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文化视野下的当代中国德育——第四次中国道德教育高层论坛会议综述

 

    200671519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委托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主办的第四次中国道德教育高层论坛在四川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的主题是“文化视野下的当代中国德育”。来自国内20余个单位团体的专家学者和部分来自教育一线的德育工作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21世纪背景下我国道德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 文化因素与道德教育

文化因素与道德教育的关系非常复杂。代表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此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探讨:

(一)  传统文化与道德教育

部分代表认为:当今的道德教育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是由于它处于一种“拔根”的状态,即脱离生活、脱离文化根基,因此道德教育必须通过“寻根”——从传统文化中获得滋养——才能获得改善和提高。有代表通过分析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的变迁后指出,由于我们没有创造出新的道德体系、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思维方式,因此“守成”是我们的根本道德。“守成”即是意味着在我们无力进行更完善的创新时,保持原来的形态。在道德教育上也同样如此,我们没有创造出新的道德体系,那么我们应该从传统的道德体系中发掘、整理、提炼出适合现代社会的道德教育内容。还有代表通过考察“德”的字形与含义在中国文化里的演变过程,提出了一些值得当代中国德育借鉴的方面:1.要将品德视作人的内在品质,并注重品德的实践精神;2.“德得论”至今仍是对品德最基本且最重要的看法;3.在弘扬情感德性的同时,大力加强公正德性的培育;4.妥善处理“雅文化”所推崇德性与“俗文化”所认可德性之间的关系。

大多数与会者都认同道德教育能够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获得发展。有代表特别提出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如何学习传统文化是值得广大研究者深思的。当前倡导儿童读经的思潮除了有传承中华经典文化的意味以外,中国的传统道德规范也随之继承下来。但是儿童读经的倡导者所提出来的越小进行读经训练越好的观点受到了批判。有代表认为,读经是有可取之处的,不反对成人,甚至是大一点的孩子有选择性的读经。

另外,有部分代表认为由于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飞速发展,外在环境的急剧变化使得现在的道德教育不能从传统文化中获得滋养。因此,只有着眼于现在的实践生活,道德教育才能保持鲜活。

(二)  多元文化与道德教育

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极为重视多元文化的时代。但是,有代表指出,道德植根于文化,然而多元文化并不意味着道德的多元化,我们要警惕道德相对主义的泛滥对道德教育的冲击。如果道德多元化了,那么整个社会就没有一个基本的道德认同,于是整个社会的道德思想状况就会处于极为脆弱,甚至是四分五裂的状况。因此,我们只能说是在多元文化视野下来促使道德教育的与时俱进。还有代表认为,道德的多元化是放在世界背景下来探讨的。各国的文化、历史根基不同,因此,道德的内涵外延也就有所不同。我们承认道德的多元化是我们要尊重、理解它民族的道德。同时,该代表还强调,各国的道德并非完全不同,人类社会的普遍性使得全世界各国的道德也有一些共性。当然,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国家当中,强调道德的多元化会使道德相对主义泛滥,这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

 那么,我们的主流的道德观应该如何面对国内来自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圈各异的道德价值观的挑战呢?我们的道德教育如何化解不同道德观对社会的影响,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民族与民族的和谐呢?有代表通过探析国内主要的三大文化圈——汉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和藏文化圈——的核心道德观来尝试回应这一挑战。最后提出:1.以人为本是中华民族的道德基础,是中华民族文化建设的核心和中轴,是道德教育的核心;2.对中华各民族文化的解析和构建是中华民族道德教育的思维方法;3.各个民族传统道德内容的筛选、整合与提升是多元文化视野下中华民族道德教育的内容。总而言之,多元文化视野中的学校德育的起点是民族独享文化,目标是建设中华民族文化。

