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吕,你的意思是,你之前那句话(每一个拥有自己常识的人,都有权要求韩寒按符合怀疑者常识要求的方式来释疑。)只有改成这样,才算完整?:“ 每一个拥有自己常识范围的人,都有权要求韩寒按符合怀疑者常识范围要求的方式来释疑。”——这话,大概只有你读得懂了,我承认,完全读不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常识范围,这话,需要你特别指出吗?这个世界上存在具有全方位常识范围的人吗?即使博学如钱锺书,他可能知道现代物理学中那些公认的常识吗?无论你的常识范围有多大,或有多小,只要你谈论的是常识,它就不会为单个人所“拥有”,也不可能仅仅符合怀疑者个人的要求,重申一遍,后者是经验,不是常识。按通行且权威的概念去理解“常识”,就是我此刻正在做的,除非你认为我的理解有误,反正,我没有义务去尊重你过于个人化的“常识”。
——————————————————————
老周,你假设了一句你自己也看不懂的话,我也没看懂,因为那不是我的话。
可能是我后面的解释中用了常识范围这个词,以至于你引申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常识范围,这话,需要你特别指出吗?”等等,这些我都同意,所以我无意特别指出,因为这不是我想表达的意思。

我想说的,是人们之所以有分歧,是因为他们都认为自己的认识是符合“常识”的。尽管他们的常识差之甚远,按老周的说法,不配被称为常识。那么谁是常识的最后认定者呢?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试着揪出这句,是想友情提醒小苗,最好不要为掐而掐。我不愿意猜测网友动机,但这不等于说,我见到一个与其真实水平相距甚远的提问,仍会心如止水。
周泽雄 发表于 2012-2-26 14:06
呵呵,说到不猜测动机时,“动机”二字已经在心中缠绕了吧?
杀伤力啥的,不是您提起,俺压根没想到。俺只是不懂就问,如果泽版不愿赐教,俺闭嘴就是。
仍剩一个问题:如果这么多的“单个证据未必成立”,这链子上串起来的又是什么呢?弱证据能串起强证据链吗?——您不屑于回答这样的笨问题没关系,就让它挂着好了。
赵教授当然不傻,但这一条:“5)韩寒对方阵营质疑的反应很不正常。到目前为止,韩寒对于方阵营提出的关键性质疑,要不就是回避,要不就是回应前后矛盾。”韩寒给了那么多证据,还叫回避?哪里“前后矛盾?请标举一二呀,像破桥做的那样。就这么猛贴标签,直接判决“回避”、“矛盾”啥的,何以服人,又何以体现一个学者的专业和严谨?
边走边看
“仍剩一个问题:如果这么多的“单个证据未必成立”,这链子上串起来的又是什么呢?弱证据能串起强证据链吗?——您不屑于回答这样的笨问题没关系,就让它挂着好了。”
——我可以回答。是的。如果一组弱证据全都指向同一方向,同时没有出现有力的反证,那么,它就能构成强证据链。至于强到什么程度,当然只能分别对待。比如,人们根据可以看到的一切韩寒视频及文字采访,没有看到韩寒对自己文字的说明,哪怕被人问及了,仍一味回避,一旦回避不了,说出来的话还是错的,那么,这些单个的证据就能串起一组指向较强的证据链。但是,只要有人发现了一个反证,即韩寒曾经颇有说服力地谈及自己的作品,则上述证据链失效。当然,这么说的时候,还得小心,不要陷入刑事案件的特征,两者是根本不同的。
关于赵教授是否那么傻,我之前让你找的是这句话的出处,你刚才的回复表明,你没有找到。原话再复制过来:
“赵教授认为,必须读过并读懂才能引用一本书,实际上,大量的人是生吞活剥抄书吓人的。所以,赵教授的说法不成立。”
阿吕,你只要找到一位身高超过3米的自然人,俺的说法就破了。如果找不到,你就不能把它归为“老周认为”。当然,我已经看到,阿吕不这么认为。从原理上讲,这并不奇怪,虽然常识值得尊重,但不尊重常识的人,谁没见过呢
————————————————————————————
好像看到过一个资料,查了下,叫詹世钗,清朝人。3.19米。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呵,很多人都还听说,彭祖活了八百岁呢。
呵,很多人都还听说,彭祖活了八百岁呢。
周泽雄 发表于 2012-2-26 14:55
是啊,所以,他的常识可能不符合你的常识,这就是常识。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再补充一句。
实际上,我一直在努力为韩寒寻找理由。俺家那口子看了韩寒所有的视频,我至少全部听过。在一个视频里,当有人问及韩寒一个说法时,韩寒脱口答道:“但是我的书里没这么说。”我闻言大喜,这给我一个强烈的信号:韩寒非常清楚自己的书。常理是:说有易,说无难。能够那么确信自己的书里没有这么说过,肯定是有说服力的。
韩寒枉有那么多粉丝,我好像没有看到一个人就这个例子为韩寒争辩过。
不过,韩寒也有弱项,因为在那个视频采访里,别人并没有就此追问,而是当即打住了,韩寒在别处的多次表现,又显出对自己作品的过度陌生。但至少,那个例子还是有一定说服力的,如果当时有人追问,仅此一个反例,就可以把韩寒洗白。
本文作者另一篇文章,一起贴过来:


韩寒代笔探讨:强质疑、弱质疑、和忽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fc0caa0100zp8d.html

(2月1日,注:读完本文后,可以再读@被打飞《弱质疑和忽悠能“串”成强证据链吗?并浅析阴谋论得以奏效的数学基础》,更为明晰。)

    昨晚我放话说要就韩方之争写文章,一些朋友留言说期待大作、佳作、高作。这让我很为难,吵起架来,嘴脸都是很难看的,不外乎是强调对自己有利的论据,无视对自己不利的证据,然后想方设法地拉拢旁观者。顶多风度、策略有好坏而已。期待高人吵架,就跟看完武侠小说中的高手争斗后,到了现实里,发现大家打架时也就是挖眼抠鼻。所以本文肯定是一篇不咋地的文章,请大家抱着轻松娱乐的心情观看。

    对于质疑,我的看法是:韩寒是否代笔这个话题,属于公众人物的公域事件,无论方舟子,还是任何人,毫无疑问都有合理和无理质疑的权利。韩寒肯定很不乐意,但这是出名的代价。打诽谤官司的话,此案在美国恐怕赢面不大,因为需要证明质疑者心怀恶意,很困难。至于中国这方面法律如何我就更不清楚了。

