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正经秀在2006-11-21 23:11: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天高地厚在2006-11-21 17:42:00的发言:
飘飘何所似 说:
所谓得失相当,男人因为付出创造多,所以话语权就多

飘飘说的不符合“人权”观。

既然,女性是“人”,既然“天赋人权”意味着人类的各个群体争取的正当权利;那么,并不能因为女性在当今生产性社会中,由于性别特征而处于体力与脑力劳动的某种弱势,而区别对待。“话语权”是人权中最基本的“权利”。

不仅不要区别对待男、女的话语权数量,反而因女性被剥夺的历史太久,所以要补偿她们的话语权。这就是尊重少数、弱势群体的权利,是当代文明的民主观。

[em04]

俺的原话是现实的事实判断.由此造成话语权的不平衡,因人权普适性故,男人们只能自动"补偿她们的话语权",这也是一种变相的话语权强势体现吧.

当然,还有那么一点是你们女权主义者争取过来的.

生存是一种义务,哪怕只有一刹那。——歌德《浮士德》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坚决不排除木匠换了马甲的可能性。
今天,我就是高瑜
再读了一遍主贴,据粗粗统计,平平共喊了九声老师呀师呀的,但那执着的声音似乎更强烈,于是我开始为老木匠捏一把汗了,因为那声音肯定发自平平的心底:我爱我师,我更爱女权![em77][em77]
今天,我就是高瑜

冤枉阿,俺是诚心诚意求教的呀。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一天没上来————坚决排除梦游人的马甲说,如果木匠有马甲,一定是梦游时候注册的![em01][em01]

才看见平平的这个求教的贴,可是俺实在是没有资格做这个教师的呀![em04][em04][em04][em04][em04]

有关女人味道的问题,本身就是个不可言语的问题,木匠老眼昏花,实在是不明白的。[em09][em09][em09][em09][em09]

抱歉,又要开会去了,就此打住,落荒而逃去也!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痛心啊,竟然在让俺干等一天之后,来一个如此的落荒而逃,真的丢人!弄得我墙也白爬了,坚果也白买了,我就想撞墙![em56][em56][em56]

怕什么涅?她们人多,我们看热闹的人也很多嘛,你一个人上,俺帮你把热闹看好,你有什么不放心的涅?快回来,拿起师傅的教导,刨子刨木头,刨花穿过肩胛头。啥?刨子用勿过来?对哉,现在应该用榔头!快!拿起榔头,上啊!

今天,我就是高瑜
来晚啦,跟着起哄![em05]
想要我请你吃鸡,先放我出去!
老木匠不战而败,枉为我师叔。
参加交流
就这么不战而逃啊,还不如去我那里开Party,我绝对不抡鞭子。
最安静、最深沉、最戏谑的玩笑,是生命本身所开的玩笑。
以下是引用菜农在2006-11-22 11:56:00的发言:
老木匠不战而败,枉为我师叔。

 

刚会议结束,回来一看:完了完了,好不容易混来一个爷叔的辈分都掉了价,实在有愧呀!

——按照女人味与女人魅力之关系及其社会影响理论来看,三者似乎是正比例关系,亦即女人味越多,美丽越大,社会影响(至少对异性影响)也就越大。然而吊诡的是,老木匠师的论文中指出,女人味与其专业味道格格不入,这样一来,女人味便与社会普遍尊重的专业化相悖。作为一个步入社会时间不久的文学女青年,俺对此非常苦恼,到底该走向女人味,还是追求专业化?二者不可得兼的情况下,俺该何去何从?

————俺举的这两个现代女性都是从事法律工作的,这个职业一般来说攻击性比较强,原来是男人一统天下的职业,现代女性从事这个专业往往受男性已有行业风气的影响。当然现在这个专业的大学生有2/3以上都已经是女生,肯定将会创立出具有女人味道的新的行业风气。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菜农最近煽风点火,自己也放马过去啊.看来是被真名女权别动队给整怵了.

生存是一种义务,哪怕只有一刹那。——歌德《浮士德》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以下是引用老木匠在2006-11-22 15:37:00的发言:

 当然现在这个专业的大学生有2/3以上都已经是女生,肯定将会创立出具有女人味道的新的行业风气。

 

觉悟提高得蛮快!这叫快马不用鞭催,响鼓不用重锤敲,到底是久经锻炼的老同志,一看风声不对就立马转向,值得个别人学习。

真名应该树立老木匠这个后进转化的典型,看看那些跟女权主义作对的顽固派们还能坚持多久!