(三)文化全球化与道德教育

文化全球化是伴随经济全球化而到来的。有代表认为全球化不仅是经济自然发展的必然逻辑,而且是主体负载价值、文化的过程。虽然当今文化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这只是由于文化对经济反映的滞后性造成的。可见,多元化只是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一种状态,它是走向真正融合的全球文化的一个必要的过渡。显而易见,全球化时代的道德也将一体化。针对这种情况,道德教育应作好两方面的准备:1.形成全球伦理的共同认识。道德不仅具有民族性,它还同时具有人类性。全球化的道德教育就是基于人类的共同本性,所建立的一个最为基本的伦理原则,为各民族国家所共同恪守;2.树立多极主体的共生意识。与旧全球化时代文化殖民主义中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主体——客体”关系不同,当今的多元文化是一种多极主体之间的“主体——主体”关系。而共生意识与其说是强调文化及其主体的共同性,不如说是强调差异与多样性。具体到我国的道德教育则是应该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提升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

还有代表认为,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道德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演化为文化问题。这将成为未来社会战争的根源。而在此背景下的学校道德教育,从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等方面,都出现了许多新情况。道德教育必须面对人的当下的生存境遇,把对它的分析、考量作为道德教育的出发点。

二、 信息时代与道德教育

信息时代到来的一大标志就是电子媒介对人们生产、生活的介入。从主体参与性上看,电子媒介可以分为旁观式和参与式。旁观式是以电视、广播为代表的,参与式是以电脑网络为代表的。因此,代表们针对这两种电子媒介对道德教育的影响提出自己的看法。

有代表指出电视类旁观式电子媒介对道德主体范型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由于目前旁观式电子媒介导致信息——行动比的失调、电视的“超意识形态”、苦难的间接性、日常性和道德意识与行动能力的缺乏,使得我们产生了“同情疲劳”,并失去了反思和深究的动机。其后果就是熏陶出一批间接“旁观者”。这成为时代的遭遇。该代表还强调电子媒介所塑造的道德主体是对现代教育所追求的道德主体的粗暴更改。因此教育不能旁观,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学校应作为道德行动者。学校作为道德行动者,既是对受教育者的一种示范,也切断了电子媒介塑造旁观者的“教育基础”。这就意味着学校对校内外的恶行要制止和干预;2.对行动型道德主体的培养。在电子媒介已经完成对日常生活和直接活动的殖民化的时代,必须采用新的德育范式来进行教育,即生活德育。它主张通过生活和活动而不是通过知识和思维训练来进行教育,目的是生成“有道德的人”,而不在于培养研究伦理概念的“伦理学者”;3.媒介意识的生成。教育的“媒介意识”是指教育要向学生揭示媒介的危险性并指导学生的电视生活。另外,学校还可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一起对学生进行引导。

有代表就参与式的电子媒介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由于电脑网络能给所有的网络参与者提供“无知之幕”,将道德判断的权力真正交予个人,允许自由人进行自我展示和自由联合,因此它摆脱了权力支持下的伦理规则,驱逐了他律及出于各种非道德的原因而表现的伪善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在现实中不能获得的伦理诉求。于是在电脑网络这种以阅读和欣赏为主要的交流方式的场所中,所有人都被要求以主体的方式存在,不能只作一个被劫的阅读者,还必须同时是一个他人作品的欣赏者和鉴别者。这样道德主体的主体性受到了一种全新的挑战,要求他们成为有能力的全程参与者。道德教育应该如何调整自己使得自己在新的文化范式中不失去存在的价值,保持自己对文化与生活的引领者与超越者角色呢?道德教育应该特别注意以下两点:1.放弃灌输,发展道德决断能力。在当今的道德教育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落实教育中真正的对话与开放性教学;2.启迪道德欲望。由于一些道德追求是附着在价值实利上的,当实利不存在时,这些道德也就不存在了。而当今的道德教育却没有予以区分,仅就一定的道德行为进行教育,这样在养成人们的行为的同时却消解了人对道德本身的欲望,阉割了道德之根。因此,必须把道德情感当作道德教育的最根本的任务。

以上仅就信息时代道德教育的主体所遭遇的挑战进行了讨论,但是信息时代对道德教育带来的的影响是全方位、深层次的,例如:对教育研究者的挑战、道德教育内容的更新、道德教育工作者的改变等。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将成为道德教育研究者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要求。

