的严重水污染。沈丘全县21个乡镇全部被污染,村民只得赊账买纯净水。
浚县北老观嘴村
(《南方周末》2002年报道)
上世纪80年代起迅速成长的小造纸厂所排工业废水,导致数百公里长卫河污水墨汁一般,4年多79人死于癌症。
长垣县常村镇前孙东村
(《广州日报》2007年报道)
严重的水体污染导致5年内数十人死于癌症,河中鱼虾绝迹,河水无法灌溉农田。
广东
韶关翁源县新江镇(上坝村等5个村庄)
(《法制日报》2001年报道)
矿山开采产生的大量废水流入上坝村、小镇村,曾为“鱼米之乡”的小村,耕地变成了棕红色。至报道时,该村皮肤病、肝病、癌症患者越来越多,鸭子下水后,最快四五个小时就会死掉,最慢三四天也会死掉。
湖北
襄樊市朱集镇翟湾村
(《长江商报》2006年报道)
3年内3000人的村庄里100多人死于癌症,其中大多是30到50岁的青壮年劳力。村民认为这些是因为流经村旁的那条他们赖以生存的小河受到了严重污染。
河北
涉县(固新村等至少6、7个村庄)
(《新民晚报》2004年报道)
这些县沿太行山南麓、漳河水系分布,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辖内癌症患癌者明显增多。上世纪80年代的统计数字显示,这一地域的食管癌、胃癌发病率为全国平均发病率的20多倍。
磁河两岸诸多村庄(西南留村等8个村庄)
(《法律与生活》2007年报道)
磁河两岸的8个自然村,因污水渗漏,近两万多村民的生活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些地区地下水已有臭味。有的村患癌死亡人数占死亡人数近半。
唐山市迁西县吴庄村
(《科学新闻》2009年报道)
近5年来,不足700人的小村陆续发现10位癌症患者,这10户人家比邻而居,两户之间最远的直线距离不超过100米。原因疑为炼铁厂污染。
安徽
淮北市杜集区石台镇刘庄
(《人民网》2001年报道)
著名的“癌症村”。近年有66人死于癌症,当地的水“黄得像牛尿”,被称为“致命水”。
湖南
益阳市南县厂窖镇全固村
(中国新闻网2008年报道)
水质出现问题,井里压出来的水竟然可以用打火机点燃。是当年日军投弹地点,数十年寸草不生,被疑是毒气弹在作孽。
隆回县金湖村
(长沙政法频道(F·TV)2006年报道)
20年间,这个总人口285人的村落里竟有29人接连暴病而亡,主要是胆癌、肺癌患者。村民怀疑井水被农药污染。
海南
乐东黎族自治县莺歌海新村
(《海南日报》2008年报道)
莺歌海新村10年内118人因癌死亡,引起省卫生厅和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高度重视。
万宁市新群村
(《海南经济报》2008年报道)
该村的肺癌死亡率是全国肺癌高发地区的9倍。当地村民使用的生活饮用水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陕西
华县瓜坡镇龙岭村
(《北京青年周刊》报道)
1974年以来,该村民小组共死亡58人,死于癌症的29人,死于肺心病、脑血管病的2人,仅1人属于自然死亡。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林景星等专家根据环保志愿人士采回的样本,得出惊人发现:该村的土壤、所产面粉和蔬菜均受到剧毒元素的污染。
商洛市贺嘴头村
(《西安晚报》2003年报道)
从1991年到2003年的12年间,全村共有46人得癌症死亡,高峰期几乎一月一个。在1991年各个工厂未建之前,全村两三年才有一两个得癌症的。
浙江
萧山区南阳镇(坞里村、赭山街村)
(《每日商报》2004年报道)
死于癌症的人数占了村里死亡人口的80%。26家化工厂的日污水排放量保守估计在2000吨以上。
山东
肥城市肖家店村
(《重庆晨报》、央视经济半小时2007年报道)
2006年,该镇死亡90多人,三分之一是因为癌症。死者平均年龄48.2岁,年龄最小的仅4岁。专门负责记录死者名单的王医生称,这些癌症都经过县以上医院核实,如此多的癌症患者,肯定与水污染有关。
内蒙
包头打拉亥
(《新民周刊》2006年报道)
经 医院确诊,癌症死亡率为70.9%。公开资料显示,该地区地下水溶解性固体、硫酸盐、总硬度、氯化物依次超标3.8、9.9、4.9、0.8倍,属于劣五 类水。调查发现,癌症源于包头钢铁放射性毒水污染。尾矿坝水泄漏,还令周围村子土地种不出庄稼。10余年间77人死于癌症。
云南
宣威市来宾镇虎头村
(新华网“焦点网谈”栏目报道)
上世纪70年代起,肺癌发病率高达6.5%,是世界平均发病率的近1000倍。
天津
天津市西堤头镇西堤头村和刘快庄村
(《中国质量万里行》2009年报道)
5年间200多人患癌,从曾经的“鱼米之乡”沦为恐怖的“癌症村”。据调查,村子四周近百家大小化工企业昼夜生产,黑烟污水随意排放,臭气噪声处处弥漫。
重庆
重庆市梁平县碧山镇黄桥村
(《重庆日报》2006年报道)
这里的村民过年时以钟馗像驱“病魔”。从2003年起,500多村民中就有近20人相继死于癌症,可病因无人能知。
台湾
台中县大肚乡王田村
至2007年底,该村一处电信基地台设立约5年,其间有上百村民罹患癌症,患病者更多,居民恐慌到极点。有村民质疑是基地台的电磁波,让该村成为“癌症村”。














话说PX那玩意儿,能不能像核弹井似地往地下造?这次如果不是镇海石化需要大扩张,也不会惹这么大麻烦。
我知道什么?
哎呦,看到这种剧照就忍不住要叹一声:德艺双馨苍老师。


ironland 发表于 2012-11-2 19:05
昨晚北大百年讲堂票房九成,我们是上月开巴洛克时期歌曲音乐会时顺便买的票。
昨晚和我一起看娘子军的是唱歌的和弹钢琴的80后,还有那晚音乐会做讲解的意大利音乐学者。如果说我是有怀旧情结,那这些从没看过这部芭蕾舞的年轻人是为此戏喝彩。作为歌剧工作者她们为姐妹艺术的精品喝彩,我们欣赏的是舞蹈语汇和音乐。看后女高音李静感慨地说,与中芭的娘子军相比,中X歌剧院演的歌剧就是垃圾。摘掉有色眼镜方能欣赏艺术。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呵呵呵,我就觉得燕谈的mm特别厉害,也特别那啥··可爱哈。老程8可爱,当一切都被一个拟人化的国家利益代表的时候,一切荒谬无耻都堂而皇之而发生着,如今老百姓不知道px其实并不可怕,老爱性更不知道的是中南海连空气都是特供的,还有的。。。。。就不用说了。

可以感受到的就是中国的癌症低龄化高发化已经是世界第一了吧?我的朋友40多岁好几个的癌症的,老人更多,燕谈都不少吧,成常态了。老程自己也把去美国叫洗肺,人家交过的学费我们还要交还要交的更多才行?


27# ironland

往地下造更可怕~ 看都看不见,谁知道水啊~废料啊~偷偷排到哪里,埋到哪里。等发现污染的时候,就更加无可挽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