俺是灭绝师太
拭目以待

咦,耳际还回响着金秋对《男子汉宣言》满腔热情的赞辞,怎么一眨眼,金秋居然摇身一变,混进女权主义者的队伍里了?

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个世界变化快~~~

[em06][em06][em06]
不要对着偶的头像看啦,看晕了本人概不负责滴~~

提供证据:

以下是引用金秋在2006-10-23 16:15:00的发言:

平平说得对,俺确实不懂什么是女权主义,真正的女权就是人权是吗?我觉得争取人权应该在社会上去争取,在家里就不要争取了吧?记得有一首歌叫《男子汉宣言》,是一个新郎对新娘的要求,歌词是这样的:

“在你嫁给我之前/我有话要对你说/也许我的这些话/使你听了不好受/反正你得听我说/说说我的心里话/反正你得仔细听/听听我的心里话。

  你在每天晚上/不能比我睡得早/你在每天早晨/不许比我起得晚/饭要做得很香甜/菜要做得很可口/打扮起来要大方/打扮起来要美丽。

  你不要忘记/你不要忘记/我可是没有本领的人/我这个家全都靠你/全都靠你呀全都靠你!

  家中的事也只有你/也只有你才能做到/你要守本分/不要乱插嘴/一声不吭的跟着我。

  不管对你家老人/还是对我家老人/都要同样对待/要侍候周到/还有婆婆和小姑/都要和睦相处/这点你要记心理/这些很容易做到。

  不要听那东家长/不要说那西家短/不用对那别的人/产生什么妒忌心/我不会沾花惹草/我想大概我不会/你要做好思想准备/幸福靠咱俩来培育/不光靠我/不光靠你/绝不是哪一方单独创造。

  你离开了家才嫁给我/你是无家可归的人/从今以后/从今以后/我这里就是你的家。”

不知道别的女人听了会有什么感受,总之我是很受感动的,这个男人将自己的幸福与这个女人紧紧联系在一起,并且觉得女人嫁给了他就成了无家可归的人,他有责任给他一个幸福的家,多么感人啊!如果这个新娘是个女权主义者,对这样的宣言奋起抗争,那不是大煞风景?



 


 

不要对着偶的头像看啦,看晕了本人概不负责滴~~
对于《男子汉宣言》,女人说好可以,男人不能说好,他们只能为《女子宣言》叫好!
俺是灭绝师太
以下是引用金秋在2006-11-22 19:42:00的发言:
对于《男子汉宣言》,女人说好可以,男人不能说好,他们只能为《女子宣言》叫好!

 

看见了吧?俺才是真正的女权主义者。(现在不暴露身份不行了,实在是忍不住了)

俺是灭绝师太
以下是引用金秋在2006-11-22 19:42:00的发言:
对于《男子汉宣言》,女人说好可以,男人不能说好,他们只能为《女子宣言》叫好!

嗯,女权主义者,必须是男人;反之,男权主义者,应该非女人莫属~~~

不要对着偶的头像看啦,看晕了本人概不负责滴~~

哈哈!!小题大作,有何为难?

代“老木匠”插播广告:

男女是这个世界的对偶,话题自然需要平行视线观察。

“女人味”,对偶“男子气”。

欲知男子气概,当解“浩然之气”?这是“平平”习史的专利,何须费力。

俗话:“闻香识女人,听音辨男人。”

提示诸君:欲知女人味道,当识袭人暗香。。。?

难中之难,重中之重,即是人性立场:非男不识女,非女莫解男! 

[em10][em1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22 20:51:17编辑过]

用真名讲真话。。。我怀疑 用马甲玩丑话。。。我理解 用真名说慌话。。。我见证 以真理的名义。。。我祈祷

转一篇博客文章,可能会刺激中国女人心?

http://blog.sina.com.cn/u/4b268bf10100069o

江小鱼:跟中国女人上床  跟韩国女人结婚 

    我现在是第三次结婚,未婚妻是韩国人。两个前妻都是中国人,第一个比我大三岁,拿我当儿子养,后来终于翻身得解放,一赌气,找了个比自己小16岁的,我又变成了她爸,成天哄着她过日子,无聊至极。跟了这个韩国人以后找到了感觉,就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一起,非常日常的状态。