    那么,质疑在边界在什么地方,什么样的质疑会属于诽谤或者名誉侵权?我觉得这是一个如何看待言论自由权利,和名誉权,之间的冲突的问题,名誉权的合理边界,随被质疑者的身份(公权者,公众人物,普通人)而变,也随大众的认知而变,想要确切论个是非很困难。所幸本文不讨论这个问题,我只对“代笔质疑”一事中的网民心理和判断感兴趣。大众判断能力不提高,法庭出个结果,没用。

    本来想到文章最后下结论,考虑到大家都比较关心站队的问题。我就在文章开始就讲吧。目前对韩寒代笔的质疑主要有四处:早期作品(求医、书店),竞赛作品《杯中窥人》,长篇《三重门》,博客。对代笔人的怀疑主要集中在其父韩仁均。我个人的判断很明确:从目前已有的证据看,《杯中窥人》《三重门》等长篇,由韩仁均代笔的可能性非常小。而早期作品(求医、书店),韩寒博客,虽文字风格和情景并不能确定作者,但质疑者并没有能够提出能让我熊熊燃烧的八卦之心信服的疑点或逻辑推断。善意推断的话,我倾向于同样是韩寒写的。

    以下专门谈“代笔质疑”这个事情,不谈什么包装什么韩三篇,当然更不谈私生活。那些文后随便讲讲。主要讲我个人的逻辑判断,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明确一下定义,这里“代笔”指的是有人代写整段/篇文章,不是编辑或朋友订正、修正少量字句的正常行为。

---------------------------------------------

一、代笔人

    代笔,首先要有代笔人。一开始代笔人的说法有很多,比如有代笔团队,路金波代笔等,但最后集中到韩寒父亲韩仁均身上,这并非偶然,其原因是如下逻辑:

(1).韩寒是个十多年发表了很多作品的畅销书作家,《三重门》后公开发表的长篇,作品文风相似,也就是说,如果要代笔,必然存在长期稳定的代笔者或团队。
(2).而这个长期的代笔者,如果能证明自己是韩寒这些畅销书的代笔,其经济收益是巨大的。
(3).所以根据(1),(2)推论,如果存在长期代笔者,他(们)又十几年都没站出来自证,那只可能与韩寒的关系超越这巨额利益之上的人。准确说,如果有代笔,只可能是亲人。

    这就是为什么绝大部分质疑是针对韩仁均。因为所有其它的代笔嫌疑人,质疑方都会面临这个代笔者“巨额利益损失”难以解释的困扰。下文讨论质疑时,将把“如果有代笔者,那只可能是韩仁均”作为前提条件考虑。

二、“强质疑”,“弱质疑”和“忽悠”

1.什么是“强质疑”?强质疑就是所谓的“铁证”。比如你审论文的时候,看见一篇论文,里头有个作者自称的原创段落,和几年前别人已经发表过的一样,在这种情况下,99.9%甚至更高的几率属于抄袭。因为无论作者是谁,出现这种情况,哪怕仅仅一次,都基本可以确认。因为偶然写出一模一样的段落的几率可以忽略不计。除非一些非常意外的情况(比如早先投稿不中却被当时的审稿人剽窃等)。在有强证据的情况下,被质疑方理应站出正面解释,如果没有解释或者其解释无合理的证明力,一般可认定为“证据”。很可惜的是,在这场论争中,尚未看见任何证明韩寒文章属于代笔的“强证据”。


2.什么是“弱质疑”?弱质疑就是“较少出现的情况”,5%,10%,20%。几个或者十几个同类案例中会出现一个。这种证据属于疑点,算作“不利条件”,但是没有太大的证明力。如果有更“强”的“有利条件”,那么这个弱证据就不起作用。比如“韩寒一边开赛车一边发博客,所以不可能”,这是强质疑,但是“韩寒在赛车的前一天凌晨发博客,所以不可能”,这是弱质疑。

    具体的例子,比如:十几岁小孩不可能写出大人的角度与语言。文章引用太多名人文章与英文,中学生知识面不可能这么宽。

    有人说,虽然每个弱证据可能都只有10%或20%的作家才会出现,比如引用名人文章和英文,《三重门》里出现多处,这样多个弱证据叠在一起相乘,出现的几率不是很小么?其实不能相乘,因为它们的起因往往是相同的。比如作家认为,我这部小说要模仿《围城》,好好装逼,多引用英文,这很好解决,因为引用并不需要阅读原著,只需要二次引用(比如从引用原著的一般性书籍,原著的评论,报纸甚至看过原著的朋友交谈中)即可。只要有了这个“起因”,那么全书就自然会出现无数个这样的“弱证据”,而“起因”相同的多个弱证据同时出现的几率,并不比只出现一个弱证据低上多少。

    (有人在这里要问了,多个起因独立的弱证据可以叠加么?可以。但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将弱证据连乘。实际上在总样本量足够大的时候,任何弱证据,无论发生几率是10%还是5%。叠加时对于总体概率的影响非常微小。这也就是为何捕风捉影是无意义的。由于该数学结论是反直觉的,所以很容易成为逻辑陷阱。这话简单写不容易理解,详细可以看本文开头的文章链接,也可以看@奥卡姆剃刀 的文章 http://www.weibo.com/1820201245/y3rN0uMNo 。另外,这个“叠加”实际上是个比较复杂的概率公式,不是简单相加或相乘。)

    那么对弱证据,一般的好反驳是什么呢?就是提出比这个弱证据证明力要强的有利证据。如果有强的有利证据出现,那么与之相矛盾的,弱的不利证据,就不成立了。

    类似的经典案例比如《鬼吹灯》,看过鬼吹灯的读者应该知道,鬼吹灯是文革背景下的盗墓故事,作者的古玩、盗墓、文革见识经验在书中表现的极其“丰富”,写得活灵活现,该书极其畅销,很多读者应该都读过。我当时读完后,心想,五六十岁的老一辈还有这么有趣的人,真想见见呢。结果最后发现,这个叫“天下霸唱”的家伙,不是个60岁的老头,居然只有28岁,声称这些东西都是自己瞎编的,平时也不喜欢看书,写着玩的。一时天雷滚滚,这九成五是被代笔啊!

