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我有范文澜的注和黄侃的札记。看《文心不雕龙》书名有叫板刘勰之嫌,或许那路数干脆就是“文心戏龙”?”
——回林泉:
肯定不敢叫板刘勰,也没有“文心戏龙”之意。实不相瞒,这书名仍然不是我起的,和“望文号脉”一样,再次出自老友刘刚之思。刘刚代拟的书名,原有一个副标题,叫“自由写作的分寸”,出版时那位知性优雅的策划人嫌副标题有损版面的美观,临时把它拿掉了。
我是那种天生不会起标题的笨人。我对标题的理解,与编辑对标题的要求,存在着观念上的冲突,导致小书书名,竟十有七八与我的原初设想相违。
附带一说,语言学大家兼小品文作家王力先生,曾将自己的书斋命名为“龙虫并雕斋”,甚谑。他后来出版的文集,印象中也叫这个名字。
近日缺觉,饱睡一上午,也是神清气爽,见帖开心。
刘刚先生好厉害,书名和副标题皆精准到位——书名《文心不雕龙》是出奇,“自由写作的分寸”是守正,“守正出奇”恰是周先生的文章特色。副标题不要拿掉才好。当然版面设计对一本书也很重要,好书尤其该配好的装帧,不然就太怠慢那些好文字了。
问好泽雄先生和花间姐姐!
边走边看
特别致意数帆先生!刚刚又搜索了一下您的旧帖。在这样一个急吼吼的时代,还有那样的记忆文字可堪珍视。
泽雄兄发帖,盘活了燕谈,引来新老网友,功莫大焉。
猪头猪智慧 发表于 2013-1-1 00:12
猪头的头像超级可爱,实在太好看了,是那种惊艳的好看,有方成的味道。是是是哪个美眉画的吧?
林泉的概括太妙了,我会转告刘刚,他一定会抚掌大笑。附带一说,李冬君女史的《一年景》,与小书在同一文丛里。
小苗你好,看到你,有一种特别的怡和静美感,原因肯定与那些精美点心关系不大,虽然它们一直弄得我很馋。新年快乐!
想起来了,前年曾买过一套两位合著的《文化的江山》,后送给上大学的外甥了,他很喜欢。
36# 周泽雄
谢谢泽雄先生。有您的祝福,一定快乐。
边走边看
回金秋:
上次在上海遇到金秋,金秋明里暗里反复强调的意思是:对我小别燕谈表达强烈的欣喜,同时对我再回燕谈表达强烈的担忧。我非常理解且满怀歉疚,谨郑重保证,那些被你概括为“劈头盖脸训斥”的帖子,日后将不再出现。

周泽雄 发表于 2013-1-1 10:23
哈哈,因为你离开燕坛时俺哭得呼天抢地,可那无济于事。万般无奈,俺只得擦干悲伤的泪,强颜欢笑,继续发帖。可正当俺们慢慢适应没有周版也能活的时候,您又突然出现在俺们面前……总之经过此番折腾,俺们的神经已经相当之脆弱,再经受不住任何打击了~~~
俺是灭绝师太
谢谢林泉。像我这种写书人,相当于一爿街头烟杂店的小业主,规模有限,遇到林泉,就算撞上大主顾了。如果我喜欢喝酒,当晚定会咪上几口。我不爱喝酒,这会儿只能以帖代酒。
我不记得明确谈论过自己的思维恩主,有时 ...在中国作家中,我在思维训练上明确受到教益的,仅钱锺书先生一位。我受教的其余中国作家当然也很多,但都不是在思维上。

周泽雄 发表于 2012-12-31 11:10
周才子是在高级黑嘛!

这“思维训练”的说法如何理解?会不会是夸钱老夫子懂点“思想”呢?可俺们俗人向来以为钱老夫子擅长的是“联想”!
40# test

同问。本人98年爱钱氏文章至顶点,随后,慢慢转向胡适,原因就在胡氏才是“思想训练”第一人啊,现在我看文章,一见“文采、幽默”类的就倒胃口,而见“推理严密,一环扣一环”则提神来劲。
41# 一溪本

是“同感”,不是“同问”——貌似没有答复的可能。
40# test  

同问。本人98年爱钱氏文章至顶点,随后,慢慢转向胡适,原因就在胡氏才是“思想训练”第一人啊,现在我看文章,一见“文采、幽默”类的就倒胃口,而见“推理严密,一环扣一环”则提神来劲。
一溪本 发表于 2013-1-2 20:59
另外要说,与其跟胡博士学三脚猫的求证功夫,不如找他的洋教头杜威那里偷点秘笈。
实际上,志在批评一切的现代知识分子,其公共形象须臾离不开针对自身的质疑,并且,越是优秀的知识分子,往往越是擅长批判自己从属的这个群体。知识分子不是一个适宜在掌声和讴歌中精心培育的优宠阶层,理性的风暴才是它天然的家园。
——————
非常喜欢这段。近些年,更是感触深深。

问候周版伉俪!
问候诸位燕子!
自打认识泽兄的第一天起,俺就十分佩服他能读那么多书。《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被禁锢的头脑》《自由及其背叛:人类自由的六个敌人》《法官能为民主做什么》《西塞罗全集•修辞学卷》——这么枯燥的书,俺也能 ...
金秋 发表于 2012-12-30 16:47
同感。这些书非但没有看过,甚至没有听说过。也不打算看,看看书名头就大了。——不是谦虚,事实如此。

louis vuitton wallets0927Cheap

She put circles of paper on people's bodies,louis vuitton wallets, and once a horse,louis vuitton outlet, in "happening" anti-war performances in the late 1960s,cheap louis vuitton, which got some people arrested for obscenity but helped get media attention for her art
……这篇还没看,先支持一把。略扫之下,又是一堆人名。……
林泉 发表于 2012-12-30 22:30
码这么多字的时间,主帖都可以仔细的读两遍了。

记得小时候读古人晚上借萤火虫光亮勤奋读书的感人事迹的时候,就一直怀疑这古人白天的时间是不是都去用来捕捉萤火虫鸟。

看来光好读书不行啊。
远远的见你在夕阳那端
拿着一只细花令箭
晚风吹开了你的乱发
才看清你的手里
不过是一根鸡毛
记得小时候读古人晚上借萤火虫光亮勤奋读书的感人事迹的时候,就一直怀疑这古人白天的时间是不是都去用来捕捉萤火虫鸟。

迅弟儿 发表于 2013-2-3 23:25
膜拜一下:童年迅弟的脑筋急转弯~
本帖最后由 雁门老赵 于 2013-2-12 09:36 编辑

以前的知识分子敢和强权抗争,当属一流。
二流知识分子讲真话,向萨伊德说的,不屈不挠地博学以认识真相。
三流知识分子不说话。既不媚权,也少讲真话的勇气,以沉默应世。
之后的媚权、共谋,为非作歹的,已经不入流了。
当下国内知识人正属不入流一列。
又言,西方所谓公共知识分子,敢言在于:
有封邑、贵族,经济有保障,不食其禄,不扬其美,可以保持独立。
有较好的文明传承和较好的社会环境。大家都这样,不对就要说;说了也没事,不会丢了工作,更不会被喝茶,甚至家破人亡。
当然中国似乎很早就有传统,不禄干政、议政也是有传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