    第一段婚姻的时候我在福建,那时候我才20岁,前妻比我大三岁,在一个报社当记者。她大学刚毕业,她在大学的时候就是学生会主席,团支部书记,特别精明能干,那时我高中毕业,是一个诗人,在一个工厂里面当工人,实际上也不怎么上班,就是从事我的文学事业,名气还挺大,青年文化领袖那种的。我跟她的关系就是跟谢烨和顾城似的,她呵护我,她觉得我是一个天才,她觉得要呵护我,而且她非常宽容,我们89年结的婚,结婚时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是她置办的。我结婚不是因为我对婚姻的渴望,因为人家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我是属于不信邪的人,什么事我都想经历,那个时候我才20岁,但觉得自己像涅鲁达说的:我曾历经沧桑。年龄特小,虽然也很快乐,但是内心世界觉得自己特别历经沧桑的那种,就是小神童的感觉,我觉得什么都经历了,就是婚姻没有经历,而且别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我还不信呢,我就属于那种心态,就结婚了。
    她对我确实关怀备至,只要她出差,家里就准备一大堆吃的,我只要一出差,她就托她当地最好的女朋友照顾我。她不嫉妒,她觉得我是一个天才,要跟女孩子在一块才有灵感,她完全是这种感情,很奇怪,就是像妈妈,完全是这种感觉。完全是她养着我,写诗有什么钱,当一个工人有什么钱,所以都是她养着,她来照顾我,她给我钱花,我觉得这种生活挺好玩的,因为小,所以这个经历挺好玩,时间长了,我觉得这样的生活不太像一个战士的生活,像一个儿子,虽然很幸福,但是我觉得没有什么意思,完全是什么都不用操心的生活,我觉得总是缺点什么。就想摆脱,就跟摆脱父母似的,正好有个去香港工作的机会,我就去香港的一个杂志做美编去了,后来回来去南京大学读书,读完书就来北京了。她察觉到了我的变化,知道我在故意躲她,她就去瑞士读书去了,临走的时候我们办了离婚手续。
    离开她之后,刚开始有一点不习惯,我对生活几乎是一种无知的状态,很弱智的状态,我开始自己赚钱,我发现赚钱也不是很困难的事,随便写点东西,也饿不死你,还混得挺好,以前没有这种概念。经济上我独立了,在生活上还是特别需要别人照顾的,我永远也学不会开车,我永远分不清楚家里的东西在哪儿,谁要在我家住上一天,他都永远比我了解我家的东西摆在哪儿。混乱地生活了一段时间,我发现这个问题挺好解决的,我有钱,我可以请别人来照顾我,至少我花自己的钱,于是,我请小时工,保姆,司机等等,我还养了一堆人呢,陆陆续续的,估计上百人了。这个还是很有区别的,虽然生活上需要别人照顾,但从我的心态上,我是一个很独立的人,包括我对世界的认识,我对世界的介入这种东西,我完全是非常独立的,我觉得自己完全是非常有责任心的,非常真实的一个人了。