    很多读者不能接受这个现实,于是质疑纷纷出笼,指责作者不是原著,最后发展到有读者在福建某个小山村找到了真正作者的“遗稿”等等。对此,很快作者又推出了《鬼吹灯II》,质疑声稍有止息,突然又出现爆炸性新闻,网友发帖称,一个有名有姓的原著者站了出来,王阅枚,还找上了东海电视台,声称其子女02年送其《鬼吹灯》手稿到某报社编辑润色,丢失。而网友也发帖列举诸多事例,认为:“28岁的张牧野不可能写出第一部《鬼吹灯》。第一部鬼吹灯中引用了大量70年代流行语,对于历史、地理及风水堪舆等知识也不可能是瞎编的产物。而第二部的水平明显比第一部差,是天下霸唱的狗尾续貂之作”。一时舆论大哗,某网投票,大概有七八成的网友认为《鬼吹灯》乃是窃稿。到后来,记者探访东海电视台,证实是假消息,做了澄清。而作者方对质疑做了冷处理。渐渐的,这些质疑也慢慢消失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大家是如何判断的?是这样的:

(1).第一次质疑,用的是一个弱的不利证据。你只有28岁,完全没有任何古玩、盗墓、文革的经验,又不爱看书,仅凭着“瞎想”就想出了鬼吹灯,这属于“很少出现的情况”,所以我们质疑你是窃稿。

(2).第一次回应,则是一个比这个不利证据更强的有利证据。你说我编不出《鬼吹灯》。可我这又编了一本《鬼吹灯II》。很显然,连续窃稿两本的几率,这个几率要比只窃一本,小太多。构成了有利的强证据,与前面的弱证据形成了矛盾。那么强证据占了上风。

(3).第二次质疑。搬出了一个“代笔者”王阅枚,我有文革经验,手稿我02年送去编辑部丢了,但我有证人,而且我站出来质疑你。这是一个比(2)更强的证据。并且其它质疑者反驳了(2),你的鬼吹灯II比I写的差很多啊,这不合常理。

(4).第二次回应。如果有手稿,那么是比(3)更强的证据,但由于作者是敲电脑的一族,没有手稿。只有等,随时间流逝,这个“质疑者”并没有抛出更多的证据,这是不合理的,此时(3)这个强证据的级别,变成了普通流言,也就是弱证据。最后发现根本不存在这个报导,这个“弱证据”又变成了“忽悠”。于是这个质疑不战自溃。

    那么在韩寒这个案例中,对于弱证据如何考虑呢?

(1).质疑方的弱质疑是:小孩不会模仿大人说法,引用的书籍过多超出了阅读量等。

(2).回应方的方法则应该是用矛盾的强证据覆盖,这些强证据由弱到强包括:

a.驳斥并进一步削弱对方的弱论据,比如小孩模仿大人说法,对方觉得很稀有,你可以举出其它作家的例子,证明并不稀有。比如对方说,引用书籍过多,说明阅读量覆盖太大,超出了16岁少年的可能性。此时可指出其逻辑错误,文学作品中,有引用,不一定是读过了原著,很有可能是读了些二手作品(引用过原著的作品,报纸,讲话等),也可能就是为了装逼引用,只读了其中一小段。所以引用的书籍多,逻辑上并不证明他读了那么多。

b.指出对方的假设存在矛盾,这个矛盾所形成的问题强过其弱论据,并与之矛盾。比如说,弱质疑为:《三重门》中引用过多,韩寒不可能有这么大阅读量,只可能韩仁均有。回应可以是:《三重门》之所以畅销,是因为其中有很多90年代中学流行的段子,比如《卧石答春绿》,Wait and see。以及大量流行歌曲的歌词等,这些不是上一辈人能够进入并熟悉的,代沟的作用非常明显。韩仁均写出这些东西,并且能够在青春小说类中极度畅销,这远远比韩寒“装老成”要更不可思议。

c.如果可以,就拿出更强的证据。比如和编辑的通信、手稿等。这些证据在未成名前伪造的几率非常小,因为当时并不可能知道有何收益,而制作成本太大。

    大家要了解,代笔这件事,属于只能证实(比如有个家伙拿出证据说他是代笔),不能证伪(你无论如何都证明不了自己没有代笔)的事情。但是,虽然不能彻底证明,但拿出更强的证据,能够进一步降低你可疑的几率。证据越强,几率越低。

    有人说,手稿我也不信,我要面谈,对质,证明你真有这样的水平和智力。这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手稿是作家可能拿出的最强证据。如果这你也不认同,那么什么面谈这样的弱证据就更不会认同了。这只可能是浪费时间。
   

3.什么是“忽悠”?忽悠指的是有50%以上几率发生的事情,以及无法具备任何证明力的找茬。(这个50%几率是为方便说明打比方,严格的讲是“无法归因”“因果关系不明确”)

    有人说,我找出你文中50个疑点,100个疑点。其实绝大多数都是忽悠。很简单,质疑中,如果有强证据,一个就够了,有智力的辩论者,只会攻这一点。直到你回应为止。因为只要这个强证据成立,那么质疑就成立了。如果有弱证据,也不会很多,要是几十个弱证据这么多,早十年就被人发现了,还轮得到今天?如果有人说有几十个弱证据,那么其中大部分必然是忽悠。只是为了迷惑旁观者,并损耗对方的体力。要知道,世界上并不存在“清者自清”,所有质疑被澄清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劳动。很多被质疑者是被大量的质疑活活累垮的,所以体力战是个很有效的战术。

    那么,如何对待“忽悠”呢?一般来说被质疑方只能不理,或择其一二回应。我只说对于旁观者,怎样避免被“忽悠”。

    “忽悠”往往存在逻辑上的问题。比如说:

a.这件事,你和你父亲回忆得不一样,在某细节上,一个说A,另一个则说B。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可能记错呢?所以这事你根本没现场经历过,作假。文章是你老爸写的。

    对于这个说法做逻辑判断很简单。首先,十几年前的事情,双方回忆不同,逻辑上的推论,最大几率是有人记错了,而不是“作假”,更不是“代笔”。其次,重要的事情,逻辑上并不能推出“不会记错”。再重要也不可能违反人类的记忆规律,何况事件重大,但其细节并不重大,获奖当然重大,考官拿了什么纸。有啥重大可言?两者逻辑上完全没有联系。细节记错司空见惯。

    如果你找不出逻辑上的漏洞。判别“忽悠”也有简单的方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其它作家代入到这个“忽悠”语句的主体中,看看成不成立。一般来说,要构成一个“质疑”,必须有特殊性,也就是这个问题,只有在被质疑者,或者极少有问题的作家身上,才存在。如果很大数量的作家都存在相同的问题。那这就不是一个“质疑”,而是一个“忽悠”。“忽悠”的特点是同样的指责,可以针对任何一个作家,而且百试不爽。那么说明这是个毫无意义的质疑。简单的反驳方法是套用同样的说法在其它作家身上,或直接套到质疑者自己身上,并指出该质疑依然成立。这样就表示该质疑的推论在因果关系上是不明确的,逻辑存在问题。由于时间有限,例子就不写了。

----------------------------------------------------

这里加一段,说一下那个“词频分析”。那个词频分析在春节期间和几个该专业的朋友写了几篇文章。简要说一下。有人用主成份分析的方法,通过虚词的词频模型,在韩寒、韩仁均,郭敬明、天下霸唱的作品集中运行,发现能成功区分天下霸唱,郭敬明的作品,却不能区分韩寒和韩仁均的作品。这个说法颇有迷惑性。

