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倒北大清华两个学阀 重塑中国教育

这是一个难得的契机,随着香港几所大学加大对内地的招生 随着目前越来越热的关于北京 清华两大学阀 二流的讨论我们看到一点微弱的可能 来拯救 已经病入膏肓的中国教育 并且希望能挽救一下这个国家不幸的莘莘学子与国家的未来。

  北京大学生自杀名单

2003年12月6日中国人民大学一男生留下遗书,赤裸跳楼身亡
2004年4月16日 北京师范大学一名研究生跳楼自杀
2004年5月18日 中国政法大学男生半夜跳楼自杀
2004年7月1日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管理系一研二女生坠楼身亡
2004年7月15日 北京大学医学部一名大二女生从宿舍楼九层跳楼身亡
2004年8月30日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楼前一女研究生坠楼身亡
2004年9月15日 北京理工大学经管学院一新生在教学楼跳楼自杀
2004年9月22日 北京大学女博士从13楼坠下身亡
2004年11月7日 北京林业大学18岁女大学生先割腕后跳楼自杀身亡
2004年11月11日 北京师范大学一毕业生不堪就业压力自杀
2004年12月19日 中国矿业大学 一名21岁的女子在科技楼坠楼身亡
2005年2月18日 中国传媒大学一女研究生在家中跳楼身亡
2005年4月22日,北京大学一女生在理科2号楼跳楼
2005年 5月3日,紫竹院南路4号院内一来京找工作的女大学生从五楼跳下身亡
2005年5月7日,北京大学数学系博士跳楼身亡
2005年5月13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大三学生张金金在成都双流机场跳天桥自杀


这是我刚从一个博客的留言上看到的名单 ,很多确实以前看到过报道 中国的高等教育的自杀率一直讳莫如深 但是当你身边真实的发生的时候你就不得不正视问题的存在

大学 每一个灵魂的成长是它的骄傲 那么同样的道理 每一个灵魂的堕落与毁灭都是它摸不去的耻辱,

前不久 北京大学的一位负责人,对媒体说 “从招生上来看”北京大学仍然是一流,这实在是一种很无耻的辩驳,因为仅仅能从招生上看。可问题是北京大学能保证他们每个人都成材吗?北京大学 与 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质量相比如何呢 ?

为什么北京大学能够招到好学生 除了老是炫耀的历史 和 垄断的招生机制 北京大学还有什么

如今的北大 已经不是那个敢领时代之先的 那个兼容并包的北大了 它更象一个炫耀老大的学阀 为民族大计 应该倒掉 应该批判


21世纪,什么最重要?
人才!

中国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能培养出人才吗?
不能。

中国的教育部已经明确将中国的高等教育定位在对所谓的“普通劳动者”的培养上。
纵观目前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还没发现有一个国家把自己的高等教育定位在如此底的起点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道理被很多人讲,所以相反的是毁人的教育也必将危害到这个国家在世界上的竞争能力。多少孩子像仲永一样,经过的九年义务教育的洗礼变的灵气全无,多少现代版的孔乙己和范进的故事在现代的八股取仕中不断上演。

就算教育是产业,生产成本的投入与回报反差是巨大的,多少学子,十年寒窗,换来的一纸文凭却是社会无情的讽刺与奚落。2006年413万毕业生被推向了人才市场,2006年950万高考生走向考场,熙熙攘攘的大学还是那么热闹。可是中国的大学和那里面的教育者,可否扪心自问一下,你们教给他们什么了。

中国的家长啊,是世界上最柔顺善良的家长,他们已经深刻的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有多少家庭几乎是掏空积蓄的供自己的孩子上大学,可是中国大学对得起这些善良的家长吗?

中国的学生啊,是世界上最苦命的学生,也是中国最弱势的群体,他们经历了最严酷的考试选拔制度,可是却无法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中把自己学成一个人才,当听到媒体在大肆报道什么大学生收破烂,什么大学生卖猪肉,什么大学生擦皮鞋等消息,你怎么不气愤,如此高的培养成本不是教育的失败是什么?
面对对大学生眼高手低的指责更是令人愤慨,谁教育出的眼高手低,在从小学起就被绑定在考试和分数中的中国学生来说,怎么能拯救出自己的天分与个性。

“教育改革”“推广素质教育”这样的口号已经喊了有20年了吧,这样的口号喊的已经有几筐了吧。
可我们改革了什么吗?没有,什么都没有,我们的教育家在作秀中改革,在改革中作秀,一批批的中国学生就这样被坑害。这是对一个民族未来的阉割。

当听到一所大学为把两个学期改成了三个学期,这就叫和国际接轨;
当了解一所大学拿着纳税人18亿的资金不去做高精尖的科研,而是挖空心思和民办,专科学院争生源,纂大钱,
当一所大学安排自己学校舞蹈系的女生去陪同领导干部跳舞公关,
当一所大学的马克思主义教授接受研究生的性贿赂
当一所大学的经济学院的院长去嫖娼......

面对这些被习惯的成为中国教育的"冰山一角"的丑闻,朋友,你会有何感想?

中国的教育改革,如同等待戈多一般,已经让人感到绝望,既然这样那就让它尽快速朽吧.

最近欣闻香港的八所大学扩大在大陆的招生,并且很多优秀的学子已经舍弃北大,清华两个中国高等教育的学阀报考,我认为这实在是一件好事,既让人才找到真正的大学得到培养,也为国家民族保存住一点希望.

"兼容并包" 蔡元培先生创办的那个北大,已经死掉了,今天的这个学阀已经是中国教育最大的绊脚石,"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这样的大学精神在大陆哪里还有? 哪里还有?

大学该是"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可当它已经变成"得天下英才而毁之"的时候,我殷切的盼望,中国的教育你再快些腐朽吧.看在腐烂的气息中能否在重新生长出一个独立,自由的大学精神!

在新闻媒体上,也听到专家说高等教育类似的话题。

他们认为,现在的学者博导硕导,尤其是经济学者把心思都放在如何走穴,捞外快上面去了,哪有时间教育学生?中国根本没有一流的大学,至多是三流的大学。

教育部长说,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很快,但是培养的人才缺乏创新创业意识。

还有的说,中国大学的博导太少,国外的博导带一、二个学生,中国的博导要带五、六个甚至更多的学生,造成质量问题。

[em07]
男人不是用来教的

最近欣闻香港的八所大学扩大在大陆的招生,并且很多优秀的学子已经舍弃北大,清华两个中国高等教育的学阀报考,我认为这实在是一件好事,既让人才找到真正的大学得到培养,也为国家民族保存住一点希望.

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