        01年的时候,我认识了第二个妻子,那年她17岁,来北京实习。开始的时候我拿她当小妹妹,过了半年,慢慢有了感情。一开始有一种全新的感觉,完全是两种东西,我觉得我要有一种责任,要去照顾她的所有事情,对我来说挺有成就感的。但是很快就不胜其烦,我最后发现我不是在爱一个人,是在哄一个人。
    她没有什么事干,就是闲着,衣食无忧的,她就天天琢磨我,她总琢磨我对她爱不爱,没有别的,就是琢磨这些事。像我这种人有过很多女朋友,以前的把柄特别多,她就整天跟我较这些真。比如说短信,总有一些短信,可能是以前的女朋友想念你一下,发一些小段子,或者是好朋友之间,比如说我叫你亲爱的,或者怎么着,这种东西她会去当真,她去调查这些事。比如说我有一个特别好的妹妹,有一段时间住我们家,前妻就会把她所有的东西都扔了,比如以前女友的照片,都给撕了,我的所有过去,越挖越多,我这个人又特诚实,我也不会撒谎,她总觉得我太复杂了。她把以前的女友的东西全都毁掉了,不断的毁,跟文化大革命似的,她那一段相当于浩劫,比如你的衣柜里头,她每天都能发现一些东西。包括你去跟人谈事,比如这个时候我要接受一个女记者采访,她在旁边就会给你脸色看,她就会不高兴什么的,比如像刚才我们俩拥抱一下,她就会想你们俩过去是不是怎么着了,她就干一些这些事,从她的角度好象挺正常的,但是她会耽误我做很多事情,我去哪儿,她要跟着,当然跟着我倒是没有关系,她长得也挺好看的,但是我的效率没有了,比如要是单独咱们俩这么谈,她跟着,我怕麻烦,我就干脆算了,取消采访,就是这样,很多事就会很耽误,而我又不是一个混混,对我来说,不工作不行,而且我有做不完的事。
    些事你能解释清楚吗?越解释越多,刚开始我很诚实,最后发现这个事就是一个错误,就有一点像你抓一个人,本来公安局就是因为你贪污这个事,结果你被抓了,你又不知道公安局针对这个事,你把别的事给招了,越弄越复杂,越招越多。
    跟她在一起的那一年差不多就是折腾这个事,让我坦白交待。就是一个父亲跟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之间的,小孩生下来就是折磨父母的,就是为了捣乱,把你弄得崩溃了才罢休。但是她觉得她是爱你,最后她说她是一片空白,是一个处女,她说就你有本事来你说我,我立马没戏了,她整天拿这个来要挟我。她可能爱我,但是爱得过了,最后两个人都心力交瘁的,生活就变得忍无可忍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23 11:08:55编辑过]