我们几个人检查了他的算法,一致认为,该作者在主成份分析前忘了做归一化步骤。所以词频分析,变成了词数分析。由于作品字数的差异最大,变成了主维度。正好,他选取的天下霸唱的一篇作品最长,郭敬明的两篇作品其次,韩寒和韩仁均都是最短的,所以正好各自聚在了一起,造成了错误的实验结果。我们重做了实验,发现该方法并没有区分性,这是个无效的方法。详情请大家参见我博客中的真实结果图片和几篇文章链接。

另外那个分析还有个错误,它声称成功地把郭敬明的《挚爱》和《夏至未至》识别在了一起。但《挚爱》并非郭敬明的作品。


文章链接:
http://www.weibo.com/1691279484/y2yTz2aNE
http://www.weibo.com/1763695145/y2yuhrbKE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fc0caa0100zml1.html

结果图像:原帖在:http://www.weibo.com/1734031341/y2xlN7nzD



PCA可尝试做更多维度,并在PCA之后尝试正规的识别算法如linear classifier而不是靠手来做clustering,但从目前情况看,这些改进方案的结论也基本上属于无效方案。
-----------------------------------------------------

剩下的是感想,因为熬夜,不多写了。

1.法律解决不了舆论问题。舆论问题还是要靠舆论。
2.逻辑是最重要的,这不是什么文科逻辑和理科逻辑的问题,识别不了逻辑漏洞,不是对方逻辑严密,而是你逻辑不行。
3.科学的形式,并不一定代表科学,很可能只是忽悠。
4.韩寒确实有不少包装,这也是看这几天辩论的感想。其初期回应不妥也不礼貌,徒惹麻烦。不过今天说代笔的问题,与此无关,就不说包装了。
5.质疑的道德,如果说质疑有什么道德,我列两点:不忽悠。质疑被成功回应时,应协助澄清而非弃之不顾抛下一个质疑。
是啊,所以,他的常识可能不符合你的常识,这就是常识。
阿吕 发表于 2012-2-26 14:59
你把明显夸大的事例拿来举证,谈何常识。关于詹世钗的真实身高,更加可靠的说法分明是最高不超过2.40,你却坚持将一个传闻身高用来支持自己的观点。2.40米左右的人,今天中国也有,印度也出现过,原本就在常识范畴里。
就经验而言,2.40米的人我也没看到过,但就常识而言,我相信有。你所谓更加可靠地说法,其实就是你更愿意接受的符合你常识的说法。所谓的常识其实就是这么一回事——你根据你所受的教育和经验而愿意接受的某种认识。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本帖最后由 李小苗 于 2012-2-26 15:53 编辑

[quote关于赵教授是否那么傻,我之前让你找的是这句话的出处,你刚才的回复表明,你没有找到。原话再复制过来:
“赵教授认为,必须读过并读懂才能引用一本书,实际上,大量的人是生吞活剥抄书吓人的。所以,赵教授的说法不成周泽雄 发表于 2012-2-26 14:42 [/quote]
俺说,“赵教授认为……”,并没有用直接引语,当然不是他的原话。他的原话在此:
     1)韩寒父亲的文章说“韩寒写文章的潜能,其实也是在初二时发现的”,并说此后他给韩寒在县图书馆办了一个证,在那 里,韩寒“接触到众多的少儿报刊”。韩寒的《三重门》是在高一写的。《三重门》中涉及的政治、历史、文学知识无数,直接引用的文本数量非常浩大,其中有些书籍的内容非常晦涩。如果韩寒是一个初二还在接触少儿报刊的小孩,怎么可能在一兩年之间突然读起来了(并且读懂了)这么多书籍,并且能大量和自如地引用其中的典故
    ——俺理解赵教授这段话的意思是,韩寒“怎么可能在一两年之间读起来(并且读懂了)”这么多的书,所以不可能大量引用。能这么大量引用的,必然另有一个读懂的人——如果不是“必须”另有“读懂”之人,怎么能断定“不可能读懂”的韩寒有代笔呢?
     所以,俺把赵教授的言下之意提练为:“必须读过并读懂一本书才能引用”,有歪曲吗?
边走边看
“俺把赵教授的言下之意提练为:“必须读过并读懂一本书才能引用”,有歪曲吗?”
——不好意思,有歪曲。赵教授分明是结合“大量和自如地引用其中的典故”这个条件来逆推的。有了这个条件,赵教授的说法无懈可击;遗漏这个条件,赵教授就是在胡闹。
再说两句。
通过引用来冒充渊博,经常未必能奏效,不恰当的引用还会露馅。比如我曾多次看到有人引用“克莉奥佩特拉的鼻子如果更短一些,整个世界就会两样”,但帕斯卡尔的原话根本不是这样的,只要读过原文,一定不会遗漏中间另一个例子:“克伦威尔的膀胱如果没有阻塞而能活得更长一些”。所以,他原欲冒充渊博的引用,反而暴露了自己人云亦云的弱项。同理,那些动辄引用“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家伙,我也可以八九不离十地确定,对方没有读过原著,他只是喜欢拾人牙慧罢了。说到《管锥编》,一个常见的引用是“易有三名”,假如引用者或批评者只会对“易有三名”喋喋不休,那我可以断定,他对《管锥编》的阅读根本谈不上充分,盖因“易有三名”只是出现在原书第一页的内容,而钱锺书在后文里还多次补充、丰富了其中说法,倘若他读过的话,他就应该知道这些后续例证。在这个例子里,本欲炫技矜博的卖弄,反而暴露了他胡吹大气的习惯,见到这号人物,我根本不会认为他“读过并读懂”了《管锥编》。但假如他全面评估了钱锺书关于这个问题的看法(相关原文可能分别出现在1、450、1346和1521页里),那我只能认为,他对《管锥编》有着充分的理解,假如他事后表示,自己根本没有读过或读不懂《管锥编》,我只能暗道“见鬼了”。
再说两句。
通过引用来冒充渊博,经常未必能奏效,不恰当的引用还会露馅。
周泽雄 发表于 2012-2-26 16:33
俺同意,所以,偶一为之只是在一种特定的语境下追求某种游戏的效果,并非为了冒充渊博,只是为了反证,不读某本书未必不能引用。所以,俺可以坦然自首曾有此一例。
至于对赵教授的话,是否有歪曲,恐怕得由第三方来判定了。运动员不好兼任裁判吧。
边走边看
小苗言重了,无所谓裁判,俺只是表达我的看法,俺的看法本身不具有任何权威性。
“必须读过并读懂一本书才能引用”,作为一条学术规则是存在的,不过那是古典规则,美学大家鲍桑葵曾经为自己一度违反了这条规则而抱愧。今天,大概只有钱锺书这种级别的人物,才会继续奉行它,对普通人根本不构成制约。
#12楼
    每一个质疑针对的都是局部,但韩寒是一个整体,你集中火力推翻每一个局部(就算推翻成功了),但却无法凭此还原一个人。好比说,你可以在某处证明韩寒不是胖子,在某处又证明韩寒不是瘦子,又在某处证明韩寒并非标准身材,你每个证明的活计都做得蛮漂亮,但我们却无法面对一个既不胖、又不瘦、同时身材还谈不上标准的人。
#15楼
   方舟子提供的证据,核心不是单个的证据,而是证据链,即一组证据的合力构成的质疑力量。主帖作者的努力方向,是忽视证据链,集中对单个证据进行逻辑上的否定。所以,主帖作者的攻击点是脱靶的,
#33楼
    如果一组弱证据全都指向同一方向,同时没有出现有力的反证,那么,它就能构成强证据链。
周泽雄 发表于 2012-2-26 14:42
为什么方营的一个一个点的质疑可以构成强证据链,而破桥针对方营的重要证据点进行逻辑和事实举证上的双重反击,尽管“活计很漂亮”,却依然击不碎这条实质上已经空无一物的证据链?
     #12楼中“局部”无法“推翻整体”的说法,只对破桥有效?对方营无效?
边走边看
“活计很漂亮”,是一个技术性赞美,出于我尊重掐架技艺的偏好,但并不等于说,对方的证据被有效驳回了。孤立的证据本来就缺乏说服力,所以学术上也有“孤证不立”之规。再则,一个证据,可能有多重指向,他的“漂亮活计”只是指出了其他指向,但并未颠覆原本存在的指向,这就需要结合证据链进行考察。所以,我不得不说,这位作者的分析,未损方舟子证据的皮毛。但鉴于韩粉阵营里太缺少这类有价值的帖子了,本着“物稀为贵”的态度,我愿意为之喝彩。
摧毁方舟子等人的证据链,一招毙敌的招术,是提供事实上的反证,而非逻辑上的反证。针对文本事实,逻辑只能推导可能如此,但很难得出“必然如此”的结论。
方舟子们的证据,原样都在,并非“空无一物”。
转:司马少:夏虫不可以语冰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32a00b0100xfi6.html
  方舟子有一个看似强大的指控,是韩寒从来不谈自己的作品。姑不论成立与否,不谈灵感来源,比起方叔叔不谈自己书中插图来源,总还是光明磊落的。
  
