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余裕”活动 寓教于乐

“余裕”活动 寓教于乐

每年暑期,日本各中小学校要开展一种叫“余裕”的教育活动。“余裕”大意是“富裕的时间和精力”,最大的特点就是寓教于乐,通过各种有益的活动来陶冶性情、锻炼意志、启迪创新。
  距东京100公里处,有一个名叫桧原的美丽景区,这里处处是茂密的森林,雨天,云雾中的森林不时蒙上神秘的面纱;晴天,林海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出不同的层次和色彩。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小鸟的叫声不绝于耳,路边瀑布飞流而下。每年暑假,都有很多的中小学生来到这里,亲近山水,放松身心,近距离地了解大自然。

  日本人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的集体观念和意志情操。暑假前,各中小学就开始做起了“余裕”的筹备工作:学生们会自发地组建各种项目的俱乐部,如体育类、文化类、理工类、生物类……应有尽有。每个学生都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一个俱乐部,并要交出参加该俱乐部活动的设想、建议等。暑期一开始,各俱乐部成员就会前往桧原,开展为期一周的“余裕”主题活动,其间,还分批次安排泡温泉、洗海水浴、在森林里散步等健身活动。每天的集体食宿不安排在酒店宾馆,而是在海边、河边、山间、崖下……美其名曰“合宿”,即人应该和天地合二为一相处,还有一层意思是:大家要吃住在一起,接受天地的洗礼。组织者认为,这是培养集体观念的最好形式。

  在“余裕”活动中,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充分开发孩子的实践能力。如组织者要孩子们把用过的各种饮料瓶、纸杯、易拉罐等化零为整,有目的地启发他们的思维灵感,再结合书本上的知识,制作成恐龙、火箭、轮船等模型。这种“变废为宝”的做法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环保意识得到增强。一名来自横滨市的初中学生,用这些废弃物制作出了一套小型水力发电装置,让营地的数只灯泡发出了光亮,受到了日本发明协会的嘉奖。秋季开学时,日本教育部门会联合地方政府及发明协会,从“余裕”活动中选出有价值的发明创意,举办若干场“科技发明博览会”,组织更多中小学生参观,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在日本,“余裕”活动至今已开展了7年,凡参加过活动的孩子,创新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既巩固了书本知识,也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基础。

  (闻 易编译)

    我们的教育几乎不给儿童闲暇,日本人却在有意识地为儿童创造闲暇。这可不是仅仅讨孩子的欢心、培养一点兴趣那么简单。按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一个人没有闲暇,他的精神是不自由的,这样的人不可能达到求知的最高境界,他是天生的奴隶命。

    希望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一百年过去后,中华民族不再会沦为亡国奴,也不会让日本人瞧不起。

    可悲可悲,多数国人就那么点出息,永远都在为眼前的那点小利益盘算、争斗,自己活得累,整个民族都累。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