用真名讲真话。。。我怀疑 用马甲玩丑话。。。我理解 用真名说慌话。。。我见证 以真理的名义。。。我祈祷

zt:下篇

今年年初,我正好在做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的总策划,我有一个很久没有见的好朋友和他的妻子来找我谈事,他的妻子是一个朝鲜族人,不是很漂亮,典型的朝鲜族女孩的那种大圆脸。我们跟他谈事,他太太在旁边,你会感觉到她对他的事业,对他的人非常在乎,笑得也非常的温柔。我特别羡慕那对夫妻,看到他们你会有一种想结婚的冲动,我觉得有这么一个女孩,我就肯定跟她结婚了。我就跟我的好朋友说:你媳妇真好,我真想找一个鲜族的女孩。当时我没有想找个韩国人,只要是朝鲜族的就行了。他老婆说是吗,我可以帮你留心。没过多久,朋友的媳妇还真给我打电话了,她说有一个姐妹,是韩国女孩,长得也很漂亮,她说比她自己漂亮,我说好吧。在她的安排下,我第一次去相亲,第一次的媒妁之言,真是挺好的。
    她叫金京心,27岁,是韩国一个很大的旅游公司的领队。那天跟着我的朋友他们两口子,去机场接这个女孩,我一看她是个大高个,别看我身高才一米六,我喜欢高个子的女孩,我以前的妻子和女朋友身高都在一米七以上,比我高至少十公分,我这个人很喜欢挑战,我就是喜欢跟我的身材有反差的女孩,这才有感觉。从机场出来,然后去后海吃饭,她第二天下午就要赶回去,就是完全见一面,她是很矜持的,她不像中国女孩这么开放,全世界最开放的是中国女孩,最保守的就是欧洲,亚洲其他国家的女孩,中国女孩现在,你随便给我找一个,我五分钟就能搞定她,特别简单。但是这个韩国女孩非常矜持,我就喜欢上她了,一见钟情吧。
    那时我正在忙青歌赛,住在影视之家,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去翠微大厦买了一个钻戒。我这个人的效率比较高,我要看准一个事,那就立马付诸行动。她下午走,约的中午吃饭,在南四环那边有一个生态美食城,朋友的媳妇,我们三个人在一起。刚刚坐下,我就跟她说了我喜欢她,大概意思是说:如果对这么一段天生的情缘,稍微表现出犹豫,我觉得都是不道德的,都是缺乏理性的。我朋友的媳妇给她翻译,她没有想到,吓坏了,我给她戒指,她吓得直往后躲,我说是不是要下跪,她说不敢,后来我的朋友媳妇说你先收下吧,以后再说,她就先收下了。她喜欢喝茶,我给她选了非常好的西湖的茶,就送走了。回到汉城以后。我就每隔一天晚上十点钟,汉城时间十一点,给她打电话,聊别的,因为怕这个事情太突然,吓到人家,就聊别的,反正是年轻人,就是找一些话题,因为她也很喜欢中国的流行音乐,喜欢孙燕姿,周杰伦什么的,韩国电影我也熟,有的时候聊一个多小时什么的,慢慢的变成一种习惯了。
    没过多久,我去香港,她也喜欢香港,她说我们在香港见吧。第一天发生的事情让我对她的印象非常好。我是一个很有事业心的,有的时候工作非常忙,每到这个时候,我以前的妻子老给我出一些选择题,越忙的时候就越要考验我是爱她们还是爱事业,比如说又多少多少天没有一块吃饭了,她们不太去感受我的东西,也知道我很忙活,但是她表达起来,是另外一种方式。但是那天我在香港,她在酒店里等我,说好下午我来接她,很多事情耽搁了。我给她打电话,我说对不起,我可能晚几个小时,她说:不要着急,你忙你的,没有关系,你在忙,你辛苦了。我说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她说没有,是我不好意思,让你分心了。就这么简单的几句话,让我觉得心里特别舒畅。后来我们去香港郊区去吃很新鲜的海鲜,然后回到城里头看电影什么的,晚上就在蓝贵坊的中国餐厅去吃饭,在这个过程中间,彼此之间就慢慢的了解。我特别是珍惜这一段,我在香港开了两间房,我是把她当成老婆来接待的,我不会跟她随便上床,我从见她第一眼的时候,我说这是我老婆,以前的女孩我是先当女朋友的。
    但是在香港有一个小进步,我们牵手了。第二天去迪斯尼的时候,下大雨,我们坐一个出租车,香港的出租车司机也爱唠叨,说你老婆好漂亮,问我们哪里的,我说北京的,司机又说一定要好好照顾你老婆,说了一堆,我就亲了她一下脸颊。在香港的那段日子,我觉得自己特别纯情,我觉得在现在这个社会能谈这样的恋爱挺不容易的。你看韩国电影都是这样,韩国电影都是甚至没有一个接吻镜头,但是特别让人感动。
回北京之后,她就住在我的朋友家,天通苑,我那边叫青通苑。白天我在忙活,到吃饭的时候,我就去接他们,吃各种好吃的,看电影,看音乐会,去酒吧,再把她送回天通苑,但是已经是完全可以随时随地的接吻,拥抱这种,她跟我的所有朋友一块吃饭,她已经成了我所有的中国哥们羡慕的一个对象了,我吃饭的时候都是一堆人吃饭,她给你夹菜,完全是与生俱来的天然的那种性格。
    后来我约他到我家。一般的中国女孩要第一次去男人那儿,不会给他收拾什么,肯定很矜持坐着,可金京心完全是很天然的举动,那天我买了水果,吃完了之后,就把盘子拿去洗,她洗的时候,看到旁边有一些东西就顺手洗掉。我觉得她的家庭的教育是渗透在骨髓里的,这种东西是很自然的,中国的小女孩,她喜欢你,她会装,比如她要特别爱你的话,她会装一段时间,她会很主动,但是你觉得跟她日常状态不一样,但是我在她身上看到的是她的习惯,她的干净,勤劳,特别的体贴温柔是一种日常状态,所以适合做老婆,老婆是过日子的,她是日常状态。但是中国女孩她是狂,是过节的状态,就是兴致所致,她心情好的时候,做菜做的比谁都好吃,她有兴致的时候,弄一堆菜谱,给你做,一天还挺忙活,但是没有兴致了,她也不管了,饿死你。还有一个比如说持家这一块特别不擅长,家里弄得乱七八糟,她也不太管,你感觉好象有没有这个家都行,她没有什么感觉,你感受不到爱的细节。
通过金京心,我终于明白自己需要一个经过生活打磨过的女孩,她什么都懂,什么都明白,她又充满了细节对生活,她对你的爱和关心是日常生活,而不是像我原来的妻子和女朋友,想起来了,特关心你,关心死你,等一下她又不关心你了,让你四脚朝天。其实她们的长相,工作各方面,素质都不错,都比这个韩国女孩好,但是我觉得有一个问题,她们的爱里没有细节,我觉得这一点是中国女孩的一个通病。跟中国女孩谈得恋爱太多了,我觉得中国女孩不太适合结婚。现在的中国女孩非常可爱,但是我觉得她们适合做女朋友,不适合做妻子。中国的年轻人现在没有家教,我的女朋友都是70后的和80后的这种女孩,她们对性爱情爱的认知特别的单线,缺少一种作为东方女性的那种很温柔的特质,就是细节,她们感情生活中缺少细节,比如韩国女孩她那种温柔,那种感觉,她是举手投足都体现出来了,这是一种文化,跟你的学历没有关系,中国女孩就是大大咧咧的,可能还比较自私,比较自我,相处的时候,她不太会爱照顾别人的感受,她不会去换位思考,比如有的你要特别忙吧,她给你添乱,心智不是特别成熟,这方面的家教太缺少了。