  首先,一个作家没有义务向读者介绍自己的创作过程,谈与不谈,自然只取决于作者的心情,以及在作品之外是否有补充说明的必要。日本的村上春树,甚至连前言后记都懒得写。《挪威的森林》后记,第一句就是:“原则上我不习惯为小说写后记,但对这部小说我想恐怕有写的必要。”——当然,光这一句,方叔叔已经可以长篇分析村上春树自证有代笔了。
  相比村上,韩寒则曾明确说自己喜欢写前言后记。在诸多前言后记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韩寒论创作。而《通稿2003》中,更有一篇《自己的问题》,专谈作品。
  方派为什么不提这些?除了压根儿不了解之外,恐怕最有力的理由就是——你本来就被质疑有代笔,怎么能证明那前言后记不是别人写的?除非你在电视上公开谈,否则我们不信,不信不信就不信!o(>﹏<)o
  我听说英国小说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有严重口吃,要是生在中国,让这帮孙子给逮着了,可如何是好!
  事实上,在各种场合,因常被问起,韩寒谈到作品实是常事,只是谈得很随意,很机智,未必符合这些人四四方方的思维罢了。——你若真谈得四四方方,恐怕他们又要瞬间变得见棱见角千奇百怪起来。人活在世,不出错很难,但给人挑错还不容易吗?
  方叔叔的路数,就是从来不看整体,只揪住你一个小缺点(或着他认为是缺点的点),无限放大,直到教众们相信被打的就是个傻逼,活该。
  方叔叔最崇拜鲁迅,而鲁迅强调,“倘要研究文学或某一作家,所谓‘知人论世’”,那看书须看全集,选本都是不足取的。——方叔叔岂但不看全集,他甚至选本也不看,只看选段选句选词。
  《集外集·选本》:“读者的读选本,自以为是由此得了古人文笔的精华的,殊不知却被选者缩小了眼界。即以《文选》为例罢,没有嵇康《家诫》,使读者只觉得他是一个愤世嫉俗,好像无端活得不快活的怪人;不收陶潜《闲情赋》,掩去了他也是一个既取民间《子夜歌》意,而又拒以圣道的迂士。选本既经选者所滤过,就总只能吃他所给与的糟或醨。况且有时还加以批评,提醒了他之以为然,而默杀了他之以为不然处。纵使选者非常胡涂,如《儒林外史》所写的马二先生,游西湖漫无准备,须问路人,吃点心又不知选择,要每样都买一点,由此可见其衡文之毫无把握罢,然而他是处州人,一定要吃‘处片’,又可见虽是马二先生,也自有其‘处片’式的标准了。”
  《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至九)》:“至于选本,我倒以为是弊多利少的,……自然,如果随便玩玩,那是什么选本都可以的,《文选》好,《古文观止》也可以。不过倘要研究文学或某一作家,所谓‘知人论世’,那么,足以应用的选本就很难得。选本所显示的,往往并非作者的特色,倒是选者的眼光。眼光愈锐利,见识愈深广,选本固然愈准确,但可惜的是大抵眼光如豆,抹杀了作者真相的居多,这才是一个‘文人浩劫’。例如蔡邕,选家大抵只取他的碑文,使读者仅觉得他是典重文章的作手,必须看见《蔡中郎集》里的《述行赋》(也见于《续古文苑》),那些‘穷工巧于台榭兮,民露处而寝湿,委嘉谷于禽兽兮,下糠秕而无粒’(手头无书,也许记错,容后订正)的句子,才明白他并非单单的老学究,也是一个有血性的人,明白那时的情形,明白他确有取死之道。又如被选家录取了《归去来辞》和《桃花源记》,被论客赞赏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先生,在后人的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但在全集里,他却有时很摩登,‘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竟想摇身一变,化为“阿呀呀,我的爱人呀”的鞋子,虽然后来自说因为‘止于礼义’,未能进攻到底,但那些胡思乱想的自白,究竟是大胆的。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形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譬如勇士,也战斗,也休息,也饮食,自然也性交,如果只取他末一点,画起像来,挂在妓院里,尊为性交大师,那当然也不能说是毫无根据的,然而,岂不冤哉!我每见近人的称引陶渊明,往往不禁为古人惋惜。”
  这两段引文,除了证明了方叔叔不是鲁迅的合格粉丝之外,还显示着,原来陶渊明写诗也写怎么泡妞的,而鲁迅则公然提到“性交”“性交大师”之类词语,并不道貌岸然如方叔叔,也不怕“在大中学生的影响极坏”。真是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啊。
  如果鲁迅在世,竟然表示支持方舟子,那我就忍住恶心,直接改名司马南。
  
