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飞机的不同心情

乘飞机的不同心情

 

 

先生刚从欧洲出差回来,是乘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的飞机到京的。提起该飞机上的服务,他激动得一个劲儿咂巴嘴,人家那服务真到家了!

接着,他向我叙述了在汉莎飞机上乘务员的服务。

跟国内的航空公司不同,人家的乘务员不是俊男靓女,与美国航空公司的大致相同,清一色中年的空嫂和大爷一类。年纪稍大,或许更能体察人心吧,同样的微笑服务,看着那笑是从内心发出的,而不是一张张微笑的假面具。也似乎特别有眼力见儿,体察乘客到细致入微。

先生一直牙疼。牙疼不算病,疼起来要个命。自上飞机后,他除了要咖啡喝,吃的来了一律摆手。若乘国内飞机,不吃就不吃,还给人家节约了。可在这趟班机上,愣惊动了人家的乘务长,到他的位置上来问候过三次。

乘务长是位高大的汉子,制服格外整洁,就连头发也梳理得一丝不苟,看来有些岁数了,鬓角已有银发。却居然会说汉语,每次走到先生面前,都将右手放在胸口附近,俯下身,用带着外国腔调的中文问,先生不吃点什么吗,哪里不舒服?后来两次则问,先生的牙痛好些了吗,不想吃点什么东西?总之,那种服务的周到细致与体贴叫爱激动的先生感动非常。

飞机上的餐食供应也极其丰富。头等仓的规格颇与正式的西餐靠近,饮料、水果,菜都是一道道上的,端着个大盘子,随便你取多少。普通仓也备有各种饮料,饭菜有两三种供挑选外带各类水果。送完一份,空嫂们会走到每一个位置旁,同样将右手按在胸口,微笑着问还要不要。那微笑加手势,给你的感觉便是微笑发自心扉的由衷。而在国内,你若不开口索要,决不会有第二份。大肚汉们很像在要求格外的恩典,下意识中常会有种不好意思的感觉。

听完他的讲述,我想起夏天自己乘做飞机的遭遇。那次是从西宁到北京,飞机正点起飞的时间该是十七点一刻。等了一刻又一刻,票剪了三次,每次提着行李到飞机上又把我们轰下来。剪票口把门的几位,标准的俊男靓女,像木头似地戳着,脸上挂着傻笑,问什么都不回答,扩音器里轮番播放的理由只一个:对不起,由于某些原因,还不能正常登机……

不明就里的乘客开始议论,有的终于忍不住愤怒了:某些原因,到底什么原因,就不能明白地说吗?让我们在这儿干耗!航空公司有规定,延误是要赔偿乘客损失的……大家一时摩拳擦掌,纷纷想着怎么要求赔偿。

我想起女儿曾说,她去年从美国回京,乘坐的美国航空,也延误了六七个小时。尚未来得及愤怒呢,人家就主动将他们的普通仓升为头等仓,享受了一回,气自然全消。

我琢磨着好事八成要来,说不定也能享受一回头等的滋味,于是加入议论的人群,跃跃欲试。

但我多了个心眼儿,往北京打了电话。一问,才知北京当晚是雷雨天气。雷雨当然不能起飞喽,可干吗神秘兮兮的,明说不就完了?

就这样,一直延误到二十三点多,我们才上飞机。好事没来,仍旧是普通座位。夜半,终于落地北京机场。不知是通情达理还是过于恋家,大家立即做鸟兽散,谁都没提赔偿的问题。

我当然属于通情达理族。至于维护权益嘛,太过麻烦,我怕操心多长白头发,免了。

出门在外,特别是在刺穿云层接触不到地面的高空,谁都愿意让稍微悬着的心塌实下来、舒服些。然而,心情好坏由不得你。那些俊男靓女们真该好好学学那些空嫂及大爷们,让出门在外的人时时有份好心情。

 

 

 

 

 

 

 

 

  我上飞机时,对每一个人都有一种亲切感,因为,我总在想,不能与他们同生,但却可能同死!如果死了呢,最好不要找到尸体,这样,我们这一飞机上的人还可以在一起做伴,不至于在那个可能有的阴间没人交流.人嘛,是群居动物,害怕孤独.死也一样!

坐过几回汉莎的航班,确实是这样,服务人员的那种微笑确实是非常的自然。吃的也是正宗的西餐,菜单、餐巾、不锈钢的餐具、餐前的面包、餐后的甜点,一个不会少。

美国的航班服务至少是非常的自然,联航的服务员很少有好看一点的,不过笑容也是很灿烂的。一误点,马上就给电话卡、餐费。有一次在华盛顿里根机场遭遇雷暴,飞机误点5个小时,给了5美圆的电话卡、10美圆的餐费,大家顺序领取,没有气愤或激动的样子。

这次出差坐国泰的航班,服务也很到位的,尤其登机、起飞时间一分不差。

回来最后坐的是东航的,登机晚了半个多小时,没有任何的解释,上了飞机昏昏沉沉一觉醒来,居然还没有起飞。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