       6月份,她跟我去沈阳,在那里举行纪念中国摇滚乐大型系列演,我是总策划,总指挥。第一天,因为她中国话又说不好,没有人交流,所以晚上就没有看演出,她在酒店等我,酒店离体育馆走路才两分钟,唐朝乐队演出的时候,我就溜回酒店看她,我们第一次在一起,她完全是我的人了。那天有个细节给我留下非常深的印象。亲热的时候,衣服就扔在床边上,到处都是,亲热完了之后,她会把你的衣服叠好了,反正明天还要穿那个衣服,袜子是袜子,裤子是裤子,弄好了,铺好了。
    没想到,第二天有一个戏剧性的事。我在沈阳特别忙,我要协调很多事,我没有时间照顾她,跟一些朋友我们还要吃宵夜,回到酒店之后,她不理我了,第二天也不理我,我牵她的手,她都不牵,我觉得挺奇怪的,后来我赶紧发短信给我朋友的媳妇,弄得挺郁闷的。她后来赶紧问她怎么回事,她说有一点累,正好在生理周期里面,情绪不好,也听不懂汉语,所以她就心情不好。她跟我朋友的媳妇说:你放心吧,我一会儿就跟他好了,我一会儿说对不起。第二天,她睡了一觉,就好了,她说对不起什么的,我实在太累了。从沈阳回来,她就回汉城了,回去之后办辞职,就来北京了。
    我觉得爱情是要有细节的。爱是日常生活,就像美国夫妻似的,“我爱你”这三个字,它是一个日常生活的表达,而不是说只有情人节的时候才表达,中国人一年只有一个情人节,其实应该每天都是,而且这种东西不是表演的,它是日常生活,并不是说你一定要上女人街的花卉市场,买一百束花,而是你随处摘下一朵花,来表达这种东西。这种细节其实就是一个个国家的文化,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所受的教育。认识金京心,让我找到了久违了的那种。
    中华民族文化,有的时候看着她,我有些恍惚,我不禁问自己: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中国的贤妻良母?却是个韩国人?
中华文化不是哪个国家的文化,它是东方的一种文化特质,一个基本的价值核心,这种价值核心实际上在当代的中国年轻人身上已经丧失殆尽了,但是韩国人把这个保护得非常完整。相对来说,现在的中国女孩我觉得非常可爱,但是我觉得她们适合做女朋友,不适合做妻子。
    中国的年轻人现在没有家教,几乎处于一种荒漠状态,于是,现在的女孩缺少一种作为东方女性的那种很温柔的特质,就是细节,她们感情生活中缺少细节,比较一下,韩国女孩她那种温柔,那种感觉,她是举手投足都体现出来了,这是一种文化,跟学历没有关系,不是学校教育,是家教应该完成的那部分。

 

http://blog.sina.com.cn/u/4b268bf10100069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23 11:10:31编辑过]

用真名讲真话。。。我怀疑 用马甲玩丑话。。。我理解 用真名说慌话。。。我见证 以真理的名义。。。我祈祷

酒苗前面提到两性特制与职业气质的问题,如果大家能把传统意义以及现实生活中所谓适合女性的工作与适合男性的工作之社会受尊重程度、收入作一番比较,应该会得出一个很有说服力的结论,先请老木匠师说说法律这个行当到底是男性气质还是女性气质呀。(请教请教,绝非咄咄逼人的说)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为了不再犯错误,特转女教授的有关文章[em04]

发信人: still (布谷), 信区: LAW
标  题: 范愉:女性与司法
发信站: 两全其美网 (Wed Nov 22 14:27:43 2006), 本站(lqqm.net)


更新日期: 2006-11-20
从比较法的角度回顾女性与司法的关系,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尽管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初期,女性的创造力和判断力并没有刻意地被否定,在古老的传说和神话中,女性形象也曾经作为智慧和正义的象征,