  众方粉收到教主旨意,整天叫嚣: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使我想起张岱的《扬州瘦马》:“牙婆扶瘦马出,曰:‘姑娘拜客。’下拜。曰:‘姑娘往上走。’走。曰:‘姑娘转身。’转身向明立,面出。曰:‘姑娘借手睄睄。’尽褫其袂,手出、臂出、肤亦出。曰:“姑娘睄相公。”转眼偷觑,眼出。曰:‘姑娘几岁?’曰几岁,声出。曰:‘姑娘再走走。’以手拉其裙,趾出。然看趾有法,凡出门裙幅先响者,必大;高系其裙,人未出而趾先出者,必小。曰:‘姑娘请回。’一人进,一人又出。”尼玛当作家是什么了?说“借手睄睄”就“借手睄睄”,叫“再走走”就“再走走”啊。
  
  还是鲁迅的话,《集外集拾遗补编·〈绛洞花主〉小引》:“《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足见一部文学著作,有时难免像一面镜子,什么样的人去看,就照出什么样的人来。韩寒的两部稚作《三重门》《零下一度》,我们八〇后看到的是自己的青春,而那位没有青春的中年猥琐男,却只看到了中年猥琐男。真是幻由人作,境由心生呐。
  
  可以肯定的是,方舟子没有文学鉴赏能力,有,也是三流的。同时他虽然号称在做科普,实际也没有最基本的科学素养,职业操守。那么他这些年在干嘛呢?他这些年,其实玩的是道德战。方舟子历来以“打假斗士”的名义出场,颇有煽动性,普通大众不问是非,第一印象就是,既然被打假斗士打,那自然其假无疑了。方以真理自命,将所有被他“打”的人都视为假,久而久之,在其众粉看来还真就成了真理化身。所以每当有人证据确凿地批评他,他也只须在微博轻描淡写地说一句:哦,这个人某年某月被我打过。众方粉就说:原来是个骗子。颇有只要被他打过,便永不超生的感觉。
  在那期《中国范儿》中,一位老伯说:“像这样出错的人,也是好人。我们应该支持他,有错的时候,我们帮助他。”我很怀疑那位老伯是否知道韩寒是谁,要不是大屏幕快速闪过一个描述,没准还以为是个卖假药的呢。
  司马南铿锵有力的一句:“方舟子的力量源于事实,源于真实!”方舟子肝胆赤诚的一句:“问题你指出我究竟错在哪里啊!”都听得我心惊肉跳。也真是怨不得这两人形影不离。
  有不少人说,一看到司马少,就忍不住想起司马南。我表示,在鲁迅宣布支持方舟子之前,这太重口味了。
  
  结语:
  有这么一位高材生,他厌看现世肮脏。后来他得到一台笔记本,开始惩治世间罪恶,渐渐走火入魔,将所有反对者,都“扑通”“扑通”一股脑记在自己的小本上,妄图建立一个他眼中绝对纯洁的新世界,而他自己将成为这个新世界的神。有无数疯狂粉丝倾心追随,帮助神一起制裁。作为神,他利用每一位粉丝,一旦出错,便全都推在粉丝身上,将无利用价值的粉丝一脚踹开。——这个人,不是夜神月,而是方舟子。
  
  [补记:经搜索,发现早有很多人想到了《死亡笔记》。有趣的是,也有人觉得方舟子是L,而韩寒作为夜神月,一直在证明自己不是基拉。但是韩寒没有小本,方叔叔有小本哦。方叔叔的有罪推定与L虽然相似,但L谨慎又谨慎,只敢说有百分之几的把握,方叔叔的把握可是直接就有百分之百哦,而且有个根本区别——L是暗中查访,方叔叔是公开推断。——在学校,老师肯定说看动漫是浪费时间。但看起来不一定嘛,多看点动漫,有朝一日,方叔叔玩cosplay,你也就不至于看不出来了。]
  
  ☆  ☆  ☆
  
  “夏虫不可以语冰”,语出《庄子·秋水》。——鉴于方派有一种奇怪逻辑,是只要提到过,就是熟读了,我决定恢复十六岁时的幼稚,每一句引文都注明出处,以示博学。也好让方叔叔了解一下,博学是怎样炼成的。写到这里,可以先回顾一下,在之前的几篇文章里,我已经博学到了怎样的程度——《聊斋志异》,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清史稿》,《红楼梦》及其各抄本,顾炎武《日知录》,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鲁迅全集》及其诸多手稿,《胡适文存》《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明史》《大明会典》《朱子语类》《朱子全书》《性理大全》,钱锺书《容安馆札记》《谈艺录》,老舍《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手稿及其他各部长篇,老舍妻子胡絜青所编《老舍论创作》,《王小波全集》,《孟子》《墨子》《列子》《论语》《韩非子》,《芥子园画传》,《苏东坡传奇》,林语堂《苏东坡传》,《李敖大全集》,《春秋左氏传》《史记》《韩诗外传》《管子》《通鉴外纪》《吕氏春秋》。加上这一篇,则还有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张岱《陶庵梦忆》,以及《庄子》。啧啧,仅仅九篇文章而已,这一长串书目,我自己看着都觉心惊。——对了,还有《舟子全集》。
  
  ☆  ☆  ☆
  
  写完此文,已看到方叔叔开始关注《零下一度》的序言了。然而依旧是那没长进的路数。
  两书写作早晚的问题,正如那篇文章中所引用的韩寒原话:“《三重门》的出版获得成功,我才有出版第二本随笔和短篇小说集的机会。里面的很多文章都是初二初三写的,还有一些是高一刚入校写的。”“文集收录了以前我的一些稚作(尤为有代表性的是后两篇小说《傻子》与《夕阳依旧美丽》),这些发表过的文章大多是读初二时写的,后来越写越幼稚,停笔一年。再用一年写了个长篇,又停笔一年。然后,就有了《零下一度》。”这说明,《零下一度》是一部从最开始一直到当时的文章结集,部分写于《三重门》前,部分写于《三重门》后。——显然我这一段已经解释得相当啰嗦,足可旁证,韩寒之所以说得笼统,那是为了表达流畅。——这些段落被拿来当作代笔证据,好像也证明了方叔叔有阅读障碍吧?
  至于一个作者为何不能持续保持同一风格,我本来有一个低俗的比方可以一针见血,但一想,算了,我已深刻了解,方派是你跟他讲道理,他就跟你耍流氓,你跟他耍流氓,他就跟你讲道理。——我决定下一篇文章,花一点篇幅正经回答这个问题。
  

