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岳:怀疑主义者是现代社会的进步力量

连岳专栏  
  众所周知
       
  “真理越辩越明”这句话,当然也被人当作真理来对待。事实上,看过日益式微的大专辩论赛的人,都可能会隐隐觉得,真理有时候越争越糊涂,反而不像真理了。不过即使以后大专辩论赛停办了,它的模式都可以当作一个现代寓言来看待,那就是,你抽签随机决定立场都可以滔滔不绝;无论正反你都可以找到大量的例证。
  可是辩论毕竟是现代社会里最常见的达成共识的途径,就算是有些结论是事先指定的,其过程似乎也可以牵扯出许多辩论来。许多国家的总统竞选,就是一系列通往权力之路的辩论赛,这一切都在暗示人们,辩论可以使人更加明白,可以使观众识别出更适合的领导者。
  迈克·西门在6月26日的《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短文章,介绍了埃墨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的一项科研结论:在2004年美国总统竞选当中,研究小组各锁定了30名民主党与共和党的坚定支持者,结果一点都不出乎意料,小布什与克里的辩论总是强化了各自支持者的立场,越是辩论白热化,双方的阵营越是偏爱自己的支持者。迈克·西门在自己的朋友圈做类似的实验,发现有鲜明政治立场的人,总是愿意放大支持自己的证据,而忽视不利的因素,因此,民主党人更加民主党人,共和党人更加共和党人,水与火不可能妥协。埃墨里大学的研究小组通过扫描人的脑部,还发现了人“放纵”自己偏见的大脑工作原理。
  这研究结论似乎让人很扫兴,这样说来,一旦有强烈爱憎,你就会在偏见的道路上走到黑了,沿途一点都不会怀疑,因为你可以不断找到支持自己的例证。可是联想到世界上并非只有爱与憎两种情绪,绝大多数人的政治立场也不“坚定”,始终是处于游移状态,这项研究结论反而是件好事。也就是说,公众可以拥有这个常识:一个人在发言,如果他的身份是政党人士、某种政治立场的坚定拥护者,那么,他的话语一般来说,已经有意无意地屏蔽了不利于他的资讯,可信度并不高。辩论的必然性在这儿也就体现出来了,辩论固然无法撬动对方的铁杆支持者,但是却可以说服那些还没有拿定主意的中立者。
  现代社会的最大成就是造就了一大批的怀疑主义者,一大批中立者,一大批在投票前才匆忙下决定的“无所谓”者,正是有这些人在绝对数量上远远超过任何一个政治阵营中的人,才有可能让一位曾经获得高民调支持的总统被弹劾,也有可能让一位特立独行、不惧怕改革的政治家最终得到荣耀。为了社会的进步,让我们当一个怀疑主义者,当一个中立者,当一个“无所谓”者,让我们不要太容易把自己的热爱给了某一个人,自此之后成为偏见的奴隶。
碧天清远楚江空,牵搅一潭星动。
url=http://www.zmwblog.cn/user1/131/index.html]金丝铁线的博客[/url]

    真理的确越辩越明,但辩论未必指向真理。现代社会有没有造就一大批怀疑主义者?我对此表示怀疑。不过,勇于怀疑作为一种精神是重要的。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