 并凝固在许多司法殿堂的艺术符号中。但是,在漫长的古代社会,无论是作为行使国家司法权的司法官,还是作为为当事人服务的律师,无论是作为立法者、法学理论的研究者,还是作为法律实践的参与者,女性的名字和身影几乎都与法律无关。在中国古代,甚至曾出过女皇帝,但是却从来没有见过女法官名垂青史。
 
在西方中世纪,人们在文献中同样很难找到女性参与法律活动的踪迹。在那个时代,女性参与司法一方面受到制度本身的限制或禁止,另一方面,这种情况也是由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社会分工和女性受教育的程度所决定的。

在那个时代,说法律是男性的,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从法律的发展史可以看到,法律是由主流社会即男性所主宰的,法律的创制者和操作者都是男性,法律的精神和思维都是男性化的,司法的公平与正义实际上是以中立的外表掩盖着男性中心主义的事实。在社会分工中,司法基本上与女性无缘。法律职业和司法活动则完全由男性所垄断。

进人现代社会之后.女性在法律上不再被禁止参与司法和其他社会活动,但是在现代初期,女性与法津及司法的距离一直是显而易见,甚至直至20世纪50年代,无沦是欧洲大陆国家的成文法体系或以法官为中心的英美判例法,女性的权利和利益都受到了忽略;无论是以概念逻辑构筑的法学研究还是以经济为生命的法律实践中,女性的身影都非常罕见。很多人将这种现象归结为男女的自然生理差异,一些著名的法学家甚至公开和明确地断言,由于女性自身的特点,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胜任以逻辑思维为特征的法律活动和法学研究。只有成熟的男性才能与正义、公正、权威、理性这些词汇连接起来,而女人则与法律和司法无关,至少是不适。即使在民主、自由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这座最高司法殿堂一度完全把握在“九位年迈的白种男性”手中,直到有色人种进人最高法院之后很久,才有了第一位女性联邦最高法院法官。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女性的教育程度不断提高,进人司法和法学界的进程不可阻挡。一般而言,女性进人司法界是从基层司法开始的,据说,其进入的程度和速度是与一个国家司法官人数以及司法官的地位直接相关的。精英化或贵族化的司法,往往是排斥女性的;而一个国家的女性司法官的比例越大,往往说明这个国家司法官职业相对人数多、地位低、待遇中等、相对稳定。1973年,法国女性司法官已经达到18%,当时人们评价法国的法官已成为一种适合女性从事的职业,尽管这种说明带有一定贬义,但是当代世界各国女性在司法官和整个法律界(包括在法学研究和法律教育)中的比例,不可遏止地增长却是不争的事实。而且,这种增长并不是依靠政策人为地扶植形成的,而主要是女性以其自身的实力在平等甚至是在不平等的竞争条件下达到的,其中也不乏女权主义思潮的推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女性大法官增至两位,退休大法官奥康纳受到了极高的评价。在我正在访学的威斯康星州,州最高法院连同首席法官在内共有四名女性。今天,我国已有四万多名女法官,占全部法官的22.3%;而许多优秀的公诉人都是伶牙俐齿、思维敏捷的女性。

女性在进人法律界之初,无疑是通过使自己适应法律界特有的职业思维或者说适应男性的标准而在这一行业中安身立命的。然而,随着女性在法律职业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女性就开始影响这一职业乃至法律本身。女性的声音乃至一种理论体系已经形成。人们预见这种理论不仅会影响未来的妇女权利,而且也会影响未来我们对法律实体的看法。女权主义法学以批判的精神审视现代法,她给法学理论和法律实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革命性的发展动力。


范愉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以下是引用天高地厚在2006-11-22 16:23:00的发言:

菜农最近煽风点火,自己也放马过去啊.看来是被真名女权别动队给整怵了.

在女权问题上根本不敢放马,只好干煽风点火的事情了。

参加交流
以下是引用李酒苗在2006-11-22 19:39:00的发言:

咦,耳际还回响着金秋对《男子汉宣言》满腔热情的赞辞,怎么一眨眼,金秋居然摇身一变,混进女权主义者的队伍里了?

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个世界变化快~~~

[em06][em06][em06]

混进女权主义队伍只要一个条件就可以,本身是女人。
参加交流

我总觉得楼主提出的问题是伪的,有攻击一下的必要!

大家砸砖啊...

[em05]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