                                    司马少,2012年2月25日。
  
  
  看书要看全集。下面是韩寒现阶段的全集。
  最左边的四本买得最早。其中《三重门》与《毒》可以确定是盗版,《零下一度》《像少年啦飞驰》不很确定。其他是正版。


  
  看书要看全集。方叔叔你不能光学鲁迅一句“一个都不宽恕”(《且介亭杂文末编·附集·死》)。下面是《鲁迅全集》。(图中有一本《辞海》,其实这书我不常用,常用的是《辞源》与《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编得好,但繁简混用,有点不伦不类。)
韩寒 自己的问题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hapter_37916_19755.html

自己的问题http://book.sina.com.cn 2003年10月14日00:00 新浪读书
我四年前出版《三重门》,然后《零下一度》,然后《像少年啦飞驰》,然后《毒》,对于书来说,我自己最喜欢的是《毒》,对于文字来说,我最喜欢的是《像少年啦飞驰》,《零下一度》其实我很后悔出,至今自己还是很不好意思看这本书。虽说有很多删改,但是本质决定这是一本很仓促的书,很多文章以及前后矛盾的地方想来很可笑。



《三重门》到今天已经印了100多万册,有时候想想自己都觉得吃惊。《三重门》其实也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比如过度游离于情节外的卖弄,也由于自己当时还是学生,经历的不足导致文字上格外的努力,也算是一种风格。写类似《三重门》这样的小说很累,首先没有什么情节,所以一定要在语言上特别精彩。我常常要求自己每一段都要出彩,可能中国现在的小说家都比较热衷于赋予小说各种深刻意义,所以我这样的比较少见。我觉得意义不用赋予,自己想什么写什么就能体现什么,比如通篇小说十分无聊,那小说的意义可以说是生活真无聊。



因为《三重门》在文字上已经到达一个高度,所以很难以超过它,尤其在文字上。加上很多人抱定我将再也写不出超过《三重门》的作品,抱着这样的观点读书,所以即使我写出《围城》来人也不觉得好。



《围城》真是很好的作品。这本书启发我原来小说还能这样写。文学其实就是文字的学问,小说的第一等就是文字里可以让你感受到一种情绪,第二等就是文字本身非常好,第三等就是所谓的“文以载道”。人说小说中,文字就是载体,最终要表达是何等远大的意义,而似乎这个意义和政治有所联系就是更加远大的意义。国内很多老作家喜欢用没有生机死了一样的文字来表达伟大的意义和崇高的“人性关怀”,那可能是仕途不顺的一种变态发泄,写小说都想象自己在写大会总结工作展望,要不然怎么解释他们的文字怎么能写成那个样子呢?



我遇见过形形色色的幼稚问题,最幼稚的当属“如果你写作需要用到数学或者物理上面的知识,你怎么办,你不学好这些,当作家也是很有局限性的”。

想想是很有道理,其实完全胡说。首先,我干吗非得写到我不熟悉的领域里面去,如果一个写小说的写到了一个领域,自己很不熟悉,又非要写,那只能说这是最三流的小说家。小说本来就是瞎写,干吗非写到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去。可能你觉得我胡说八道,那可以换一个角度想想,假如你喜欢贾平凹,但是贾平凹非要写到赛车怎么办?这是不可能的,贾平凹是不会写到赛车的,要写也只是一句话带过,你也不能怪他F1和WRC都分不清楚,人都有自己的兴趣自己的生活,而自己的生活和兴趣往往是小说的来源。至于这学科那学科的,都是瞎操心。

当时的情况是我问那个人:你在单位里是干什么的?

他说是从事软件开发设计的。

我问:那你老板的车坏了让你修怎么办?

他说:不会的,有其他人。

其实就是这个意思,做自己喜欢的和自己会的,不会的,有其他人。就算你说你什么都会,我也能找出你不会的。



现在我做的是赛车,每年十几场比赛。这是很小时候的心愿,现在算是实现了。本来打算要有一段时间不写书,但是因为突然遭遇“非典”,比赛训练都暂停,在家里没有事情做,最终写出这样一本书。



我其实当初就是因为对现行教育制度不满意发表了一篇文章而引起社会讨论,但是我只花了上千个字表达了一下不满。教育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这几万个字都不能说清楚里面的问题。我只是想到什么说什么,但至少基本已经能够概括我的想法。这些应该是四年前写的,但是四年前我刚从学校出来,对学校怀有很大敌意,好比刚刚离婚的人,一定觉得对方百般不是,四年过去,也能安静下来好好想想问题。



至此,我已经不想再说有关教育的问题。就好比当初写《三重门》,读者觉得我抨击教育,让他们觉得很爽,而觉得后来我的文章就已经没有锐气。我想,我不能到五十多岁还在那里抨击教育。说一件事情不能连着说好几年。你更不能因为你同学开始骂了老师觉得很爽而要求他以后只能用骂人的语气说话。



《毒》是我很喜欢的一本书,无论是内容还是设计还是书本身代表的我对文字的看重。很多人觉得我在行骗,好像我在书店里用枪指着他们要买此书一样。从来我的书都不塑封,《毒》的最前面也说这是一本精选集,只有几篇新文章,有我书的人可以站在书店里把很少的几篇新的看完就可以。《毒》其实就是自恋的产物,但是无论别人如何说,我在下三本书以后将再出精选,而且还叫《毒》。



因为伪本不断,所以在不能确定一本书是不是我写的时候,只要问新华书店有没有这本书就可以,没有就肯定是伪本。国营企业没想到还真能派点用场。



关于盗版,我倒已经无所谓。而且以后若我的书定价觉得过高,我建议购买盗版。但是一定要和小书店书摊老板砍价,至少要打八折以下,千万不要做出原价购买盗版书的行为。书商拿盗版书一般折扣可以低至三折,所以不要害怕他们没得赚。



突然想到要写后记,于是想到《零下一度》这本书的后记。因为书是交给别人处理,当时的我甚至不知道书后面标明的那位责任编辑其实没有什么决定的权利,所以闹了一个很大的笑话。《零下一度》的后记是别人写的,具体是写我什么做得不好应该怎么做之类,名字叫《韩寒三思》,真是很滑稽,因为一个作者的书的后记居然找的是另外一个人在骂他,这样的事情天下可能就我一个人碰到了。



