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生诗词(6)

《七剑下天山》

1、卷首词   调寄八声甘州

笑江湖浪迹十年游,
空负少年头。
对铜陀巷陌,
吟情渺渺,
心事悠悠!
酒冷诗残梦断,
南国正清秋。
把剑凄然望,
无处招归舟。

明月天涯路远,
问谁留楚珮,
弄影中洲?
数英雄儿女,
俯仰古今愁。
难消受灯昏罗帐,
伥昙花一现恨难休!
飘零惯,
金戈铁马,
拼葬荒丘!


2、卷尾词   调寄浣溪纱

已惯江湖作浪游,
且将恩怨说从头,
如潮爱恨总难休。

瀚海云烟迷望眼,
天山剑气荡寒秋,
峨眉绝塞有人愁。

3、书中人物冒浣莲(冒辟疆之女)吟颂之词二首

其一

最伤心烽火烧边城,
家国恨难平。
听征人夜泣,
胡笳悲奏,
应厌言兵。

一剑天山来去,
风雨惯曾经。
愿待沧桑换了,
并辔数寒星。
此恨谁能解,
绝塞寄离情。


其二

莫续京华旧梦,
请看黄沙白草
碧血尚阴凝。
惊鸿掠水过,
波荡了无声。

更休问绛珠移后,
泪难浇,
何处托孤茎。
应珍重,
琼楼来去,
稳泛空溟。
一条往西去的路,就是一条往东去的路
《七剑下天山》开篇的那首《八声甘州》,在《塞外奇侠传》中由男主人公杨云骢吟过,但那两部小说情节前后连贯,读来并无不适感。
一条往西去的路,就是一条往东去的路

梁羽生诗词(7)

《还剑奇情录》中七绝三首——

其一

传家愧我无珠宝,剑匣诗囊珍重存。
但愿人间留侠气,不教狐鼠敢相侵。


其二

百战归来酒尚温,繁霜侵鬓转消沉。
金戈铁马当年恨,辜负梅花一片心。


其三

廿年湖海飘蓬后,冷落梅花北国春。
荷包空绣鸳鸯字,绿叶成阴对旧人。
一条往西去的路,就是一条往东去的路
有幸听有刀当面背诵过梁羽生的词,这会儿换用眼睛来读,别是一种滋味。
有点凌厉的边塞味,而他驱遣的意象,还较古人为多。
呵呵,泽雄兄还记得我背诵梁羽生词的情形,真是梁先生的福气。

最近重读了陈汝衡先生校订的《说唐》,就文字的顺畅精美而言,那部书的佚名作者比梁羽生差得远。当年读《萍踪侠影录》(大陆早年引进此书时,广东人民出版社莫名其妙地把掐去了原书名中的“录”字,成了《萍踪侠影》)的时候,我就非常喜欢梁羽生那种优美典雅的半白文字。到现在,我依然觉得梁先生为中国小说提供了一种非常漂亮的叙事语言模型。如果想让年幼的孩子感受中国语文之美,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应该是上好的辅助教材。

[ 本帖最后由 心中有刀 于 2009-1-29 14:18 编辑 ]
一条往西去的路,就是一条往东去的路

梁羽生葬礼在悉尼举行 金庸送挽联称自愧不如

核心提示:著名武侠小说家陈文统先生(笔名梁羽生)的葬礼,于昨日上午在澳洲悉尼市北区麦考里公园的公墓举行,葬礼依照基督教仪式举行。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特地委托代表为梁羽生献上花圈,挽联上写着:自愧不如者:同年弟金庸敬挽。

中新网2月1日电 据《大公报》消息,该报前副编辑主任、著名武侠小说家陈文统先生(笔名梁羽生)的葬礼,于昨日上午在澳洲悉尼市北区麦考里公园的公墓举行。

根据家人的意愿,梁羽生的小型葬礼十分低调,仅家人和亲友等七十余人参加。葬礼于上午十时开始,在一位华人牧师引领下,葬礼依照基督教仪式举行,梁羽生的二子陈心明在仪式上回顾了父亲不平凡的一生。

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特地委托代表为梁羽生献上花圈,挽联上写着:

悼梁羽生兄逝世

同行同事同年大先辈

亦狂亦侠亦文好朋友

自愧不如者:同年弟金庸敬挽

报道称,陈文统先生于一月二十二日在悉尼因病去世,享年八十四岁。《大公报》同人已实时发出唁函,对陈文统先生的逝世致以沉痛的悼念,并对家属致以诚挚问候。唁函及帛金已于日前转交陈文统先生家属。