三、实施道德教育的途径

有代表认为当代青年道德需要不足是影响其道德行为发生的根本原因。这种不足导致了青年道德选择的偏差、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分离和道德行为的动摇。这种现象出现的社会历史背景和主要原因是:激烈且无序的竞争和高诱惑的社会生活环境,道德付出与道德回报的悬殊,道德信仰和道德榜样的匮乏以及当代青年对社会主流道德价值观认同不足等。就此,部分代表对道德教育实施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价值商谈法

有代表根据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中的“商谈伦理”提出了“价值商谈法”作为价值观教育的模式。这种方法还是理论上的探索,在实践中还需要进一步的讨论。

(二)心理契约法

有代表通过对管理心理学中“心理契约”法的探讨,寻找出道德教育实施的新方法。“心理契约”法可以涵盖对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四方面的培养。

同时,不少代表还指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校园文化也是影响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例如:校园节庆、学生社团等。学校在建设校园文化时应注重团结、公正和尊重三个方面。众所周知,校园文化对学生产生的是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课程理论界有学者认为它是属于隐性德育课程,是无法设计开发的。有代表指出,校园文化作为隐性德育课程并非全然不可设计开发,它并不只是一种自然的影响。因此要注意研究隐性德育课程,以发挥其正向引导功能,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四、少数民族的德育

对少数民族的德育特别是道德教育的探讨成为本次会议的亮点。在这次讨论中,与会代表提出了不少重要问题:

1.   当今社会十分追求原生态的东西。有代表问到少数民族道德教育是否就是当今道德教育的“原生态”,它能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2.     在两个文化交汇的地方,就像城乡结合部一样,吸纳了两种文化中最差的部分,其表现在于社会极不稳定,人们的整体素质不容乐观。在这样的地方,我们的道德教育应该怎样进行。

3.          少数民族学生一方面渴望接受汉族文化,另一方面,在进入汉族为主体的学校时却特别希望找到同乡,与汉族同学“隔裂”开来。此时,我们的德育应该做些什么。

4.          部分学校德育的内容受到少数民族的抵制,例如:“岳飞现象”。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选择和展示既符合各民族要求又与中华民族要求一致的德育内容。

虽然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最终的解答,但是对少数民族德育的关注将成为众多德育研究者的研究方向之一。

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一些代表开始反思教育作为一项民生事业,其自身是否道德的问题。有代表就正义与正派的教育、教育不均衡发展所导致的文化不均衡等问题进行了反思和追问。

(转引自教育学在线:http://cyber.swnu.edu.cn/mcjy/cyber/200609/ll.htm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德得论”至今仍是对品德最基本且最重要的看法。”

——不解,啥叫“德得论”?“道德后天习得论”的缩写?还是别的意思?

靠内心自省而德者,是圣人;靠外在强制而德者,是小民。然,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可见,圣人也不是啥好鸟。

俺基本是因为胆小而不缺德,算起来应该是靠“外在强制力”的小民,小民自有小见识,俺对“德得论”的理解是:“德,是得不到的”理论缩写。嘿嘿[em04]

群众滴眼睛是雪亮滴
雪亮滴眼睛是不明真相滴
以下是引用周泽雄在2006-10-4 11:39:00的发言:

““德得论”至今仍是对品德最基本且最重要的看法。”

——不解,啥叫“德得论”?“道德后天习得论”的缩写?还是别的意思?

       这是教育界发明的名词,听起来别扭,泽雄兄解得对,是这意思。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以下是引用网事情缘在2006-10-4 13:17:00的发言:

靠内心自省而德者,是圣人;靠外在强制而德者,是小民。然,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可见,圣人也不是啥好鸟。

俺基本是因为胆小而不缺德,算起来应该是靠“外在强制力”的小民,小民自有小见识,俺对“德得论”的理解是:“德,是得不到的”理论缩写。嘿嘿[em04]

       嗯,这也是一种说法。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