这本书的后记也不是我写的,作者不详,是我很喜欢的一篇文章,但是原文居然是健伍音响的广告。我比赛用的EVO是三菱参加WRC的基础车型,一代街霸的代表,全名是LANCER EVOLUTION,从EVO I到辉煌的EVO V,到现在没落的EVO VIII,已经进化到第八代,在街上有极其强横的加速力和过山车一样的转弯能力,但是放赛道上就觉得不够用了。说明你看似很极端的状态离开极限还很远。

上海家里的两冲程V2已经一年没有动过。我也觉得离开高架开摩托到爆表或者午夜在北京三环上开EVO到两百三四十或者午后到都是落叶的山路上研究四轮漂移已经是很远的事情。

后记中原文是FTO,是三菱已经停产的前驱小跑车,我老将它看成UFO。我本来想随我兴趣把里面的FTO全改成镇厂的EVO,但是怎么看怎么别扭。对于一样很熟悉的喜欢的东西来说,还是保持原样比较好一点,况且在那样的环境下,飞街仔用的车始终过于暴力。



我可能只有在百般无聊下才能写点东西。我觉得只有发生一些事情后才能想到写作,而不是为了写作去发生一些事情。
还好通稿2003还没人说这是韩父代笔的。不然韩父除了熟知《三重门》的一切,还需要知道赛车的一切。
请看 疑似代笔作家韩寒的散文集 通稿2003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atalog.php?book=37916
本帖最后由 wolfzhang 于 2012-2-26 22:10 编辑



这不是在质疑刘瑜么?听说她挺韩寒。
看韩寒的《2003通稿》,大吃一惊,《三重门》里体现出来的文字功力烟消云散,病句一大堆,也没有可足称道的见解,谈到自己最喜欢的《毒》,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奇怪的是,他的一些书的后记甚至都不知道是谁写的。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再补充一句。
实际上,我一直在努力为韩寒寻找理由。俺家那口子看了韩寒所有的视频,我至少全部听过。在一个视频里,当有人问及韩寒一个说法时,韩寒脱口答道:“但是我的书里没这么说。”我闻言大喜,这给我一个强烈的信号:韩寒非常清楚自己的书。常理是:说有易,说无难。能够那么确信自己的书里没有这么说过,肯定是有说服力的。
韩寒枉有那么多粉丝,我好像没有看到一个人就这个例子为韩寒争辩过。
不过,韩寒也有弱项,因为在那个视频采访里,别人并没有就此追问,而是当即打住了,韩寒在别处的多次表现,又显出对自己作品的过度陌生。但至少,那个例子还是有一定说服力的,如果当时有人追问,仅此一个反例,就可以把韩寒洗白。周泽雄 发表于 2012-2-26 15:06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视频采访:
http://v.ku6.com/show/EWDbjFLp98Z1yxVM.html
第12分26秒处——
主持人:一个网友问了好几次,书的最后一个章节写到韩寒赛车失败就哭了,是这样吗?
韩寒:没哭,有哭吗?(拿起书翻起来)
主持人:你为比赛哭过吗?
韩寒:没有没有。我们下一个问题。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视频采访:
http://v.ku6.com/show/EWDbjFLp98Z1yxVM.html
第12分26秒处——
主持人:一个网友问了好几次,书的最后一个章节写到韩寒赛车失败就哭了,是这样吗?
韩寒:没哭,有哭吗?(拿起 ...
马甲 发表于 2012-2-27 13:59
不是这样。这个,大家都知道,是对韩寒不利的。我说的那个,是对韩寒有利的。想不起来了,我是顺耳听到的,但我知道这句话很关键。可惜,韩粉的集体性缺陷在于:他们对技术活不热衷,只是忙着表达爱心、揪人动机,所以,没有人发现。
不是这样。这个,大家都知道,是对韩寒不利的。我说的那个,是对韩寒有利的。想不起来了,我是顺耳听到的,但我知道这句话很关键。可惜,韩粉的集体性缺陷在于:他们对技术活不热衷,只是忙着表达爱心、揪人动机,所以,没有人发现。
——————————————————————
不知道老周的“韩粉”定义是什么,如果指的挺寒一族的话,那么你所说的:“韩粉的集体性缺陷在于:他们对技术活不热衷,只是忙着表达爱心、揪人动机,所以,没有人发现。”这句话无疑是对本坛上66%的投票者的智力贬低,呵呵。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在我看,主贴及38楼的贴,就是纯技术性的分析,这工作虽然很累,但确实有人做了,也满足了质疑派无理取闹般等候澄清的要求。如果这也是韩粉一族的话,他也是“集体性缺陷”的一份子吗?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贬低别人智力,本坛有人一直在热衷着,阿吕是否又选择性地视而不见了?
我所谓韩粉,是一种症状描述,并不特指某人。只要符合某些症状,我认为他就算。仅仅支持韩寒,并不等于韩粉,正如仅仅支持方舟子,也与方粉无关。至于有人自觉入套,管我什么事?何况,在这次方韩之争中,我更多留意的是天涯、凯迪上的大量帖子,我只是在燕谈回帖而已。
那就好,我也只是希望你澄清一下这只是你个性化的定义。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本帖最后由 花间对影 于 2012-2-27 23:32 编辑

破破的桥:我有证人啊,目击过我写作过程的,至少包括同桌陆乐,同学沈宏伟,潘超安,高中语文老师戴金娜,初中语文老师彭令凤,萌芽主编赵长天,李其纲,高中文学社指导老师邱剑云,寝室长沈杰,作家叶兆言,方方,程郁缀,编辑林青。新浪微博上还有金丹华等同学。那么多人帮我作证(证言列表参见[1])
——————————————————————————————————
忽悠一、所提到的这些人,全都是目击者吗?

破破的桥:破桥当初看见这条新闻,脑中就不禁浮现出了“铁锤医疗骗子”@肖传国的身影。印象中在06年,肖传国面对老方的“质疑”,放出豪言:“任何人,只要能证明新语丝上对我的任何一条指控,每条奖励五万元。”我那颗骚动的八卦之心,不禁满怀恶意地揣测老肖当时的心态:论学术水平,我是准院士水准,专业领域权威。论医疗效果,海内外同事、病人,有口皆碑。论医德,我从来不收红包。特别穷苦的病人,我捐款几万给他们。难道这些不足以“证实”么?

破桥当时看见这新闻,也是摇头叹气,太天真啦,太天真。

可见历史一直在重复自己。

最后的结果大家应该都知道了,老肖赢了名誉权官司,却成了拿铁锤砸人的医疗骗子。

————————————————————————————————————
忽悠二、破桥认为肖传国无欺诈,赢了官司还洗不清,所以一怒而雇凶伤人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