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卢梭论三种教育——什么是教育的一种回答

在《爱弥尔》第一章一开头,卢梭就区分了三种教育:一是自然的教育,即“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的发展”,卢梭强调这种教育完全不由我们决定;二是事物的教育,即“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卢梭强调这种教育只是部分地由我们决定。三是人的教育,即“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卢梭强调只有人的教育是我们可以加以控制的,但也不是完全可以控制,因为我们无法控制不同的教育者。

卢梭所说的“自然的教育”,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遗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首先是基因决定了遗传素质,其次是基因决定成熟过程。卢梭所说的“事物的教育”,用通俗哲学的话说,就是人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经验。这里,卢梭把“自然”和“事物”称为两种教师,但其实这两种教育都是没有教师的教育。问题在于,为什么卢梭强调只有人的教育是可以控制的?他所说的控制是什么意思?

如果卢梭的意思是说教育者或受教育者可以自我控制,这是无意义的同语反复。我认为,所谓“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其实是说别人向我们传授知识,即知识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工具。今天,人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因此控制者是指教师。就现代学校教育来说,卢梭的“控制”可以理解为:其一,传授什么知识;其二,传授多少知识;其三,传授知识的技巧或方法。

卢梭认为如果三种教育在一个人身上是互相冲突的,他所受的教育就是不好的,如果三种教育是“一致的,都趋向同样的目的,他就会自己达到他的目标,而且生活得很有意义”。怎样才能配合一致呢?

卢梭说,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必须配合自然的教育,即一个人获得经验和学习知识应该与他自身的天赋和本性是一致的。卢梭所说的本性大致是指人类本性,而他所说的天赋大致是指个性或个体独有的素质。卢梭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获得经验和学习知识不是从本能和天赋出发,也不是为了发展本能和天赋,那么这样的教育就是注定要失败的。这里,失败的意思并不是说这个人不能学到知识或获得经验,而是说这个人的发展将与他作为一个人、一个独一无二的人的那种目标相背离。

    什么是教育?我一直说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存在着不同的教育,而且,没有哪一种教育是可以单独决定一个人的发展的。不过,卢梭说出了一种看法,这种看法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把儿童的个性发展和天赋发展放在了教育目的的首选。

    据说,卢梭的《爱弥尔》曾让康德看入了迷,他甚至迷得忘了每天必做的散步功课。又据说,康德是一个严守作息时间的人,当地人根据康德傍晚散步的时间对时钟。《爱弥尔》能让康德入迷,一方面是它写得确实好,另一方面是因为康德也一直关心教育问题。很奇怪,历史上许多哲学家都热衷于讨论教育问题,有的甚至自己从事教育。康德一生没有写过教育论著,但他是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第一人。后为他的学生林克将康德的授课内容记录下来,写成《康德论教育》一书。

    在这本书里,康德不同意卢梭的一个观点,他认为,教育应当是属于未来的事业,他不赞同完全放任的自然主义教育。认为成人对儿童的管教是必要的。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