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尹卫国:莫让名校情结折断理想的翅膀



        今年的高考对四川省达州市“高五”学生小王来说又是一次悲壮的抉择,他是连续三次参加高考的复读生,前两次高考仅以3分、2分微弱之差未被北大录取,他断然放弃读其他重点大学,矢志不渝要上北大。小伙子表示“这次考不上北大,我宁愿第三次复读。”(6月8日《工人日报》)小王所崇拜的“名校情结”并非个别现象,代表着一批尖子生的理想诉求。非名牌大学甚至非清华、北大不读,这种“理想”在年复一年的高考中,一次又一次地演绎着。

  越滚越大的复读大军是不该被提倡的。复读浪费了高校资源,许多复读生在临近大学报到时突然弃学,导致高校录取名额空缺。复读同时挤占了高中资源,影响更多的初中生升学。复读耗费了青春年华和时间,加大了家长的教育负担。复读还“催生”了不规范办学,“复读经济”成为城市365行之外的又一新行当。

  为何考生对复读情有独钟?尤其少数尖子生“非清华、北大不读”?从外因分析,就业压力让一些家长认识到,读一般学校找工作难,只有读名牌大学才能出人头地。从内因分析,则是偏颇的理想甚至于虚荣心在作祟。

  有一句谚语说得好:“鸟儿的翅膀绑上黄金就飞不起来了”。名校情结或许像黄金一样珍贵,但背负太重就可能折断年轻人成才高飞的“翅膀”。高考虽然是重要的人生转折,但也只是一场选拔考试而已,人的成才是多渠道的,并非上名校一条路。

  《中国教育报》2006年6月12日第1版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有时候也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